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3章 不穩定工作線

  而這項任務的第一步,也是最核心的步驟,就是找到渦噴14發動機的各個部件的共同工作條件,建立共同工作方程。

  正好是常浩南大概知道該怎么做的部分。

  于是他找到閻良這邊的負責人林剛,借了一臺試飛院的工作站,便進入了忘我的工作狀態中。

  現在時間就是一切,為了提高效率,肯定是要動用系統來幫忙的。

  因此當務之急是理清整個問題的完整解決思路,才能在系統中形成項目。

  想到這里,常浩南從旁邊抽出了一張草稿紙。

  葉輪機械流動分離的相關計算相當復雜,又并不是他最擅長的領域,還是動筆比較穩妥。

  直接對發動機部件級數學模型進行分析絕對不是這個時代的計算機能夠完成的事情,也沒有這個必要,因此第二步應該是對模型進行合理的簡化。

  “各部件間流量連續”

  常浩南在紙上寫下了第一條原則。

  常浩南緩緩做了一個深呼吸。

  “閻工,要不你先去休息一會?”

  一整個晚上的時間很快過去。

  “一個軸上的壓氣機和渦輪的轉速相等……”

  “對于現狀態的閥口開度,R點的瞬時流量無疑太大,亦即此時壓氣機能夠提供的壓升又遠小于對應同樣流量壓力調節活口所需要的壓降,因此在壓力調節活口的限制下,通過壓氣機的流量必須再減小,而壓氣機后部的壓力不斷上升,壓縮系統的瞬時工作點由R重新向原失速起始點o靠近。”

  “沒錯,所以大家現在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這個位置,讓所里面去做逼喘試驗,試試看能不能復現這個問題!”

  “所以o點就是系統最初的不穩定工作點,我們需要找出壓氣機中最早出現符合這個點所示工況的位置,就是最早出現流動分離的喘振誘發點?”

  “另外,等一會跟601所那邊的同志們碰個頭,把進氣道的流量數據也拿過來參考一下。”

  “你們看,我已經把喘振的振蕩環單獨剝離出來了,上面的oA、Ab、bR和Ro是喘振過程中的四階段工況。”

  主要是確定喘振出現的原因,到底是設計缺陷,還是制造缺陷,還是單純的進氣工況過于惡劣。

  “不用,至少得先把出問題的地方找出來,應該用不了多長時間。”

  發動機設計當然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事情,但再復雜的工作,也會有一個抓手。

  “當瞬時流量達到a點的最小值后,對應壓氣機后部系統壓力,由于通過壓氣機流入的流量遠小于通過壓力調節活口流出的流量,因此在Ab的第二部分內,流入壓氣機的流量不斷增大,而后部壓力逐漸下降。”

  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從紛繁復雜的大量曲線中,找到那個最先誘發異常的位置了。

  第一,可以定向指導后續的高空臺模擬,嘗試對故障進行復現。

  為了轉移其他人的注意力,他還強撐著繼續分配了一項工作: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喘振問題的來龍去脈在閻忠誠的腦海中正變得愈發清晰。

  每寫出幾條內容,常浩南就會進行一次嘗試。

  后者從旁邊拿起一支鉛筆,在屏幕上比劃著說道:

  后者一手扶著腰,另一只手握著鼠標在壓氣機的升壓系數和流量系數圖上分別標注出了幾個異常的工作點,頭也沒回地直接拒絕了這個提議。

  “確認!完善項目!”

  “算了,等等再去找吧,先聽閻工分配任務。”

  “同一個軸上的壓氣機和禍輪的功率平衡……”

  就如同一團毛線中的那個線頭一樣。

  這項工作的主要意義有兩個。

  第二,如果后面需要對壓氣機進行改進的話,那么這個喘振誘發位置就是修改的起點。

  “對了,怎么沒見跟咱們一起過來的那個常博士?”

  “你們都過來。”

  當第二天的朝陽從地平線下緩緩升起時,動力聯合攻關組終于在閻忠誠的帶領下完成了對試飛數據進行無量綱化以及喘振波形曲線的繪制。

  眾人紛紛圍到了閻忠誠身后,看著cRt顯示器上被放大之后的數據圖。

  “不會是自己跑去休息了吧?”

  本來因為已經熬了一晚上而有些疲憊的眾人瞬間重新打起了精神。

  “明白!”

  對于經驗豐富的他來說,這項工作并不算特別困難。

  “終于成了……”

  “當外界擾動使得壓縮系統進入喘振狀態時,在oA的第一部分內,由于壓氣機能夠提供的壓升無法平衡后部建立起來的壓力,在強大的反壓的作用下,流過壓氣機的氣體流量急劇下降,但由于動態響應的滯后,壓氣機后壓力變化緩慢。在某些情況下,如壓氣機的增壓比較高時,壓氣機瞬時流量可減小到零,甚至出現倒流現象。”

  一瞬間,他突然感覺大腦傳來一陣缺氧感,同時眼前陣陣發黑。

  因為整整一個晚上都在熬夜處理數據,加上常浩南并不是動力聯合攻關組的成員,工作的時候少他一個也不耽誤什么,所以一直到閻忠誠發話讓所有人都過來大家才意識到缺了個人。

  不過閻忠誠及時用一只手在身后扶了一下桌子,好歹沒表現得太過明顯。

  “尾噴口在亞臨界工作時,遠前方和噴管出口截面的靜壓均為大氣壓力,故而發動機流道中壓力的變化應滿足增壓程度和膨脹程度平衡的條件……”

  閻忠誠說著把鉛筆扔到旁邊的桌子上,直接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在他用掉第四張紙之后,系統終于給出了回應:

  一個年輕的工程師看著正在仔細查看數據、雙眼通紅的閻忠誠關切地問道。

  這是因為長時間作息不規律和超負荷工作,加上剛才又久坐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后突然起身導致的。

  “是哦,好像從昨天晚上開始就沒看見他人了。”

  這項工作的最大難度在于找到并分離出這個震蕩環,在閻忠誠已經做完這一步的情況下,動力聯合攻關組的其他年輕人自然能聽得懂他講的內容。

  他朝身后揮揮手,招來了跟自己同在一屋的其它幾名工程師。

  剛才最先發現常浩南不在的那個工程師露出了茅塞頓開的表情: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