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359章 點穴式打擊

  “火力支援艦”,一個非常特色的高情商名字。

  實際就是在極度缺乏對岸支援火力的情況下,把四組火箭炮搬上一艘護衛艦,看看能不能抵近轟擊某假想敵的灘頭陣地。

  雖然聽上去確實有點綠皮,但好歹是專門設計過的海軍兵器加上專業的護衛艦平臺。

  總比90年代那會兒直接把陸軍火炮搬上民船來得正經。

  當然,也就是看上去正經。

  火箭炮的精度本身就比較抱歉,又是安裝在不穩定的船上,遠程射擊根本無法有效控制彈著點,抵近射擊則要面對敵岸防火力。

  再加上裝藥比例低和火力持續性差兩個硬傷,導致作戰效能實在一般,提供支援的水面艦艇部隊和被支援的登陸部隊都覺得這東西不太靠譜。

  相同的改裝方案也就只留下了516艦一根獨苗。

  技術上的事情到此為止,但可是苦了海軍和艦隊作訓部門。

  這艘船既不是護衛艦又不是登陸艦,無論用哪邊的訓練和考核標準都不合適,又不太可能專門為它單獨編寫一套大綱。

  要說直接退役,那剛改造完沒幾年,好像也有點浪費。

  總之是哪哪都別扭。

  如今能在技術驗證領域發光發熱,倒也算是個不錯的歸宿。

  而韓陳峰雖然覺得這艘船實在有點小,但畢竟只是進行測試,又不可能真對標得梅因級裝上去一個33,加上電磁炮本來就有適裝性優勢,倒也完全可以接受。

  一切準備停當之后,接下來就是各自漫長而枯燥的研發工作——

  “玄鳥”驗證平臺需要收尾、作為前者動力段的東風16需要試射、而磁流體發電技術則需要進一步推進工程論證……

  當初步定稿的高超音速飛行器設計方案被轉移到航天科工一院的廠房里準備投產的時候,已經是秋去冬來。

  試射計劃則敲定在2008年第二季度之內。

  作為國之重器,高超音速武器的測試當然不可能像普通裝備那樣由設計團隊和用戶簡單開個會就確定下來,并且過去也沒有過同類型武器測試的先例。

  因此在簡單陪家人度過一個元旦之后,常浩南便又迅速動身前往西北,開始考察鼎新基地和二炮效應測試靶場的準備情況。

  即便早有心理準備,但戈壁的冬天還是讓多年沒回過東北的常浩南有些不太適應。

  好在直升機降落停穩之后,早已經等在停機坪旁邊的刑牧春立即上前,給他遞上了一件軍大衣。

  前者早在一個月前就已經抵達這里,全權負責指揮試射的現場工作。

  “今年冬天的氣候確實不太正常,聽說超過20個省區都已經報告了嚴重的低溫、雨雪、冰凍情況,甚至包括廣東廣西這些南方省份……”

  刑牧春順勢找了個和天氣有關的話題,算是見面之后的暖場。

  眼下才2008年1月初,多數人,尤其本來就生活在北方的人都還沒有意識到這場災害的嚴重程度,所以倒也沒有特別嚴肅的氣氛——

  實際上,他們大概率也沒機會意識到了。

  一名基地氣象部門的技術人員插進話來:

  “還好,我環境減災一號衛星組提前觀測到歐亞地區中高緯度出現的異常大氣環流,并預報了北方冷空氣和印度洋暖濕空氣會在華南和華東一帶交匯,所以提前進行了一些處置應對工作,否則勢必要造成更加難以估量的損失……”

  環境減災一號,也就是華夏與沙烏地那一攬子航天合作中最先產出的成果,由兩顆多波段光學衛星和一顆合成孔徑雷達衛星組成,可以獲取從同溫層到淺層地下范圍內的遙測數據,并由青鸞03星座實時傳輸到漁陽遙感中心進行分析處理。

  盡管這種衛星顯而易見地有著其它更深層次的作用,但出于國際觀瞻以及對合作伙伴負責的角度考慮,還是把觀測通道優先用于了本職功能。

  也順利幫助多個省區頂住了第一波異常氣候。

  常浩南抖了抖飄落在手臂上的雪花:

  “我來之前還專門找過國家防總的同志,他們說各地方還有鐵路沿線的問題不大,甚至可以勻出一些資源來向我們提供幫助……”

  刑牧春笑著搖了搖頭:

  “這倒不必……咱老刑好歹也是搞航天出身,惡劣氣候這種事情見得太多了,還不至于被影響到進度。”

  “這樣最好……”

  說話間的功夫,一行人已經上車,來到了那座被改為倉庫的地下基地當中。

  還是在那個會議室里面,刑牧春站到大屏幕前,開始給常浩南介紹截至目前的準備工作:

  “就在昨天,東風16導彈完成了第三次試射,確定各個子系統工作正常,能夠為我們的‘玄鳥’驗證平臺提供足夠的分離高度和速度……另外,第二炮兵810旅的同志也提前完成了后續試射之前的理論學習任務,并在模擬的快速機動發射任務考核中拿到了三次100分和一次95分。”

  常浩南眼眉一挑,露出有些驚訝的表情。

  說實話,在經過了多輪風洞測試之后,他對于玄鳥驗證平臺本身的性能已經頗有把握。

  但同時也對滑翔式乘波體彈道規劃的復雜程度有了全新的認識。

  除非考慮人工智能技術,否則幾乎不可能以“傻瓜式”的交互邏輯快速規劃射擊諸元。

  在此行前來之前,他甚至已經做好心理準備,如果用戶無法達到要求,那么就考慮降低任務靈活性,在導彈出廠之前就預設好幾個主要的打擊目標,屆時只需要在發射前考慮發射陣位的坐標即可。

  但二炮指戰員們的學習能力,確實遠遠超出了他的估計。

  坐在對面的梁彥剛也感受到了來自常浩南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把腰板挺得更直了一些。

  稍許停頓過后,刑牧春又切換到了另外一張圖片。

  是一幅建筑結構圖。

  而且能看出來,是一座地下建筑。

  “按照您的要求,第二炮兵效應靶場已經在第三靶區建成了一座模擬的地下指揮所,包括完全還原的防護系統和指揮調度系統、縮比的支援補給系統、以及三者各自的毀傷評估系統,總計三層共6000平方米……”

  玄鳥飛行器本身并沒有專門的鉆地設計,但10馬赫以上的觸地速度加上高強度和高硬度的頭錐部分,本身就賦予其相當的侵徹能力。

  上級希望摸清楚,能否憑借原始設計直接打穿30米深度的加固地堡。

  如果不行,那么后續再考慮對戰斗部進行升級。

  常浩南滿意地點點頭,緊接著注意到了俯視圖上,距離地堡大約數百米遠的位置似乎還有另外一個模型。

  刑牧春剛才并沒有提到過。

  “東北邊的那個是什么?”

  他隨口問道。

  刑牧春卻沒有馬上開口,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坐在會議桌末位的王宏讓。

  “報告常院士,是我們同步建設的另外一個典型靶標,用于……”

  他和旁邊的邱義軍對視一眼:

  “用于模擬導彈發射井的鋼筋混凝土上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