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8章金滿倉

  謝虎山看也不看被大黑撲倒的人,追著另一個,嘴里喊道:“站住!”

  看對方不為所動,謝虎山隨手掰下一個玉米棒子,當磚頭一樣朝著距離幾米外的人影砸去,砸在對方的后背上!

  那人本就因為被撞破而慌不擇路,此時又被玉米棒子一砸,身體不穩,一個踉蹌朝旁邊差點摔倒,再想站直奔跑,謝虎山已經沖上來一腳重重踹翻,刺刀抵在對方胸口處!

  “別動!”

  對方撞倒了幾棵玉米秸稈,讓月光能直接照進來,月光下,那是一張遍布皺紋的滄桑面孔,帶著尷尬和無奈的強笑,眼神中甚至還有幾分被抓后的釋然。

  “哪個大隊的?膽子夠大呀,敢來吃中坪大隊的夜草!”謝虎山慢慢收回刺刀,站在對方面前開口問道。

  在浭陽縣,吃夜草有三種意思,一是秋收前隊里的大牲口需要夜里加餐養養力氣,叫做吃夜草,二是大隊干部加班開會太晚,吃頓宵夜,這個也會被社員背后罵吃夜草肥己,第三種,就是今晚這種情況,有人夜里偷其他大隊還沒收割的糧食。

  男人尷尬的笑著:“崖口的。”

  崖口是離中坪村七十多里地外西山一帶的一個小村子,西山那一帶山地居多,良田少,屬于浭陽縣老百姓公認的窮地方。

  早些年產值最低的時候,西山有些村子,一個壯勞力辛苦一天掙的工分才值幾分錢,連個饅頭都換不來。

  “放屁!跑七十多里地來吃夜草,你也不怕累死?”聽到對方說來自崖口,謝虎山朝對方加重語氣:“說實話!”

  崖口再窮,也不可能跑七十多里地來中坪村偷糧食,一晚上走不出七十多里路,偷糧食見不得光,敢在這個季節的白天背著一麻袋沒脫粒的玉米棒子走路,半路就得被人發現“黑吃黑”劫下來。

  男人在地上慢慢坐起來,仰著臉朝謝虎山不自在的笑:

  “同志,我們真是崖口大隊的,不是誠心偷,我們幾個人去跟車給人家運石頭,裝太多,把車軸在路上壓壞了,耽擱了半天,再往回走已經晚了,身上的錢都修車了,連人帶牲口沒錢住大車店,就想在路邊忍一宿,半夜餓了,尋思掰些玉米烤幾個吃,我們大隊都是山地,不打糧食,一年到頭光吃白薯,天天吐酸水,麥子玉米吃不了幾口,多掰了幾個,想帶回去給家里嘗嘗,不是存心當賊,真的是餓了,中午到現在一直沒吃東西。”

  看那笑容,也不像是做慣了賊的人該有的反應,那是知道尷尬,害臊,卻又無可奈何的一種笑。

  常干這事的賊根本不會尷尬,只會裝貧困戶,被抓也會跟潑婦一樣扯著脖子喊:

  老子就是窮,就是餓,越窮越光榮,我響應國家號召!餓了吃點糧食怎么了!又不犯死罪!國家都說我光榮,你們敢說我是賊?

  身后已經傳來動靜,韓紅兵,陳大喜和其他幾個值夜的民兵也都趕了過來,二話不說先把兩人綁起來。

  “一碼事兒,那邊兩個大老爺們,一點兒沒偷,故意把玉米葉子撥的嘩嘩響,吸引注意力。”韓紅兵對謝虎山說道。

  陳大喜拎著兩個口袋走過來遞給謝虎山,謝虎山檢查了一下,是兩個鄉下人出門裝干糧的小布口袋,確實不是往年那種專偷糧食的賊準備的能裝幾百個玉米棒子的特大號加長型特制大麻袋。

  每個口袋里面裝了十幾個剝開了頂端玉米皮子,露出些玉米粒的玉米棒子,兩袋加一起都沒有四十個,都是嫩的還能出漿的玉米,看樣子掰之前還確認了一下玉米鮮嫩度,畢竟成熟玉米烤著吃不如嫩玉米好吃,與真正做賊的人也剛好相反。

  慣偷反而會掰成熟干透的玉米,回去不用烘干直接就能連夜磨成玉米面毀尸滅跡。

  “牲口和大車在哪?”對方既然說是走遠路跟車送石頭,自然要問清楚車在哪。

  男人說了個地方,謝虎山讓民兵把人都暫時帶去窩棚下看著,自己帶著韓紅兵按照對方說的趕過去,果然一輛大車,一頭騾子在對方說的位置露宿,車把式穿著破大衣正靠在車上打盹。

  對車把式問了幾句,車把式的回答和被抓的男人說的差不多,崖口大隊的人,去市里送石料,去的時候車壞了,回程趕上了天黑,沒錢住大車店,趁著氣溫還沒那么涼,幾個人想在野外忍一宿,從中午到半夜,一直沒吃東西,這才動了掰些玉米烤著吃的心思。

