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974章 高總翻文件?那我們就放心了(晚上還有2章)

  “哎呀!高總工果然厲害,這都能猜到。就是這么回事兒!因為太陽能功率和照相問題,我們改成了三軸穩定,但是現在的問題是穩不住。”朱工心里很是驚訝,什么叫做專家?這就是。都會搶答了!

  這兩個問題對于照相衛星來說,都是致命的。

  只要太陽能板輸出功率不夠,那蓄電池再大都是白費。

  而照相成像不好也是個要命的問題,要是純純的氣象衛星實際上還好一些,自旋穩定也能通過多通道掃描輻射計成像,比如我們早期的風云2,但是用慢掃攝像機之類相機的話,那就麻煩。

  “高總,不瞞您說,不止是三軸穩定,就連看起來簡單的太陽能帆板控制都有些困難。兩側展開還好說,直接用彈簧之類的零件彈開就可以,可是有一個地方很困難,那就是太陽能板與衛星連接的地方,這地方難搞。我們的衛星是有工作姿態要求的……”

  衛星拍照的時候必定有一個特定姿態,這個拍照姿態是最優先的,不可能為了太陽能板的朝向去調整衛星姿態,那就得不償失,衛星調資發動機的工質非常寶貴,和衛星壽命直接掛鉤。

  衛星之所以壽命短,除了設計就是返回式的那種短壽命衛星之外,中、高軌衛星多半不是在天上壞了,這東西很難壞的,主要問題在兩個——要么沒電了,要么沒氣了。

  沒電很容易理解,而沒氣了的意思,就是指的調姿發動機的工質消耗沒了,比如高振東穿越前花旗佬那個氦氣四射,載人上天卻不敢載人返回的飛船,就是擔心類似問題。

  衛星的姿態調整、軌道保持,都要靠這東西,一旦工質耗光,衛星就會陷入無法維持工作姿態,同時會慢慢掉軌道的狀態,那就死球了。

  之所以后來所有航天大國都在想辦法搞無工質發動機,哪怕推力再低,看起來再是不靠譜都想搞,問題就在這里,和一般宣傳的奔向太陽系外沒什么關系,路太遠人活不了那么久,主要還是這東西對航天器的實際使用壽命很有用處。

  所以節約工質肯定是第一要務。

  “……這樣一來,就要求太陽能板有朝向控制能力。這就帶來一個問題,朝向控制靠電機,而我們手上電機的傳動裝置體積、重量、精度都有點成問題,三軸穩定本身就是個要占據較大空間和重量的系統。”

  和靠一個簡單的起旋發動機就能達到效果的自旋穩定不同,三軸穩定那是要增加不少設備才能穩定得住。

  看起來好像太陽能板控制機構很簡單,實際上七七八八加起來,在本來就捉襟見肘的運力上是個不大不小的挑戰。

  “太陽能板在太空雖然是失重的,但是質量總還在,想要轉動它,必然就要考慮轉動慣量的問題,總之這個傳動機構的傳動比是傳動比越大越好,這樣我們就能用微型的電動機去驅動它。可是我們手上的傳動機構傳動比一大,那個頭就小不了,相當于電機的微型化白做了,很是頭疼。”

  他一邊說,一邊看著高振東在稀里嘩啦的翻文件。

  高總這是幾個意思?難道沒耐心聽下去了?

  高振東從抽屜里翻出一份文件,很仔細的把其他部分遮擋住,然后把剩下的一張參數表像是開天窗一樣留著,才放在桌上推給他:“朱工,你看看這個參數的傳動機你們能用不?”

  這就是高振東心里笑他們鼻子靈的原因,剛啟動相關研究,他們自己就找上門來了。

  這種方式,讓朱工沒法把這份材料拿起來,但他對此毫不在意,重要的是上面都寫了些什么。

  他費力的伸著腦袋過去,在桌面上看著那個天窗,臉色越來越驚喜。

  這東西的大小雖然大了那么一點點,但別的那是真的沒問題。

  “這東西的負載、傳動比、重量、布置方式,結構形式,簡直天生就是為我們準備的!甚至能直接省下一個角度傳感器來!雖然略微大一點,但是已經很好了,非常合用,我們調整一下布置就行。”就這個天窗里能看到的參數,還要什么自行車?有問題那也是我們自己沒布置好!

