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75章沖突加劇聯合艦隊開火

  蘇曳走了之后,皇帝頓時有一種莫名的悔意。

  但是又說不出來,就只是一種君王的直覺。

  或許不該放蘇曳回江西的?

  但是不放回去,卻又承擔不起后果。

  于是,他召來了杜翰和匡源。

  對,是杜翰,而不是肅順。

  因為他發現肅順最近有些不對勁,在對蘇曳的態度上,他和皇帝不太同頻了。

  杜翰來了之后,皇帝便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歸根結底只有一個問題,要不要讓蘇曳發展這些工廠。

  這個問題,杜翰也很難回答。

  不能讓蘇曳發展工廠,這話說出來有些喪心病狂。

  猶豫了片刻,杜翰道:“那就要看這些工廠究竟是朝廷的,還是他蘇曳的了。”

  “皇上,蘇曳新軍厲害,但是到了現在也就是三千多人而已,因為他沒有錢練兵。”杜翰道:“如果這些工廠辦成了,他就有源源不斷的財源了,屆時他就能擴軍了,既掌握了財權,又掌握了兵權,那就讓中樞不安了。”

  可是,曾國藩就是既掌握了財權,又掌握了兵權啊,他還是漢人。

  蘇曳在怎么說也是旗人,而且還是遠支宗室。

  杜翰沉默了一會兒道:“說一句誅心的話,曾國藩造反,那就是改朝換代,按照目前這個架勢,他成不了,他也不會造反。”

  “但蘇曳是宗室一員,又有財權,又有兵權的話,不得不防。”

  皇帝道:“蘇曳說過,這些工廠三年之后,就能盈利千萬,屆時他會全部交給朝廷,交給朕。”

  杜翰沉默了一會兒,道:“皇上,臣不相信。”

  匡源道:“可是,他確實把新軍交出來了,如今新軍已經脫離了蘇曳的掌控,調到揚州了。”

  杜翰道:“臣有一個想法。”

  皇帝道:“你說。”

  杜翰道:“就是在試探中進攻,逼烤出蘇曳真正的心思。”

  皇帝沒有說話,示意杜翰繼續。

  杜翰道:“蘇曳表面上是交出了新軍的兵權,但是揚州距離九江,還是太近了,我們不知道這支新軍是不是真的脫離了蘇曳的控制。”

  不得不說,這個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肯定是你的敵人。

  皇帝聽到這個話,不由得目光一縮。

  匡源道:“杜大人這話,有些聳人聽聞了吧,整個過程我是親眼見到的,這批新軍也是我親自帶到揚州的,非常配合,沒有一點點鼓噪。”

  杜翰道;“有多配合?沒有一個人喊冤?王天揚,兆布等人,那可都是蘇曳的絕對心腹,還有林厲更是直接策劃了兵變,把伯彥世子趕下臺的。現在皇上奪了蘇曳的兵權,他們就沒有一點反抗,也未免太順利了吧。”

  匡源道:“林厲等人并沒有跟著新軍離開,而是依舊留在了九江。懷塔布,廷忍也脫離了新軍,依舊跟著蘇曳。”

  杜翰道:“這些新軍,從頭到尾都沒有發出抱怨嗎?”

  匡源道:“沒有。”

  杜翰道:“那蘇曳帶兵也太失敗了,伱覺得他會如此失敗嗎?”

  匡源道:“至少王世清,是值得信任的吧。”

  對于這一點,杜翰也深以為然。

  在所有人看來,王世清是皇帝的絕對嫡系,和蘇曳不是一路人。

  兩人在考武舉的時候,就曾經有過斗爭。伯彥從新軍離開之后,王世清才半路進去的,所以不管怎么看王世清都是皇帝的私人,都是去分權的。

  杜翰道:“皇上,所以臣才提出了試探性進攻。”

  “第一步,蘇曳的工廠,都只是聽到他在說,究竟怎么回事,朝廷中誰也不知道,因為從里到外都是他的人。所以想要看具體怎么回事,還是要派一個自己人去九江擔任知府。”

  “所以,臣舉薦翁同書。”

  匡源道:“只怕又重蹈當時新軍覆轍,伯彥狼狽而歸,兆麟慘死。”

  杜翰道:“如果真的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那蘇曳就是有異心。再說翁同書去做九江知府,又不是去接管這些工廠,只是監督,監視而已,難道蘇曳連這一點都接受不了嗎?你這些工廠莫非有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情嗎?連看都不能讓人看?”

