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87章 凍土上的渴望與野心、碳中和

  當東山府掀起拆遷狂潮的時候。

  6月中旬,隨同太陽北上的太平洋暖流,經過兩個月的交鋒,終于驅散了西伯利亞上空的寒意。

  一時間,冰封大地開始消融,萬千小溪開始流動,世間萬物開始復蘇。

  楚科奇東南角。

  阿徳雷奇斯基三系1185農墾區。

  綠意才露尖尖角的蒼茫山谷中,適用于凍土耕耘的聯合播種機,在三系極地核汽輪機的驅動下,噴吐著滾滾熱霧,肆意咆哮疾馳。

  山谷的正中間,三座石頭砌筑的大瓦房,簡簡單單的圍成一座四合院,院外設有鐵絲網和自動化警戒塔,院內擺放著各式各樣的農機和農墾工具。

  當地時間,上午11點。

  “小林君,看我抓到了一條超大號的北極鱈!”

  倭島陸自隊的俘虜,1等陸士中村三郎,身穿三系農墾廠外人員制式服裝,懷抱一條烏七八黑的魚,興高采烈的沖進四合院,“我們中午是不是可以喝兩杯?”

  然而抬頭卻看到,昔日的小隊長,1等陸曹小林君,正在操作土壤化驗裝置,制作高能詐藥。

  并且昔日的戰友們,有的使用壓鑄設備制造炮彈殼,有的使用銑削設備制作導彈發射基座…

  “這?”

  “中村三郎,你對遠程遙控系統比較熟悉,你負責把核汽輪機聯合收割機的控制裝置,改造成只能為我們所用,令它成為一輛可以沖鋒陷陣的極地戰車!”

  “我…”

  “你也不想莫名其妙的死掉吧?包括你的家人。”

  “可是…”

  “沒有什么可是,這是命令,快去!”

  中村三郎早就知道倭島自衛隊俘虜中的工程師,聯合破解了三系在楚科奇地區的農墾服務器,暗中掌控了農機和部分武備的最高權限(三系故意給的表層系統)。

  甚至知道這些工程師與倭島本土取得聯系,利用倭島大學生援助楚科奇大開發,趁機搞到了許多稀有金屬、加工設備、通信元件。

  所以才有了今天這般場景。

  但中村三郎并不認為這是好事。

  因為楚科奇的豐富物產,包括東南部開采出來的閃亮金礦、海量稀土,蒙蔽了這些右翼分子的雙眼。

  也令陷入癲狂的他們,不曾察覺三系農墾項目中的某些細節,更未意識到這些細節將三系體現的多么強大。

  就像他。

  當初被Y8軍用運輸機丟到這里,本以為會像毛熊俘虜的二戰前,在這極寒地區充當苦力,以至于非常絕望。

  但到了第二天,其不僅領到三份遠超倭島自衛隊標準的自熱軍糧,還獲得了一套擁有自熱系統的恒溫工裝、一套夜晚防狼驅寒帶有空氣凈化功能的睡袋。

  這三樣東西,不僅倭島做不出,就連北美也難以實現。

  第三天,三系技術員(農夫)抵達,借助同時運過來的農墾設備,僅用一上午,就帶領小隊的四十多人,建成了現在的四合院。

  然后又用兩天時間,教會了眾人如何操作三系農墾設備,以及簡單的維修技巧。

  姑且不談離譜的建設速度,這些三系農墾設備,或采用太陽能驅動,或采用核能蒸汽輪機驅動,放在外界,全都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包括四合院中配套的超高頻通信基站、無人警戒塔、無人農墾飛機、無人偵查取樣飛機、MT麥田守望者等等,同樣令人震撼莫名,仿佛目睹了另一個超前文明。

  結合在墨西哥戰場上遭遇的三系非核心試驗軍團西非主力、南洋主力、石油囯農墾大隊,試問倭島拿什么反抗三系?

  雖然倭島本土傳來了‘藤真爭取到三系支持’的相關消息,

  雖然倭島軍部真正的目標是加拿達,

  雖然倭島在加拿達西海岸的艦隊非常龐大,

  但中村三郎始終認為,利用楚科奇農墾項目暗中打造武備,然后從楚科奇陸地進入北冰洋,借此避開白令海區域的北美監視,再從北冰洋波弗特海沖進加拿大,與加拿達西海岸的倭島艦隊,兩面夾擊,拿下加拿達西北部土地,絕不是什么好的戰略。

  但瘋狂的右翼,早就掌控了倭島被俘虜的自衛隊,以及掌控了援助楚科奇農墾的倭島大學生,甚至開始漸漸架空倭島高層。

  在這種大環境中,即便中村三郎再清醒,他也必須向右翼服務,并成為右翼。

  否則自己會死,家人也會死…

  “天鬧黑卡,板載!”

  中村三郎大吼著沖進四合院的機房,開始改造三系1185農墾區的控制系統。

  其它正在忙碌的倭島自衛隊俘虜,聞言同樣大聲高呼。

  聲音激昂,充滿戰意。

  “天鬧黑卡,板載!”

