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50章 怎么專家還為他吵起來了?

  在鄭陽、單興的監督下,駱垚帶著黃教授和查爾斯等人又進行了多次猴子實驗。

  幸好的是,猴子大腦不夠用,腦機神經芯片提升智力的效果有限制。

  “猴子的大腦同樣擁有額葉、頂葉、顳葉和枕葉等負責處理視覺、聽覺、運動和認知的區域,但和人類大腦相比,猴子大腦的這些區域可能相對簡單,神經元數量和連接復雜性較低,這限制了它們在信息處理、學習和記憶等方面的能力。”

  “看來想要光靠腦機神經芯片提高人腦智商,還是有限制。”駱垚陷入了沉思當中,絲毫沒有顧忌周圍人的臉色。

  眾人一聽,總感覺哪里不對。

  這是在……罵人嗎?

  大家最后一致認為駱垚說的是別人。

  相比于時下的腦機接口技術,駱垚的技術多了一個關鍵的組成部分——腦機神經芯片。這個芯片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更深入地與大腦神經進行交互,從而實現對人類智力的更深層次的提升。

  然而,猴子實驗的結果卻表明,腦機神經芯片在提升智力方面的效果并非無限,這引發了駱垚的考慮,這是他技術問題還是說人類腦力的提升本身就存在著某種無法逾越的界限?

  為了解答這些疑問,駱垚決定延長動物實驗的時間,他希望通過更長時間的觀察和研究,找出腦機神經芯片在提升智力方面的最佳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風險。

  鄭陽和單興得知駱垚決定延長動物實驗時間的決定后,心中的憂慮稍微得到了緩解,他們自從看到了猴子會做簡單的數學題后,一直對腦機神經芯片技術的安全性和效果抱有謹慎的態度。

  畢竟這項技術涉及到人類大腦的復雜機制,一旦失控,后果不是他們能夠承受得了的。

  “駱工,這段時間估計你得辛苦一點了,除了要盯緊腦機接口實驗之外,后天有個月球基地建設匯報會議,駱工你需要參加下。”

  駱垚點頭。

  匯報會議當天。

  單興本來要派飛行汽車來接駱垚,駱垚拒絕了。

  要論舒適度和爽度,當然是自己開白帝最爽了。

  駱垚駕駛著白帝飛到空中,看見了穿梭于城市之間的飛行汽車。

  這些飛行汽車,如同靈巧的蜂鳥,在空中劃出一道道的軌跡,飛行汽車的飛行高度在1000至2000米之間,當駱垚駕駛著白帝繼續往上拉升高度的時候,周圍飛行汽車中的人露出羨慕的眼神。

  駱垚絲毫不在意,現在他已經習慣了在城市上空駕駛白帝,這種在廣闊天地里自由飛翔的感覺,早已成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白帝很快載著他去了華國科技大學。

  白帝的出現自然引起了學生們的注意。

  “還是首都好,可以看到白帝,我們那邊都看不到有人駕駛白帝。”

  “有沒有一種可能,在首都也沒有經常看到。”

  “怎么可能?白帝不是允許在首都飛行嗎?”

  “允許是一回事,你能不能買到又是另外一回事了,白帝本來就是軍工產物,普通人怎么買?”

  “別說普通人了,我在首都那么久了,只看到過駱院士駕駛白帝。”

  “聽說上面本來不允許在市內進行白帝飛行的,但駱院士要駕駛,上面才開了特例!”

  “上面對駱院士真好!”

  “你跟駱院士一個成就估計你待遇也會好!”

  在一片議論聲中,華國科技大學早就領著駱垚去了會議室。

  一進到會議室,又到了駱垚最不喜歡的環節。

  眾人都開始寒暄了起來。

  “駱院士,您今()

  天還是那么精神啊,這么好的精力真是讓人羨慕。”一位教授夸贊道。

  駱垚認真地說:“你可以試試ai醫療艙,只用睡兩個小時就可以了。”

  教授默默閉嘴。

  躺ai醫療艙睡兩個小時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的,對于駱垚這種奇葩建議,教授尷尬一笑,連忙借著和其他人打招呼的機會走遠了。

  “駱院士,好久不見啊,這段時間休息好了吧?我聽說你一直都在休養。”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的陳院士一看到駱垚,就熱情地過來打起了招呼。

  “嗯,在研究其他的東西。”駱垚停頓了一下,心想現在不能暴露出他在研究腦機技術,只能簡單地講下。

  陳院士來了興趣:“哦?駱院士你在研究什么?”

  陳院士的驚呼聲,瞬間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

  駱垚每一次的研究,幾乎能引起科技界的震動,所以此時此刻,大家都好奇了起來。

  “駱院士現在在研究什么?”

  “一定和太空有關系吧?”

  “是不是要開發火星了?”

  一眾人的議論聲引起了單興的注意,他擔心駱垚嘴快透露了腦機技術的事情,快步走了過來,此時駱垚說話了:“教猴子做數學題。”

  單興腳下一踉蹌,差點摔了。

  其他人臉色也變得古怪了起來。

  教猴子做數學題?

