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67章 有些人只會窩里橫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歐盟和美國之間就波音并購麥道事件進行了極為精彩且密集的博弈。

  雖然這個時候的歐盟還十分稚嫩,連歐元都沒有發行并且只有15個成員國,但是在歐洲一體化理想下爆發出的戰斗力極強,歐洲各國乘著冷戰勝利的東風也都頗具心氣,覺得只要歐洲能夠團結起來,跟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平起平坐不是問題。

  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歐盟當然不可能坐視空中客車公司的兩個最主要對手合二為一,集中力量來對付自己,因此盡管波音和麥道在歐洲都沒有子公司,但歐盟委員會還是以并購雙方向歐盟境內的航空公司銷售產品,且將對歐洲經濟區大型商務噴氣式飛機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為由行使了管轄權。

  而美國方面則認為,根據當年的歐美協定,應當由聯邦貿易委員會來決定該項并購是否可行,歐盟委員會需要尊重已作出的無條件批準并購的決定。

  域外適用法律這種事情,并不存在什么確定的規則,從來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終的結果還是要看談判,或者說博弈的結果。

  在波音麥道并購案中,面對歐盟的阻撓,美國方面甚至準備通過限制航班、扣押班機等方式進行報復,而不甘示弱的歐盟也威脅將會對波音在歐盟內的經營行為處以巨額罰款,甚至全面禁止波音飛機在歐盟國家進行注冊。

  最終的結果不外乎雙方各退一步,歐盟批準兩家公司的并購正常進行,而波音則做出了一系列防止限制競爭的承諾條款,包括在市場和技術專利方面的巨大讓步。

  “你覺得歐洲會反對美國?”

  聽到常浩南剛才的表態之后,不僅丁高恒,就連坐在旁邊一直喝茶的杜義山都露出了有些意外的表情。

  “當然會,這件事情里面,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歐盟,他們肯定不會愿意。”

  “那難道這次并購會因為歐盟的反對告吹么?可是波音和麥道兩家公司都已經宣布了?”

  丁高恒的語速比剛才快了不少,顯然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

  “呃……那應該不至于,但歐盟肯定會提出相應的條件,在這次并購中為自己爭取足夠的利益,而這也應該是我們努力爭取的方向。”

  常浩南并沒有把話說得太死,畢竟按照他的專業背景來說,做出一些方向性的預測尚且能算是見識廣博或者算無遺策,但要是把后面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說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那就不好解釋了。

  所以還是把重點放在了跟航空領域有關的方面:

  “相比于歐盟,我們能夠用來談判的籌碼還是少一些,但畢竟手里握著如此巨大的一個市場,沒道理讓波音一個乙方隨便拿捏。”

  “現在空中客車公司的發展勢頭很猛,俄羅斯那邊的圖波列夫公司也在積極為圖204還有圖334這幾個新型號尋找國外用戶,我們當然也不可能真的完全倒向歐洲或者俄羅斯,但利用它們兩邊跟波音方面進行一些拉扯還是沒問題的。”

  “那具體的操作方式呢?無論是我們還是歐盟,要用什么樣的名義來干涉美國國內的商業行為?”

  丁高恒問得相當細致,足以見得他確實想從中找到機會,為華夏薅點羊毛下來。

  不過旁邊沙發上的常浩南卻愈發覺得有些奇怪了。

  剛開始的時候,他還覺得那些頗為基礎的問題是在考驗自己。

  但幾個來回的交流下來,卻發現情況并非如此。

  很多事情對方似乎真的不清楚。

  這個年代的咨詢遠不如后世發達,不同專業或者行業之間存在著極大的信息壁壘。

  況且冷戰才結束沒幾年時間,大部分人,尤其是老一輩人的思維還停留在東西方對抗的時代。

  因此丁高恒一個搞了半輩子技術的老工程師,對歐美之間的競爭關系,還有這些商業規則不甚了解也很正常。

  可是距離波音和麥道的并購官宣已經過去了將近兩天時間,無論是國防科工委還是相關的其它部門,肯定就此事進行過相關的討論或者會議了。

  照理來說,應該是會有專門研究這方面的顧問或者專家給出相關建議的。

  就算這些人囿于時代因素,不可能跟重生回來的常浩南一樣事事都能看準,但總歸也不至于讓科工委主任這種級別的人物一問三不知才對。

  常浩南稍稍抬起頭,讓自己的視線很自然地掃過丁高恒的辦公桌表面。

  那里有一堆攤開的文件。

  雖然看不清具體內容,但想也知道肯定和這次并購事件有關。

  總之很奇怪。

  但他也不可能直接問,所以只能換一種旁敲側擊的辦法:

  “我想最好的著手點肯定還是反壟斷或者反不正當競爭的相關規定,波音和麥道只要在一個地區開展業務,就必須遵守本地的競爭法,否則就會面臨罰款或者市場限制。”

  “不過更具體的東西么,我想……應該會有更專業的人來負責出謀劃策吧?”

