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146章 三四之爭

  從編隊開展演練和海洋科考的位置,距離國公島還有不到200公里的距離,在編隊25節的航速下,也就是四個小時的樣子。

  這個航速,是犧牲了一條護衛艦的一半戰斗力換來的,登陸艇倒不是沒有,但是速度想要跟上驅護艦和導護艇,很是吃力,會影響編隊的機動能力。

  為此,專門拿了一條護衛艦,卸下了大量的彈藥,以裝載科考人員和設備材料,特別是魚雷,被卸了個精光。

  好在這條護衛艦的戰斗力,現在的我們也犧牲得起,半條護衛艦的戰斗力換來25節的航速,還是很劃算的。

  這不,四個小時,編隊就已經接近了目標島嶼。

  目標海域島嶼不止一個,但是我們首要目標,自然是最大的那個,那個島嶼在月光之下,猶如一座巨大的山峰,矗立在旁邊的編隊面前。

  這個島地形特殊,比較陡峭,在夜色中望去,黑沉沉的有如一道墻壁橫亙在同志們面前,只有山脊處泛出微微的白色月光。

  “空中、海上一切正常!”

  編隊指揮員的電臺里,傳來了圖4特上同志的聲音。

  空中的作戰飛機早已換了一撥了,但是圖4特倒還一直都在上空巡邏,如果說電偵船負責當歸方向的空、海情保障的話,那圖4特就負責的是國公島東方的空海保障。

  “科考編隊明白!”指揮員放下了與圖4特通信的話筒,拿起了旁邊另外一個用于編隊指揮的話筒。

  “國公島海域海洋氣象水文觀測工作,現在開始!”

  空中飛機盤旋,在靜靜的夜空中發出若有若無的轟鳴聲,而海上更加熱鬧,“噠噠噠噠”的柴油機聲中,四條導護艇分散開來,在周圍一定距離上低速巡邏。

  帶刀侍衛,這就是這四條導護艇的任務。

  他們要應對可能的低烈度沖突,還要負責高烈度沖突中的反艦任務,同時為兩條大艦提供那么一點點防空掩護。

  說起這個,兩條大艦就憋屈得不行。

  而驅逐艦則是整個任務的指揮者,同時他身大力不虧,上面裝的雷達技術雖然不先進,勝在功率夠大,比導護艇上的要看得遠,算是作為空中圖4特的空海保障的補充。

  畢竟導護艇上的雷達就是為了反艦導彈和火炮準備的,但是要說技術先進,還真輪不到他們,脈沖PD什么的,也還沒輪到他們裝,倒是現在看起來像個弱雞的那條驅逐艦,到改裝的時候一定會裝上。

  而那條護衛艦要做的工作就簡單多了,他現在正在往下放小艇,準備轉運人員和物資。

  與此同時,驅逐艦上也在往下放小艇,兩條大艦上的小艇集中使用,爭取以最快的速度,先把國公島上的氣象觀測站建好。

  幾條小艇向著早就選好的島岸奔去,這是島的北岸,相比南岸,地勢平緩一些,而且在東、中、西,各有淡水溪流,此時同志們上島的地點,就在島嶼的中部偏東,這里平地的面積比較大,而且有一條溪流。

  而另外一部分同志,則是在島的中部上的島,這里也有一條溪流。

  這兩條溪流,中部那條通向島嶼的最高峰,偏東那條則通向島嶼的第二高峰,說是高峰,其實高度也就300多米,只是植被茂密,沒有道路,沿溪流而上要相對容易一些,而且不容易迷路。

  同志們在兩條溪流的入海口附近安營扎寨,幾頂帳篷各自支了起來,一部分同志開始休息,他們白天的任務很重,原始植被條件下登山,難度自不用多說。

  而另外一部分同志,則是利用小艇陸陸續續送來的設備和材料,開始在離潮位高線以上的地方,構筑自動水文氣象站。

  幾支帶溫度測量的壓力水位計被沿著鋁合金管道鋪向了海里,這活兒一晚上干不完。裝這么多支,就是為了保證至少能有一支能用的,畢竟這東西在鹽水下,工作環境是相對惡劣的。

  科學觀測,我們是認真的。

  但是自動水文氣象站本體,卻是修得很快。

  同志們帶來了速干水泥、鋼筋、鋼筋混凝土預制板等材料,從晚上2點左右抵達開始,到早上八點的時候,一個四個平方米左右的自動水文氣象站就已經立在了島上。

  氣象站頂部,安裝了風速、風向、雨量監測設備,旁邊的百葉箱里,空氣溫濕度計靜靜的在里面工作著,還有幾個裝在防水接線盒里的線頭,就等著壓力水位溫度計的線布設過來。

  “水文氣象站已經基本架設完畢,勘察測繪的同志正在向島上的兩座高峰發起沖擊。”作為指揮艦的驅逐艦上,接到了島上的同志傳來的匯報,而這個消息,也從驅逐艦發到了圖4特,從圖4特發到了電偵船,再從電偵船一路傳回了京城這邊的指揮部。

