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高振東對技術輸出一向是非常謹慎的,特別是對特定的幾個國家。
沒想到今天這么新的導彈,他居然主動提出可以賣。
太陽打西邊兒出來了啊屬于是。
沒想到高振東點點頭:“對,能賣,不過要麻煩一下導研院的同志。”
型號總師一臉的無奈,又來活兒了!但是這活兒來得開心,在賣導彈這件事情上,導研院可沒少嘗甜頭。
“你說說看。”總工很有興趣。
“麻煩導研院的同志,把推進劑的類型往研發早期退一退,射程改到30公里上下,這個射程,還有我們的命中率,對老毛子來說依然具有極大的誘惑力。”
老毛子的導彈此時拉垮得一批,30公里的射程對他們來說幾乎是天上掉餡餅的事情。
原本一直被壓制的中距空空導彈射程,在此刻一夜之間翻身做主人,要知道花旗佬的中距空空彈,此時射程也就24公里。
“這個我相信,但是不會泄漏我們的技術么?”
高振東搖搖頭:“不會,那種推進劑也不是什么好貨,北方老大哥學去了也就學去了,無所謂,至于制導技術……這么說吧,這個導彈的制導技術最重要的在雷達上,我們不給他們雷達也就行了,他們自己的雷達,是能撐得住30公里上下的射程的。”
他這個主意,把防工委、空軍都驚呆了,這個很細節,他們不了解。
“這樣也行?沒有我們的雷達也能制導?”
說起這個,導研院的同志就有發言權了:“是的,只要我們把照射參數提供給老……北方同志,他們的確是能制導這種導彈的。”高振東能張口“老毛子”閉口“大白熊”,他可不太方便。
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問題,特別是對老毛子這種船爛還有三斤釘的集成高手來說。
不論是R4還是R8,在后來都有射程往30公里靠的型號,所以對于老毛子來說這個問題不大,而彈載接收制導這一塊,還這么沒什么大不了的技術,無非就是拋物面天線,但是這天線誰沒有?
非要說的話,接收天線后端的數字信號處理器芯片倒是真的高科技,但是這東西對于老毛子來說,又實在是太高科技了。
“啊,這樣啊……那倒是真可以。”空軍的同志點頭稱是,能返銷老毛子,對于到現在一直以對方的機型和仿制型號為主力的空軍同志來說,有一點揚眉吐氣的感覺,總算不是一直占別人便宜了。
特別是當聽見高振東說這種方式并不會泄漏我們最核心的技術的時候,那就更是高枕無憂,振東同志的話,可信!
防工委總工也眼里放光,他很清楚這東西對老毛子的吸引力有多大,這么一來,又能從老毛子那里扒拉一點什么東西過來:“嗯,有道理,回頭我們委里和負責對北軍事交流的同志合計合計。”
一群人邊聊邊等,導研院的同志突發奇想:“高副總師,你說我們能不能在這個導彈的基礎上,增加格斗能力,做成兼顧的型號?”
此話一出,空軍的同志眼睛光芒四射!
兩用彈!好東西!又能中距攔射,又能近距格斗,怎么想怎么劃算。
然后,就很快沒有然后了,因為高振東搖頭了。
“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種兩用彈都不要搞,浪費,而且作戰效率極低!”
空軍的同志有些不解,振東同志不是一向推崇“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這話么?