  老實講,確實不能讓人看。

  你派密探過來不要緊,因為你也看不明白。

  但如果真的是如同九江知府這樣的高級別官員,肯定會看出來的。

  英國人竟然在九江工廠占股?

  而且占股49?

  這,這還得了啊?

  你蘇曳這是賣國啊。

  我們簽訂這些條約,好歹只是開放一些通商口岸城市,只是割讓了半個小島而已。

  你蘇曳直接把產業的一半交出去了?

  杜翰道:“第二步,把蘇曳的嫡系從新軍里面挑出來,換我們的人進去,榮祿那邊不是已經練出另外一批新軍了嗎?把里面的部分軍官調去揚州的新軍。然后下令王世清,把新軍從揚州帶到天津來。”

  “你蘇曳不是口口聲聲說新軍要保衛京師嗎?那你履行諾言的時刻到了。”

  “這雙管齊下,看看蘇曳的反應。”

  “如果翁同書順利接任九江知府,而且成功掌權。如果王世清真的把新軍帶到了天津,徹底脫離蘇曳的遙控,那就證明蘇曳是真的沒有異心。”

  “那樣的話,皇帝就要源源不斷地派人去九江,履行蘇曳曾經的諾言。逐漸接管這些工廠,最終完全掌控。”

  “但凡這兩條,有一條做不到,那就證明蘇曳有異心,那這個人就該拿下了。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拿下了,不能任由他繼續發展下去了。”

  然后,三希堂內陷入了沉默。

  吏部侍郎匡源忽然想到一個問題,皇帝對曾國藩等漢人大員的容忍度,好像比蘇曳還要高得多啊。

  曾國藩一而再,再而三地鬧,甚至截留朝廷餉銀,皇帝也都忍了。

  蘇曳是宗室,還沒有真正表現出異心,朝廷這邊就打算直接動手了。

  但這才是正常的。

  很多人,對自己人才是苛刻的。

  對外人,反而寬容一些。

  對于曾國藩的逆反,皇帝早就有心理準備了。

  但在朝廷看來,蘇曳是皇帝一手培養起來的,那就容不得有一點瑕疵了。

  而且在朝廷和皇帝看來,一定要把你的爪子,牙齒全部拔干凈了,完全馴服成為一條狗,那才會真正的放心。

  歷史上,清廷對曾國藩等人的手段也不例外。

  就是在試探中進攻,溫水煮青蛙。

  一點一點地逼迫,讓你反又不能直接反,但只要退讓,接下來就不斷退讓,最后一回頭,已經妥協了一大堆了。

  所以這群人在這方面的權術,還是非常厲害的。

  當然,等到慈禧死了之后,這一套手段就徹底玩砸了。

  皇帝陷入了沉默。

  暫時做不下這個決定。

  因為他不知道蘇曳會做出何等反應。

  杜翰道:“皇上,蘇曳說破了天,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是皇上的臣子,也是皇上一手提拔起來的。我們做的這兩步,哪一個不是理所應當,名正言順。”

  “九江知府一職,本就是朝廷中樞派遣的,哪里任由巡撫挑三揀四了。”

  “這新軍,本就是皇帝一人的,蘇曳自己也說得清清楚楚。把新軍從揚州調到天津,保衛京師,有半分不對嗎?”

  “這次蘇曳進京,以勢壓人,高呼要為大清賺回銀子,維持銀本位,維持進出貿易平衡,關乎國家命根。所以朝廷才不能真的懲罰他,怎么輪到朝廷用大勢,就不行了?”

