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75章 把標準煤摳回來

  要說問題,自然很多,畢竟每一種技術都有自己的缺陷,只是這些缺陷有的大有的小。

  要說最大的,自然是可能會影響到鋼材質量的缺陷,而這里面最明顯、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這個,成分不均勻,對于搞各種材料的來說,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大忌。

  “什么原因分析過沒有?”

  “氧氣從頂部吹下來,僅僅是在表層形成沖擊區,無論如何都難以充分攪動鋼水,而且容易加劇熔池分層。”對于這個問題,同志們還是很清楚的,這個簡單。

  高振東搖搖頭:“不止。”

  “不止?”

  “對,其實頂吹轉爐主要依靠碳、氧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氣體攪拌熔池,而在剛開始的時候,碳氧反應不足,快結束的時候碳已經大量消耗還是不足,此時攪拌強度下降,就會造成不均勻的現象。”頂部的氧槍吹動下方的鋼水只能沖擊表層這一點很容易想得到,但是高振東剛才說的就要深一些。

  不過從原理上說依然不難,京鋼廠總工連連點頭:“您說得對,我們想得簡單了。”

  高振東笑道:“實際上頂吹轉爐的化學成分和溫度不均、化渣困難、冶煉周期較長、煙塵多、氧氣消耗大等問題,根子上都來自這一個原因,攪拌能力不足。”

  聽見高振東的話,同志們馬上就想起來現有轉爐的一個大問題——冶煉周期長的事情來。

  原來根子在這里!

  不過他們有些奇怪,高總工并沒有參加一二號轉爐的實際生產,為什么對這些缺陷這么清楚?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啊,靠分析估計都能猜個全中!

  “那這個問題您覺得怎么處理好?”果然,高總工還是對這個爐子所有的缺陷都看不慣,一旦解決了最大問題,騰出手來之后,就要一一收拾了。原來他叫咱們廠的同志們過來,根本不是要為自己的課題做什么事情,純純就是為了解決京鋼廠這個轉爐的問題。

  “我估計這個你們應該也聽說過吧?大膽一點,其實方法很簡單,怎么出的問題,反過來搞不就行了?”

  高振東的話,讓京鋼廠的總工馬上就反應過來,有的技術雖然因為難度、環境、適應性等原因他并沒有研究,但不至于連個名字都不知道。

  “您是說底吹?”高總工已經提示得很明顯了。

  既然頂吹只能吹表皮,那我們就從底部往上吹,氧氣就能通過整個熔池,充分與碳反應,同時底部往上吹的話,氧氣自身的運動也能更好的攪拌熔池,兩相結合,整個問題可以說迎刃而解!

  “對,就是底吹。或者說不完整,頂底復吹!畢竟底吹也是有缺陷的,兩者結合,把問題減到最少。”小孩子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高振東決定一步到位,畢竟搞好了底吹,和復吹之間也就一步之遙,頂吹是現成的!

  頂底復吹在21世紀占了我國煉鋼爐的一半以上,不是沒有理由的,作為世界第一鋼鐵生產國,曾經僅僅靠各地瞞報產量都能和全球第二打得有來有回的我們,在這方面的選擇絕對值得信賴。

  高振東折騰轉爐是要解決大宗鋼材的生產效率問題,自然是要選日后使用最多的爐型。

  “頂底復吹?是不是有些太復雜了?”京鋼廠的范廠長覺得步子邁得有些大。

  “復雜,但是也沒復雜到不能接受的程度嘛,理論上這東西就是一個頂吹加一個底吹,搞底吹不如一步到位,想怎么吹怎么吹。”該大跨步的時候,高振東一點兒不含糊。

  好像很有道理誒,同志們被高振東的樂觀情緒感染,對啊,什么頂底復吹,沒那么邪乎,就是兩者的結合,而且適應性強,適應鋼種多,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同志們紛紛點頭,這個可以!

