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五十五章 筑基六關,我今入道

  天道筑基,自然并非真有天道垂青,為一介練氣小修士筑就道基。

  而是傳說中的一種狀態:法力精純且打磨圓滿,臻于法有元靈之境,又兼心有頓悟,法力自然運轉沖擊筑基瓶頸。

  與主動沖擊筑基不成則死,或者借用筑基丹可能失敗相比,天道筑基乃是諸般圓滿成就,不僅斷無失敗之理,筑就的道基還有眾多妙用。

  若此刻仍在郯淵仙城的二階靈脈洞府,李慶定然不會有片刻猶豫。

  但這是在靈氣墮怠的異界,且無防護法陣護持,貿然筑基,誰知會不會有被人“阻道”的風險。

  是順天應道,沖擊筑基?

  還是平復法力,以待來時?

  李慶心念電轉,前次失敗的不甘,與保住一命的慶幸,齊齊涌上心頭。

  來不及多想,他決定順應本心:“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筑就道基,便在今日!”

  “這青珠米的收獲,就交給你了!”李慶轉身跟雷恩交代了一句。

  隨即,他引動靈契,將還在傻樂的潮音,與蟲草一起收歸丹田,隨即一個風遁,離開了萵苣島。

  萵苣島往東,一處海底溶洞。

  李慶悄然水遁而至,攀著鐘乳石,進了一處未被海水倒灌的石洞。這是他此前尋寶時發現的。

  他取出隨身的防護法陣,又將各種防身的符箓、法器放在手邊,以備不測,便席地趺坐,任憑法力自行游走。

  “嘩啦啦……”澎湃的青木法力,如同源源不斷的潮水,走經脈,過竅穴,直奔頭頂靈臺。

  與小腹丹田一樣,頂上靈臺亦非真實存在于人體,而是另一處芥子須彌般的所在。修真者的神識,便生發于此處。

  但神奇的是,靈臺不在此處,不在彼處,每時每刻都在變化,玄之又玄,不可捉摸。

  而筑基第一關,就是以法力為媒,錨定靈臺,明了自身“神”之所在。

  上次筑基時,李慶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一點點小心試探,仍走了不知多少彎路。縱然有筑基丹補充,法力仍消耗大半。

  而此次天道筑基,法力無需刻意牽引,隨緣而動,自然而然便蹚出了最優解。

  冥冥之中,一處關竅被青木法力洞開,頓時有“天音”在靈臺回響,浩浩蕩蕩,恢宏闊大,讓其神識為之一窒。

  眼前仿佛有天花亂墜、地涌甘泉,無窮大道妙理展露無疑,讓李慶油然生出“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慨嘆。

  “區區神識幻象,如何亂我道心?”李慶微微一哂,謹守本心,任其變化萬端,只作夢幻空花。

  上次筑基,李慶險些為之所惑。而今日太極陰魚的感悟尚在心中盤桓,這幻象與之相比,便有些難登大雅之堂。

  不多時,諸多幻象散去。

  一股青木法力順利抵達,化作一架長橋,下連丹田,上接靈臺,幾乎沒有一絲損耗。

  “轟隆隆——”

  這是法力落入神識之中,氣與神合,宛如陰陽之變,在靈臺中交媾不休。

  李慶謹守清明,觀其演變,不敢有絲毫怠慢。

  便見法力與神識之間,緩緩流淌出一滴純粹的真元,在靈臺中積蓄著。

  如此反復,不絕如縷。點點真元,便逐漸沉淀為一汪靈液。

  錨定靈臺,勘破幻象,化生真元,這便是筑基前三關。

  如此,過去約有半日。

  李慶的神識已然疲憊,青木法力便也如潮水般退去,不再匯入靈臺。真元靈液隨之定格在八十一滴。

  看著不多,但與李慶上次筑基,不過二十來點真元相比,可謂天壤之別。

  而這一關,與功法修出的法力直接掛鉤。因為練氣修士神識畢竟脆弱,法力越駁雜、虛浮,對神識的負擔就越重。

  而大派真傳,修上乘法門,凝煉的法力更為精純,便能在這一關占盡優勢。

  據李輝轉述,李哲初次凝煉真元,不過三十九滴。而炎陵谷真正的嫡傳子弟,大約為四十八滴。

  兩相比較,便知李慶如今的八十一點真元,竟是何等驚人!

  但李慶顧不得這個,反而提起心來,引導新生的真元,沿著法力開辟的來路,達成第四關:返照丹田。

  他上次筑基失敗,便壞在了這一關。

  若說法力如浮油,那真元便是汞液,自靈臺滴落而下,乍一進入經脈,便產生極大負擔。

  流淌而下的真元,壓迫經脈,鼓脹竅穴,如同不受控制的野獸,橫沖直撞,蠻不講理。

  而一旦突破竅穴封鎖,新生的真元便會自行散佚,歸于無形,這筑基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若要達成這一關,要么將經脈竅穴,塑造得更加堅韌,要么便需足夠的真元支撐損耗。

  李慶自己便是煉丹師,自然吃了不少護脈養穴的丹藥,更有劣品筑基丹護持。

  然而,藥力畢竟有極限,而二十來點真元,委實過于拉胯,根本支撐不了這一路損耗,以致功敗垂成。

  但今時不同往日!

