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三章 高爾

  閏月初十邵慎已出高句麗縣,一路向東。

  十二日,大軍抵達高爾山(今撫順高爾山)外。

  邵慎、邵裕二人并轡而前,查看前方谷口處的一座城池。

  說是谷口,其實還是挺高的,是高句麗人修建的一座典型山城。

  在二人眼中,山城依托地勢修建,整體呈不規則狀,竟然開有五座城門。

  城周十里上下,不算大,和玄菟郡的三座縣城差不多。

  邵裕看了一會后,便道:“蘊文,高句麗人不會修城。”

  邵慎嘴角抽了抽。

  他倆確實是平輩從兄弟,但年紀相差很大,喊我表字是不是有點不太合適?

  不過看到邵裕一臉壞笑的表情后,他也笑了道:“確實不會修城,也可能不太好修。”

  說罷,他馬鞭遙指,道:“墻體位于山脊之上,高低錯落,可能嫌麻煩就不修甕城、馬面了吧。隍塹倒是挖了,還是三道。”

  山城之所以是山城,當然是依山而建了。而山勢不可能是平的,所以位于山脊之上的城墻就忽高忽低,如同長城一般。

  城防設施也不太好營建——不是完全不能建,比如人為鏟出一塊平地來就行,但他們可能沒那個國力。

  簡單來說,高爾山城就是一個城墻高于中心城區的城池——根據觀察,此城有東西兩個城區,中間隔著山脊,用城墻連在一起。

  毫無疑問,這種型制在中原人看來是十分怪異的。

  “這城其實不好打,沒法用攻城器械,只能蟻附攻城。”邵裕說道:“何時修建的?”

  主簿楊宥上前道:“此城修于晉泰始年間。”

  “晉剛開國,高句麗就越界進入玄菟郡修建城池,好個開國氣象。”邵裕說道。

  楊宥亦笑,道:“殿下有所不知,司馬懿屠遼后,玄菟就沒多少人了不但鮮卑人南下,高句麗人也來搶占土地。其實后漢年間就已經如此了,漢光武開國時,高句麗人便營建遼(小遼水,即渾河)西十城,以備漢兵,幾乎把玄菟占去一半。”

  “后來如何?”邵裕好奇道。

  “史書無載。”楊宥道:“興許高句麗人退讓了,但其野心著實不小。”

  “父親說得不錯,高句麗人擅偷雞摸狗。”邵裕笑道:“你若不管他,他就慢慢往前筑城,管治土人。你若管了,他就退一點,但不全退。此城明明白白在玄菟境內,賊人卻堂而皇之筑城屯兵,不拔了它如何對得起東征的百萬大軍?”

  “高句麗人筑此城,多半是方便劫掠。”邵慎收回目光,說道:“步騎大軍至此,有糧草可用,甚至可入城休憩。養精蓄銳之后,從山上洶涌而下,沖入平地,大肆劫掠。若劫掠受挫,還有地方可退。”

  這就是地形方面的優劣了。

  玄菟郡(大致包括后世沈陽、鐵嶺、撫順、新民一帶)整體位于平原上,農牧業條件確實好,但無險可守。高句麗人住在平原東邊連綿不絕的丘陵之中,他們也很向往平原所以有很強烈的下山沖動。

  整體來說,高句麗易守難攻,而漢魏晉三朝所據的玄菟易攻難守,本來東邊還有一些山地作為屏障,但中原每一次變亂,都讓高句麗人蠶食掉一部分。

  新建立的王朝未必重視這些地方,甚至邊界本來就很模糊,據有中原的天子已經大功告成,可以跳舞奏樂了,也不想在邊疆生事,于是捏著鼻子認了,讓高句麗人日拱一卒,慢慢拱到了平原、丘陵交界處。

  其實鴨綠江那一片也是如此。

  渤海國時期,人家可是有南京鴨淥府,鴨綠江兩岸是其許多重要城市所在。契丹滅渤海后,高麗人自覺是高句麗繼承者,于是開始蠶食,契丹發大兵“四十萬”征討——呃,敗了,但也阻止了高麗的進一步蠶食,平壤仍是其邊關重鎮。

  元末明初,變成了朝鮮人開始蠶食,一舉將邊境線拱到了鴨綠江南岸,與建州衛相對。

  這幫人是真的煩,盡干些隱私勾當。

  “東進第一座城便繞過不打,著實說不過去。”邵慎說道:“準備兩日,將降人押上來,日夜攻打。此事就由——”

  他的目光落在陸澤鎮鎮將何奮身上。

  “末將遵命。”何奮不想攻城,但沒辦法,于是主動站出來領命。

  “好好打,破城自有功勞。”邵慎朝他笑道。

  這是他的老部下了,前江陵幕府軍師何倫的兒子,征蜀時就在他帳下。轉任單于大都護后,赴平城任騎兵參軍,后來趁著劉曷柱病逝,劉家子孫紛紛回家居喪的機會,臨時擔任陸澤鎮將,結果一臨時就臨時到了現在。

  “燕王你——”邵慎又看向邵裕。

  “我繞過此城東進。”邵裕立刻說道。

  邵慎糾結了一會,道:“就這么辦,邵家子孫,哪有不上陣的。”

