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雷海上空,道法證就劫云漸散。
原本應當連發九劫的九霄玄真破滅天雷劫,被陸城通玄一劍斬破雷基,就此潰散,漫空雷劫精氣化為流光大半被那道人吞吐吸納,以周天運煉。
陸城凌空而立,身周兩道紫青劍氣如龍盤旋。
他緩緩睜開雙眼,眸中似有星河倒轉,日月輪替。元神初成的剎那,方圓千里的天地靈氣如百川歸海,向他匯聚而來。
“這就是元神境界…初窺法則之道。”
他低頭看著自己的手掌,肌膚如玉,其中卻蘊含著足以移山填海的力量。
體內法力如淵似海,比之元嬰時期深厚何止十倍。更重要的是,此刻他能清晰感知到天地間流轉的天道法則之力,那是構成此方世界的根本。
“恭喜師尊證就元神!”
苗楚云,石生與云凰兒皆是飛身上前,臉上皆是掩不住的喜色。
尤其是苗楚云,眼中含淚,她是在場弟子中最早拜師的一人,比任何人都清楚陸城這一路走來的艱辛。
“恭喜夫君證就元神!”
陸城微微頷首,目光掃過陸續趕來的眾人:蕭家姐妹、薛玉真與云靈兒、師尊黃龍子、寶相夫人…每個人臉上都帶著由衷的喜悅。
“辛苦諸位護法。”陸城聲音依舊溫潤,卻自然帶著一種莫名威嚴。
“此番渡劫,我收獲頗多,需閉關鞏固。楚云、石生,你們負責善后事宜。”
“弟子遵命!”苗楚云與石生兩人齊聲應命。
就在此時,天邊忽然亮起一道赤色霞光。
那光芒初看時還在千里之外,轉瞬間便已來到近前,化作一位白袍老道,仙風道骨鶴發童顏。
“赤霞神君!”黃龍子低呼一聲,連忙上前見禮。
來人正是五火崖歸元洞的赤霞神君,元神修士,威震七界的存在。此刻他腳踏赤云,遁行萬里,卻面露笑意。
“恭喜陸道友,證就元神,從此吾道不孤矣。”赤霞神君聲音洪亮,如洪鐘大呂。
“老夫之前觀你渡劫時引動的天地異象,便知你非池中之物。今日一見,果然更勝往昔。”
陸城持道禮還禮道:“神君謬贊了。晚輩初入此境,尚有許多不足之處,還需向神君請教。”
赤霞神君聞言大笑道:“好說好說!以陸道友根基之深厚,實乃老夫生平僅見。假以時日,必能遠超老夫。”他說著,同時目光掃過。
陸城頓時心領神會,側身相請:“若是神君不棄簡陋,還請入內一敘。”
此時的萬雷道宮經過化神天劫,多少是有一些破損的。
“此道宮有真仙降世,何談簡陋。”
兩位元神修士并肩步入道宮,留下眾人面面相覷,神色振奮。
因為在場任誰都知道,陸城煉就元神對于在場親近之人的道途都是大有裨益的。
不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僅僅只是有一位元神修士作為師尊、弟子,對于修士而言便幾乎等同多出一張七階保命符。
當然,修煉魔道的師尊不算在內。
萬雷道宮核心青玉道宮內,茶香裊裊。
赤霞神君輕抿一口靈茶,不由出聲贊道:“好茶!此茶蘊含雷機,飲之暗含生機之力,想必是陸道友以萬雷海特有的靈茶所制?”
“神君慧眼。”陸城微笑:“此茶名為‘雷音’,每年僅能采摘三斤。神君若喜歡,待會帶些回去。”
這種靈茶出產自于地仙靈界,需要雷機旺盛靈氣充裕之地才能培育,陸城通過九黎鼎走私下界,種在萬雷道宮所在島嶼之上,還需要以仙玉提供靈氣,才能有所產出,實為七階靈物。
其本身便有滋養神魂之效,若修士長期服用,對修煉神識大有好處,若炒煮技藝得當,更有祛除心魔、平心凝神之功效。
“哈哈,那老夫就不客氣了。”赤霞神君放下茶盞,神色漸肅:
“陸道友,明人不說暗話。此前歸元洞與寶光商會的分成比例,確實有些不妥。”
陸城聞言不動聲色:“神君的意思是?”
