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號是抗戰勝利紀念日。
三系集體為了緬懷先烈,銘記歷史,也為了讓活著的英雄親眼看到東方越來越強盛,選擇在這一天啟動三系航天繞月工程。
而廠內其它部門,亦在同一天,分別舉辦各自籌備的慶祝活動。
比如三元農業公開了在三系空間站,基于‘空間誘變育種’培育的第一批蔬菜瓜果,等相關種子源源不斷的抵達地表,預計今年下旬開始,三系蔬菜瓜果總產量提升40。
此舉將會極大降低國內民眾在蔬菜瓜果領域的消費壓力。
(三系蔬菜瓜果的產量,一直都在瞞報,此次相當于拿太空種子當借口,公開一部分產量。)
比如三元高科在十里營展示了第三架采用脈沖爆震發動機的無人實驗戰斗機。
其可以在5000米以下的低空,以1馬赫以上速度,做出90°角連續急轉彎,以及在1萬米以上高空,以5~12馬赫速度,做出45°角連續急轉彎。
參考該實驗呈現的效果,目前母星沒有任何反導導彈,包括戰斗機,可以攔截第三代脈沖爆震無人機。
或者說,它無需隱身,僅憑自身性能,就可以在全球如入無人之境。
只不過,三元高科的目標,是打造可以自主執行任務的AI無人空天飛機,目前該項目尚無成品機。
但對西方的震懾,不次于核動力空天飛機、三系航天繞月工程。
比如三元建設公布了‘三系廠外現代化大都市東山府市中區’。
一目了然的平坦大道,
寬敞舒心的各式住房,
便捷全面的無人公交網,
豐富恬靜的校園生活,
舒心溫暖的眾多就業崗位,
整潔先進的無數高新產業,
即可線下一站式服務,又可掌上輕松辦理的市政中心…
而今天市中區的居民們,為了紀念9月3號。
則在新城區張貼了各自在下班之余,親手制作的標語。
又比如三系教育百校聯盟附屬中學、附屬小學,聯合廠外中小學,共同舉辦的全國中小學生足球賽。
在該賽事中,廠內通過百校聯盟,首次亮相了自身培養的新一代集體花朵。
他們平均年齡7歲,無論男生組,還是女生組,均可在足球比賽中,輕輕松松戰勝初中生,甚至高中生,猶如一個個‘小黒胖子’。
并且他們初步掌握了微積分、生物化學基礎、電磁學基礎、航天理論…
用百校聯盟榮譽會長錢老的話:“我從未帶過這么聰明的學生,他們就像海綿,時刻都在吸收新知識,并且做到了當場理解、過目不忘。若非他們活生生的站在我的眼前,又擁有屬于自己的思想和愛好,我簡直就要懷疑他們是三系秘密培養的AI新人類。”
用三元制藥東方肝膽外科之父吳老的話:“除了基因技術,如果真有一種醫療技術可以解決肝膽所有疑難雜癥,那也是在他們手中實現,真的非常期待他們成為我們的接班人。”
用三元高科核能研究所負責人朱老的話:“三歲理解裂變,四歲理解聚變,五歲徒手搓核彈,六歲隨同三系核動力空天飛機上天,我的老天爺,我真的不知道他們是否存在人類上限!”
如果說,三系產業呈現的一切,直接震撼了西方。
三系集體通過足球賽亮相的未來花朵們,以及各方面成就和各方面夸贊,則令西方陷入絕望。
當然,這也催生了許多不同的聲音。
比如國內反對三系的群體,一致要求對三系青少年進行基因測序,排除基因優化的可能性,以及對三系青少年進行腦CT,排除腦機接口的可能性。
比如西方反對三系的群體(主要為三系AI),一致要求三系公開修仙秘法,出口仙丹妙藥。
比如三系基因問世后,堅持反對‘人造人’的群體,猶如掌握了三系拿人做實驗的證據,在西方四處游行,高喊‘拒絕人造天才’、‘反對人類基因污染’、‘反對第三代和第四代試管嬰兒’、‘這是人類滅亡的開始’。
對此,三系只用一段視頻進行了回應。
三元高科核能研究組實驗室。
靜悄悄的課堂里,十多個六七歲的孩子正在低頭書寫。
忽然其中一個站起來,“老師,他們為什么害怕我們?”
