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林有成最新《朗讀者》,文學評論界與青年讀者們都有在激烈地討論,這股激烈碰撞出來的這一股火花自然是相當耀眼,相當奪目。
《人民文學》張偉這邊就來到興華胡同的四合院,特意給林有成送一些讀者寄來的信件,同時也和林有成說了《朗讀者》的一些反響。
“有成,你這部《朗讀者》可是一點都不輸去年的那一部《贖罪》啊!”
這是張偉的真實感受,去年的那部《贖罪》可是刮起了贖罪文學風潮,現在林有成的這部《朗讀者》的反響絲毫不弱,這樣一段交織著秘密、尊嚴、現實、犯罪、政治的愛情在實在是太絕了,畢竟誰又能想到一個15歲的少年,一個可以被視作他母親的女人。一個學習成績優秀的優等生,一個只字不識的文盲。一個以正義為本能的法學者,一個曾葬送過無數生命的內戰分子看守,就這么有一段相當驚人的愛情故事。
也許,就如一些評論家所言,愛是兩個人的事,和附加在人身上的身份、學識,以及年齡都無關。
張偉望著林有成,問道:“我這次來也是想問一下,《朗讀者》這部的單行本出版能不能交給人民文學出版社?”
很顯然,張偉這也是替人民文學出版社問的這個問題。
林有成正翻看著張偉帶過來的信件,聽見張偉這話,不禁搖了搖頭,說道:“那你可來晚了一步,我這邊已經和華藝出版社簽了合約。”
《朗讀者》討論度如此之高,尤其是還有林有成突破性的大尺度描寫,本就相當受關注,出版社那邊早就有人找上來了,林有成一直都和華藝出版社合作的很是愉快,自然也就讓華藝出版社發行出版《朗讀者》的單行本。
張偉聽見林有成這話,倒也沒有沒有特別失望,畢竟他也是替別人問的,要是能成是好事,不能成也無妨。
“對了,有件事不知道你聽說了沒,這馬上不是要京城作協新一輪的評選,這邊作協的林敬瀾有讓我問一下你的意見,想提名——”
林有成一聽張偉這前面的話,就知道是什么意思,連忙說道:“我就算了。”
其實之前也就有經過民主協商和投票選舉選出京城作協的創作委員會,林有成就在其中,他也早就算是作協的委員,原本還要推舉各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但是很顯然林有成這邊并沒有想著去當什么主任和副主任,只是他的文學地位還是擺在那,要真的擔任組的主任,那也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只是很顯然林有成這邊沒有意愿,而且他那個時候還要照顧好幾個孩子,作協那邊也就讓林有成專心創作。
張偉一看林有成還是這么說,不禁笑著說道:“有成,這邊你不擔任主任,不好吧。”
其實這也是作協里面的不同文學,有,還有詩歌,散文報告文學,以及兒童文學,影視文學以及理論批評。
林有成可是很清楚作協這邊組織的工作不少,不說一些文學作品的研討會,還有學術研討會,創作座談會,還有組織學習上面的文件及精神,還有作家筆會及企業家聯誼會等活動。
很顯然,林有成壓根就沒有想著去管這些,當然即便他不管,有些時候身份地位到了,自然也會被推選上去,當然后面也有可能也會像是名譽主席一樣,即便不負責事,也會有相應的地位,畢竟他本來就一直都在體制里面。
林有成擺了擺手,沒有多說這個話題。
張偉一看林有成不愿多說,也就笑了笑,轉而聊起了《朗讀者》的,笑著說道:“你可能還不知道吧,上面注意到你這部《朗讀者》,雖然對于故事情節的尺度有些聲音,但也還好,他們提到的是另外一件事。”
林有成望著張偉,問道:“什么事。”
張偉說道:“還是要更進一步掃盲,落實九年義務教育。”
聽見張偉的話,林有成有些驚訝,但是轉念一想,《朗讀者》里面的楊菊就是文盲,但即便是文盲,不認識字,那位楊菊可是她渴求著知識,可能也正是因為文盲,愚昧導致會成為內戰分子,其實這也是給無知和愚昧的一種批判,也是給知識一種崇高的寄托。
無知本身并不是罪惡,可知識卻往往給別有用心的人利用。像看守所的楊菊,她也許只是想好好地本分地做個看守,可卻在歷史下中成為了沾染鮮血的劊子手。這也是無知愚昧的原因,同樣也是歷史的原因。
正是因為文盲眾多,上面在建國以來,就一直都有開展大規模的掃盲運動,像是推廣祁建華發明的“速成識字法”等,雖然掃盲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任務仍很艱巨。
在掃盲的同時,防止新文盲的產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這也是上面有發文件要求農村小學把沒有讀過或沒有讀完小學的十五歲以下少年兒童吸收到學校中來,采取多種形式,讓其較快地學完小學主要課程,防止新文盲產生,以便于最終完成掃除文盲的歷史任務,這也就意味著也要落實九年義務教育。
其實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2009年,教育部掃盲處才撤銷。
林有成點了點頭,說道:“這些自然都是需要落實的,只有這樣才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張偉也是一臉認同地點了點頭。
就在林有成和張偉在聊著的時候,四合院子里面的也傳來了歌聲,“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
不管是教育文明,還是體育發展,國內都有在發展,而且是越來越好,一如即將在第一次在國內首都舉辦的亞運會一樣。
“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我們亞洲,河像熱血流……”
因為亞運會的臨近,可以說京城現在大街小巷都時不時會聽到店鋪里面在放這首激昂高亢,震撼人心的歌曲《亞洲雄風》,毫無疑問在這一屆亞運會上,這首歌曲就是一抹濃烈的色彩。
現在興華胡同四合院子里面的孩子也都高昂著頭,唱著這首歌曲。
其實真正說起來,這首《亞洲雄風》火遍大江南北,但并不是亞運會的主題曲,而是宣傳曲,另外的主題曲歌曲是施先生譜寫的《燃燒吧!火炬》,只是很顯然《亞洲雄風》更為廣受歡迎,原歌曲名為“亞洲雄獅”,后因“雄獅”這個具體意象不太適合,調整成了“雄風”。
這首歌曲真是可以說完全超越了體育歌曲范疇,甚至可以被稱作流行歌曲,激昂高亢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詞,更有一種人民群眾性的呼喚和吶喊,影響相當大。可能也正是因為《亞洲雄風》實在太膾炙人口了,影響太大了,以至于《燃燒吧,火炬》又名《高舉起亞運會的火炬》后面都被人遺忘。
張偉這邊過來給林有成送了讀者的信件,又問了《朗讀者》出版的事,聊了作協和上面的一些事之后也就先走了,不過走的時候,他還是讓林有成再好好考慮一下京城作協推選主任一事。
林有成瞅著正在唱著亞運會宣傳歌曲的孩子,臉上也不禁露出一絲笑容,他能夠感受到孩子們都有一顆熱血進步的心。
“我們亞洲,樹都根連根,我們亞洲,云也手握手……”
林兆慶一臉驕傲地唱著歌,其他幾個孩子也都跟著在院子里面唱著,相當有激情,充滿著孩子的朝氣。
林兆慶跑到林有成身邊,問道:“爸爸,我能不能當運動員,為國爭光啊?”