  “堂堂朝廷中樞,難道還要向他一個江西巡撫妥協不成?他就那么特殊?”

  這句話,直接命中了皇帝的內心。

  是啊,朕只是在行駛正當權力而已。

  朕堂堂一個皇帝,難道還要畏懼你?

  然后,皇帝淡淡道:“就這么辦。”

  肅順府邸里面。

  杜翰再一次說出了自己的計劃,那個分兩步走的試探性進攻。

  端華,載垣心中還是支持的。

  但也心中略有擔憂,如此一來和蘇曳的政治沖突就會進一步加劇了。

  而肅順問道:“也就是說,一旦翁同書成功就任九江知府,并且掌握了權力,就視為蘇曳的妥協。你們就會進行第二步,把蘇曳那支新軍調到天津來?”

  杜翰道:“是的,然后陸續派人,逐漸接管九江的這些工廠。”

  肅順沉默了一會兒道:“如果是曾國藩辦的這些工廠呢,你們還會想辦法這樣做嗎?”

  杜翰不由得陷入了沉默。

  足足好一會兒,杜翰道:“是蘇曳親口答應的,三年之后,會把這些工廠交給朝廷,交給皇上的。”

  肅順道:“這倒是讓我想起了一個人情世故了,如果是一個外人發達了,大家心中還會坦然一些,甚至還會上門恭賀。而若是親戚發達了,那整個人就是抓耳撓心的難受。”

  杜翰道:“肅中堂,這歸根結底是一個問題。皇上不想讓干的事情,蘇曳去干了,就這么簡單。”

  “任誰精心培養出來的一個人,寄予厚望的一個人,忽然變得不聽話了,完全和你對著干,哪怕圣人也會生氣的。”

  肅順笑道:“我也就是幾句牢騷,也沒有打算阻止你們。”

  接著,肅順道:“但我倒是想要問問,如果翁同書去了九江之后,發生了類似伯彥、或者兆麟一樣的事情,被蘇曳趕出來,你們打算怎么辦?也就是第一步就失敗了,那你們第二步還走嗎?”

  杜翰道:“那就證明,蘇曳有異心,就證明九江這些工廠,有見不得人的東西。”

  肅順道:“好,那就算讓你們證明出蘇曳有異心了,你們怎么辦?”

  杜翰道:“那當然是拿下他!”

  肅順道:“那這些工廠怎么辦?投資的這一千多萬兩銀子怎么辦?債務爆了怎么辦?”

  杜翰道:“肅中堂,這翻不了天吧。再說皇上也不喜歡這些工廠,不是嗎?歷史上這樣的事情還少嗎?”

  這倒是,古往今來這樣的事情不要太多。

  因為一個人的倒臺,損失一些銀子算得了什么?

  接著,杜翰道:“蘇曳作為臣子,難道就不能沒有異心嗎?他若沒有異心,不就能安穩度過去了。他的江西巡撫位置照做,他的工廠照辦,不是什么事情都沒有嗎?”

  “我們在座的人,誰沒有受過這種委屈?我們受的這種委屈,憑什么蘇曳就受不得?”

  在場眾人默然。

  受委屈,蘇曳還真不在乎。

  只要能辦成事,受委屈算什么。

  關鍵是這樣下去,辦不成事。

  時間如此緊迫,距離對賭協議就只有兩年時間了。到時候對賭輸了的話,丟掉2的股權,或者燈泡和青霉素的專利,這些都沒什么,無所謂。

  最關鍵的是,對賭協議輸了,就證明這條路線是不夠成功的。

  就沒有足夠大的利益去撬動大英帝國的決策層。

  那么接下來,大英帝國的對中國的戰爭和壓制策略,依舊會占主流。

  中國就會錯過崛起的末班車。

  然后,隔壁的日本,就會搭上這班車,成為大英帝國在東亞的盟友,正式崛起。

  所以,這也是蘇曳這次進京,表示強硬和恫嚇的原因。

  因為你只要稍稍妥協一點點,對方就立刻得寸進尺,不斷侵占過來,屆時九江內部斗成一鍋粥,還做什么事情?

