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71章 當褲子

  對于搞裝甲指揮車的同志們來說,直接把底盤摸過來,將一代指揮車上的裝備往上面一放,再增添一些部隊那邊的新需求,這個東西就齊了。

  那名武官的感慨還在繼續:“這件裝備雖然看起來不能造成任何殺傷,但是它卻是部隊的中樞節點。我敢預測,以南方同志的電子技術水平,他們這個指揮車絕不只是喊喊話,下達作戰命令這么簡單。雖然我不知道這輛車具體有什么功能,但是我的這個感覺不會錯。”

  哪兒都有能人,他的看法的確沒錯,這輛車就是一線部隊的信息中樞,承擔著遠比傳統的指揮所更為復雜和繁重的任務。

  “所以我很奇怪,他們居然連這種設備都敢賣。”指揮系統這種東西,輕易是不會賣的。

  不過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操作叫“閹割”,降級,去功能,經過這些處理之后,也沒什么不敢賣的。在這里的這臺“二代指揮車”,嚴格說來只是一臺具有傳統指揮所功能的青春版,高級功能一律沒有,實際上就算拋開保密的要求不說,這種功能一般的國家壓根就用不起來,沒那個能力知道吧。

  之所以把這臺車配套出來,就是為了讓整個體系,顯得更加完整。

  要不是偵察車這玩意實在是不太好簡化,估計連偵察車都拿出來賣了。

  就在人們一邊感嘆著我們技術發展之快,一邊盡可能的了解著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準備在接下來的洽談中掃貨的時候,突然一陣巨大的歡呼聲傳了出來。

  這陣突如其來的騷動,吸引了不論是民品區還是防務區所有人的注意力,動靜實在是太大了!

  那是一陣純粹的歡呼,而且是不加任何掩飾的,歡呼聲中,有激動,有歡欣,有自豪,甚至還有解氣。

  “成功了!成功了!我們成功了!”

  “我們從第一步到第二步的速度是最快的!”

  “現在開始,別人有的東西,我們也有了!都有了!”

  “這也太快了吧,哈哈哈”

  所有的客人都很奇怪,是什么樣的消息,讓這些兢兢業業,堅守崗位,沉穩內斂的東方人迸發出如此的情緒。

  而這片騷動,最早是從民品區的消費電子展區傳出來的。

  一臺參展的電視機里,反復播放著一條插播的新聞。

  旁邊展臺的收音機中,一臺展示收音效果的收音機里,也播放著同樣的新聞。

  時間回溯到幾個小時以前,西北某轟炸機基地里,一架銀光閃閃的轟炸機緩緩的滑行到跑道的一頭,整裝待發。

  而他是否出發,要取決于數百公里之外的一個半地下試驗指揮中心是否下達指令。

  指揮中心的一間房間里,人頭攢動,不少人坐在這里,各司其職。

  “目標區天氣正常,試驗條件良好。”

  “后效試驗布置完成,布置人員已經撤離目標區至安全區域。”

  “航線沿途氣象條件穩定!”

  “航線已凈空,后效采樣機已經準備完畢。”

  一條條信息從一個個崗位陸續報出,一切都指向同一個可能。

  試驗的條件,已經完全具備。

  “通知后效采樣飛機,起飛!”

  命令隨著電波飛向了西北的轟炸機基地,那架銀光閃閃的轟炸機發動機轟鳴,在跑道上由慢而快的滑行起來,最終在巨大的咆哮聲中緩緩離地,飛向更西的地方。

  這架轟炸機并不是今天的主角,它負擔的,是后效采樣任務。

  而真正的主角,在同是西北的另外一片土地上,雖然同為西北,但是距離卻很遠,眾所周知,我們說的“附近”,和某些國家說的“附近”在概念上有所不同。

  這里是一個火箭發射場,一枚戰鼓三號在發射塔邊高高矗立,偶爾有一點紅棕色的煙霧飄起,但是對整體并無影響。

  一隊隊戰士正在有條不紊的對這枚導彈進行最后的檢查,而發射指揮中心里,防工委領導和幾名科學家正在交談著。

  “這一次,可是真的要放個大衛星啊,有沒有把握?”防工委領導笑道,他說的此衛星并非彼衛星,而是一個形容。

  “把握還是很大的,為了這個一步到位,我們還多花了不少時間,在外邊的同志們大力協助下,一切都很順利,現在看來,這些時間花得值。”

  如果高振東在這里,一定會大吃一驚,臥槽,玩兒這么大?