  不過京鋼廠的總工對這方面更了解一些:“根據國外的研究和文獻,底吹對爐齡影響大,而且對氧氣的流量精細控制要求高,需要同時控制頂吹和底吹的氣流參數,對我們的工人同志要求有點太高了吧?操作難度高,也是很影響生產率的。”

  底吹容易結焦需要清理,底部氧槍的更換也比較頻繁,這些都是影響爐齡的因素。

  范廠長拍了拍總工的手臂:“你忘記了,高總工麾下大將方科長在我們廠正在做什么?氧氣流量控制和頂底雙控,不正是人家現在在搞的事情嘛。”

  總工拍拍腦袋,“噢”了一聲,有點自嘲的笑了起來,忘記了忘記了,自動控制這套東西有點新,總是忽略。

  高振東也笑道:“爐齡受一定影響,但是其實主要是氧槍等配件受影響,對于轉爐本身影響不是太大,而且也主要是增加清理結焦、更換氧槍等的工作時間,綜合下來還是很劃算的。當然,底吹也有很多缺陷,甚至反過來會造成攪拌不均勻等問題,但都能通過改進工藝,并利用自動控制手段干預等方法,得到很大的抑制,綜合來看,頂底復吹還是利大于弊。而且,頂底復吹的攪拌效果好,當前技術條件下,我算過,估計鋼水的收得率可以比頂吹法高那么12個百分點。”

  鋼水收得率可以高12個百分點?聽見這話,同志們可就不困了。

  高總工的分析結論,他們還是比較相信的,多年來的事實證明,高總工在這方面鮮有失手,預測與實際基本吻合的概率極大。如果預測與實際相差很大,那大概率是負責具體落地的單位有點什么問題。

  在這方面,同志們對高振東的信任就是這么夸張。

  而這大概率能實現的12鋼水收得率,馬上就讓同志們的神經興奮起來,別小看這么點,實際上是一個很不錯的數字,100噸鋼多1.5噸上下,這是什么水平?

  至于缺陷什么的,那好說,克服就是了,搞科研,還是要注意抓主要矛盾。

  沒有什么技術是完美無缺的,如果有,那么大概率就會有個缺點是貴。

  同志們當然也知道這個道理,和高振東一起,展開各方面的討論分析之后,最終同志們一致認定,這個頂底復吹值得搞。

  現在唯一的就是技術問題。

  對于這個問題,高振東的解決方法很簡單,而且極為粗暴。

  砸,用資料砸!

  高振東砸出來一整套頂底復吹的工藝資料,甚至不只是純氧頂底復吹,而是可以使用保護氣的頂底復吹方案,雖然比較粗,一些細節并不明確,但是已經足夠同志們輕松開展工作。

  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整個工藝的流程設計、爐子的結構、冶煉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氣體的選用、冶煉中的反應過程等等。

  至于噴頭多粗、要布置幾個、用什么材料、流速多少這些細節問題,京鋼廠的同志有的是辦法去解決,解決不了也要解決,否則都不好意思和高振東打招呼。

  同志們都有些好奇這東西怎么來的,高振東簡簡單單一句“我抽空分析的,沒有實踐過程,所以難免有缺陷,具體落地還需要同志們做細節調整”就對付過去了。

  抽空……同志們覺得腦袋上青筋有點冒。

  但是還不能不服氣,人高總工分析的這一套東西,雖然他很謙虛的說沒有經過實踐,但是不需要實踐的原理、理論等部分,一眼看上去一點兒毛病沒有。

  看了這套技術,京鋼廠的同志總算是明白為什么高總工不在上一次就把這個拿出來了,上一次是對轉爐爐齡的改進,而不是改進轉爐的整體結構。

  而這個頂底復吹要對轉爐進行徹底的顛覆性改進的,短時間根本完成不了。高總工的安排很合理,先解決壽命問題,讓各大鋼廠能有轉爐用起來,然后再進行進一步的改進,或者說,搞個新爐子!