  什么時間都耽誤了。

  所以,政治確實是妥協的藝術。

  但真遇到關鍵性大事的時候,就一點點都不能妥協了。

  對方只要伸手,那就直接斬斷。

  曾國藩這個人,指揮軍事一般,政治權術也一般。

  但當時那么多人辦團練,為何唯獨他一個人大成了?就是因為他剛硬不折,寧愿得罪所有人,得罪所有利益鏈,也固執己見。

  所以湘軍才成,所以哪怕他軍事能力不怎么樣,也成為了湘軍的靈魂人物。

  左宗棠為了能辦成大事,成就功勛,也是因為不妥協,寧折不彎。

  李鴻章倒是會妥協,完全是妥協派的高手。

  結果呢?糊裱匠?以夷制夷,把自己賺得盆滿缽滿。

  次日朝堂!

  皇帝道:“文彩,你們都察院調查得如何?”

  這才過去幾天啊?

  堂堂一個戶部尚書至少要調查一兩個月啊。

  左都御史文彩道:“回皇上的話,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翁心存在任上,確實有所失察。但是戶部郎中蘇全所彈劾之事,大多子虛烏有。”

  果然是這個結果。

  因為翁心存這邊不結案,翁同書擔任九江知府這個任命就通不過。

  接著,都察院的另外一個御史道:“皇上,臣彈劾戶部郎中蘇全,因為私怨,阻止戶部撥款,導致皇陵坍塌,上百人無辜喪命,損失無數。”

  “臣彈劾蘇全!”

  幾個工部官員,也紛紛出列彈劾。

  這個案子,當時就被翻出來,準備大干一場的。

  但隨著蘇曳南昌大捷的消息,徹底銷聲匿跡。

  如今又被翻出來了。

  戶部郎中蘇全出列,摘下帽子道:“皇上,臣請辭!”

  皇帝道:“別動不動請辭,下次仔細一些,寬容一些,也就是了。”

  蘇全上前一步,道:“皇上,臣請辭。”

  皇帝皺眉。

  這么不知道進退嗎?

  蘇曳受不得委屈,你也受不得委屈嗎?

  而且就算要請辭,也走流程。

  分三次來,也成全君臣體面。

  但蘇全眼睛里面完全容不得沙子的,哪里愿意跟你分三次?

  于是,他在上前一步:“臣,請辭!”

  皇帝徹底惱了,好你也蘇全,朕本來要給你體面的,既然你不要體面,那就由你。

  然后,皇帝冷冷道:“朕,準了!”

  “臣,領旨謝恩!”蘇全將官帽放在地上,直接轉身離去。

  之所以官服不扒掉,那是因為官服是自己花錢做的,只有補子是朝廷給的。

  朝廷群臣靜默。

  蘇曳兄弟,也太剛了。

  皇帝道:“翁心存?”

  “臣在!”翁心存出列。

  皇帝道:“你罰俸兩年,罷協辦大學士,保留戶部尚書,日后謹慎辦差。”

  翁心存跪下叩首道:“臣領旨謝恩,萬歲萬萬歲!”

  接著,皇帝道:“另外,關于九江知府一職,諸位臣工議一議!”

  所有人靜默。

  一貫以來,朝堂上的人都喜歡墻倒眾人推。

  但在這個時刻,很多人心中有種兔死狐悲的感。

  吏部侍郎匡源出列道:“臣舉薦翁同書。”

  皇帝道:“哦?這段時間,翁同書都在做什么?召翁同書覲見。”

  片刻之后,翁同書上朝堂。

  按照歷史上,此人馬上就要上任安徽巡撫了。

  但在這個世界上,在揚州之戰中,他污蔑蘇曳虛報戰功,被一擼到底。

  “皇上,臣在編書,尋找殘籍孤本,抄錄修繕,整理成書,正要獻給皇上。”翁同書道。

  接著,他獻上了一個箱子,里面滿滿當當,都是失傳的孤本。

  皇帝拿起這些書本,頓時大喜道:“甚好,甚好,你有心了。”

  杜翰出列道:“皇上,臣舉薦翁同書擔任九江知府。”

  皇帝道:“翁同書,九江知府一職,至關重要,你可愿意去?”

