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18章 哈密城破,威震西域

  夜色漸漸退去,天邊泛起魚肚白,哈密城在朝霞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孤寂,城下的戰斗一觸即發。

  兀納失里命令手下將所有多余的馬匹、駱駝驅趕出城,一時間,蹄聲震天,塵土飛揚。

  這些馬匹、駱駝瘋狂地沖向明軍的陣營,明軍騎兵雖然訓練有素,但也被這突如其來的沖擊得有些慌亂,這招雖然不是田單的“火牛陣”,但起到的效果是差不多的。

  然而,藍玉并非等閑之輩,他迅速調整了戰術,命令士兵們保持陣型,不要盲目爭搶馬匹、駱駝,同時用箭矢和火銃射殺和驅趕這些動物,盡量維持住包圍的態勢。

  明軍的將領們其實都很清楚,這是兀納失里在“投石問路”,他想通過這種手段來判斷明軍包圍圈的薄弱點,如果明軍表現出來,那么他肯定會孤注一擲地迅猛沖擊。

  而城內的兀納失里眼見馬匹、駱駝沖擊效果不佳,馬上進行了接下來的計劃。

  ——驅趕城內的婦孺百姓出城。

  這招也是蒙古人的老套路了,在一百多年前蒙古人鞭笞世界的時候,就喜歡驅趕敵國的老弱婦孺填壕,用以摧毀守軍的士氣,現在蒙古人衰落了,就變成了用自己的老弱婦孺去驅趕沖陣,破壞敵人的陣型。

  在兀納失里眼里這些老弱婦孺跟馬匹駱駝的唯一區別,就是更能讓明軍下不去手。

  哈密城的城門緩緩打開,一群被驅趕出來的婦孺百姓映入明軍的眼簾,她們帶著簡陋的行囊,臉上寫滿了無奈和恐懼。

  這些婦女們,有的懷抱著尚在襁褓中的嬰兒,有的緊牽著稚嫩孩童的小手,他們的眼眶紅腫,顯然早晨已經哭泣了許久,小孩子們不懂事,但感受到了親人的緊張,有的也跟著嚶嚶哭泣起來。

  “娘,我們要去哪里?”一個稚嫩的聲音帶著哭腔問道。

  “別怕,娘會保護你的。”一位年輕的母親強忍著淚水,緊緊摟住自己的孩子。

  城門外,明軍騎兵列隊嚴陣以待,馬刀和長矛在耀日下閃著寒光,士兵們的眼神堅定,上了戰場那就都是敵人,他們不會有任何心慈手軟。

  畢竟,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

  如果任由這些哈密軍驅趕著婦孺沖毀了他們的陣型,那么就相當于縱虎歸山,不僅大明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進行的努力付諸東流,更是讓他們的軍功泡了湯。

  面對這冰冷的陣仗,婦孺們更加惶恐不安。

  哈密城頭,兀納失里和他的部下們冷漠地看著這一幕,他們或許有人心中也有愧疚,但對自身生存的渴望已經壓倒了一切,現在他們只能選擇犧牲這些無辜的百姓.犧牲別人總比犧牲自己要好。

  兀納失里的軍隊混在人群里,在后面驅趕著老弱婦孺向前,明軍毫不手軟地開始放箭,喊話驅趕這些婦孺向戰場兩側轉移,與此同時,兀納失里也憑借著這些肉盾的掩護,組織兵力進行重點突圍。

  哈密城的北方,一股騎兵揮舞著刀槍,吶喊著沖出城門,等婦孺行進的差不多了,就在側后想要突出去,與攔著他們的明軍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

  雙方你來我往,殺得難解難分。

  而就在城北的明軍與兀納失里派出佯動的突圍戰斗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的時候,城西的城門轟然打開,兀納失里親自帶領士兵如潮水般涌出,他們身著鐵甲,手持利刃,毫不掩飾地開始了拼死一搏。

  明軍兵力足夠多,是兀納失里的三倍左右,所以兀納失里的小花招并沒有調動太多的明軍,他們陣列嚴整,面對洶涌而來的敵人并未慌亂。

  “放!”

  在城西的宋晟騎在戰馬上,冷靜地觀察著戰局,當進入到射程范圍內后,軍中的將校們紛紛組織部下開始遠程射擊。

  明軍的弓箭手們齊刷刷地拉滿了弓弦,一時間,箭矢如飛蝗般射向敵軍,同時,攜帶著火銃的明軍士兵,也下馬組成了火銃陣列,“砰砰砰”的開火聲不絕于耳。

  兀納失里的部下在箭矢和鉛彈的阻擊下艱難沖鋒,不少人受傷倒地,但他們的突圍之勢并未減弱,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明軍大概率不會放過他們這些兀納失里的親信,只有沖出重圍才有生存的希望。

  很快,雙方的騎兵陣線如同兩股互相席卷而來的潮水一般,惡狠狠地拍在了一起,甚至莫名地讓人想起了錢塘江大潮相撞的場景。

  雙方短兵相接,刀劍交擊之聲不絕于耳,明軍士兵們奮勇殺敵而兀納失里的部下也毫不示弱,他們拼盡全力試圖撕開明軍的防線。

  可惜,昔日縱橫天下的蒙古人現在在著甲率、技戰術水平、體能方面,已經開始全面落后于漢人軍隊,元朝尚且有30的鐵甲著甲率,而兀納失里的手下撐死了裝備20的鐵甲,面對幾乎全員披甲(包括扎甲在內的各類鐵甲和牛皮甲,牛皮甲通常不計入鐵甲著甲率),鐵甲達到了五成以上的明軍精騎,兀納失里的手下很快就開始了出現了巨大傷亡。

  這是不對等的攻防游戲,蒙古人的馬刀砍在明軍的甲胄上,可能就是一道白印,但明軍的長矛戳在無甲的蒙古人身上,那就是透心涼。

  而且雙方在戰場上表現出來的組織度和殺戮效率也不可同日而語,哈密城里的這些人平常最大的戰斗也就是跟沙匪、商隊作戰,而遠征的明軍除了參加過捕魚兒海之戰的藍玉部下,其他甘肅地區的精銳騎兵,也經常在宋晟的帶領下跟北方草原上的蒙古人物理交流。

  在激烈的戰斗中雙方都有不少士兵受傷落馬倒地,在騎兵交戰中,落馬的下場通常都是被馬蹄踐踏,踏碎骨頭而死,是非常痛苦的.不過雖然暈開的鮮血已經染紅了土地,但卻始終無人退縮。

  負責城西防守的宋晟揮舞著長矛,親自沖鋒在前,他的勇猛也激勵著明軍士兵們更加奮力戰斗。

  戰斗持續了數個時辰,兀納失里的部下雖然勇猛,但在明軍的圍攻下,還是逐漸敗下陣來。

  最終,在一聲絕望的吶喊中兀納失里被明軍擒獲。

  此役,明軍陣斬前元廷豳王別兒怯帖木兒、國公省阿朵爾只等一千四百余人,俘獲包括前元廷肅王兀納失里、王子別列怯在內共四千七百三十人。

  哈密城收復為西域的穩定奠定了基礎,而兀納失里的被擒,也標志著元朝殘余勢力在西域的徹底覆滅。

  沒了兀納失里的阻礙,大明終于可以跟亦力把里(東察合臺汗國)直接接觸了,而這也意味著大明即將徹底在西域散布作為萬里大國的影響力,并且對西北方向的另一個萬里大國帖木兒汗國有更多的了解。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