“這是為什么?”趕緊問一下。
高振東解釋道:“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想要兩用,往往是兩頭不討好,哪邊都干不好。半主動雷達就不能用于格斗,當然,理論上換個紅外導引頭就可以解決問題,但是問題沒有這么簡單。想要兩用,就必須在構型上兩頭妥協,例如,格斗彈的高過載要不要兼顧?兼顧了高過載,就會付出對于中距彈完全沒有必要的高過載加固代價。”
這是物理規律,規避不了的。
雷電2的型號總師思考著高振東的話,面露慚愧,這一點的確是沒考慮周全,而其他兩個單位的同志也是連連點頭,樣樣都通,往往就伴隨著樣樣稀松。
不過面前這位年輕人除外,他是真的樣樣精通,毫無短板。
高振東又繼續道:“反過來,為了中距彈的大射程,就會付出對于格斗彈并沒有什么用處的大尺寸、大重量的代價,搞成那樣,還不如直接整個中距彈。這么幾方妥協下來,會搞出一個格斗過載不夠高,攔射距離不夠遠的怪胎,干什么事情都干不好。”
這種怪胎高振東上輩子見過,而且還見過這種怪胎的實戰,特么的被打得老慘了。
所以他繼續加深同志們心里的印象:“這種破玩意如果是打菜雞,那倒還好,但是和具有同等技術能力的對仗,只有一個下場,導彈都發射不出去,就被敵人大老遠的用專用裝備打下來了,或者是被打得四散奔逃,完全失去戰斗的主動性。我們的對手,從來都不是那種菜雞啊。”
菜雞?振東同志的比喻還真是形象,同志們笑了起來。
“所以,我的建議是,在盡可能的情況下,以及最為核心要害的作戰需求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力量去做,例如奪取制空權,又比如這種中距攔射。記住一點就是,裝備能提供的核心能力是有限的,顧得上一頭,就勢必要傷害到另一頭。我們是大國,在這方面不妨大氣一點,不要小家子氣摳摳搜搜的嘛。戰斗是件你死我活的事情,追求極致并不是壞事。”
空裝局的同志連連點頭,學會了學會了,多用途是好,但是僅限于非核心需求,比如戰7作為多用途戰斗機就很好,能有效降低成本和規模需求,可要想奪取制空權啥的,還得是專業的上!
再舉個例子就是,新攻5在對地攻擊上,絕對比戰7這個多用途戰斗機強,空軍的同志甚至都會自己發散思維了。
導研院的同志求學不倦:“那這個度要怎么把握?出于成本、規模考慮,我們總會面對需要多用途的時候。”
這是個很現實、很有用的問題。
高振東想了想:“這么考慮吧,不能影響核心功能,在此基礎上的延伸,沒問題,例如格斗彈的導引頭和射程技術上去了,兼顧較遠距離的格斗,那可以,但是要把格斗彈當中距彈搞,那就沒必要。或者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擴展的一切東西,本質上都是為了核心功能服務的,至于其他的好處,其實只是附帶。”
這話有些繞,但是作為導研院的型號總師,以及各自單位里最頂尖的一批人,同志們還是聽懂了他的話。
真的學到了!
不但幾位核心人物,就連旁邊蹭聽的同志,都生起了如此感受。
時間就在大家的閑聊中一分一秒的過去,當最后一枚導彈擊中靶子的時候,同志們都長舒一口氣。
沒問題,這個彈沒問題!45公里10發8中,就算是打氣球,那也是頂尖的性能。
但是空軍的同志有些意猶未盡:“我有個建議,這個彈驗收沒問題啊,我先聲明。但是我們明天是不是把不可逃逸區也打一打?我可以從其他地方調集高機動無人機靶標,既然要試驗,我們就試個徹底,難得有這個機會,我們也好全面的掌握情況。”
高振東一驚:“現在有高機動無人靶標了?”
空軍的同志笑道:“是的,我們現在老的米格15空戰有些力不從心了,扔了又怪可惜的,所以有同志就拿來改了無人靶機,有你搞的計算機加持,配合機械操縱機構,還能做出一些高機動動作來,不過只能起飛不能降落,一次性的。剛搞出來,正好用在這里。現在的幾架成品就在京郊一個軍用機場,打10發的數量可能不夠,但是打個三幾發應該沒問題。”
說這個的時候,空軍的同志心里有幾分竊喜,哎呀,總算是碰到你不知道的事情了。
高振東聞言大為高興,只要有了技術基礎,同志們的思路也是層出不窮嘛。另一個高興的原因,是以米格15為代表第一代噴氣機,開始陸續從主戰序列里退出了,這是好事。
“好,我同意,正好看看無人機的表現。”高振東笑道。
此時已經天色漸晚,明顯是不可能再打了,再說聯系調動無人靶機也是需要時間的,人家還要準備,今天明顯是沒戲了。
防工委總工點了點頭:“嗯,那就這樣,同志們就在這里休息一晚,明天我們看不可逃逸區打靶。導研院的同志也不用擔心,這個結果,不影響你們定型驗收。”
同志們在此住下一夜無話。
第二天早上,還在吃早飯呢,高振東就在《日報》上看見一則報道。
——《為北海灣航運管理需要,南部海域北海灣相關島嶼主權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