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158章 松鼠

  這個事情說來話長,但是實際上并不復雜,總的來說,是一個丹挪國偷雞不成蝕把米的故事,或者說本來可以說是非常聰明的一番精心謀劃被S1給活生生玩廢了的故事。

  簡單的說,就是這個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原本處于一種大家都不怎么管的狀態,但是后來按照相關法理,丹挪于20世紀初本來就快要獲得這個群島的主權了,但是,但是啊,那兩根殖民攪屎棍過來了,于是這件事情就發生了變化。

  丹挪一看不好,干脆玩了一把大的,搗鼓著搞了一個建議,只要是為了科學研究,任何人都可以上這個島,無需簽證,無需批準,隨便進出。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大家得承認這個島的主權歸它。

  就在它搗鼓這事兒的時候,S1干起來了,幾根攪屎棍自己在歐洲大陸打成了一坨,已經無暇顧及這個北極圈里的群島,也就是在S1過程中,實際上按照當時的慣例和法理,丹挪已經獲得了這個群島的主權。

  它當時提出的那個建議,自然在它看來也就不了了之。

  按說這事兒就這么過去了,可是約翰牛高盧雞這幾根攪屎棍那是能輕松放過你的?

  S1打完,人腦子打出狗腦子的約翰牛高盧雞坐下來一看,臥槽,你特么的趁著我們打架,悄咪咪的就把這個島給收了?那不行,我們不干。

  于是氣急敗壞的約翰牛高盧雞等國,又把丹挪在S1之前為了保住這個島提出的那個建議給翻出來了。

  你看,話是你說的吧?你總不能不認賬吧?

  對著本來就是無理攪三分的兩根殖民攪屎棍,自己話都放出來的丹挪毫無反抗之力。

  最終,1920年,這個協議簽署了,然后他們覺得不過癮,不保險,涉及面不夠,又于1925年拉了一幫子國家成為這個條約的締約國,而在1925年拉的這一幫子里,也包括了北洋政府。

  作為締約國,這個群島是可以隨時自由進出的,并且可以想辦法在上面架設觀測站之類。

  聽著高振東的解釋,雖然外事部門領導還是不知道有這件事情,但是根據他們對高振東的了解來看,這件事情十有八九是真的。

  高振東不知道的是,別說現在了,我們是在改開之后,才知道有這件事情,才開始利用起來的,這時候根本不知道。

  而且正是因為這個協議,我們才成了北極事務的相關方,不請還不行的那種,實在沒法應邀參加也沒關系,我硬要參加你也拿我沒辦法。

  “振東同志,你是怎么知道這件事的?有什么證據文件沒有?”外事部門領導的興趣,此時被拉到了最高。

  在北極圈、北冰洋內有一塊我們可以自由進出的土地?這意味著什么?雖然北洋這事兒暫時有點兒尷尬,但是沒關系,事在人為嘛。

  現在麻煩的就是證據,北洋那年頭,懂的都懂,這種偏門條約,能留存到現在就有鬼了,所以外事部門領導希望高振東能提供一點什么。

  “這是我搞研究收集資料的時候無意中在文獻里看到的,至于證據,我沒記錯的話,這個條約就在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一個博物館還是什么公共建筑里收藏,公開的,誰去都能看到。”

  高振東瞎話那是張嘴就來,至于為什么他一個搞理工的會查到這種人文社科的資料,那誰知道呢,高振東同志橫跨的領域有點多,那是眾所周知的。

  這么簡單?此時外事部門領導頗有一點想要搞一份重要情報,結果發現那份情報就在報紙上白紙黑字寫著的感覺。

  他知道高振東絕不會信口開河,這件事情,只要請人在當地核實一下就可以了,并不麻煩。

  而且這個條約必定是存在的,就算在高振東所說的地方找不到這個文件,那找一找當年的締約國,大概率也是能搞到手的,比如……高盧雞。

  “好!太好了!非常感謝你,高振東同志。”這算是不大不小的收獲,而且這是永久性條約啊,北極圈說不重要,對現在的我們的確不是那么重要,但是要說重要,至少圍繞這個條約能做的事情,那可是不少的。

  而此時防工委領導看著高振東,一臉的詫異,這小子真是……

  東北碳研院,老段他們此時正在對著一份測試報告嘖嘖稱奇。

  “電阻率3.0106歐姆.厘米,a向熱導率1900W/,這個熱導率快要接近銅的5倍了!”這就意味著在a向,這種材料的導熱性能極好!而且導電性能很好,在這里支援碳研院研究CVD工藝的俞允成高興極了,可算是搞出來了。

