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86章 局勢

  京城。

  東方總行,ADM專項研究小組。

  大廳內,覆蓋整面墻壁的大型會議屏,顯示著以北極作為中心視角的世界地圖。

  上面既有采用綠線標注的當前國際航海線,又有采用紅線標注的未來北極航海線。

  另外還有代表三系戰略、北美戰略、歐盟戰略、冰熊防御的箭頭和虛線,以及代表美刀、歐元、原油、糧食等市場歸屬的五顏六色區。

  老沅坐在大型會議屏的下方,手持一沓紙張細細翻看。

  紙張上面詳細記載了王老五菜館發生的所有事,包括閑聊話題。

  這并不是上級監視余三元,更不是東山府總管倒背如流,匯報了所有。

  而是一直以來,三系對于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涉及東方處境和未來的絕密計劃,都會事無巨細的以紙質、數據兩種方式,分別向上級進行正式匯報。

  聽起來,這似乎是好事。

  但實際上卻巨坑無比。

  就像今天上報的‘三系北冰洋戰略’。

  此時此刻,十里營街道辦肯定已經啟動監管系統,在三元通信網和世界互聯網,以及三元通信、3G通信、各類衛星通信,全天候檢索相關內容。

  一旦發現泄密,所有接觸者,甭管你是餐館的店老板,還是東山府總管,又或者ADM專項研究小組負責人老沅,甚至負責傳遞消息的郵寄系統、電報系統、網絡系統、網絡安全系統,都會被立案調查。

  而泄密與否,完全由黃干臣決定。

  比如家常菜館的店老板王老五,其喜歡聊天拉呱,如果哪天喝多了,不小心說出來,黃干臣不會把對方怎么樣,畢竟把機密說給王老五這類群體,本身就是個錯誤,但余大當家不會犯錯誤,因此‘三系北冰洋戰略’不是機密,即便是,也會被當場撤銷。

  比如東山府總管,其任期只剩三個月,擔心收尾階段被罵,寧愿動用東山府自身的資金進行舊房改造,也不敢動用三系投資開啟泉城大開發,現在聽了‘三系北冰洋戰略’,如果對方依舊不動工,今天晚上,黃干臣肯定會對外宣稱‘泄密’,然后帶走對方。