  翁同書跪下道:“臣愿意去!”

  接著皇帝道:“擬旨,冊封翁同書為九江知府,領按察使銜,兼詹事府詹事。”

  翁同書淚流滿面,叩首道:“臣謝主隆恩!”

  皇帝這個任命就比較重量級了,翁同書這個九江知府是高配的,正三品,都跟順天府尹同級了。

  九江知府,還從來都沒有這么高過。

  如此一來,翁同書和蘇曳就只差了一級而已。

  接著,皇帝道:“相關僚員,要準備妥當,去了九江之后,要盡早上手,幫助蘇曳分擔。”

  散朝之后!

  皇帝在三希堂內召見翁同書。

  “你可知道,去做這個九江知府,應該做什么嗎?”

  翁同書道:“知道,幫助皇上盯住蘇曳,監督蘇曳,一旦有任何不軌,立刻上報?”

  皇帝微微皺眉,因為對方說得太直白了。

  “你去了之后,先要多看,多聽,先不要有什么動作。”皇帝道:“九江的政務,都是你的職權,要全部接管過來。然后細致觀察蘇曳的工廠,要事無巨細地上報。觀察之后,再試探性地深入工廠業務。”

  翁同書道:“臣明白,臣就是皇上的眼睛,皇上的耳朵,皇上的一只手。牢牢抓住九江,絕對不讓他落入異心之人手中。”

  依舊說得太直白了。

  皇帝不喜歡說得這么直白,不體面。

  但,總比沈葆楨好得多。

  而且這個時候,能夠去和蘇曳對抗的人本就不多了,翁同書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皇帝道:“你在京城準備周全,尤其是相關僚員,自己找一部分,朕也會準備一部分。確保到了九江之后,能夠拿到所有的九江府治權。”

  翁同書道:“臣遵旨,臣一定能夠找到一群不怕死之人。”

  皇帝點了點頭。

  而就在這個時候,外面又傳來腳步飛奔之聲。

  皇帝皺眉,心中憤怒。

  他最討厭在宮中這樣不守規矩的腳步聲。

  而且每一次這樣的腳步聲,都沒有好事。

  “皇上……”增祿低聲道。

  皇帝道:“又怎么了?”

  翁同書道:“臣告退。”

  皇帝道:“嗯,等你離京的時候,朕給你題字。”

  翁同書恭恭敬敬地退了出來。

  片刻之后,增祿走了進來道:“皇上,洋人艦隊來了,密密麻麻,就在大沽口之外,直隸總督求援。”

  皇帝臉色猛地煞白。

  這……這就來了?

  這段時間和蘇曳的明爭暗斗,加上心中怒氣,使得他把洋人這個最大的威脅都暫時忘卻了。

  結果猛不丁,洋人艦隊就直接殺過來了。

  朕還沒有派人去廣州和你們談判呢,急什么急?

  “召軍機處,以及京中二品以上在職官員,前來議事!”

  這朝會剛剛結束,大家都還沒有回家,立刻又被叫回來了。

  哪怕是二品以上官員,三希堂也是站不下的,只能在養心殿。

  此時,皇帝不由得記起蘇曳的話了。

  誰去談都可以。

  按照朝廷的底線,任何人去談都能成功。

  皇帝道:“現在洋人艦隊再一次出現在大沽口外,怎么辦?怎么辦?”

  田雨公忍不住道:“皇上,那翁同書前去九江任職一事,是不是暫緩?”

  杜翰冷聲道:“田大人,洋人艦隊來襲和翁同書擔任九江知府,又有什么關系?”

