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177章 比飛機還快的魚雷

  幾位領導不用抬頭就知道,是高振東,畢竟對他的聲音,他們實在是太熟悉了。

  否定我?否定得好!這是海軍領導心里最樸素的想法。

  振東同志素來都是有的放矢,他既然這么斬釘截鐵的否定,那就說明他一定有想法,有想法就是好事情。

  至于高振東說的什么“和今天會議主題無關”,那算什么,就算無關,大不了把會議拉長一點,也要把高振東的想法聽完。

  “不止聲制導?還有什么?”海裝局的同志已經抄起了紙筆,聚精會神的等著了。

  高振東笑道:“首先,我們可以用線導啊。”

  線導魚雷是很常見的一種制導魚雷,某種程度上來說,可以看作是線導反坦克導彈的水下版本,只是這個東西,就沒有瞄準線半主動指令導引這種方式,而是更貼近原始的手操,不過這個手操,變成了制導系統自動計算發布指令。

  線導?在海里放線?

  “在海里放線,是不是容易被纏繞啊什么的?不會斷嘛?”

  高振東搖搖頭:“陸軍的反坦克導彈就是線導的,3公里也沒斷線嘛,而且由于魚雷的速度慢,對導線的要求可以說是進一步下降。這種方式的好處在于相對聲制導來說,可靠性更高,命中率等性能可以做到更好。畢竟魚雷口徑有限,能帶的換能器個頭無論如何和潛艇是沒得比的。而且,這東西便宜啊,大頭都在潛艇上了,理論上它只要放線器和一個非常簡單的指令操控設備就行。”

  這就跟防空導彈的無線電指令制導似的,可靠,便宜。

  “好處有了,那壞處是什么?”防工委領導這話讓高振東覺得非常耳熟。

  “壞處就是發射者必須保持對目標的光學或者聲學跟蹤,而且在命中或失效之前,魚雷發射管必須保持打開狀態,這可能帶來一些聲學上的麻煩,增加暴露自身的概率。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對發射者的運動狀態有一定的要求。”

  線導是沒法發射后不管的,同時也不能發射了之后掉頭就跑。

  “嗯,那倒是還好。”海軍領導點頭道。

  他很清楚,這些缺點相對它的優點來說,其實還是能接受的,線導魚雷,特別是重型線導魚雷直到21世紀都沒完全淘汰,就好像半主動防空彈在21世紀依然滿天飛一樣。

  “我覺得可以請搞魚雷的同志,好好的研究研究振東同志這個想法,畢竟潛艇這個東西,我們也是要搞的嘛。”防工委領導笑道。

  “對,我同意,哪怕是不用,只是先展開研究也是好的。”海軍領導點頭稱是,這讓他想起了也是這次會議的引子之一,高振東提出的磁異探測器了。

  可以不生產,但是技術還是要儲備的,對于國力還薄弱的我們來說,這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保持技術追趕的辦法。

  “振東啊,還有什么?”

  高振東的下一個建議,可就沒有線導這么清晰易懂了。

  “我們可以搞尾流制導!”

  “尾流制導?哪個尾流?”問這句話的同志,甚至只是聽清楚了“尾流”的發音,至于是哪兩個字,都還不清楚。

  “船的尾流啊,這個主要是用來打船的。”高振東笑道。

  潛艇也有尾流,但是潛艇的尾流到底在哪個深度就不太好確定,而且在潛艇的航行過程中,這個尾流深度是會變的,這就讓尾流制導打潛艇失去了理論上的可操作性。

  而海面上的船就不一樣了,肯定在水面開始的某個深度范圍內。

  尾流制導魚雷,正是利用船的行進過程中產生的尾流,逐步逼近目標船的過程,這個尾流不只是螺旋槳產生,實際上船只要在水上前進,其船身在水里的運動就會產生尾流,只是大小的區別而已。

  “這種方式,可以發射后不管,對于發射載體的安全性有了大大的提升,而且尾流本身就有一定的過濾目標效果,還能進一步保證打擊效率。同時,尾流制導魚雷是很難干擾的,因為很難產生與尾流類似的制導信號。”

  “對于反艦來說,尾流制導幾乎是綜合性能最好的一種制導方式,不像聲制導那么不靠譜和易干擾,又不像線導那樣使用麻煩,而且命中率還不低,拋開技術難度和一些細節問題不說,尾流制導唯一的問題是對魚雷的射程和航速有一定的要求。”

  尾流由于制導方式的原因,不論采用哪種方法,與直航魚雷、聲導線導等方式都有個很大的區別,那就是它得“走彎路”,所以對魚雷的航速和射程就有了一點要求,但是總體來說還好。