  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航天領域的這群專家們講究的都是一個實用。

  教猴子做數學題這種事,不屬于他們實用派的風格。

  有這個閑功夫,教學生不是更有用?

  駱院士啊,還是過得太舒坦了,才有這閑心。

  縱然心里有些瞧不起駱垚這研究,但其他人還是努力說道:“那確實挺有研究價值的。”

  駱垚一聽,也沒在意對方是不是在敷衍他,還在那認真地問:“你認為有什么價值?”

  駱垚的認真提問讓在場的人有些措手不及,他們本以為駱垚只是在開玩笑或者說說而已,沒想到他還真想深入探討這個話題。

  一位年長的科學家猶豫了一下,然后盡量認真地回答道:“駱院士,如果從基礎科學的角度來看,研究動物認知和行為模式確實有一定的價值。這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大腦的工作原理,為未來的神經科學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駱垚點了點頭,似乎對這個回答頗為滿意。他繼續追問道:“那么,你認為這項研究在航天領域有什么應用前景呢?”

  這個問題讓在場的專家們陷入了沉思。他們知道駱垚是個極具前瞻性的科學家,他的研究往往能夠引領科技發展的潮流。但是,將教猴子做數學題與航天領域聯系起來,對他們來說確實——

  太過超前了!

  一位專家說道:“我能想到就是可以把猴子送入太空做實驗。”

  駱垚癟癟嘴評價道:“膚淺。”

  眾人一臉尷尬。

  單興清了清嗓子,說道:“駱院士的意思是,只想把猴子送入太空做實驗,用不著做過多的研究,他研究的方向其實和傳統有點不一樣。”

  單興的解釋讓在場的專家們有些摸不著頭腦,他們開始懷疑是不是自己錯過了什么關鍵信息。

  不過駱垚的研究方向一直以來都充滿了神秘感,這次應該也不例外。

  有人正想繼續詢問下去,單興哪能讓他們繼續深究,大手一揮,說:“會議該開始了,請大家坐好。”

  眾人聞言,只得將心中的疑惑暫時壓下,紛紛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會議室內漸漸安靜下來,只剩下單興()

  洪亮的聲音在回蕩。

  “各位,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參加這次會議,我們今天的主題是關于月球基地建設的最新進展和未來規劃,希望大家能夠集思廣益,共同為我國的航天事業貢獻力量。”

  單興的話音剛落,會議室內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眾人對于月球基地建設的熱情高漲,紛紛期待著能夠聽到更多關于這個項目的最新消息。

  “先匯報下,目前在月球機械狗和月球建筑機器人的協助下,月球基地建造已經完成了90左右,下一個階段的工作重點為,驗收和開采氦3礦產。”

  “我們計劃在未來的三個月內,完成所有設施的驗收工作,確保它們能在極端月球環境下穩定運行。”

  單興的語氣中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同時,我們的科研團隊也在研究更為高效的氦3開采技術,目標是提高開采效率,降低開采成本,為我國未來能源戰略提供堅實支撐。”

  “但重要的問題來了,氦3是原地開采,建立核聚變工廠使用,還是運回藍星?”

  “原地開采使用的話,可以節省大量的運輸成本,并且能夠實時為月球基地提供能源支持。”一位工程師首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但是,這也帶來了技術上的挑戰。”另一位科學家反駁道,“目前我們的技術還無法實現氦3的高效轉化和利用,更何況是在月球那種極端環境下。”

  “就算在那里建立了核聚變工廠,如何把轉化出來的電能輸送回地面?”電網的樊德東提出了疑問。

  樊德東的問題讓會議室的氛圍變得凝重了起來。

  確實,即使能夠在月球上成功建立核聚變工廠,將氦3轉化為電能,如何將這些電能高效、安全地輸送回地球,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技術難題。

  駱垚微微皺眉,他知道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他思考了片刻,然后說道:“或許我們可以考慮利用微波無線輸電技術,將月球上的電能以微波的形式傳回地球。”

  “微波無線輸電?”眾人驚訝地看著駱垚。

  駱垚點了點頭,繼續解釋道:“微波無線輸電是一種將電能轉換為微波,然后通過空間傳輸,再接收并轉換為電能的技術,雖然目前這項技術還沒有先例,但我認為它有著巨大的潛力。”

  “如果能夠在月球和地球之間建立起穩定的微波無線輸電通道,那么我們就可以實時地將月球上的電能傳回地球,解決運輸成本和技術挑戰的問題。”駱垚的話讓眾人眼前一亮。

  樊德東猶豫道:“理論上來說問題確實不大,但我們如何把微波轉為直流電?”

