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80章 無所適從的英國人

  (小說屋)

  渦扇9國產化進度的加速,最直接影響到的當然是鎬京飛機工業集團。

  實際上從幾年前開始,海空軍就一直希望能裝備殲轟7的改進型號。

  然而庫存的斯貝MK202發動機都已經裝在了現役的飛機上面,而找英國買的一批庫存發動機和零部件也基本都拿來進行了中修。

  所以盡管改進方案搞了一個又一個,常浩南甚至搞出來了殲轟電7這種“半步電戰圣者”,但是都沒辦法投入批量生產。

  殲轟7確實不如殲10/殲11兩種三代機先進,但對于這功夫還裝備著一堆殲6的航空兵部隊來說,實在也沒什么好挑的。

  能飛將近4000公里、能超音速、還能在相對安全的距離上發射反艦導彈。

  在某些改進方案里甚至還能客串一下對空攔截任務。

  還要啥自行車啊。

  所以等到渦扇9完全國產化之后,勢必會有大量訂單像雪片一樣飛向鎬京。

  不過,受到影響最大的,那卻是另有其人。

  鎬京市未央區,徐家灣。

  一棟明顯剛剛完工不久的三層小樓內。

  喬治·布林和亞當·惠特爾二人正滿臉凝重地坐在頂樓的一間會議室里,看著從羅爾斯·羅伊斯總部發過來的一份文件。

  文件的內容并不復雜,也就是例行要求公司派駐在世界各地的人員準備提交一整年的工作報告。

  雖然眼下還不到十月份,但這種通知肯定是早發早好。

  畢竟有些大型分公司每年的工作量總結起來也要一兩個月時間,再加上英國人在寫報告時慣用的文字技法,提前一個季度通知也不是啥夸張的事情。

  但是這里面肯定不包括現在正愁眉苦臉的兩位。

  “今年這報告……”

  稍微年輕一點的亞當抬起頭,向旁邊更加經驗豐富的喬治詢問道。

  后者曾經在好幾個國家都做過駐外工程師,在水報告應付上級這方面屬于水平一等一的老油條。

  “很難處理啊……”

  坐在旁邊的喬治也搖了搖頭:

  “以前我在南美工作的時候,多少總有點內容好寫,但是今年咱們確實是……幾乎一點工作都沒干啊……”

  他前些年曾經在巴西負責AE3007發動機與ERJ145客機的型號適配,也是一份工作不多但收入頗豐的肥差。

  錢多活少,誰都喜歡。

  但問題在于,他們的活,實在太少了。

  二人是去年11月被從英國本土派駐到華夏這邊的。

  這件事情還要從1995年開始說起。

  在一路磕磕絆絆把斯貝的國產化率提高到70之后,430廠也知道繼續這么下去不是個辦法,于是就以鎬京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的名義,跟斯貝MK202的老東家羅爾斯羅伊斯組建了一家合資公司。

  雙方各出資50,負責生產壓氣機、渦輪盤之類的航空葉片。

  對于英國人來說,斯貝雖然是軍用發動機,但終究不是EJ200這種頂尖產品。

  這個型號對于他們自己來說已經基本沒啥價值了,如今能廢物利用把產品和技術賣出去賺上最后一筆,羅羅自然不會拒絕。

  而對于1995年的華夏來說,哪怕是英國人不要的技術也相當有價值,雖然知道英國人要價有點坑,但也沒什么其它辦法。

  最后一拍即合。

  只花了不到一年時間,就走完了合資企業成立之前在兩國所需的所有手續。

  這家公司也簡單粗暴地取了兩家公司的第一個字,叫做“西羅航空部件有限公司”……

  按照英國人原本的計劃,這最后30的部分應該是細水長流,先通過這個西羅公司直接出口整件,再逐漸轉讓技術,持續個五六年時間,把斯貝的最后一點剩余價值榨干。

  亞當和喬治兩名業務主管就是為此才被派過來的。

  與二人一同前來的還有另外十幾名工程師。

  剛開始的時候,一切確實如他們所預期的那樣發展。

  華夏這邊僅僅在1996年的最后兩個月就購買了超過50套的渦輪盤和高壓壓氣機組件,并且派出了大約50名工程師加入西羅公司接收相應的技術資料。

  然后……

  就沒有然后了。

  在1997年已經過去的9個月中,盡管兩個人仍然可以領到華夏和英國兩邊同時發的高額工資,但他們就像被這個世界遺忘了一樣。

  幾十名有經驗的工程師被撤走,換上了數量雖然差不多但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實習生的家伙充數。

  至于采購零組件的事情更是沒了下文……

  這對于身上背著KPI的亞當和喬治來說顯然不是什么好事。

  雖說摸魚一時爽,一直摸魚一直爽,但羅羅顯然不會一直當冤大頭養著兩個廢人。

  “亞當,我們得干點什么。”

  喬治痛定思痛,覺得自己不能繼續這樣墮落下去了:

  “否則我估計明年我們就要丟掉工作,或者至少被召回英國。”

  兩個人在羅羅總部只能算是稍有資歷的一般中層員工,下班之后還要面對各種家庭瑣事叨擾,自然不如在華夏這邊來的舒服。

  拿的錢多不說,作為外國投資方派駐的高層管理人員,他們可是實打實享受不少好處的。

  肯定不愿意回去。

  “但是錢在華夏人的口袋里,他們不掏出來,我們有什么辦法?”

  亞當自然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但這家西羅公司說穿了就是為斯貝這一碟醋包的餃子,現在這碟醋不知道出了什么問題,餃子自然也就無人問津了。

  “首先要搞清楚他們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明明去年還不是這樣的。”

  喬治點燃一根萬寶路,放在口中狠狠吸了一下:

  “就算華夏人去年拿出來了一臺性能相當不錯的航發,但斯貝畢竟是完全不同的型號,哪有那么容易搞明白。”

  這個邏輯正常來說是沒錯的,別說華夏,你哪怕讓美國人或者俄國人去復刻一臺斯貝出來,總歸也得花上幾個月時間。

  “或許是他們不需要這個型號了呢?”

  旁邊的亞當直接想到了最壞的可能:

  “我見過他們使用斯貝發動機的那種飛機,定位和技術水平應該和我們的狂風類似,只是沒有可變后掠翼。”

  正在吞云吐霧的喬治直接搖頭:

  “不可能,我最近經常看他們的電視新聞,華夏空軍還裝備著很多米格19和米格21那樣的老型號,要知道他們當年甚至還考慮過直接購買狂風作為戰斗轟炸機。”

  “那要么就是兩個國家之間的關系出了問題?我聽到一些傳聞,說今年6月末的時候,皇家海軍的一支艦隊和華夏發生了一些沖突。”

  亞當的思路還是不太著調。

  “更不能,你說的那件事幾乎是公開的秘密,現在的布萊爾首相正是因為這個事情才能大勝順利上臺,我覺得只要華夏肯出錢,工黨恨不得把樸茨茅斯港都賣給他們。”

  聽喬治的語氣顯然對于現在的議會結構有些不滿。

  不過考慮到二戰以后工黨的那些“豐功偉績”,倒也合理。

  只是話說回來,他說的雖然有些夸張,但道理還是沒錯的。

  會議室里的氣氛再次陷入了冷場。

  “要不……”

  一直到喬治把手里的煙抽完按滅在煙灰缸里,他才再次開口道:

  “我們在價格,還有技術轉讓進度方面適當做一些讓步?”

  (本章完)

小說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