  當然,以上只是比喻。

  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黃干臣做的那些事,遠比以上更離譜。

  老沅翻看許久,抖抖紙張,摘下老花鏡,看向坐在兩側的內參們。

  余三元的北冰洋世界說,肯定是對的。

  但這里面隱藏的價值,絕對不止是閑聊涉及的那些。

  比如軍事。

  京城到紐約,傳統路線1.1萬公里,極地捷徑0.8萬公里。

  導彈攔截窗口,傳統路線需要31分鐘,極地捷徑僅需19分鐘。

  海上艦隊部署成本,傳統路線每年需要14億紅鈔,極地捷徑每年只需6.8億紅鈔。

  所以上級是跟著三系搞北冰洋戰略,還是穩重守家,增強第一島鏈防御,就成了當前首要研究課題。

  如果跟著三系搞北冰洋,姑且不談冰熊會不會炸毛,己方軍工企業的研究重點,勢必要向高寒環境轉變。

  如果不跟著三系搞北冰洋,意味著己方需要拿出比‘北冰洋世界說’多出3050的軍費、軍事力量、科研費用、科研力量,同時失去開發北冰洋的先機。

  對此。

  內參們很難拿出實質性建議,只能擬定‘基于北極科考站,打造極地反導系統’的初步方案。

  或者說,先把捷徑堵上再說,以免敵人走捷徑。

  而對于廠內小學學微積分這件事…

  早在五年前,上級就開始關注廠內教育,并組建專門的研究部門,用于試探三系是否在暗中進行基因編輯,或對成年人進行基因優化。

  事實證明,三系小學的強大,跟基因沒任何關系。

  其主要源于三點。

  一是從認知代際傳遞馬太效應。

  直白講,是技術階層子女的早期智力開發,本就比農村家庭超前2752個月。

  而三系集體更注重技術,幾乎全民夜校、全職工上大學,再加上完善的育兒體系、育兒保障體系,也就導致三系子女的早期智力,遠遠超過廠外。

  二是營養干預的累積效果。

  比如DHA持續補充,會令三系子女的IQ均值,比外界高21分。綜合營養補充,又會令三系子女對外界感知的接收速度,比外界快180。

  直白講,三系子女和廠外子女,首次接觸折紙。

  你迭一個紙蛤蟆,三系子女看一遍就會,場外子女可能需要看三四遍。

  三是教育范式迭代速度。

  據統計,廠內中小學課程標準,每隔三年,難度提升48。

  這相當于,廠內教育從千禧年到今年,課程難度提升了96。

  并且07年開始,難度提升144。

  初次聽聞該做法,老沅很難描述自己的感受。

  就好像,有一種史前怪獸趕著三系向前跑,無論男女老少,無論什么產業,都要快快快。

  然后風卷殘云,集體升華。

  所以廠內與廠外的教育,現如今已經出現巨大代差。

  甚至隨著時間推移,代差會越來越大。

  尤其腦機接口普及后,知識吸收率預計提升1700,雙方代差怕不是要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如果進行形容。

  或許20年后,廠內是新文明體系下的新人類,跟科幻片似的。

  廠外是烏煙瘴氣的落后世界,如同現在的人們,看待第一次工業革命。

  對此,內參們的建議是與三系教育全面接軌。

  接軌周期,預計需要810年。

  至于是否還要參考西方教育···

  你崇洋媚外,也不能這個崇法。

  隨后,眾人將話題轉向‘倭島三年后不存在’。

  截至目前,沒誰看懂三系操作,也沒誰能夠理解這句話。

  但分析倭島動態,卻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2月末,倭島支援墨西哥前線的第一艦隊,因海上迷航,誤入加拿達。

  3月中旬,倭島第二支艦隊,為了向第一艦隊提供物資,在阿拉斯加灣不小心擱淺。

  進入4月,倭島再次派出一支艦隊,用于向第一艦隊提供補給,和維修第二艦隊的受損艦船。

  來到5月,倭島在加拿達的兵力,已經達到35萬,并且部署了2艘無人機航母,4艘直升機航母,5艘兩棲攻擊鍵,26艘5000噸以上驅逐艦,17艘潛艇…

  如今三美合作,墨西哥沖突結束,倭島依舊在派兵。

  即便是傻子,也能察覺不對勁。

  于是昨天,6月4號,加拿達要求倭島全面撤走。

  倭島以‘受損艦船尚未完成維修工作’為由,十分誠懇的90度鞠躬道歉,然后提出對加拿達進行賠償,也就是增加300億美刀的加拿達商品進口額。

  加拿達怒火全消,派出團隊出使倭島。

  雖然雙方重歸于好,但熟悉倭島作風的人,無不明白,倭島看上了加拿達的土地。

  如果再加上倭島右翼崛起…

  絕大多數內參懷疑,倭島十有八九又在賭囯運。

  如果真是如此,倭島一旦跟加拿達打起來,最先著急的不是北美,而是英格蘭。

  但英格蘭深受金融危機影響,現在又公投脫歐,整體實力連古巴都不給面子,除了和平世界,要啥沒啥。

  這個時候,身為英聯邦成員的加拿大,只能徹底倒向北美。

  北美現在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即便與三系聯合,但在倭島這件事上,三系肯定會看熱鬧不嫌事大。