  靠,這里面有什么關系?難道你不知道嗎?

  只不過,有些話不能說出來而已。

  倭仁出列道:“皇上,臣內心也不贊同蘇曳辦工廠,搞洋務。但……如今洋夷來襲,翁同書擔任九江知府,是不是暫緩?”

  現在這等時刻,需要一致對外。

  朝廷之中,精通外交的人太少了,蘇曳是最精通的。

  這個時候激怒了他,不給他體面,那未來想要讓他辦外交的差事,就難了。

  杜翰冷笑道:“倭大人,您多情了。蘇曳迫不及待地離京,就是要躲開洋夷的艦隊,這件差事他自己知道辦不成,所以提前躲了。”

  皇帝望向了肅順道:“你覺得呢?要暫緩嗎?”

  皇帝的這個目光,就充滿了別樣意味了。

  因為他發現,最近肅順立場有些不正,竟然有些偏倚蘇曳了。

  肅順頓時頭皮發麻,上前道:“奴才覺得,不必暫緩,翁同書照舊上任九江知府。”

  這就是肅順。

  心中聰明無比,什么都能看透。

  但是一點點都不愿意違逆圣意,一心只想圣眷。

  他明明知道讓翁同書去擔任九江知府是對蘇曳的試探性進攻,可能會引發后果。

  但……依舊不出面阻止。

  皇帝道:“嗯,那就照舊,翁同書盡快去九江上任。”

  “洋夷艦隊兵臨天津海域,可有開火?”肅順問道。

  信使道:“并未開火,只是包圍,不許任何船只進出。”

  肅順道:“那就是有的談,就是等朝廷派員談判。”

  皇帝道:“諸位臣工,怎么辦?”

  僧格林沁道:“皇上,打!我們修建了大沽口炮臺,威力無比,正好可以一戰,揚我大清國威。”

  勝保出列道:“皇上,臣也覺得打!”

  倭仁出列道:“臣建議,打!”

  朝廷中,有一小半的官員,都建議打!

  當然,這并不是說這里面真的有那么多主戰派,那么勇敢。

  而是需要這種政治表態。

  總不能整個朝廷,都是和談派,都是投降派。

  那大清威嚴何在。

  主戰派,才敢大口說話。

  此時的妥協派,才是不容易的差事,因為說出來丟人。

  皇帝目光望向了肅順。

  肅順出列道:“皇上,能談還是談,我天朝上國,以理服人。洋夷沒有教化,所以野蠻無禮。先禮后兵,我們應當努力教化洋夷,或許能夠讓他們感受天朝之禮,退兵止戈。”

  肅順出列后,眾人也紛紛出列,說先禮后兵。

  洋人粗魯,但我大清是禮儀之邦,教化之邦,不能和洋夷一般見識。

  所以,還是談吧。

  而這個時候,皇帝不能立刻答應,要不然就會表現得太軟弱了。

  趙構之名,可不大好聽。

  他需要讓朝廷爭論這兩三天,最終和談派壓制主戰派。

  然后,皇帝順水推舟,勉為其難地答應。

  這樣皇帝才不失威嚴和體面。

  所以,皇帝道:“此事,再議!”

  但是……

  洋人可不管你這個流程要不要走完。

  聯合艦隊司令包圍了大沽口后,然后就靜靜地等著清廷的反應。

  結果……

  毫無反應。

  打也不打。

  談也不來談。

  就是,徹底無事。

  這,這算怎么回事?

  聯合艦隊的指揮官們都懵了。

  你這沒反應,可不行!

  于是,聯合艦隊指揮官直接一聲令下。

  “開火!”

  頓時,聯合艦隊猛烈開火。

  “轟轟轟轟……”

  部分進入白河逼近天津城郊的戰艦也猛烈開火,炮彈直接天津城頭。

  此時大沽口炮臺。

  部分天津城墻。

  猛烈地爆炸。

注:第二更送上,絞盡腦汁想不出求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