  再結合剛才高總工說有“兩個技術”,看來這個新爐子上面,高總工寄予厚望啊。

  “高總工,您剛才提到兩個技術,這是一個,那另外一個是?”范廠長算是代表同志們問出了他們的心聲。

  高振東沒有直接回答,依然是先問問題:“范廠長,你們現在轉爐煉一噸鋼,消耗的水電風氣等能源的總和,折算成標準煤大概是多少?”

  能源這東西可不止是電和燃料,實際上送入煉鋼爐的所有這些東西,都是能源的一部分,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可以采用折算標準煤的方式進行計算。

  這比僅僅計算電、燃料這些直接能源要科學、全面得多。

  這個問題把范廠長給問住了,不止是他,就連負責技術的京鋼廠總工都卡了殼。

  消耗的直接能源倒是沒問題,他們一口都能報得出來,包括這里的每一個京鋼廠的同志都是如此,反倒是高振東自己可能不大清楚,因為他掌握的資料,時間和現在不太一樣,數字可能就不同。

  但是高總工這個問題太刁鉆了,把水、氣、風等等都要折算進去,這種方法在這個年頭并多見。

  不過同志們服氣的是,高總工這個問題雖然刁鉆,但是人家科學啊!

  反過來倒是自己這幫人,在計算能耗的時候就沒考慮到這件事,考慮問題就是沒有人家全面。

  風不是從風機來的?風機難道不消耗能源?沒考慮這一塊,的確就是漏項了。同樣的,水、氣等等類似。

  技術還沒學到,倒是先學會了怎么全面計算能耗了,也算是值得。

  得,那還愣什么?趕緊算吧!

  好在這里都是京鋼廠的技術骨干,功底和經驗非常扎實,對于整個冶煉流程里每一個環節都異常清楚,水的揚程和流量多少,風機功率多大,氣體流速流量多少,了如指掌。而這些數據,都是可以最終折算標準煤的。

  同志們你報一個數,我報一個數,在會議室的黑板上記的記,算的算,忙活了好一陣,然后又換人驗算了一遍,才有些不好意思的給高振東報了一個數字。

  “高總工,大約是30千克標準煤/噸鋼。”

  高振東看著這個數字笑道:“那如果我們有辦法在完成煉鋼的前提下,把這30千克標準煤從轉爐摳回來,甚至還可能摳得更多,實現負能量煉鋼,同志們覺得怎么樣?”

  京鋼廠的同志們差點兒想說高振東信口開河、胡說八道。

  空手套白狼?搞技術也要講究基本法的,能量守恒聽說過沒?看看轉爐里滾燙的鋼水就知道,這根本就不可能。甚至還想要倒摳出來,電表倒轉是吧?

  煉鋼倒是會產生很多熱量,但是回收這些熱量是不可能的,從轉爐結構和煉鋼過程來看,技術上不可行,而且熱量的隨意回收,還可能對煉鋼過程產生重大影響,直接影響鋼材質量甚至就煉不成鋼,可謂得不償失。

  但是這可是高振東同志,想到這里,同志們很理智的沒有反駁,倒是京鋼廠的總工問道:“高總工,能說得具體一點么。”

  高振東指了指黑板上的這些運算過程道:“能量是什么?在你們這里,主要表現方式就是兩種——動力、熱量,對不對?”其實這兩個東西就是同一個,但是宏觀表現有些不同,在這里可以分開算。

  “對。”這個傻子都知道。

  “那煉鋼的產物里,有沒有這兩個東西?”

  動力?熱量?

  同志們感覺腦子好癢,好像要長腦子了。

  “高總工,您指的是蒸汽和煤氣??!!”

  煉鋼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蒸汽,而碳氧反應會生成大量的煤氣,沒想到高總工把主意打到它們身上了。

  高振東點點頭:“對,就是它們!我說把能量摳回來,又沒說要直接回收能量,只要是能量載體就行嘛,雖然這些能量不能直接用于轉爐煉鋼本身,但是其他地方用處可多了,用在其他地方,其他地方消耗的能量就少了,這也算是轉移支付嘛,哈哈哈。”高振東樂呵呵的笑了起來,和同志們開了個小玩笑,這讓他心情很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