  楚科奇東部。

  白令海明日島。

  三系農墾總部。

  兩年前從智囊團調任遠東貿易公司,現如今負責三系遠東項目的郭新,身穿三系北方職工制式服裝銀灰色連體恒溫服,站在三系大型會議屏下方,目視數以千計的農墾分區監控畫面。

  許久。

  “倭島自衛隊俘虜,加上右翼激進大學生,約12萬人,適應楚科奇的環境之后,憑借農墾裝備,拿下加拿達北部不是問題,但若想守住,僅有加工設備、彈藥原料,遠遠不夠。”

  其助手猶豫道:“我們在楚科奇僅有2000廠衛,3000西非士兵,如果給倭島更強的裝備,我們會被反噬。”

  “倭島此次賭囯運,若想贏,必須保證后方穩定,而后方穩定,離不開三系支持,甚至倭島要獲取冰熊的默許,才能實現跨越白令海的戰略,所以倭島在拿下加拿達,實現舉國遷徙之前,必然不敢得罪三系和冰熊。”

  “您打算交給倭島哪些先進設備?”

  “從楚科奇北部出發,穿過北冰洋波弗特海,進入加拿達,航程2000公里,假設倭島運兵船30節速度,至少需要35個小時才可以實現登陸。”

  郭新切換出地圖,畫上一個虛線,“如果倭島獲得我方的極地翼地效應運輸機,以每小時480公里的速度,從楚科奇出發,五個小時內,即可登陸加拿達。”

  “郭董,雖然北冰洋在暖機,沒什么大風大浪,但翼地效應運輸機,依舊存在被浪濤拍碎的可能性。”

  “倭島在二戰時期可以搞出零式沖鋒,現在也可以搞出翼地效應運輸機沖鋒,畢竟都已經開始賭囯運,折損幾架,損失幾千人,如果可以輕松登陸加拿達,與加拿達西海岸的艦隊實現兩路夾擊,倭島完全可以接受。”

  “這樣的話.那我們就抽調一批倭島自衛隊的飛行員,學習翼地效應運輸機?”

  “嗯,在AI和輔助駕駛的幫助下,一天就能搞定。”

  “好的。”

  當倭島磨刀霍霍,戰意越來越高昂的時候。

  6月末。

  三美和談進入第二輪。

  此次協商會議設在京城大禮堂。

  三系代表包括:特邀嘉賓老沅、十里營街道辦主任黃干臣、三元農業總經理李昌恒、三元高科能源負責人。

  北美代表包括:國務負責人萊斯、財務負責人亨利、商務負責人卡洛斯、環境署負責人斯蒂芬。

  雙方協商內容包括:全球氣候變化、全球環境污染、全球碳中和。

  協商背景是:

  北美去工業化,碳排量顯著減少;

  北美遭遇金融危機,小布政府無法再次發動大規模戰爭,北美軍工企業無需爆產能,碳排量再次減少。

  三系自02年開始,重點打造核能項目,碳排量顯著減少。

  三系養殖項目轉移到南洋地區,碳排量繼續減少。

  三系電動項目全面開啟,碳排量再次減少。

  東方開始與三系全面接軌,即將進行新舊產能替換,未來碳排量還會大幅度減少。

  如果進行統計,2010年,三美碳排量加起來,將低于全球碳排量的15,人口卻是世界的四分之一。

  這樣一來,為了母星環境,為了全人類未來,三美必須針對碳排量占比巨大的區域,進行限制。

  當然,實際上是通過保護環境,限制歐盟的發展。

  猶如當年克林同意東方加入WTO,卻要求東方簽署京都協議書,限制東方工業進程。

  現在三美重啟京都協議書,為的是避免歐盟把冰熊的資源用于加工生產,對三美商品構成競爭。

  同時還可以避免歐盟軍工暴產能,降低對三美的威脅。

  而對此次三美協商,上級并不愿意參與。

  因為三系對歐洲的態度,越來越冷硬,上級需要獨立事外,作為緩沖。

  這不是當和事老,是為了避免反復無常的北美,忽然背刺三系,導致三系被歐美孤立。

  但推動全球碳中和,需要‘主體’出面。

  北美出動小布政府。

  東方總不能出動十里營街道辦。

  所以老沅不得不以內參負責人的身份,出席此次會議。

  會議中。

  雙方例行公事的宣讀了全球變暖、環境污染等負面消息。

  隨后重點描述了南極上空的巨大缺口…

  許久。

  老沅端起青花瓷茶盞,輕呷一口,目光掃過北美代表團緊繃的西裝和領帶,“根據我方衛星監測數據,歐洲鋼鐵電力產業的碳排放量,平均每年增長17,這相當于每天燒掉三座亞馬遜雨林。”

  賴斯嚴肅的點點頭,“是的沅先生,我方認為,歐洲對全球環境造成巨大破壞,也對全人類生存造成極大威脅,所以我方認為,我們不僅要重啟京都協議書,還要簽署一項新的協議,用于改善母星氣候和環境。”

  “我方十分贊成!”