  “而且耐燒蝕性能和機械強度,比我們此前做的石墨喉襯都要高!”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我們有了更好的石墨喉襯、耐燒蝕部件的儲備,雖然這東西的價格,那是真的咬手,但是比起有沒有來,貴不貴連個屁都不算。

  “另外一個方向上,熱導率只有10W/,這樣一來,固體火箭發動機內的溫度,向殼體的傳導會非常的緩慢,只能沿著高熱傳導的a向,向著尾部傳導。真的是完美的實現了當時高振東同志提出用熱解石墨解決這個問題時的設想。”另外一位同志同樣興奮不已,看看人家高振東同志,說能解決,就真能解決,而且人家還給了一套CVD工藝,解決了自己這邊久攻不克的重大難題。

  對于碳研院來說,可以說是又多了一種拳頭產品。

  吃水不忘挖井人,但是這位挖井人在碳研院挖的井難免有點兒忒多了。

  “我們再按照大漠的尺寸要求生產一批,同時打電話通知他們,可以接收成品了,希望沒有拖慢他們的進度。”碳研院的院長笑道,這種級別的成果出爐,他這個院長是肯定要來看看的。

  段工像是想起了什么:“對了,高振東同志說了,如果我們做出熱解石墨來,一定要給他送一份樣品過去。”

  “好,我們馬上給高委員定制一份樣品。”

  高振東拿這東西做什么,他沒有給碳研院的同志們說,碳研院這邊自然也不會傻到去問。

  大漠,固體彈道導彈研究機構。

  “東北碳研院那邊來消息了!”一位同志拿著一份剛打印出來的文件,興沖沖的沖進了辦公室。

  “有好消息?”一看他的樣子,其他同志就大致猜到了事情的走向。

  “對!他們已經把那種熱導率各向異性的石墨材料做出來了,你看,這是測試結果,他們通知我們,如果對這個性能沒有異議的話,他們就要按照我們的要求進行生產了!”

  “我看看!嚯,耐燒蝕性能更好了,熱導率……熱導率……1900對比10?這各向異性也太各自了吧!”看到熱解石墨性能表的同志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怎么說好了,這兩個方向上的熱導率指標,隨便換個不知情的人來,絕對會以為這是兩種材料。

  偏偏它就是同一種材料在不同方向上的測試結果,材料科學,恐怖如斯!

  “怎么樣?滿不滿意?”拿著電郵進來的同志笑道。

  “滿意!非常滿意!通知碳研院的同志,可以生產了!”

  與此同時,在大漠深處的另外一個地方,也有同志接收到了一封郵件,里面只有一句沒頭沒尾的話。

  “我打中那只松鼠了。”

  接收到郵件的同志欣喜若狂:“算出來了,他們算出來了!這么多新式計算機,就是好使!哈哈哈哈!!!”

  所有的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飛奔。

  而高振東看著眼前這塊黑乎乎的東西,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做什么。

  他們果然把熱解石墨做了送過來,而且還是走的防工委的航空機要渠道給自己送來的,速度快得一批,前天剛接到他們的電話,今天就收到了,這在這個年代,速度堪稱神速。

  高振東摸著這塊黑乎乎的熱解石墨,仔細感受上上面的凸起不平,接下來,就是自己的工作。

  不過這事兒還有一點點小問題,那就是你怎么證明你手上的是二維材料?

  總不能拿著一張膠帶紙說吧,別人信你個鬼。

  而能證實是二維材料的設備,在這年頭對我們來說依然是個天大的難題。

  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有限,而分辨率更高的電子顯微鏡,我們的技術還很成問題。

  要不要通過高盧人買一臺?此時的電子顯微鏡還得看漢斯佬或者是約翰牛他們。

  高振東一邊想著,一邊找來三分廠技術處的同志,給他們下了一個奇怪的要求。

  去,找膠帶去,粘性越強的越好。

  東部海域上的事情,在經歷了一場好像挺大,但是又沒有太多余波的戰斗之后,就這么奇怪的寂靜下來。

  不論是直接還是間接,相關的各方好像都忘記這件事情一般,被撞沉一艘、擊沉一艘驅逐艦的南半島就這么偃旗息鼓,仿佛無事發生一樣。

  出現這種情況,也許是因為另外一個原因——他們沒船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