“老夫提議,從今日起,商會收益歸元洞只取一成。”赤霞神君直視陸城。
“不僅如此,老夫還愿以個人名義,贈予陸道友三枚‘赤陽丹’,助你鞏固道基。”
饒是陸城心性沉穩,聞言也不禁挑眉。
這赤陽丹乃是歸元洞鎮洞之寶,以萬年朱果為主藥煉制,對元神修士大有裨益。赤霞神君此舉,誠意不可謂不足。
“神君厚愛,晚輩愧不敢當。”陸城沉吟道:
“不過寶光商會能有今日,確實多賴歸元洞庇護。這樣吧,收益就按神君所說由八二改為九一。至于赤陽丹,無論歸元洞出多少,晚輩都愿意以市價購買。”
當年陸城借助五火崖歸元洞的聲威,建立起寶光商會,歸元洞也要有不少弟子出力護衛,能得到商會純利的兩成,但那個時候赤霞神君并沒有過多使用商會渠道。
現在想是要沖擊自身法力瓶頸,短時間內需要大量資源,所以售出赤陽丹,順勢向陸城賣個好。
陸城很快想明白其中關竅,直接說明寶光商會愿意資助赤霞神君沖擊瓶頸。
赤陽丹是七階下品靈丹,藥效很好,但藥性太過暴烈,丹毒太多。寶光商會大量收購的話,會使大量流動靈石被壓住,也是不小的負擔。
赤霞神君聞言眼中精光一閃,隨即笑道:“好!陸道友快人快語,就這么定下。”
兩人相視一笑,舉杯共飲。
看似簡單的三言兩語背后,卻是巨大的利益往來。赤霞神君主動讓步,既是對陸城實力的認可,也是對未來雙方合作的期許。
夜深人靜,陸城獨坐道宮靜室。
他掌心懸浮著一團五色之氣,時而化作劍形,時而如龍游走。這是他以先天力之大道領悟所凝聚出的“元神法力”具現,蘊含著他對大道的理解。
三千大道,一元法則。
即便是真正的上界真仙修士,也不敢說自己領悟、掌握了多少,到了地仙靈界,修士斗劍、斗法一樣是法術、法寶、符咒、劍術,似乎看不出多少各自所領悟天道法則的影響。
但實則這種影響卻又體現在方方面面,甚至直接關乎著修士未來成道與否。
便比如這先天力之大道,陸城一世近千年修行,修煉法術、使用法寶、使用符咒,修煉劍術,一身十二層的法力中,半數內功心境影響,怕是有半數亦要受到外功種種影響。
一個長于劍術的修士,哪怕修煉中正平和的法力,天長日久,法力當中自然而然就會帶上一股鋒銳凌厲之意。
一個長于體修的修士,哪怕修煉中正平和的法力,天長日久,法力當中自然而然就會帶上一股雄渾剛勁之意。
所以修仙界有極少數劍修,一生舍劍之外再無它物,法寶不用,符咒不用,只修劍術,只用劍術,便是追求自身身心氣意歸一,為未來追求更高劍道境界奠定雄渾根基。
這樣的修士修煉到七階元神境界,的確會變得極為可怕,哪怕在元神修士中,也是少見的強者。
但絕大多數這樣的修士,都死在半路,根本就修煉不到元嬰、元神的境界,因為自身天賦才情不夠,也因為受限太多。
陸城劍體雙修,又長于符道,身上的法寶也是眾多,在某種意義上,身心氣意是有些駁雜的,但悟透這先天力之大道后,體內法力凝結匯聚成一股力道,打破種種樊籠,復歸純一。
先天力之大道,本就由萬力組成,可以化為一萬二千三百四十五種法則之力,陸城現在所領悟的,連皮毛都算不上,連一萬二千三百四十五種法則之力中的一種他都吃不透,甚至就算未來修煉到上界真仙境界,也未必能悟透、掌握多少。
不過沒有關系,高階修仙者的時間視角是與凡人不同的,百年不夠便千年,千年不夠便萬年,執掌九黎鼎晉升化神境界后,陸城甚至感到自己可以直接“跳躍”到地仙靈界去,從此天壽無極,長生不老。
“不過不急,不急,我先修煉兩千年再說,好不容易才在人間界修成高層修士,現在急著去地仙靈界做什么?最好修煉到化神九層圓滿,飛升之后稍做籌備,便直接晉升返虛,返虛修士在地仙靈界不大不小也算個人物了,再有太清宗作為山門背景,足可自保。”
陸城修煉勇決,卻并非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恰恰相反,很多時候越怕死就越會死,敢于直面劫難才能避過許多生死危機。
“你終于舍得放我出來了?”