  “咋整,就偷了不到四十穗的玉米棒子,還沒得手,送不送大隊部?”回去的路上,韓紅兵對謝虎山問道。

  偷的玉米數量不多,且還沒得手,那這事的性質也就可大可小。

  “咱窩棚還有幾個剩窩頭?”謝虎山對韓紅兵問道。

  民兵值夜沒什么補貼,但因為都是能吃的大小伙子,半夜不睡覺容易餓,所以大隊給這些值班的年輕民兵按窩棚發些窩頭,也就一個窩棚十二個窩頭,分到手一人三個。

  其實不發也沒問題,畢竟沒人規定一定要給好處,主要是大隊清楚這些半大小子的胃口,如果半夜不給吃的,這些小王八蛋餓了之后自己會動手掰玉米烤著吃,算起來還不如給他們每人幾個雜合面窩頭,免得他們糟蹋還未開收的玉米。

  韓紅兵回憶了一下:“你吃一個,我吃一個,楊領導沒吃,大喜自己就干了五個,應該還剩五個。”

  “都給他們拿著吧,五個大老爺們,才掰不到四十個棒子,說偷也算不上,崖口那地方,聽咱隊車把式說確實沒啥正經莊稼,離小老道他倆師兄的廟都沒多遠了,全是山地。”謝虎山嘆口氣,摸著臉上被玉米葉割出來的口子:

  “可惜我這臉,被劃的一道一道。”

  回到窩棚,把四個偷玉米的人解開,窩棚剩下的五個窩頭裝在對方的干糧口袋里,最后又揀了十個玉米棒子也塞了進去,謝虎山把口袋遞給對方:

  “走吧,一人一個窩頭一根玉米,夠你們墊墊肚子了,多了沒有,剩下五根給家里人嘗個鮮。”

  被謝虎山踹翻的中年男人接過干糧口袋,可能沒想到對方居然沒扣人,反而放了自己四個,他看看這些民兵,最后抖著嘴角鞠了個躬:

  “謝謝,謝謝民兵同志,我叫金滿倉,能問問同志你叫啥不,下次我們再路過,肯定給你們帶點崖口特產的山地白薯和果子嘗嘗。”

  “白薯就不用讓我嘗了,那玩意我都吃吐了,聽見這詞都冒酸水,以后來中坪附近再沒地方睡,就跟人打聽虎三兒,讓他們帶你找我,炕我找不著,但肯定能給你們找個打地鋪睡覺的地兒,走吧。”謝虎山擺擺手,示意幾個人離開。

  叫金滿倉的男人念叨了幾句虎三兒,又說了不少感激的話,這才和三個同鄉消失在夜色中。

  韓紅兵抓著繩梯爬回窩棚:“明天還跟大隊說這事嗎?”

  “說個屁,就說大喜肚子餓,半夜烤了十個玉米棒子啃。”謝虎山說道。

  陳大喜剛爬到一半,聽到下面的謝虎山要栽贓,馬上開口:

  “哎!謝斯令,憑啥讓我背黑鍋啊?”

  “十二個窩頭你他媽一個人就炫進去五個,你有理啊?”謝虎山拿手電筒捅著陳大喜的屁股罵道:

  “就你吃的,大隊最多罰你明天晚上沒有窩頭,到時候讓楊領導發揚風格,把他那份勻給伱。”

  “楊領導,說好了,明晚你那份口糧勻給我。”陳大喜看向下方抱著步槍的楊利民。

  楊利民摘下眼鏡揉了揉干澀的雙眼,這孫子安排的真妥當啊,好人他自己當了,好處他哥們占了,就自己一個外人,啥也沒干,啥錯也沒犯,也沒吃玉米,反而明天晚上的口糧說沒就沒了?

  是不是有點太不拿縣里來的自己當干部了?

  他有心舉著槍想給謝虎山來一下子,可手里這把槍既沒裝子彈,又沒掛刺刀。

  “你小子別忘了,你可還得求著我秋收之后把你那計劃向大隊提出來呢,我八塊錢伙食費交完,天天啃窩頭,現在連窩頭都克扣了?你們就是這么對待國家干部的?”楊利民對謝虎山故意繃著臉大聲質問道。

  謝虎山接過對方手里的步槍:

  “還等著我求你呢?做夢去吧,早打著你旗號寄你單位去了,就等著你領導回信,把建議書和回信一起交給大隊了。”

  “那我領導要是不鼓勵我,反而回信批評我呢?”楊利民氣得牙癢癢的說道。

  總說自己愛琢磨人,可實際上謝虎山這小子琢磨人的毛病不比自己輕。

  他說的不錯,自己領導多半會抱著鼓勵的態度,表揚一下自己為農村獻言獻策的行為,不會冒然反對,畢竟對方都不了解具體基層情況,怎么可能旗幟鮮明的支持或者反對,只會說些鼓勵自己多幫農民同志做實事這種話,他此刻說萬一不鼓勵,只是故意與謝虎山唱反調而已。

  結果謝虎山沒有一絲猶豫,張口就來:

  “沒事,韓老狗認字不多,到時候找個會計不在他身邊的機會,我把領導回信親自念給他聽,他聽完指定能把批評理解成鼓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