林有成沒有想到林兆慶會突然說起當運動員,還很是意外,也不知道是不是最近關于亞運會的一些宣傳激勵到了,畢竟電視上也經常報道一些亞運會臨近的新聞,整個京城的氛圍也都在迎接著亞運會,現在林兆慶居然還要為國爭光,問道:“你想當運動員嗎?”
“想!”
林兆慶點了點頭,一臉堅定的樣子。
不過在林有成看來林兆慶的想當運動員,就和以前說的想當科學家沒有什么不同,當然林有成也還是記得之前林兆慶小學的時候跑步就很快,也算是在體育這門學科上是學霸級,那個時候林兆慶的體育老師江河還和他說起過讓林兆慶去體校練體育。
那個時候林兆慶才十一歲,上五年級,讓林兆慶去體校學體育,林有成沒有同意,雖然進了體校,有可能會進體工隊,安排工作都是優先安排去體制內,是相當不錯的出路,但那也是相當辛苦的,他并不覺得林兆慶要去受上體校的那份罪,吃那份苦。
他現在掙下來的家產,還有以后要賺的錢,壓根就不需要自己的兒子林兆慶去練體育,尤其是現在的體育大多都是拼身體,就那樣硬拼下來,不說出成績,也會很容易受傷。
那個時候他也問過林兆慶,如果林兆慶真的想要練體育,他也不會阻止。
很顯然,還太小的林兆慶并沒有一心想要去練體育,那個時候他只是覺得現在能夠在學校運動會上拿獎,是讓他挺興奮的事,也是讓他非常開心的事。
“兆慶,你還記得以前爸爸和你說過嗎?你如果真的喜歡跑步,喜歡運動,那就去跑,但如果你也不知道,那就繼續好好上學,好好學習,你要記住,如果你真的喜歡,那就盡力去做。那個時候爸爸也是認為你還太小,未來還有無限的可能性,不是就一定要走體育這條路。”
林兆慶聽著林有成的話,說道:“我也想當運動員,參加亞運會,為國爭光。”
好吧,一如既往地自信。
不管是當科學家,還是當運動員,為國爭光,都讓他這個做父親的內心十分平靜。
林有成望著個頭蹭得很快的林兆慶,一時間也不知道自己當初沒有讓林兆慶去體校學體育是不是耽誤了林兆慶的前途,那個體育老師江河也說過林兆慶是練體育的好苗子,會不會真的就被耽擱了。
他一個做父親的,就左右了孩子的未來可能走向的路,又或者說是孩子未來的命運,改變或者扼殺了一個未來有可能成為亞運會的冠軍運動員?甚至還有可能是世界冠軍的運動員?
這些念頭在林有成腦子里一閃而過。
“你下學期就要上初三了,后面還有一年也就要參加中考了。”
林有成望著林兆慶,說道:“不過你要真的喜歡體育,想要當運動員,那你在課余時間就努力去練,每天早起去跑步,努力鍛煉,然后你知道的只有付出才會有回報的。”
“好,我一定會努力鍛煉的!”
林兆慶臉上的目光異常堅定,壓根也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在給自己打雞血。
林有成也不知道世界冠軍運動員的天賦會不會在興華中學被埋沒,在他看來學校的訓練條件再差,也阻止不了金子的光芒,又叮囑道:“你這學期結束后,下學期就要上初三,學習成績可不能再往后落下來啊!”
另外一邊的林兆樂聽見林兆慶的話,似乎也很興奮,跑了過來,昂著頭說道:“爸爸,我也要當運動員,為國爭光。”
林兆歡也跟著湊熱鬧,嚷著自己也要當運動員,說道:“我也要!”
這看樣子亞運會的亞洲雄風吹得太過猛烈,現在四合院這里都刮起了一股誓要為國爭光的運動員風,一個個也都是信心滿滿,大有立馬就要為國出戰的志氣和抱負。
林有成聽著自己這幾個孩子的話,扯了扯嘴角,他是不是要替國家感謝一下這些有心為國爭光的孩子。
不管身體資質怎么樣,都還是有心了。
“咳咳,不管是不是運動員,都可以為國爭光,你們都是未來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接班人。”
是的,都是社會主義的加班人,不,接班人。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