  老沅說完,在京都協議書的核準列表中,簽下東方印記。

  囯與囯之間的協議,簽署流程包括:

  簽署(我同意你說的,但不代表我加入)、

  批準/核準(你允許我加入,或我同意加入)、

  接受/加入(你接收我加入,或我正式加入)。

  這代表當初為了限制東方工業發展的緊箍咒,正式生效,但現在卻要套在歐盟頭上。

  并且接下來,歐盟頭上還會套上一個新的協定(巴黎協定)。

  協商會議結束后。

  北美主導的新聞媒體,開始倡導保護環境、保護母星生態。

  并指責歐洲的煤電廠,包括徳國最先進的,投資近30億歐元的莫爾堡火力發電廠;琺國最大的,占琺國發電總量30的科爾代邁發電廠;荷蘭最大的,跟琺囯幾乎同等規模的埃姆斯海文發電廠…

  同時引導歐洲輿論,組織歐洲民眾抗議,要求歐洲各國拆除煤電廠。

  歐洲在利斯鎮核電廠事件發生后,幾乎關停了所有核電廠。

  后來大衛·恩斯格帶領艦隊,威脅歐洲簽署‘核廢料回收’,又順手拆除了大量核電廠。

  如果歐洲現在再關停煤電廠,預計歐洲80的地區將會停電(剩下的是水電、風電)。

  歐盟知道,這是萬惡的三美聯盟又舉起了屠刀。

  對此,曾經堅持執行京都協議書,時不時催促東方盡快核準的歐盟,現在開始推三阻四。

  然而北美主導的新聞媒體發力后,三系考慮到盟友的責任,三元通信網也開始發力。

  邁入7月份。

  當歐洲議會進入休會期的時候(降低了決策阻力)。

  歐洲遍地都是‘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拒絕污染,愛我家園’、‘減少污染排放,共享綠色生活’的標語,以及越來越龐大的游行隊伍。

  7月中旬。

  徳國負責人在一片噓聲中下臺。

  緊接著,德國投資30億歐元,世界最先進的煤電廠,在一聲巨響中,被徳國自己爆破成了渣渣。

  伴隨爆破,徳國絕大多數地區,齊刷刷陷入狂歡。

  仿佛這是一場巨大勝利。

  同一時間。

  琺國負責人扛不住壓力,宣布拆除境內4座老式煤電廠。

  但琺國民眾在北美輿論主導下,并不買賬,要求拆除所有。

  琺國負責人對此無所表示。

  很快,琺國爆發前所未有的游行抗議。

  算上進城抗議‘反三’的農民,琺國各大城市,人山人海,熱鬧程度遠遠超越了剛剛結束廠內招生考試的十里營。

  而歐洲居民的大量外出,減緩了歐盟夏季能源需求的高峰壓力。

  令絕大多數人不曾察覺,隨著煤電廠的減少,歐洲供電量直線下降。

  7月22號。

  三美和談第二輪落下帷幕。

  此次協商會議中,雙方達成‘金融化能源’,也就是所謂的碳配額、碳交易。

  或者說。

  京都協議書要求減排6種溫室氣體,并參考全球經濟GDP占比,分配給世界各國一定排放量。

  比如根據GDP總量,你每年最多排放5個單位,我每年最多排放8個單位。

  如果你需要更多,我卻不需要,我可以把我的8個單位,設置成一定價格,賣給你。

  直白講,符合碳排放標準的三美,持有更多的碳配額。

  然后把這些碳配額賣給全球各國,就能換回大量美刀、資源。

  北美金融危機,需要美刀。

  三系重視發展,需要資源。

  雙方一拍即合,也就重啟碳中和。

  當然,歐盟對此并不認可,甚至拉攏其它國家,一起不認可。

  “流氓!”

  “強盜!”

  “反對三美霸權!”

  陣陣罵聲中。

  主導全球40核能市場的通用電氣和通用動力,雙雙宣布美系核能設備價格上調,上調幅度450。

  緊接著。

  主導全球35核能市場的三元高科和三元能源,怒罵通用電氣趁火打劫。

  隨后宣布為了不構成惡意競爭,不得不上調三系核能設備和三系核污染處理的報價,上調幅度800。

  歐盟:“.”

  但這并未結束。

  7月23號。

  美系企業上調風能、光伏、水利、柴油發電等能源設施的報價。

  三系企業緊隨其后,相關產品報價,同樣上調。

  7月24號。

  美系企業上調電池、馬達等商品的報價。

  三系企業1。

  尤其三元鋰電、三元電容器,漲價幅度高達2000。

  7月25號。

  美系空調、冰箱、冰柜,全面漲價。

  三系企業1。

  因電力供應出現問題,已經被熱哭的歐盟:“.”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