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92章 早有準備

  實際上,這是一連串的效應,或者說,是先有這個想法,然后才發現電傳操縱是這個想法的先決條件。

  只是在高振東這里,他是先射箭后畫靶,把這個過程倒了過來。

  只要是軍迷,一聽就知道他的最終目標到底是什么。

  ——放寬靜穩定。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把F15又拉出來,作為最早的三代機,這貨不是放寬靜穩定的,性能那么好,全靠一樣東西——發動機!力大飛磚的典型。

  但是同志們對此一無所知,畢竟放寬靜穩定的概念別說國內,就連國外都還在娘胎里呢。

  高振東說的話,讓在場的同志們都陷入了迷茫、懷疑、驚喜等等交織而成的復雜情緒中。

  “這不可能吧?什么技術能達到這種效果?”

  “但是這是高總工提出來的,我覺得靠譜。”

  “我覺得相當靠譜,你沒看見高總工都不往下說了么?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他的考慮已經非常成熟,不能再往下說了,再往下說,你看看我們防工委的老總會不會叫他住口?”

  這個理由聽起來很荒謬,但是其他同志聽了卻覺得這個理由非常強大,深以為然。

  “嗯,你別說,你還真別說,你說得真有那么幾分道理。”

  “對對對,高總工開會被捂嘴的事情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還真就是這么個理兒。”

  “要我說啊,就算是沒有最后一條理由,光是減重、適裝、好修、響應快、精細化、易集成這幾條,就足夠我動心了。”

  “你這后三條不是和高總工說的最后一條重合了嘛。”

  “那你就錯了,不論有沒有高總工說的最后一條,這后三條都是存在的,也是非常明顯的優勢。”

  說這話的同志,是看到了本質的,就算不提升機動性,這三條至少能提升操控性,也是非常大的優勢,機動性和操控性并不能對等。

  “嗯,對對對,你說得有道理……”

  同志們的討論聲中,防工委總工帶著十二萬分的驚喜,轉頭對高振東道:“你說的最后一個技術,是不是也要在這里面留一部分同志下來開會?”

  反正都留了好幾次了,也不在乎多一次,趕緊挖礦才是正事兒。

  高振東想了想,搖了搖頭:“這次就不留了,對于大部分同志來說,電傳操縱就足夠了。最后那個,我想和搞空中優勢戰斗機的同志們交流一下就可以,那個必須是新飛機才能搞得起來,那東西是必須在娘胎里就設計好,后天改進幾乎絕無可能。”

  說到這里,又要拉F15出來了,這貨就算是改進到了數量還沒有小火車大驅數量大的F15EX,也依然是一架靜穩定的飛機,哪怕用上了電傳操縱也依然是。

  因為放寬靜穩定技術,是從飛機結構、重心、總體氣動布局、氣動外形開始就要設計的,算是刻在DNA里的一種總體技術,別說定型了,只要總體方案一定,幾乎就沒有更改的可能。

  娘胎里放寬的,改不成靜穩定,倒過來也一樣。

  “嗯,我明白了,你還別說,這個事情,也差不多該進一步推動了,我回去就開始安排。”總工聽明白了,點了點頭。

  “同志們,振東同志說的那個技術呢,今天就別惦記了,我們還是討論電傳操縱的事情,哈哈哈。”總工把話拉了回來,留下一幫同志在那里心癢癢。

  到底是什么技術效果這么好?好好奇啊!

  不過總工的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同志們也不得不把思緒拉回來,那就和高總工討論討論電傳操縱的細節,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那個不讓問就別問了,趁有機會,把電傳操縱的事情搞清楚才是正事,畢竟電傳操縱本身已經足夠討喜。

  “高總工,你的想法,是用你前面提到的‘軍用裝備數據總線’進行數據傳輸,然后在各控制舵面進行控制,但是這樣的話,液壓系統還是少不了吧?畢竟能吃這么大勁兒的電機,其本身加上減速機構個頭重量都不小,還是得用液壓系統。”

  只要還是要液壓系統,那建立壓力的那一套東西就少不了,這可是要從發動機連過去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獲得的好處可就沒那么大了。

  高振東搖搖頭:“不用液壓,用步進電機!要是還用液壓,那電傳的好處最少少一半,精細化、快響應、易布置、重量輕這幾塊就根本達不到預期的要求咯。”