突然,一道金光自他袖中飛出,化作金靈道人的身影。這位金翅大鵬所化的女冠此刻面色復雜,既有不甘,又隱含一絲欽佩。
陸城收起掌中五色之氣,笑道:“金靈道友何出此言?九黎鼎內靈氣充沛,對你恢復修為大有裨益。”
“少來這套!”金靈冷哼一聲,一身金袍無風自動。
“你明知我問的是什么。為何渡劫時不讓我出手相助?以我的天賦神通,至少能替你分擔三成劫力。”
陸城神色淡然,卻仍舊解釋言道:“正因為知道你能分擔劫力,所以才不讓你出手。”
見金靈面露疑惑,他繼續道:“天劫既是上蒼對于修士的考驗,也是修士的機緣。劫力越重,渡過后的收獲越大。我以《玄門丹鼎煉形秘典》中的秘法引劫入體,就是要借天劫之力淬煉元神,夯實道基。”
金靈怔了怔,隨即恍然:“所以你故意采攝無定天風,甚至放任心魔劫發作…瘋子!你就不怕玩火自焚?”
“怕死的人求長生,但真正想證就長生,自身卻不能怕死。”陸城語氣平靜,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化神天劫,地水火風齊至,心魔暗藏,陸城以自身神通法力硬接地水火三劫之力,身中心魔,只能以肉身法力硬接無定天風,但是他將三昧真火隱藏于自身下中上三丹田內,以天地人三才之火煉化無定天風,正合以火克木之道。
身中心魔,雖然難以自控,但在長久的心魔幻境之內,陸城的通玄一劍內劍外劍運轉卻并沒有停下,修士于心魔劫中歷經千百世輪轉,外界卻只是片刻功夫!
但也正是利用這一點,陸城方才將自身通玄一劍運轉到極致境界,一劍斬破九霄玄真破滅天雷劫,使得九劫連環,直接斬破。
“更何況,若是連這點風險都不敢冒,談何對抗圣陽、孔極二妖?”
聽到這兩個名字,金靈眼中厲芒暴漲,背后隱約浮現金色雙翅揮舞。她沉默良久,忽然問道:“陸城,你真有把握對付他們?”
“現在沒有。”陸城坦然道:
“但我已成就元神,又有九黎鼎在手。只要再給我百年時間,未必沒有一戰之力,千年之后,便是他們二妖聯手,我又有何可懼?”
金靈死死盯著他,似要看清他心中所想。片刻后,她長嘆一聲:“罷了…既然你已走到這一步,我便實話告訴你。圣陽的‘十日裂神咒’并非全然無法可破。”
陸城眼中精光一閃:“哦?”
“當年我全盛時期,曾與圣陽交手三次。”
金靈聲音低沉,帶著刻骨恨意:“最后一次,我幾乎撕下他一只翅膀,卻也中了十日裂神咒。此咒以太陽真火為引,焚燒元神,確實歹毒。但…”
她頓了頓,繼續道:“但此咒有個致命弱點——它必須以施咒者的本源真火為引。若施咒者受傷,咒力便會減弱。若施咒者死亡…”
“咒印自解。”陸城接話,眼中閃過明悟之色:“難怪圣陽要急于追殺你所有分身,他是怕你恢復實力后找他報仇。”
以此種本源真火為引施法的秘術,相生相克,金靈現在固然火焚元神,日夜痛苦,但她越強大,反制之力也會讓圣陽受到影響。
金靈冷笑:“不錯。那雜毛鳥看似驕狂,實則色厲內荏。他不敢給我任何翻盤的機會。
只是,你的這件法寶實在強大,讓他用盡諸般法門,也尋不到我的所在。”
接著,金靈道人又看向陸城,目光灼灼:“現在,你明白我為何選擇與你合作了?”
