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九章 攢飛船

  三個月后。

  浩瀚太空,拆解工業園,復興拆解公司所在的空域。

  與其余拆解公司不同,這里雖然也有大量小型穿梭艇在來回穿梭,但仔細看的話,便能看到穿梭艇之中并沒有駕駛員。

  經過智能化改造,這些穿梭艇大部分功能都可以通過遠程操縱來實現。少部分無法直接遠程操縱的,也可以通過機器人來代替。

  不僅穿梭艇,那兩條拆解基地,以及停放在拆解基地旁邊的巨型飛船之上,也看不到眾多穿著宇航服的人影,取而代之的同樣是大量的機器人。

  眾多自帶動力的機器人靈活的在太空之中穿梭,或者拆除儀器,或者運輸零部件,或者焊接,或者切割,一片繁忙。

  飛船內部同樣如此。大量的機器人如同螞蟻,井然有序。

  操縱這些機器人的信號,來自遠方那顆碩大的蔚藍色星球。

  大江市,復興工業園復興拆解大樓,數千名工程師與技術工人端坐在特制的操作椅上。他們頭上戴著頭盔,身上、手臂上、手掌上,俱都貼著貼片以捕捉他們的肌肉動作。

  座椅扶手上還有眾多控制按鈕。

  通過這些裝備,他們可以盡可能的操縱位于太空之中的機器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動作。

  3000名工程師直接操縱著3000臺機器人不斷忙碌。

  但如果有人仔細觀察的話,便能看到,此刻活躍于太空拆解基地之中的機器人,其數量遠遠不止3000臺。

  此刻至少有8000余臺機器人在忙碌。

  除了工程師們操作的機器人之外,剩余5000臺機器人,全部由韓陽直接操作。

  工程師們不知道,太空之中與自己協作的那臺機器人,其實并不是來自自己的同事,而是來自于自己的老板。

  工程師們也不知道,原以為是因為自己的同事們比較給力,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旁邊區域的拆解,但其實并不是。

  那里,都是老板完成的。

  通過兩地之間的不透明,韓陽的算力悄然滲透了進去,直接參與到了工作之中,神不知鬼不覺。

  并且,韓陽還可以接觸工程師們的所有操作數據,通過相應操作取得的效果、得到的反饋,以及整體的操作順序,來理解對應工程師的操作思路,并通過效果和反饋,評估這種操作思路的好與壞。

  在這過程之中,大量的知識和技巧被韓陽偷偷學到。

  每天的工作結束之后,或者某一項、某一個區域的工作開始之前與者結束之后,對應的工程師團隊都會召開會議,討論策略,或者復盤之前的執行。

  這是智慧之間的碰撞。

  沒人知道,他們的討論,他們的方案、意見、思路,全都會被記錄下來,然后進入到韓陽的腦海。

  通過這種方式,工程師們迅速的磨合著,相互之間開始熟悉,配合開始默契。韓陽則從其中獲取到了大量的知識。

  韓陽此刻敢說,在飛船拆解方面,自己雖然不是對于知識掌握最深入的,但絕對是掌握最廣泛的。

  涉及到飛船的每一個部位,自己都有一定的知識掌握。

  但韓陽仍舊孜孜不倦的進行這方面知識的學習,盡可能的增加著自己的知識深度。

  與此同時,韓陽還在大批量的招人。所不同的是,這一次招聘的人員,更偏向于飛船維修、結構、原理方面的人才。

  初期的招聘計劃,是先招5000人。每一人都要具有至少博士以上的學歷,領域則涉及到飛船結構、抗輻射、核聚變、材料學、電路、星際散熱、飛船防火、水循環、空氣循環、定位、導航、推進、通訊等等等等,凡是有關于星際飛船的,全招。

  這種等級的專業人才,就算是在地球上工作,每個月薪水也最少兩萬起步。如果要上太空,還得發補貼。

  一個月光薪水,韓陽就得發一個億以上。

  在大肆招聘的同時,復興拆解的專業團隊還四處出擊,對于各大星際運輸行業的淘汰、報廢飛船進行考察評估,以確認是否要出手收購。

  在不斷的考察評估之中,韓陽終于瞄準了目標。

  北極星星際運輸集團旗下,有一艘七萬噸級,滿載質量高達20萬噸的星際運輸船因為意外而遭受重大損傷,失去維修價值,選擇報廢并公開出售。

  售價為7.6億人類幣。

  一時間,眾多具備拆解能力的拆解公司紛紛派出考察團隊,對該艘飛船進行評估。據韓陽了解,至少有10家公司有收購意向。

  但在韓陽表明了自己的意思,表示復興拆解將出手收購這艘報廢飛船之后,其余所有的拆解公司立刻退縮。

  開玩笑,誰敢和你韓總搶?

  一番談判之后,韓陽以7.2億的價格,順利將其拿下。

  這艘飛船雖然報廢,對于運輸集團來說根本沒有維修價值,但對于復興拆解這樣的拆解公司來說,維修價值卻是大大的。

  或者也不能說是維修,而是“組裝”。

  拆掉受損部件,從其余報廢飛船上拆下合用的部件替換上去。

  如此,通過多艘飛船“攢”出一艘飛船的方式,來達成維修的目的。

  這種事情,也只有拆解公司才能干的了。

  未等拖船將這艘報廢飛船拖過來,韓陽轉身又以26.9億的價格,從另一家飛船拆解維修公司收購了一座飛船維修基地。

  26.9億的價格,不高也不低,基本上是市場價。

  這一手,立刻讓其余拆解公司明白,復興拆解公司雖然優先,但復興拆解也有底線,不會刻意打壓任何同行。

  小心翼翼觀望復興拆解的其余公司立刻放了心。

  當飛船維修基地,以及這艘報廢飛船終于拖回復興拆解之時,地球之上,復興拆解二號和三號大樓也已經建成。新招聘的5000余名飛船工程師與科學家也已經全部到位。

  終于可以開始著手修復這艘飛船,讓復興運輸旗下擁有第一艘重型星際遠洋運輸船了。

  首先開始的,是飛船修復計劃的制定。

  5000余名工程師與科學家分成了400余個團隊,開始分批實地考察這艘飛船。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