  這年頭還沒有伺服電機,但是步進電機在這個事情上也不是不能用。

  同志們聞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紛紛搖頭,高總工還是對細節不熟悉啊,至少是對飛機的細節不熟悉。

  其中唯一例外的,就是瓷飛廠的同志,他們總覺得高總工肯定有后手,主要是他們很清楚,高總工對飛機的細節可能不是面面俱到,但是只要他自己提出來的,他應該都很熟悉。

  “高總工,承擔這么大力的電機,加上減速機構,體積、重量都小不了啊,如果算下來的話,可能比液壓還要麻煩。”

  高振東一點兒沒猶豫:“有合適的步進電機,加上傳動比足夠大、負載足夠高、而且體積重量還夠小的減速機構就行了嘛。”

  同志們被他這理所當然的態度給整不會了,這不是廢話嘛,要是有這東西,我們還愁個什么勁?

  你看看你要的幾個要求,傳動比要大、負載要高,就這兩個也就算了,畢竟大力出奇跡,只要個頭夠大,一切都好說,偏偏最后還有個要求是體積重量要小……

  都說部隊的同志是既要又要還要,看起來高總工不愧是部隊出身,在這方面也是不遑多讓。

  “振東同志啊,這東西……他沒有啊。就算是行星齒輪傳動,也很難滿足最后一條體積重量小啊。”眼見其他同志不好說,防工委總工把同志們的顧慮提了出來。

  高振東嘿嘿嘿的笑了起來,笑得很是得意。

  有門兒!

  一看高振東這反應,總工和瓷飛廠一類比較了解他的同志就反應過來。

  振東同志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他敢提出來這個想法,多半就是他早有考慮,甚至是早有安排。

  總工拍拍腦袋,大意了大意了,忘記振東同志的習慣了。

  “振東同志,你有辦法?”

  這不是同志們無能,畢竟我們才從舊社會走出來沒太久,欠缺的東西太多了,甚至根本就想不到有什么辦法,這可不是幾十年后,上網搜一搜,很多東西至少能找到原理或者路線。這是大環境的原因,不是同志們的問題。

  高振東依然帶著那個得意的笑容,點了點頭:“是的,你記不記得衛……為了解決……”

  艸,好像都不能說……

  既然如此,高振東也就不說來龍去脈了,就說結果:“總之,我們和十一機部的同志合作,在搞擺線針輪傳動機,正好就適合這種情況,現在進度和結果也很樂觀。老總,這件事情你應該記得。”

  經高振東一提醒,總工也想起來了。

  “啊啊啊,對對對,我想起來了,是有這么個東西,對!就適合這種情況!!”

  難怪高振東說起這件事情來支支吾吾的,因為這東西和衛星有關,他的確是不好說。

  我艸!還真有?甚至是幾乎現成的東西?

  同志們佩服得五體投地,高振東和總工的對話,讓同志們確定了一件事情——這種叫什么擺線針輪的東西,還真合適,而且我們還真有!

  雖然不知道傳動和針線活兒有什么關系,但是同志們放下了心里的擔心,穩了!

  有了機載計算機、加固單片機、軍用裝備數據總線、這個什么針線傳動機,那這個電傳操縱的硬件基礎就算是鋪好了,剩下的是設計、軟件、調試、總結、改進的問題。

  同志們都有點慚愧,只以為高總工對飛機的細節不清楚,只管起飛不管落地,沒想到自己在第一層,人家在大氣層,缺什么人家自己就先解決什么。

  既然最麻煩的事情都解決了,那剩下就是細節問題,這些事情就不需要再麻煩振東同志了,自己這一幫人也丟不起那個臉。

  不過有的同志還是想把疑問抖摟得清楚一點,趁著高總工在這里,不問清楚豈不是白瞎這個機會了。

  “高總工,我有一個問題,關于可靠性的。”一位同志舉起了手。

  “你說。”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電子系統的可靠性是不如機械的,計算機程序可能跑飛,設備可能因為環境停止工作等等,而且電信號傳輸,可能受到干擾產生誤碼、斷連等問題,如果產生這些情況,對飛機是非常危險的,您是電子和計算機方面的專家,在這方面有沒有什么建議?”

  這個問題就問得非常的細節,而且是已經開始考慮要做這個系統,才能問得出這個問題,而且他提出來的問題,句句屬實,正好就是電傳操縱最大的隱患——這東西真沒有機械的可靠。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