  果然,在常浩南說出最后這句話的時候,丁高恒的眉頭突然皺了一下,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慍怒。

  他沒有馬上回答,而是低頭看向了面前辦公桌上的那些會議紀要。

  半晌之后,才重新抬起頭來。

  “看看吧,更專業的人給出來的建議,都在這上面呢。”

  說著從桌上隨便拿起幾份文件,整理了一下遞給常浩南。

  封面上沒有標題,只標著密級,不過沒有絕密,除了一份機密之外都只是秘密,說明這些都只是部委一級的咨詢和討論內容,還沒有形成向更高層匯報的最終決定。

  當然,那種東西就算形成了,目前的常浩南肯定也是沒辦法看的。

  他打開了其中一份。

  旁邊的杜義山也湊了過來。

  師徒兩人幾乎同時皺起了眉頭。

  然后是第二份、第三份……

  眉頭皺得更深了。

  看著面前的幾份文件,常浩南總算理解了。

  不僅理解了為什么丁高恒明明已經敏銳地意識到了波音麥道并購案里面存在可操作空間,卻又表現的好像對這件事情毫無了解。

  也理解了為什么前世的華夏最終沒有對這件事情做出任何反應,甚至于在此事之后還在繼續向那個MD90的制造項目中注資。

  這些會議紀要里面給出來的某些結論,著實是離譜到家。

  經過一番分析然后認為以當前中美的實力對比,不適宜對此事做出反應的判斷勉強還算是正常。

  實際上如果不考慮歐盟方面搞出了那么大的動靜,這個對策甚至不能說是錯的。

  但竟然還有人認為波音和麥道合并對于華夏而言是好事的?

  更有甚者表示應該支持兩家公司的合并決定,以換取波音公司繼續支持麥道在華夏的飛機生產線,甚至認為如果能繼續追加投資,有機會將MD90的生產線更換為更有前途的波音737產線。

  看得常浩南差點笑出來。

  這種人如果不是腦子有問題,那就是屁股有問題。

  麥道當年能肯真的交出部分飛機制造技術,是因為已經到了生死存亡關頭,需要華夏市場來救命。

  即便這樣,對于大飛機而言最關鍵的飛機結構設計以及航空發動機相關技術也都捂在自己手里。

  而收購了麥道之后的波音將會占據全世界民用航空的七到八成市場,還會跟你談什么技術轉讓才是見了鬼。

  真當人家是搞慈善的呢?

  至于除了結論之外的其它部分,就更是不堪入目了。

  某些人幾乎已經把收了波音的黑錢這件事寫在臉上……

  常浩南做了幾個深呼吸,克制住自己罵娘的沖動。

  他一個晚輩,肯定不能在丁高恒的辦公室里表現得過于失態。

  那樣不僅沒辦法解決任何問題,還會降低之前所做判斷的說服力。

  “丁主任,這些建議……雖然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考慮的出發點似乎片面了一些啊。”

  高情商:出發點似乎比較片面。

  低情商:這幫貨的屁股大概率不在咱們這邊。

  “確實片面了一些。”

  丁高恒自然能聽懂常浩南話里的意思:

  “這也是為什么今天要把你找來,我希望能聽到一些其他角度的聲音。”

  常浩南也聽懂了。

  對方是想要一些可以保證立場,又更加專業的意見。

  但他沒辦法回答——

  哪怕不考慮維持人設的問題,他也真的說不出更多東西了。

  而這個時候,剛才一直沉默不語的杜義山突然開口說道:

  “其實,咱們航空工業系統內部,就有一批經常和外國客戶打交道的人,我覺得完全可以征詢一下他們的看法。”

下午還有,很抱歉這幾天狀態實在不好,寫一會就感覺很疲勞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