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602章 一塊價值兩億元的透鏡

  屏幕上,代表原始橫向凈穩定導數的藍色曲線旁邊,一條代表增穩效應(正值)的綠色虛線被迭加了上去。

  接著,一條全新的、代表綜合凈穩定導數的紅色曲線被計算生成,覆蓋在原來的藍色曲線上。

  三雙眼睛死死盯住Ma1.03附近那個關鍵區域。

  只見那條原本深深下探、刺入負值區域的藍色低谷,在綠色增穩曲線的強力“托舉”下,被顯著地抬升了起來。

  雖然紅色曲線在Ma1.03處依然有一個明顯的凹陷,但其最低點,已經穩穩地停留在了坐標系的零點(X軸)之上!

  雖然依舊低于理想值,但已經脫離了危險的負穩定區域。

  “正了!拉正了!”尹開憲指向那個被抬升起來的谷底,“雖然裕度還不算大,但至少在理論計算上,凈穩定導數已經是個正值了……”

  導數是正值,說明飛機的靜不安定性不會出現驟降。

  總歸是相對安全的結果。

  刑牧春用力地拍了下尹開憲的肩膀,臉上也露出如釋重負的笑容:

  “好!太好了!”

  常浩南緊盯著那條紅色的曲線,緊繃的嘴角終于緩緩放松。

  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

  “好。”他聲音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肯定,“這說明,‘騶虞’原型機的總體設計思路是成立的,關鍵的風險點找到了應對之策。后續的詳細設計和試飛,就按這個方向……”

  就在這時,常浩南口袋里的加密手機發出了獨特的蜂鳴震動。

  他拿出手機看了一眼號碼,神情微動,立刻接通。

  “是我。”他只聽了短短幾秒鐘,眼神驟然銳利起來。

  臉上原本放松的神情瞬間被一種混合著驚喜的急迫所取代。

  “好!我知道了!我馬上回來!”

  他干脆利落地掛斷電話。

  “常總?”刑牧春和尹開憲都察覺到了他瞬間的情緒變化。

  “京城那邊有急事,我必須立刻回去一趟。”常浩南只給出了一個簡單的解釋,然后轉向刑牧春,“老刑,老刑,后面幾輪針對性的補充測試,還有數據收尾工作,就辛苦你在這邊盯著指揮了。還有尹主任,辛苦把測試報告整理好之后發我一份。”

  刑牧春點頭:“放心,常總,交給我。”

  翌日清晨,京城,火炬實驗室。

  厚重的大門無聲滑開,常浩南風塵仆仆的身影出現在地下測試中心的門口。

  早已等候在此的栗亞波立刻迎了上來。

  這一次,他已經養精蓄銳了足足一晚,因此臉上沒有疲憊,只有躍躍欲試的興奮。

  “老師!您回來了!”栗亞波的聲音帶著激動。

  “東西呢?”常浩南沒有任何寒暄,目光銳利地掃視著實驗室。

  “這邊!”

  栗亞波引著常浩南快步走向實驗室中央一個被高強度惰性氣體籠罩、由多層防震防輻射裝置保護起來的真空操作平臺。

  在平臺中央,一片薄得幾乎透明、僅有巴掌大小的不規則晶片,靜靜地懸浮在無塵環境中。

  它呈現出一種奇特的透明灰色,邊緣在光照下映出一片略顯奇特的虹彩。

  但除去這個細節之外整體看上去……似乎平平無奇,甚至有些脆弱。

  “按照您上次離開前提出的‘液相可控剝離’工藝,”栗亞波語速飛快,“我們……成功了!”

  短短一句話,讓常浩南確定了自己的猜測——

  昨晚在電話里,栗亞波只是照例匯報有情況。

  但他離開之前,已經把溶劑配方、表面張力控制參數和剝離動力學模型全部交給了對方。

  應該沒有再失敗的道理了。

  栗亞波指著那片晶片:“這是宏觀尺度下,我們成功分離出的第一塊具備完整結構的負折射透明材料。雖然形狀還不太規則,尺寸也有限,但它的晶體結構和光學特性,經過初步表征,完全符合理論預期!”

  常浩南的心跳,在胸腔里有力地搏動著。

  就像十幾年前,他第一次前往盛京601所時那樣。

  他強迫自己保持冷靜,假裝平淡地問了個不是特別重要的問題:

  “做了多少次?”

  栗亞波立刻轉身在旁邊的控制電腦上調出實驗日志,屏幕上一長串密密麻麻的記錄滾動著:

  “從開始嘗試宏觀分離算起,一共進行了97次完整流程。其中成功完成剝離步驟、并保持結構基本完整的,有70次。”

  他指著屏幕上一個高亮標記:“積累起來之后,最終得到了這么一塊晶片。”

  97次嘗試70次成功剝離,最終得到一片合格的晶片。

  常浩南的目光掃過實驗記錄上那觸目驚心的材料消耗清單——各種超高純度稀有金屬、特殊襯底、定制化學溶劑、超凈環境維持、設備損耗……短短幾個月,

  僅僅為了這一片小小的晶片,燒掉的經費粗略估計就高達一億元人民幣!

  “呵……”常浩南輕輕吸了一口氣,目光重新落回那片看似不起眼的晶片上,“這恐怕是此刻地球上單位重量價值最高的單一材料了。”

  他走到操作臺前,戴上特制的感應手套,小心翼翼地隔著真空環境操縱機械臂。

  一束經過精密校準的綠色激光束,從側面斜射向固定在半空中的晶片。

  旁邊的大屏幕上同步顯示出高倍顯微鏡頭捕捉的畫面。

  只見那束綠色的激光,在接觸到晶片表面的瞬間,其路徑仿佛遭遇了一個無形的、絕對垂直的鏡面,竟以完全反常的角度,沿著入射光路幾乎完全對稱的方向,被“反射”回了激光射出的同一側空間!

  入射光和折射光在法線同側!

  是負折射材料無疑!

  栗亞波已經不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場面,但嘴唇仍然因為興奮而有些發抖。

  常浩南同樣暗自握緊了雙拳。

  這不僅僅是理論的成功驗證,更是打開了一扇通往顛覆性應用的大門!

  然而,栗亞波的臉上又很快浮現出一絲遺憾。

  “老師,這效果…在我們看來是震撼的,是奇跡。”他斟酌著詞匯,“但對于更廣泛的層面,對于需要直觀理解其意義的決策者甚至普通人來說,它看起來…還是太抽象,太微觀了。”

  常浩南轉頭看向栗亞波,等待對方更進一步的想法。

  “我們需要一種更直觀、更宏大、能讓任何人一眼就看出這東西‘逆天’之處的展示方式!”

  常浩南沒有立刻回答,但表情中已經滿是贊同。

  他背著手,在操作臺前緩緩踱步。

  幾圈之后,他猛地停下腳步。

  “亞波,”常浩南重新來到操作臺前,“用最快的速度,不惜代價,再給我造出一片同樣大小、同樣質量的晶片。”

  “再……再造一片?”栗亞波一愣。

  火炬實驗室確實不差錢。

  但目前這種生產效率所帶來的成本,確實有點離譜。

  “對。”常浩南斬釘截鐵,“把兩片晶片迭在一起,邊緣用我們的特種密封材料處理,確保絕對密封,兩片之間只留出最薄的一層間隙,抽成超高真空。”

  他抽出一張紙,飛快地勾勒出一個簡單的雙層平板結構示意圖。

  “然后,”常浩南抬起頭,一字一句地說道,“我們就有了一個‘雙負折射平板透鏡’。”

  而栗亞波在心里想的則是:

  確實,還是一塊價值兩億元的透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