  甚至會向北美在二戰前半場,支持倭島一般,三系暗中援助倭島,令倭島跟北美打的有來有回,進一步削弱北美霸權和國際形象。

  北美為了避免跳進三系陷阱,必然要給倭島再送一批小男孩。

  在21世紀的今天,動用和平世界看似離譜。

  但大衛·恩斯格早就在南洋,給大伙做了示范。

  并且動用蒂華納集團與三元農業合作的項目,在極短的時間內,消除了輻射影響。

  以至于全世界99%的人,真的以為南洋發生了海嘯。

  俗話說,有了第一次廣島、長崎,就會第二次新加、吉隆,有了第二次,就會有無數次。

  北美和平倭島,并非不可能。

  至于死那么多人,會不會影響全球輿論···

  糧食戰爭已經持續五年。

  在過去的五年中,全球因糧食問題,直接餓死四五千萬人,因糧食問題產生的其它事件,比如戰爭、瘟疫,間接傷亡三四億人。

  在世界糧商和大資本眼中,小小倭島真的算不上什么。

  所以倭島三年后不存在,極有可能已經成為板板釘釘上的事。

  如此,己方需要提前暗中撤資、撤僑,并做出相關應對方案。

  畢竟沒了倭島,三系開發楚科奇、堪察加、鄂霍次克海,猶如一馬平川。

  三年后,三系集體的發展速度,也將前所未有的快。

  老沅與內參們得出如此結論,當即向上級進行匯報。

  6月9號。

  一年一度的高考,再次落下帷幕。

  東山府已經啟動的泉城大開發工程,也再無顧忌的全面動工。

  上午8點。

  市中區,玉函路。

  余陽來到前段時間經常待的小工地,也就是老賈工程隊招標獲得的燃氣管道鋪砌項目。

  市中區是東山府重點重建區域之一,包括玉函南區、玉涵北區、鐵路玉函、軍休干部小區、舜玉小區等等。

  南北走向,從未來的英雄山立交,直達經十路,長約6公里。

  東西走向,從英雄山,直達千佛山,寬約4公里。

  但各個社區拆除后,會當場進行重建,尚未進入小區的燃氣管道項目,并未收到影響。

  甚至因為社區重建,需要重開燃氣,老賈一連拿下8個萬人大型社區的燃氣項目。

  因此,短短三四個月不見,老賈胖了一圈。

  余陽跟對方閑聊片刻,看向極為熱鬧的拆遷現場。

  諸如玉函小區這類六層樓為主的社區,住戶大多是東山府各類工廠的職工,或子女。

  在這住久了,沒誰愿意背井離鄉。

  尤其臨時安置處,還是設置在二環荒野里的鋼構大棚。

  這就導致,老頭老太哭天喊地,中年大媽大嬸嚎著嗓子不愿離去。

  任憑負責拆遷的街道人員,拿著相關文件和回遷合同如何講理,愣是沒人聽。

  還好,東山府作為東山政治中心,管理層還是有點水平。

  “靜一靜,看到沒,銀座奧特萊斯,2500個工作崗位,月薪2500,包吃不包住,誰先搬遷,我先安排誰上崗!”

  “看到沒,市中編織廠,三系周邊企業的正式工,月薪2800,雖然不包吃,不包住,但過節可以沾點三系福利,并且上崗年輕70歲以下,你們六十多歲的,如果進去,說不定還能混上半個三系退休待遇。”

  “看到沒,十里商城停車場巡檢員、安保員、監控員…”

  “看到沒…”

  “回遷房肯定有,你家現在60平方米,回來就會變成120平方米,并且拆遷期間,按人頭算,每人每月補貼1200,比你找工作都自在!”

  “最重要的,那邊可不是什么鋼構大棚,那是三系職業技能培訓中心,跟夜校差不多,進去是學習,不是混日子,能拿三系文憑。”

  “三系教育都聽說了吧?尤其今天早上,新聞都報道了,三系畢業證,全國通用,并且在海外受三系影響的國家,同樣適用。”

  “等你們學到技能再出來,住著現代化居民樓,上著更舒坦的小班,晚上再在綠化超前的小區里轉一轉…嘖嘖,京城戶口都不換啊!

  “我跟你們說,這是泉城任務,是泉城未來,不服從的,先停退休金,再停醫療險,子女工作也撈不到安排!”

  呼啦啦…

  短短不到二十分鐘,玉函北區的六千多人,無不托兒帶口的爬上負責搬遷的車輛。

  更有的連家具都不要了。

  “要那柜子作甚,又不是老物件,還格外占地,丟了,丟了,回來買新的,要全自動化的AI!”

  “快,剛剛有收廢舊空調的,咱家那臺不要了,什么?回收才150?那也賣啊,不然留在還得搬回來,搬運費都不夠啊。”

  “床?一個木頭架子,還要啥?沒見拆遷可以換購新床,三系的啊!睡著更舒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