  “很好,同志們辛苦了。希望同志們再接再厲,順利圓滿完成科考觀測和觀測站架設任務。”指揮部的話,順著看不見的電磁波,又一路傳回了指揮艦,再傳到了島上正在辛勤工作的同志們耳朵里。

  就連已經在早7點就出發的兩只測繪隊伍,也收到了來自京城的表揚和祝賀。

  一部分同志正在趁著這個空檔,采集島上的植物和動物資源標本。

  “我丟,大吸斑!中午大家有口福啦”一位同志的普通話很是難懂,但是同志們還是聽懂了。

  “臥槽,你特么是來采標本的還是來當廚子的?”一位同志笑道。

  “都一樣,都一樣的啦。介里吸斑魚介么多,撒撒水啦”

  同志們都笑了起來。

  而此時,測繪組的同志們正在跋山涉水,向著兩座主峰前進,他們要在最高點,埋下兩個測繪水準標,并標定兩個水準標的高程,供后來的同志測繪所用。

  一般這種水準標,在埋設的時候,都會記錄下埋設的位置、高程、埋設時間等等資料。

  那啥,一切都是為了科考觀測。

  而一部分已經完成了任務的同志,則坐著小艇撤回了護衛艦上,護衛艦帶著他們,向著國公島的東北方向駛去,4條護衛艇,也分了兩條出來,跟著他們一起前進,那里也有個島,小一些。

  國公島海域同志們忙碌得熱火朝天,在京城,早上九點,空優戰斗機方案論證會第二天的會議也開始了。

  “同志們昨晚都辛苦了吧?”防工委領導一開場就先慰問一下。

  “不辛苦,還挺有意思的。”類似的話不絕于耳。

  “那好,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到底三號四號能不能用,或者說還是求穩,選擇二號方案,剩下的事情,等這個決定了再說。”防工委領導笑道。

  “你們作為使用者,覺得這兩個方案總體上怎么樣?”先問的是空軍這頭,他們才是用戶。

  “嗯,不錯,尤其是四號方案,應該是我們現在能拿得出的最好方案了。”空軍也是識貨的,從總體架構上來說,一個無尾雙三角翼帶不可動鴨翼的方案,是在當前條件下的最優解。

  畢竟三角翼、雙三角翼,我們是既有研究又有外援,而且還有創新,鴨翼看起來帶來的風險也不是很高,而這個方案的總體性能,是當前能得到的最好結果。

  從構型上來說,這差不多就是個氣動加強版的雙發幻影2000,80年代我們的空軍會對幻影2000動心,那沒理由在60年代對它的加強版就不動心了。

  幻影4000:在想我的事?

  刨除個頭和發動機差異之外,這個四號方案可以說是一個小號幻影4000。

  而且空軍對這個方案贊譽有加很重要一點是,這方案的基礎,和高盧人的幻影3有莫大關系。

  而幻影3拿著一臺和R11F300差不多級別的阿塔09B能實現2.2馬赫的極速,2400公里的航程,還有17000米的升限,也證明了這個構型的優秀,簡直就是為心臟病患者量身定做的。

  當然,幻影3的爬升率什么的有點難看,但是再想想我們的方案是雙發,而且是兩臺比阿塔09B推力更大的發展中型號,這些顧慮也很快被我們的空軍同志扔到了腦后。

  空軍的同志表達了自身的傾向,同時三、四號方案也沒有一號方案那種空中樓閣的毛病,接下來同志們的討論就很容易了。

  經過一晚上的研究,同志們對三、四號方案的看法還是比較一致的——值得搞!

  唯一的爭論,是偏三還是偏四的問題。

  “四號是不是有些復雜,我覺得三號好一些,不論是我們自己的研究還是外來技術,都能直接應用。”

  “我倒是覺得四號更合適,三號太四平八穩了,一點風險都不冒,這也不是搞新裝備應有的態度嘛。”

  “鴨翼會對飛控帶來更大的復雜度,我們的飛控有沒有這么高的水平?”

  “我倒是覺得不怕,拿風洞吹嘛,多吹、多試飛、多修改,我們現在電子、計算機和自控還是很不錯的。用振東同志的話來說,四號方案雖然技術難度高一些,但卻是真正揚長避短了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