“因為我可能是唯一有能力,也有意愿對抗圣陽的人。”陸城點頭:“金靈道友放心,你我目標一致。待我準備充分,必助你報仇雪恨。”
金靈深深看了他一眼,忽然展顏一笑。這一笑如冰雪消融,明媚不可方物:“陸城,記住你的承諾。若你真能助我報仇,我金靈…愿奉你為主,此生不渝。”
話音未落,她已化作金光重回九黎鼎中,只余一縷幽香在靜室內飄蕩。
唯余那道人盤坐法臺之上,再次閉目凝神。
萬雷道宮深處,青玉鋪就的靜室內靈光氤氳。
陸城盤坐于蒲團之上,雙目微闔,周身五色光華流轉。元神初成后第七日,他仍在細細體悟著體內每一分變化。
“元神神通,五行仙氣…”
隨著心念一動,他右手掌心浮現出一縷五色糾纏的氣流。
尋常修士修煉到元神境界,體內法力會自然轉化為“元神法力”,但唯有領悟到某種天道法則的修士,才能將元神法力進一步凝練為“仙氣”。
當然,是針對于下界修士的仙氣,或者稱之為偽仙氣,但也已經是此界承載的上限力量。
練氣境界,本命神通為氣海,可以增幅修士氣脈存儲,令自身的法力深厚,遠遠超過尋常同境修士。
筑基境界,本命神通為大五行地極真火,可消融化解同境界世間絕大多數異種法力,便是高境法力若多年煉化,也有較大把握拔除。
紫府境界,本命血火,自測自量,掌生控死!消耗自身壽元,以血祭劍,可以迫發自身斬出遠超過自身境界的劍速、劍力、劍氣。
金丹境界,本命神通為大日天火,勾通下中丹田,氣火、精火、神火,三火歸一,煉就三昧真火。以此三昧真火,陸城燒煉法體,采攝修行近千年,終于鑄就出金剛不壞一般的法身,最為重要的是不懼污穢損毀,只要一息尚存,三寶仍在,就可以燒煉肉身,復現生機。
元嬰境界,修得本命神通通玄一劍,分為外劍內劍兩個部分,其中外劍悟虛,以天魔算法主導融合,通過各種計算,測量對手狀態與世間萬物,天機運轉,一旦計算完成,挺劍擊出,幾乎無有不中。
內劍悟實,周天運轉穿行于經脈,剎那行氣八萬里,貫通周身竅穴與天地靈機,最后內外雙劍歸一斬出,殺力無雙。
‘這元神境界的五行仙氣神通,卻是因為我領悟了先天力之大道方才融合元神法力凝聚。
我能感覺到,這五行仙氣在攻守飛遁療傷上皆有奇效,最為厲害之處卻是提升了我對五行道法的理解親和,《玄門丹鼎煉形秘典》當中有一門五行天遁仙術,世間萬物幾乎莫出于五行,修煉成此門遁術之后,就能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就算是更高過自己一個境界的修士出手,也休想輕易擒拿住自己。
此五行仙氣配合先天一氣大擒拿,似乎也別有一番妙用。’
先天力之大道包羅萬象,陸城以五行之道去闡述自身理解也并無問題。
通玄界的修士合煉煞罡,法力勇猛精進,修煉有成后,更比其它七界修士多出一道本命罡氣神通,相當于一件六階防御法寶,陸城同樣也有此術,他修煉到元嬰九層境界后,這道本命罡氣的威力甚至隱隱超過六階頂級防御法寶,并且更加控御自如。
但大多數時候陸城根本用不到這罡氣,他本身精于劍術,遇劫之時先是以劍光護身,其次修煉體修之道,以至于這道威力不俗的本命罡氣,在他的身上存在感極低。
但卻是通玄修士,戰力超乎同階修士的根基所在。
而至今日,這道本命罡氣先是融入元神法力,再后融入五行仙氣當中,使陸城的五行仙氣更加凝實兩分,也算物盡其用。
這一日,陸城正在修真煉法、參悟上界道書,有五行仙氣相助滋養法體,陸城發現自己修煉一切五行法術神通,都如水到渠成的本能一般,因此有些沉迷其中樂不思蜀。
‘仙道劍訣豈是不便之物?我以五行闡述力之天道,山川河流,樹葉枯草皆為五行之屬,皆入我之劍內,一劍揮出萬法相隨,天地俱動,亦是萬力演化。’
陸城能夠達到今日之境界,過往經歷是其一,自身天賦是其二,但其性趣好學亦是其三,其好劍如好色者也,如此之人,豈有修術不成?
清晨,陸城剛剛修煉完一道法術,便有數位元嬰修士結伴進入道宮,遣傀儡侍者進入送來傳訊靈符。
諸位弟子前來拜見,想為師尊舉辦元神慶典。
苗楚云,幽冥,石生,云凰兒等人齊聚甚至還有陸乘風,陸城盤坐于云臺之上,周身靈霞繚繞,聞言微微皺眉。
他素來不喜瑣事纏身,更不愿勞民傷財,便淡淡道:“修道之人,何須這些虛禮?你們各自安居修行便是。”
然而二弟子苗楚云卻上前一步,恭敬行禮道:“師尊,此次慶典非為虛名。
您初證元神,正是威震七界之時,若能借此機會結交同道,對我寶光商會與宗門發展都大有裨益。”她頓了頓,又補充道:
“況且,赤霞神君、海淵城等諸家勢力皆已派人遞帖,若一味推拒,反倒顯得倨傲。”
諸名弟子當中,苗楚云自幼跟隨陸城是最為貼心的,她辦事用心,向來少有差錯在陸城這里也有著臉面。
陸城聞言目光微動,想起此前赤霞神君主動讓利之事,心知苗楚云所言不虛。
他沉吟片刻,終究還是點頭言道:“既如此,便由你與石生操辦,但一切從簡,莫要大辦以至于太過繁瑣。”
苗楚云眼中閃過一絲喜色,連忙應下。她深知師尊性情,能松口已是不易,當即退出與石生等人商議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