  邵裕領命之后,便不再多話,回到了西邊的營壘中。

  父親寫信說十三弟、十四弟要過來尋他,嘿,怕是等不及了,老子要進山耍去了。

  他的中軍大帳門口,悉羅騰正邁著小短腿玩鬧。

部落侍衛們跟在身邊,小心翼翼地看護著  邵裕起了玩心,讓人取來一枚野果,拿在手中,慢慢靠近。

  悉羅騰看到后,立刻奔了過來,用含糊不清的口齒說道:“大王快給我吃。”

  “就知道吃,你除了吃還會什么?”邵裕捏了捏他胖嘟嘟的臉,問道。

  “殿下,求求你了,我要吃。”悉羅騰踮起腳尖,伸手討要。

  邵裕哈哈大笑,道:“叫我一聲阿爺才能吃。”

  “阿爺。”悉羅騰毫無節操,脆生生地叫道。

  這下把邵裕整不會了。

  悉羅部的侍衛、氏族頭領們也傻傻地看著自家大人,不知所措。

  “阿爺!阿爺!”悉羅騰幾乎要跳起來了。

  邵裕蹲下身,把他抱了起來,搖頭笑道:“為了一枚果子,至于么?”

  “我沒叫過別人阿爺。”悉羅騰把果子拿了過來,輕輕咬著,眉開眼笑。

  “這孩子!”邵裕笑道:“明日請潘常侍教你讀書認字,看你還皮不皮。”

  “那今天帶我玩。”悉羅騰講起了條件。

  “好,依你。”邵裕讓人牽過馬來,翻身而上,將小童置于身前,策馬而出。

  燕王府騎兵及悉羅部氏族頭人們亦上馬,緊隨其后。

  出得營地后,但見西邊煙塵漫天,馬蹄聲陣陣。

  片刻之后,大隊人馬在百余步外停下,一少女則策馬直沖,在七八步外才堪堪停住。

  “吾婦來了。”邵裕笑道。

  宇文氏冷冷看了他一眼,馬鞭一指,問道:“哪個野女人給你生的?都這么大了?你不是就一個兒子嗎?”

  邵裕嬉笑道:“撿來的。”

  隨從們陸陸續續奔出,見得悉羅部那幫烏桓人后,宇文氏沒啥好臉色。

  氏族頭人們也紛紛低頭,面有愧色。

  他們部落以前就是宇文氏附庸,還直接歸宇文逸豆歸管轄,只不過后來被慕容氏打服了,轉換門庭。此刻見到舊主,自然不太好意思。

  悉羅騰不清楚其中的恩怨,仍舊開心地吃著果子,吃到高興處,還在馬背上晃了起來。

  “你何時東行?”宇文氏發了一通小脾氣,然后又關心起了男人。

  “明后天吧,等左飛龍衛的人聚齊。”邵裕說道。

  “你有多少兵?”

  “王府騎軍全部帶走,悉羅部再出千騎,左飛龍衛數千人。”邵裕說道:“進山之后,未必處處適合騎軍驅馳,沒有飛龍衛不行的。”

  “我跟你走,我帶過來三千騎。”宇文氏說道。

  “胡鬧。”邵裕一聽就拒絕了,道:“女人打什么仗?”

  宇文氏不滿地看著他。

  邵裕沒有讓步,道:“你先南下馬石津,那邊有俘虜在營建城池。我的王城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建起的,明年多半還得住在旅順。你先帶人去看看,把牛羊家什都帶過去,自己尋一處荒草甸子安置部落。”

  宇文氏沉默了一會,終于答應了,旋又問道:“會不會見到你的那些夫人們?”

  邵裕繃不住了,這娘們怎么什么話都說?

  王府屬吏們就在不遠處聞言立刻向外走了幾步,顯然不打算繼續聽了。

  悉羅部的貴人們悄悄兜馬離去,免得尷尬。

  邵裕無奈道:“她們還沒來呢。你先南下,幫我看看旅順縣整治得如何了,興許要住好幾年呢。”

  說完,把悉羅騰拎了起來,放到宇文氏的馬背上,道:“先管著這皮猴,明日開始讀書認字。每天給他兩個胡餅就行了,好養活。”

  悉羅騰一臉不情愿。

  宇文氏卻嚇唬了他一下:“你阿爺背叛我家的賬還沒算呢,小心屁股打爛。”

  悉羅騰立刻老實了,甚至有些戰戰兢兢。

  “過幾日,我十三弟、十四弟要過來。你稍晚些南下,把燕山苑園戶也接上,一起去旅順。”邵裕又道:“去年旅順種了幾畝黑麥,你親自去看看長得如何。南下之人應有居處的,旅順不夠就分散至平郭,看著哪些房子空著就住進去。也別讓他們閑著,先清理下地里的石子。唔,應該有被人放棄的熟地的,你看看有多少……”

  “有沒有好看的衣物?”宇文氏問道。

  邵裕腦子一時沒轉過來,愣住了,什么跟什么啊?

  “你弟弟來了,我總不能穿著皮裘。”宇文氏不好意思地說道。

  邵裕笑了,道:“去郡城找一找。河間劉氏本來要治罪的,被我保下來了。他家是衣冠士族,也有女眷,不會短了衣裙的。”

  “我穿了裙子會好看嗎?”宇文氏有些臉紅地問道。

  “現在就很好看。”邵裕輕聲道。

  宇文氏嗔了他一下,騎馬走了,一點不拖泥帶水。

  看著女人遠去的背影,邵裕摩挲著下巴。

  他想起了宜陽的那個午后,父親在塢堡地磚上刻的字。

  以前不理解,現在慢慢懂了,此乃上乘兵法。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