  而且這傳動機的傳動比嚴格對應,又有超高的精度和很大的傳動比,結合步進電機控制系統,能夠比較精確的直接算出輸出軸的旋轉狀態。

  看到這里,他帶著點兒疑惑看向高振東:“高總,你這是早就為我們準備好了?”什么叫做搶答?這才是搶答啊,連所有的答案都準備好了。

  一時之間,朱工甚至有些懷疑高振東是不是派人盯著他們呢。隨后他又將這個極不靠譜的想法拋之腦后。

  高振東搖了搖頭:“不是,這本來是為了別的項目準備的,但是我覺得你們應該能用。這東西現在還在立項研制階段,但是趕上你們的進度還是有把握的。”

  本來是,但是在這條世界線上,還真不是。

  “那太好了,那我們就等著您的好消息!太感謝您了!”朱工摩拳擦掌,雖然三軸穩定還沒解決,但是至少太陽能板控制,乃至太空中相當一部分需要進行傳動的機械,可以說是在這里找到了終極答案。

  至于能不能做出來這個事情,他不怎么擔心,從高總工的過往來看,他的話可信度極高。

  “那我接著說三軸穩定的事情,是這樣……”

  高振東知道三軸穩定說起來話挺長的,干脆直接打斷了他。

  “直接說細節吧,哪一塊有問題?我看看我能不能解決,不能的話就沒辦法咯。”

  被高振東這么直接的話給整得一愣,也是,看高總工哪怕沒有參加衛星相關的任何具體工作,剛才都能直接搶答出與自旋穩定相關的細節來看,人家對于穩定系統肯定是有研究的,至少是了解的,自己在這兒廢什么話,浪費人家時間嘛不是。

  直接說問題,行不行一錘子買賣,不行趕緊去找下一家。

  “誒,好嘞。”

  朱工組織了一下語言:“我們否定自旋穩定之后,改用重力梯度粗穩加上三軸精確穩定,太陽敏感器加陀螺儀敏感器提供穩定基準的方式,然后發現一個新問題,陀螺儀、飛輪穩定的4個飛輪等等三軸穩定相關的設備和系統加到一起,其體積和重量嚴重超標,特別是重量……”

  重力梯度穩定實際上就是在衛星背向地球的方向伸一根長桿子,這樣地球引力就會自動把這根桿子拉成垂直于地球表面,自然而然就穩定了航天器,精度不高,但是作為輔助手段非常好用,反正不要任何燃料。有很多航天器伸著一根看起來沒什么卵用的桿子或者長架子,其實主要就是為了這個。

  具體的效果,參見用繩子拴著一塊磁鐵靠近另一塊磁鐵,繩子會被磁力直接拉直指向被靠近的磁鐵。

  “嗯,這個方案的確不錯,飛輪三軸穩定的話,那飛輪的分量和體積是比較受限的,剩下就是陀螺儀了?”高振東問道。

  “對,飛輪是根據設計條件綜合決定的,我們為了保證效果,一共用了4個,三個方向,加上一個斜向。這樣留給陀螺儀的余地就不多了。精度達標的機械陀螺儀個頭和分量都實在是太大,現在的問題就是根本裝不上去……”

  他話還沒說完,就一臉驚喜的看見高振東又開始翻材料堆。

  難道還有?

  高振東這次沒有開天窗,這東西本來就是馬上就要給他們用的。

  “這個應該夠你們用吧?這是原研所的同志正在研究,已經基本成功的激光陀螺儀,你看看。這個你們就更不用擔心,這東西幾乎就只差驗收了,甚至你們現在都能找他們要幾個。”朱工一邊看,高振東一邊笑。

  “夠!夠!太夠了!直接完美替換,又輕又小,而且還沒有機械陀螺儀的磨損問題!高總,我這就去找他們!”

  朱工甚至想拔腿就往原研所跑,相比較太陽能板控制,三軸穩定控制是他們更擔心的問題,畢竟太陽能板實在不好控制,那就裝大一點也未嘗不可。

  高振東一把按住他,來都來了,還想跑?

  “別急,我給你兩個建議,你們可以考慮一下。”

  “您說,我記。”

  誒,高總工有建議,那原研所那邊就先放放,朱工馬上就坐回了凳子上。

  畢竟那里的東西是現成的跑不了,而高總工的未知建議可能更加重要。

  “我建議你們帶一個設備上去,磁強計。”

  “磁強計?”

  “對,測量復核一下空間中的地球磁場強度,這些數據,是能用于航天器對自身位置確定的,而且這東西重量輕、又不怎么耗電,而且對溫度也沒什么太高要求,雖然精度低點,但是作為輔助的位置敏感設備是很好用的。相當于這顆衛星,同時為后面的衛星打基礎了。而且,磁場這東西,用處還很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