  “嗯,這些缺陷倒是基本能接受。”海軍領導一邊聽一邊點頭,這東西也不錯啊。

  “而且尾流制導還有個好處,那就是不用瞄準,在一定距離內朝著目標后方打出去就行。”高振東拋出了最后一個誘餌。

  尾流制導魚雷在理論上就是這樣,你只要把它打出去,在一定距離內它穿過了某一條尾流,那它就會盯死這條尾流,直到射程耗盡或是擊中目標。

  “嗯,這個也的確可以搞一搞,具體的我們就不在這里說,但是振東同志這個建議非常好。”海軍也好,防工委也好,對于這些五花八門的魚雷,聽得那是非常的向往,要是我們的潛艇能用上這些武器,可謂是如虎添翼。

  要知道,原本的歷史上,在60年代我們的海軍建軍方針還是“空、潛、快”,所以對于潛艇的武器,他們無論多么重視都是非常正常的。

  而這條線上,高振東雖然改變了很多東西,但是對于潛艇的重視,我們卻沒有任何的變化。

  “你剛才說的這些,我們都明白了,但是你剛才說連直航魚雷都有保留的必要性,我看,就沒有這個必要了吧?”

  海軍領導對于潛艇還是熟悉的,畢竟在幾年前,它還是我們海軍建軍原則的三大核心之一,所以對于直航魚雷,自然是不那么待見,特別是在聲制導之外,又多了線導和尾流制導兩種制導方式,甚至這些方式可能組合使用的情況下,直航魚雷就實在是顯得沒有必要。

  畢竟就好像自由落體炸彈一樣,直航魚雷的攻擊命中率與距離直接掛鉤,而直航魚雷想要獲得較高命中率,那個射擊距離實際上已經近到了可謂是拼刺刀的距離,而現代反潛技術的聲吶的存在,讓發起直航魚雷攻擊的載體幾乎處于發射即死亡的地步。

  高振東點點頭:“嗯,如果是普通直航魚雷,當然存在你說的這個問題,但是,如果這個直航魚雷不是太普通的話,我想就有研究價值了。”

  “不普通?有多不普通?”高振東的話讓海軍領導很感興趣,高振東都說不普通了,看來那的確很不普通了。

  高振東說出了一個讓同志們瞠目結舌的參數。

  “射程10千米,水下速度200節……”

  10千米射程,本身已經是一個略顯優秀的數字,花旗佬的MK48重型魚雷,早期射程也就8公里。

  而我們原本為老攻5研制的那枚火箭助推魚雷,空射射程5公里,水面射程500米……就這指標,還跌跌撞撞沒搞好。

  但是這個相比起高振東說的后面那個數字,簡直屁都不是。

  全場炸裂,什么什么什么?

  海軍領導看著高振東瞪大了眼睛:“200什么?”

  我沒聽錯吧?200節?這個數字甚至比射程200公里還要讓人難以置信,畢竟200公里射程在理論上可以通過堆料獲得,你別管我打不打得中,就問你是不是200公里射程吧。

  但是200節這個水下速度,哪怕是理論上,也是一個天方夜譚,水的阻力太大了,從2節到20節,遠沒有20節到200節的變化大,哪怕同樣都是翻10倍。

  其他但凡對流體和水下的東西有了解的,都知道這簡直就是扯淡,而今天在座的,幾乎就沒有對水下的東西不了解的。

  這小子牛逼實在是吹太大了,連防工委領導都不敢相信,振東有點飄了啊這是。

  在眾人已經不是質疑,而是直接反對的目光中,高振東依然是那副笑容,回答了海軍領導的話。

  “200節!”

  真是200節?這個速度意味著什么?今天來參會的同志,有坐飛行拖拉機過來的,而這個速度,比飛行拖拉機的最大速度要快差不多30。

  水里的魚雷比飛機飛得還快,扯淡呢么不是!

  “振東同志,是不是算錯了?”在一片寂靜中,防工委領導第一個開口。

  他知道高振東的很多想法和思路,都是靠腦袋想,手上算這么推出來的,雖然往往結果都很好,但是畢竟沒有經過實際檢驗。但是這也為他找到了一個替高振東緩解的借口,算錯了嘛,正常,搞研究的,誰沒算錯過點東西?

  三加二減五乘零都還有人算錯呢,0.8乘0.5還有人算錯說答案是0.04呢,科研算錯這種事兒,那能叫錯嗎?

  然而高振東讓他失望了,高振東根本就沒接他遞過去的梯子,反而再確認了一次:“沒錯,就是200節,也就是大約370公里每小時。”

  仿佛是怕同志們不知道什么叫做“節”,高振東還把公里每小時都算出來了,不過這明顯是沒必要,在座的哪一位不知道1節是多少?

  “那好吧,說說你的想法。”防工委領導沒轍了,那就說說吧,原本他是不想讓高振東把后面具體的東西說出來的。

  太陽打西邊兒出來了啊,高振東想著,然后才開始解釋。

  “其實原理很簡單……”

  又來了,“很簡單”,不過既然高振東說出了這句話,那就說明對他來說可能真的原理簡單,這讓防工委領導稍稍放下了一點心。

  “……那就是利用超空泡原理,在魚雷前方搞一個超空泡發生器,只要設計得當,我們就會得到一枚雖然在水下,但是實際上是在一個氣泡里前進的魚雷,如此一來,我們所面對的就不是水的阻力,而是氣體的阻力,接下來就不用多說了吧……”

  高振東的話剛說完,會場上就炸開了鍋,沸騰起來。

  “這這這……這能行?”