  李慶周身經脈竅穴的損傷,連同積聚的暗傷,在上次靈火煉身時,已悉數彌補修復,且猶有增強。

  八十一滴真元如有靈性,也不隨處亂竄,沿著法力構架的最優解長橋,一路濤濤,如同大河奔涌,就這么勢不可擋地匯入了下方丹田之中。

  “轟隆隆!”恍惚間一聲驚雷。

  簇新的真元落入丹田,便如水入油鍋,將其中殘余的法力“炸”得翻涌、升騰起來。

  在真元的浸染下,原本還算磅礴凝實的青木法力,開始純化聚合,朝著真元的質地變化,很快便消耗一空。

  蛻變后的青木訣隨之運轉,海量的天地靈氣源源不斷地涌入,卻仍然有趕不上趟的意思。

  “到底不在修真界,更沒有二階靈脈。”

  李慶嘆息了一聲,內視丹田,找到驚駭得抱作一團的三只精靈蟲:“速以蟲草匯聚靈氣,莫要遲疑!”

  新契約的潮音仍有些害怕,但阿筍和阿藻卻毫不猶豫,立馬勾連蟲草引動天地靈氣。

  “轟隆隆!”

  東部的某處海域上空,雷聲轟鳴,閃電肆虐。

  狂風卷集著烏云,波浪在憤怒的飛沫中呼叫,一派蒼茫景象。

  磅礴的天地靈氣,一改沉郁本性,席卷著暴風雨,朝這邊灌注而來,仿佛惡龍吸水一般。

  驀地,又有三個靈氣小龍卷在附近生成,盤旋交織著,攪動風雨,更添幾分猙獰。

  “轟隆!”一道閃電豎直劈下,掀起狂瀾,傾覆了一艘出海捕魚的木船。

  “海神啊!求求您息怒吧!”

  “災厄之龍,是災厄之龍來了!”

  “救命啊!我的蘿拉,等我,我一定會活著回去的!”

  水性再好的漁民,面對這沛然莫當的天地之威,也只能在徒勞的掙扎中,爭取哪怕一絲活命的機會。

  “咕嚕嚕……”體力不支的漁民,已經嗆了幾口水。

  面對著一浪高過一浪的波濤,所有人都絕望地閉上了雙眼,向自己信仰的神祇,作最后的祈禱。

  溶洞之內,海量的天地靈氣匯入,凝煉的青木真元充塞丹田,開始抹除上次筑基失敗的最后殘余。

  “嘩啦啦——”真元如大江奔騰,朝著天維之門虛影下方,狠狠沖刷而去。

  此前所剩不多的真元,如同薄雪入沸湯,頓時一掃而空。

  筑基第五關,法力液化,一蹴而就。

  被這陣仗嚇得緊閉雙眼的三只精靈蟲,連同蟲草一起,落入新生的青木真元之中,卻沒有一絲顛簸。

  “咿呀?”阿筍好奇地睜開眼。

  只見一股真元化作碩大的青蓮,將它們穩穩托起,隨著真元的運轉而四處游蕩。

  倒是三株蟲草還落在真元里,一派隨波逐流的模樣。

  它用獨角碰了碰阿藻,又用尾巴尖拍拍潮音,示意它們別怕。

  “唔哩?”“咕咔?”兩只小家伙睜開眼睛,見確實無礙,便又歡快地和阿筍鬧作一團。

  李慶任他們在丹田打鬧,全身心地投入到筑基的最后一關。也就是筑就道基。

  他雙目微瞑,神識涌動,翻卷起自踏足修行以來,所有的見識與感悟。

  從原本平平無奇的青木訣,到如今遠勝大派真傳的上乘法門。

  從靈植種植,到丹藥煉制。

  從修真界奮斗的一甲子,到異界所獲的精靈蟲。

  從天維之門,到青木虛影,再到此番隱約聽到的潮聲……

  一切的感悟,一切的法門,在這一刻,都化作了李慶凝聚道基的資糧。

  “筑就道基,就在今日啊!”他打開儲物袋,將李昉所贈的玄晶果整個吞服。

  此果于凝聚道基有益。若在郯淵仙城,李慶天道筑基,自然用不上。但此刻身處異界,未免夜長夢多,李慶便也顧不得吝惜資糧。

  無聲無息間,丹田正中“天維之門”虛影下方,一座質樸的高臺兀地顯現。

  李慶神識自靈臺落下,在高臺上化作三頭身的娃娃虛影,盤腿趺坐,嘆了聲:“蹉跎六十載,我今入道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