  因為他能從現場配置和對話中,聽出這次放的“衛星”真正指的什么。

  聚變彈導彈結合,一步到位,實戰化試驗!第一次點太陽之火就步子邁這么大,是個人聽見都會吃驚。

  實際上我們在胸有成竹的時候,步子該大的時候那是真大,原本的時間線上,第一枚聚變彈就是一枚實戰化彈藥,是從轟炸機上扔下去的。

  別管是不是還要減速傘等手段確保投擲成功,你就說是不是能用轟炸機往下扔吧。

  而這條線上,同志們在有外界各種各樣的幫助之下,如虎添翼之后,明顯就不再滿足于一步步往前走,而是利用技術爆發的有利條件,大跨了一步。

  防工委領導點點頭:“嗯,這個一步到位,原本也是集體的決策,是我們的要求,不是你們自己想要冒進。不用擔心,一次不成功就兩次,兩次不成功就三次,總會成功的。一定要按照要求,達到‘成功即威懾’的效果。”

  隨著我們的發展勢頭越來越猛,誰也不知道假想敵們會不會狗急跳墻,喪心病狂的做出不理智的決定。

  在這種背景下,“首彈即實彈,成功即威懾”的要求也就被自然而然的提了出來,第一顆聚變彈,就是要具備實彈發射能力的導彈結合體,第一顆彈成功,就要能形成威懾力,如此也能壓下敵人一些不該有的想法。

  雖然戰鼓三裂變彈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威懾力,但是聚變彈又是另外一回事。

  這樣搞的妙處在于,如果不成功,外界也根本不知道這到底是一次什么性質的試驗,在海空軍的壓制和努力下,當前所有的敵偵察機都無法進入內陸領空,想要獲得試驗細節來推斷試驗性質,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成功,這就是一次導彈發射試驗,成功了,這就是一次聚變彈發射試驗。

  而在同志們看來,這顆聚變彈原本還能更提前一些的,不過為了達到要求的效果,多花一些時間也是非常值得的事情。

  “嗯,我們知道,也一直在按照這個方針進行準備。只是可惜還是多花了一些時間,沒能趕在春節之前啊。”一位科學家笑道。

  “哪里哪里,我們還是要尊重科學規律,腳踏實地,穩步發展,這是我們的重大工程,不需要搞成什么獻禮工程。”防工委領導道。

  此時,有同志匯報:“彈著區指揮中心通知,后效采樣機已經起飛。”

  后效采樣機起飛,意味著重大節點即將到來。

  “嗯,這一次的任務,就看這最后一下子了。還是那句話,不要有壓力,一次不成功就兩次,兩次不成功就三次,這個東西,我們當褲子也要搞出來!”

  為了給同志們減輕壓力,防工委這邊也是豁出去了。

  發射總指揮點點頭,眼里帶著自信,開始下達命令:“發射區清場,所有人員撤離,準備發射。”

  “嚓!嚓!嚓!嚓!”

  整齊劃一的跑步聲中,穿著防化服,戴著防毒面具的同志們有條不紊的開始向安全區域撤離。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彈著區指揮中心里,響起了遠方的匯報:“報告!后效采樣機已經到達預定空域。”

  “盤旋待命!”

  “是!”

  “最后一次確認試驗條件!”

  一陣陣匯報聲響起,終于,指揮人員拿起話筒,通知遠方的同志。

  “可以發射!”

  火箭發射中心這邊,接報后很快響起了倒計時的聲音。

  “……兩,幺,發射!”

