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78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

  常浩南關于航空動力發展路線的規劃,在丁高恒那邊不出意外地獲得了認可。

  而航發產業大會的籌備工作,也就跟著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不過這種事情畢竟事關全國范圍內幾乎所有相關單位,自然不可能像一個部門開會一樣今天通知明天就召開。

  準備上二十天到一個月都屬于正常的效率。

  所以在從國防科工委回去之后,常浩南除了把關注重點逐漸傾向于航空發動機設計和制造之外,日常生活倒也沒什么大的變化。

  反倒是由于軟件項目成員的總體熟練度越來越高,每天的工作強度都下來了不少。

  貴航那邊派來的人原本預計應該就在這兩天到達京城,不過路上顯然因為一些原因耽擱了。

  在這個年代,倒也正常。

  畢竟通飛機的地方不多,又沒有高速鐵路,以對方那幾個廠所的位置,恐怕中間還要坐一大段客車。

  總之,當常浩南終于接到學校門衛打來的電話,說有兩名從筑城那邊的同志要見他時,已經是約定時間的三天以后了。

  來人自然是孫惠中,還有他的一名助理工程師,叫林同鑫。

  后者是今年才從西北工大畢業的研究生。

  黔省本地人,要不然恐怕也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總體履歷不算特別亮眼,但是在貴航這種地方,能招來這樣的人就已經相當不容易,哪還有挑三揀四的資格。

  所以剛入職一個月,就被帶著來了京城。

  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常主任,半年多不見,恭喜榮升啊。”

  孫惠中剛剛在門口跟門衛閑聊了幾句,從對方的稱呼中得知常浩南已經擔任了這個超算中心的主任。

  “嗐,什么榮升,在不同崗位上做貢獻而已。”

  常浩南說著把兩個人引到旁邊的沙發上,然后倒了兩杯茶水遞過去:

  “孫工舟車勞頓,到京城之后沒在住處休息一天?”

  之所以有這么一問,實在是對方兩人的扮相有點狼狽。

  頭發和身上的衣服一團亂糟,雙眼布滿血絲,活脫脫像是好幾天沒怎么睡過覺的樣子。

  “唉……快別提了,這一路上真是要急死我了。”

  孫惠中把紙杯里面的水一飲而盡,然后重重地嘆了口氣:

  “一開始還算挺順利,我們從云馬廠坐客車趕到筑城,正好趕上每周只開兩次的航班飛到江城,然后……就在江城足足耽擱了4天時間,要不然也不可能遲到這么多天才到您這。”

  “耽誤這么長時間?”

  常浩南原本倒是沒有怪罪對方來晚了的意思,反正之前芮曉亭那個遠火項目已經證明了軟件的可用性。

  不過對方這么一提,也確實讓他有點好奇。

  畢竟從之前那封貴航遞交上去的申請報告來看,他們對這個項目應該還是挺著急的。

  “上個星期,江城那邊連著下了好幾天大雨,飛機全部停航,我們剛開始還擔心安全問題不太敢坐火車,后來去看了一眼時刻表,發現通往北方的車次也幾乎都停了。”

  “最后總算是在今天早上等到一個半晴的天氣,機場跑道的水也正好排干,飛機這才能正常起飛,否則恐怕還得繼續等下去。”

  孫惠中描述的內容讓常浩南心里猛地一驚。

  他雖然沒時間專門去關注天氣預報,但是搞航空的人很難對此毫無感知。

  從最近各地反饋的只言片語來看,并不只是江城遭遇了連續暴雨。

  京城這邊的雨勢不大,但也斷斷續續下了小半個月。

  蓉城的132廠已經完成了十號工程首飛前的準備工作,但因為連續的陰雨天氣遲遲沒能確定具體的首飛日期。

  盛京的112廠因為天氣原因推遲了4架殲8C的交付工作。

  前兩天跟芮曉亭打電話的時候,對方也提到金陵正在下雨……

  全國范圍內,尤其是長江中下游連續暴雨這個劇情,常浩南上輩子肯定是有印象的。

  但不是在今年。

  “難道洪水提前了?”

  氣候變化這種事情本身就具有高度的隨機性,而且極易遭受擾動,哪怕作為重生者,他也不敢保證說自己經歷過的兩條時間線在這些細節上都完全一致。

  但另一方面,在包括三峽在內的一系列水利樞紐建成之前,長江流域的大規模洪災并不算罕見。

  只是98年那次尤其夸張而已。

  這又讓常浩南不敢輕易地妄下結論,只好繼續問道:

  “連下這么多天雨,江城那邊的情況怎么樣?我是指防洪抗災這方面。”

  孫惠中抬起頭,似乎是在回憶前幾天發生的事情:

  “這個我不太懂,但看上去不算樂觀,我印象里,從前天開始,就有不少拉著人和物資的軍車開進去了。”

  “嗯……”

  思索片刻之后,常浩南還是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有解放軍在,組織搶險這方面肯定是不需要擔心的。

  唯一的問題是技術。

  在這方面,他本來應該可以發揮一些作用。

  但因為突然提前了一年時間,導致現在確實有點措手不及。

  太復雜的東西,比如改進直升機或者工程機械這種關鍵設備肯定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似乎只能從一些簡單的東西入手……

  不過旁邊的孫惠中自然不可能知道常浩南在想什么,在一番寒暄結束之后,便把隨身帶著的筆記本電腦,以及一盒光盤取出來遞了過去:

  “常主任,這里面是我們關于新型教練機的詳細設計資料,您看一下。”

  思緒被打斷的后者趕緊調整了一下情緒,示意對方把東西放在他辦公桌上。

  正事還是不能耽擱。

  再說參考之前芮曉亭那邊的情況來看,絕大多數工作也不需要他來完成,只要在一開始和最關鍵的地方指導一下就行。

  花了幾分鐘時間打開電腦,常浩南點進去了位于桌面上醒目的工程文件——

  這個年代的電腦硬盤本來也沒多大,加上不穩定的盜版系統也還沒有充斥市面,很多人都沒有分區的習慣,不管什么文件都是往桌面上一丟了事。

  使用習慣倒是有點類似于二十多年后的SSD時代。

  漫長的文件讀取時間過后,一個常浩南非常熟悉的飛機3D模型出現在了屏幕上。

  正是他之前在蓉城那邊提出來的改進思路。

  然而定睛細看之下,卻又有很多細節有所不同。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