  “對啊,如何產生持續可更新的超空泡?”

  “還別說,應該還真的可以,至少理論上聽起來沒問題。”

  “神了,把水下巧妙的改成氣體里……這轉換,太巧妙了……”

  “最絕的是,他利用的居然是我們最討厭的空泡,這手變害為寶,不服不行。”提起空泡,搞船舶的同志可以說是聞者傷心聽者流淚,超空泡也是空泡嘛。

  “他本來就是流體力學專家,沒想到吧?”

  “你怎么知道的?”

  “瞎打聽什么,知道他的流體力學很厲害就對了……”看來這位同志也是流體力學專家,要不然不會知道這件事,畢竟知道這件事的,都是和空軍飛機打交道很多的人。

  “神氣……”

  看著高振東簡簡單單幾句話就將同志們的想法直接硬生生的扭轉了180度,整個過程沒有任何技巧,全靠蠻力,知識的蠻力,防工委和海軍的領導對視一眼,還是小瞧這位“孫大圣”了啊。

  眼見大家被高振東輕輕一手就給帶偏了,不少同志就在會場上討論起超空泡來,兩人不由得笑了起來,厲害啊。

  高振東搞這個,其實魚雷本身并不是主要的,而是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基礎研究,同時,射程10千米速度200節的超空泡魚雷,哪怕因為原理特殊無法制導,但是依然有著重要意義,在當前是能用的。

  畢竟跑得越快,打得越準,因為打擊過程短了,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小。而且直航魚雷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能用的,在各種制導魚雷因技術所限,命中率和可靠性還不那么樂觀的情況下,這種極為暴力的直航魚雷還是有用武之地。

  遠的不說了,約翰牛核潛艇打哭泣國巡洋艦的時候,不就沒敢用最新的“旗魚”制導魚雷,而是用一枚1925年定型入列的老式直航魚雷解決問題。

  超空泡魚雷只要搞好了,總比約翰牛這玩意兒強吧?

  搞不好也沒關系,很多研究,其實過程中的收獲比結果本身更重要,就好像很多數學問題,就算獲得證明,一時間也不見得有多少意義,但是證明過程中發現的那些數學工具和方法,才是最大的財富。

  同志們討論得高興,突然有位同志一拍腦袋:“不對啊,哪兒來放電能力這么強的電池,又哪兒來效率這么高的螺旋槳啊。”

  嗯?對啊,電池要推這東西,恐怕吃力。

  高振東笑了起來:“誰說一定要用螺旋槳,在超空泡里螺旋槳也沒啥用啊,空氣里用什么,這里就用什么啊。”

  空氣里用什么?

  有同志明白過來,他這是要往魚雷上裝火箭,而且還不是助推在空氣里飛行的,而是在水下用的。

  這活脫脫一枚水下火箭彈嘛,除了工作區域不同,速度、預估的外形、動力,哪兒哪兒都像。

  “嗯,有點意思有點意思,我覺得這東西是真能搞。”海軍領導笑道。有時候這種“一招鮮”的武器,還真就有它獨特的用途,這東西就單憑一個快,就能削弱一切質疑。

  防工委領導點點頭:“嗯,我也覺得。這樣,同志們也討論了一會兒了,我們暫時休息十分鐘。”

  他這個安排有兩個目的,一是真的休息,二來嘛,算是把高振東剛才提到的與會議主題無關的事情做一個劃分,這樣就不會影響到會議主題討論時的氛圍和注意力了。

  同志們紛紛起身,伸懶腰的伸懶腰,抽煙的抽煙。雖然這年頭會議上不禁煙,但是休息的時候大家聚在一起邊抽邊吹牛,那又是另外一種感覺。

  高振東正想起身,一位同志走了過來。

  “高委員,您好,我姓祝,我的工作和水下關系比較大,有個事情想請教一下。”水下,那就是潛艇了,潛艇保密性質高,對方能自我介紹到這個程度已經是極限。

  “祝工好,您說您說。”高振東用上了敬語,搞潛艇的、用潛艇的,高振東都帶著極高的敬意。

  “客氣了客氣了。是這么個事兒,剛才聽您說起了超空泡,據說您除了材料之外,在流體力學方面也有很深的研究,那您對空泡應該有研究吧?”

  不知道這位同志要問什么,高振東只好含糊回答:“了解一點……”

  看看,高委員就是謙虛。

  高振東的“簡單”、“不懂”,在小圈子里已經是出了名了,信不得。

  所以祝工完全沒有擔心他不懂,畢竟能把超空泡玩出花兒的人,對空泡會沒了解?

  “是這樣的,空泡現象對于我們造成了很大困擾……”

  對這個,高振東的確有了解,軍迷嘛,誰對潛艇那點事兒沒點好奇的呢。

  “噢,我知道了,空蝕、噪聲還有螺旋槳性能是吧?”他順口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