  其他專家聽到樊德東的提問后,都陷入了沉思。

  直流電是現代電力系統中的主導電能形式。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電器設備,無論是照明、制冷還是動力設備,大多數都設計為接收直流電或能夠從交流電中高效轉換為直流電,因此,從微波接收端獲得的電能需要轉換為直流電,才能滿足廣泛的用電需求。

  微波轉為直流電也是確保電能質量和穩定性的重要環節。

  微波在傳輸過程中可能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如大氣條件、空間輻射等。

  將微波轉換為直流電后,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濾波、穩壓等措施,確保輸出電能的穩定性和質量,滿足各種用電設備的需求。

  所以運用微波傳輸,不轉換成直流電是不行的。

  眾人紛紛看向樊德東,想要看他這個電網專家有什么辦法,結果樊德東本人看向了駱垚。

  駱垚沉吟了一會兒,說:“這個就要靠地面設備來轉化了。”

  “微波轉換成直流電的原理,主要依賴于半導體器件的非線性特()

  性,特別是整流二極管,在微波能量傳輸至接收端后,我們需要利用這些器件將微波中的交流成分轉換為直流成分。”

  “微波能量通過特制的接收天線被捕獲,聚焦到整流二極管上,這個天線需要具有高效的微波捕獲能力和良好的方向性,以確保接收到的微波能量最大化。”

  “當微波能量作用在整流二極管上時,由于二極管的非線性特性,它只允許微波中的一部分能量通過,并將這部分能量轉換為直流電流,這個過程類似于交流電通過整流器轉換為直流電的過程,但在這里,處理的是高頻的微波能量。”

  “由于微波的頻率遠高于普通交流電,直接轉換得到的直流電往往含有較大的紋波和噪聲,因此,還需要通過濾波器對轉換后的直流電進行平滑處理,去除其中的高頻成分,得到較為穩定的直流輸出。”

  “另外,為了確保輸出的直流電具有穩定的電壓,還需要引入穩壓電路,穩壓電路能夠根據輸出電壓的變化自動調節電路中的電阻或電感等元件,以保持輸出電壓的穩定。”

  樊德東聽得連連點頭,說:“駱院士和我考慮得差不多,真是想不到,駱院士居然連電力學的知識都懂。”

  駱垚奇怪地說:“這個又不難,我不是電力學專家,在這個問題上,我只是借鑒了一些電力學的基本原理,結合微波傳輸的特性,提出了一個大致的設想。”

  現場一片寂靜。

  眾人現在好奇起了駱垚做實驗用的猴子。

  猴子智商和人類一比,都有著天與地的差別,駱垚到底是怎么忍受對方的?

  單興尷尬出聲了:“駱院士總會開玩笑,既然樊德東你也認為駱院士說得不錯,那接下來,這部分交給你們了。”

  樊德東一臉為難。

  “會長,我們只能試試。”

  “微波轉直流電的技術復雜,涉及到多個領域的交叉技術,我們需要組建一個跨學科的團隊,共同攻克這個難題才行。”

  單興點頭表示理解:“我明白你的難處,但這項技術的實現對于我們的能源戰略意義重大,我會盡力協調資源,為你們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

  樊德東看了一眼駱垚,滿懷期待地說:“那我可以申請調配駱氏研究學會的人嗎?”

  單興手上動作一滯。

  瑪德,怎么一個個的盡給我出難題?

  駱氏學會那邊的人是他想調配就能調配的嗎?

  大庭廣眾之下讓他承認駱氏研究學會不歸他調配,屬實有點讓人難以接受。

  單興郁悶,最后只能說:“你調用其他資源不行嗎?駱氏研究學會的人……一般都比較忙。”

  眾人知道單興沒有說謊,因為駱氏研究學會現在是出了名的課題多,企業排著隊往里面送錢都有可能找不到機會。

  樊德東看了眼周圍,咬咬牙決定豁出去了:“會長,咱們在這里就說實話了,其他研究所也好,高校課題組也好,論實力論成果,確實比不上駱氏研究學會的人。”

  “駱氏研究學會在太空項目、核聚變以及其他多個領域的研究都處于國際領先地位,他們的加入無疑會極大提升我們團隊的研發實力,我知道學會那邊課題多,資源緊張,但我們可以嘗試與他們溝通,看能否調配一些合適的人員參與我們的項目。”

  “你如果給我調其他人來,我們這項目很有可能無法完成。”

  樊德東這話說得毫不客氣,讓其他在座的專家、教授們、技術人員不樂意了。

  “樊總,你這話說得就太嚴重了,我們的人什么時候有那么差勁了?”

  “我承認駱氏研究學會在某些方面可能領先,但我們也一直在努()

  力追趕。你這么說,是不是太看不起我們的努力了?”

  “呵,樊總你想巴結人也不是這么巴結的啊!”

  樊德東臉上微微發紅,他急道:“你們胡說八道什么?駱院士還需要我巴結嗎?”

  早就走神的駱垚此時聽到他的名字后才回過神來。

  聽了一會兒他更納悶了。

  怎么這群專家還為他吵起來了?

  他們是不是太閑了點?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