  戰鼓三號的底部,紅色的火焰和升騰的紅棕色煙霧,映紅了周邊的一切,也染紅了翹首以盼的同志們的臉龐。

  巨大的烈焰聲中,火箭迅速升空,向著西方飛去。

  這是一次高彈道模擬全程發射,要不然距離火箭發射中心3500公里,而且還能吃一發聚變彈的目標區可不好找。

  導彈飛行速度很快,但是同志們卻覺得度秒如年。

  沿途測控站接力播報著這枚戰鼓三的飛行軌跡和狀態,一切正常!

  此時不論是空中的后效采樣機、發射中心還是彈著區指揮中心,同志們的手里都捏了一把汗,再是自信,但試驗總是有風險的。

  靶心數公里遠處的一臺攝像機,正在一刻不停的記錄著靶心的情況,將視頻圖像傳向遠方,此時遠方的監視器中,看起來仿佛一切正常,一些云層壓在靶心上空,但是并不妨礙試驗的進行。

  突然,天空中的云層里,一道亮光一閃,幾乎照亮了整片云彩。

  負責監視的同志甚至都還來不及喊出“來了”二字,就只見靶心處亮光一閃,攝像機就再也沒有任何畫面傳回來。

  實際上彈道導彈打擊目標時,只要是射程夠遠的導彈,壓根就不是影視作品中遠方一個光點,拖著濃煙烈火緩緩逼近,最終擊中目標。

  而是根本沒有反應時間,一道因為劇烈摩擦大氣而產生的亮光閃起,如果有云層折射,就可能更明顯一些,幾乎馬上,瞬時間彈頭就在彈著點起爆。

  至于起爆是個什么樣子,那就看裝的什么彈頭了,順便說一句,91年石油灣打小伊的時候,都說小伊有化武,能裝在彈道導彈上打別人,實際上這件事情大概率是假的,火箭彈還有可能,彈道導彈可能性不大,原因很簡單——小伊應該不具備在彈頭著地的動能下保住彈頭內化武讓其正常發揮作用的能力。

  而這一次,都不用沖擊波到來,僅僅是剛才那個亮光,就足以摧毀攝像機的感光元件。

  而更遠處的地下掩蔽所里,同志們看見遠方亮光一閃,然后一個白色的球體緩緩升起。

  同志們一開始有點懵,這是怎么回事?和裂變彈好像不太一樣?

  這個白球有點太過干凈了,和裂變彈那個黑里翻紅,猙獰無比,張牙舞爪上升的蘑菇柱不同,這個白球看起來甚至感覺毛絨絨的很可愛?

  難道是失敗了?都是大威力武器,按說表現都差不多才對。雖然看到過國外聚變彈的起爆照片,看起來和這個差不多,但是誰知道是不是人家放的煙霧彈,專門騙人的那種。

  我信你個鬼,你個糟花旗佬壞得很。

  還是要自家測的,有數據佐證的才行。

  不過很快,同志們的疑慮就初步打消了,這個白球膨脹很快,上升很高。最終,在空中形成了一個看起來矮胖矮胖的白蘑菇。

  這和裂變彈的那種看起來瘦高瘦高,顏色灰黑的蘑菇云看起來完全不同,但是你就說它是不是蘑菇吧!

  此時從后效機的高度看下去,只見原本蓋住了大地的云層,仿佛突然被一只無形的大手推開,一個巨大的圓形空洞迅速出現在云層上,而空洞之中,一個白色的蘑菇頂冒了出來。

  威力不同,長出來的蘑菇也不同。

  就好像菌子不一樣,吃下去躺板板見到的小人長相也不同。

  蘑菇云四周的空中,漂浮著很多道垂直的白煙,這是發煙火箭形成的尾跡,有意布置來用于觀測沖擊波,推算威力的。這種方式,即使離得很遠,也大致看清楚狀態,能在第一時間大概推算出當量來。

  白煙迅速受到沖擊波影響,開始四散,就是這次四散,向同志們給出了第一個訊息。

  有經驗的工作人員在計算機上敲了幾下,早就準備好的程序轉瞬之間就給出了一個結果,雖然很粗疏,但是很管用。

  “成了成了!是聚變!初步估計威力不低于100萬噸!”

  他欣喜的聲音傳遍了整個掩蔽所,同志們的歡呼聲震耳欲聾!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