朱老聞言,嚴肅道:“因為你們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人類的上限,從不是上帝決定的。”
孩子們全都笑了,低頭繼續計算聚變堆的等離子體約束方程。
而在窗外的走廊里。
7個人型機器人第五代MT守望者,排著整齊隊伍,懷揣電磁脈沖動能槍,悄無聲息的走過。
它們每一個的肩膀兩側,均懸浮著3臺高爾夫球大小的球狀無人機。
2個負責提供火力支援,
4個負責與敵人同歸于盡。
孩子們計算的公式,與核聚變理論匹配,雖然尚未推導完,但證明了孩子們確實在學核聚變。
第五代MT守望者,已經登陸三系軍轉民商城,雖然沒有武備,價格也十分昂貴,但證明了三系確實可以量產‘機器人無人機’。
所以9月3號這天,伴隨三系航天繞月,全國中小學生足球賽,迎來無數海內外好奇三系集體未來花朵的觀眾。
前排門票價格,被大學生志愿者炒破萬。
周邊酒店價格,被大學生志愿者炒破千。
停車場的單小時收費標準,被大學生志愿者超破百…
余陽來到東山府老體育館,面對等待進場的人山人海,索性走進旁邊的‘市中高架施工區’,戴上安全帽,登上尚未竣工的高架,俯瞰露天體育場。
還別說,視野確實不錯。
尤其隸屬于三元建設的項目經理,十分有眼力勁的送來折迭桌、折迭椅、原漿啤酒花生米…
半小時后。
比賽雙方入場。
一方是來自梅河口開發區百校聯盟第327附屬小學二年級的技術員子弟,也就是小農夫。
一方是來自東山示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九年級(初三)的體育特長生。
雙方年齡相差六七歲,身高也相差一頭,但小農夫們體能強悍,猶如不知疲倦,再加上掌握了職業足球技巧,以及可以通過城鎮中心共享視野,可謂真開了掛。
而體育特長生們雖然同樣體能強悍,但足球技巧連業余都算不上,更沒有‘共享視野’…
所以比賽哨聲吹響的一剎那,比賽開始一邊倒。
小農夫們無須觀察隊友站位,背后傳球,極其精準;
小農夫們無需尋找球門,倒掛金鉤,出其不意的吊空門得分。
還好的是,一輪進攻結束,小農夫們開始放水,不至于讓比賽失去樂趣。
余陽在高架橋上待到下午四點半,等比賽結束,又逛了逛周邊的幾個建設項目。
等到晚上7點半,方才回到泉城大開發統戰指揮部。
此時此刻,直播間的畫面,已經來到距離月球最近的第38號發射平臺。
平臺之上,002號核動力空天飛機正在借助自動化設備,進行全面檢修。
而經過9個小時的連續推進、連續入軌(降落在其它發射平臺),空天飛機的外觀,并沒有絲毫變化。
這證明了三系航天在熱控領域,以及在航天材料領域的強大實力。
十分鐘后。
002號核動力飛機在電磁軌道的推動下,進入三系設定的母星最后一圈軌道。
飛行一段距離之后,等達到第二宇宙速度,猛地掙脫母星引力,離開母星軌道,走S型進入月球軌道。
這并不是人類史上首次進入月球軌道。
無論北美,還是毛熊,亦或者東方、冰熊,均有航天器來過這里。
比如東方。
參考前幾年制定的‘登月三步走計劃’,06年中旬,東方通過無人航天器,向月球投放了首顆月球探測衛星‘玉兔一號’。
所以三系繞月飛行項目,有許多經驗可以借鑒。
不過,三系航天繞月飛行,確實東方人首次來到月球軌道。
9月3號晚上8點08分。
002核動力空天飛機在月球軌道穩定后,在直播鏡頭下,不等繞月一圈,緩緩開啟機艙尾部。
巨大且厚重的合金艙壁鋪展開來,露出里面的生活艙。
這是一座類似籃球館的空間。
四周堆積著需要向月球投放的設備,中間則是兩排類似營養艙的12個太空艙。
當機艙開啟的時候,內部的機械臂也將太空艙豎起來,令12名三系航天員出現在鏡頭內。
幾乎同時,清醒的三系航天員,紛紛隔著透明蓋子,對著鏡頭打招呼。
很快。
機載AI自檢完成,太空艙開啟,三系航天員身穿三系航天服,臂膀上張貼著紅旗、三紅一綠四葉草旗、三系航天集團旗,或奔向四周,或走出太空艙,或來到鏡頭前。
12名航天員包括6個身材魁梧的工程師、2個文縐縐的技術員、4個比其他人矮半截的兩對金童玉女。
鏡頭聚焦兩對金童玉女的剎那間,直播間的畫面,直接被彈幕淹沒。
“熊孩子上天了?”
“臥槽,年齡這么小,登上外太空會不會對身體不好?”
“樓上的,你怕不是沒了解過三系航天服,那可是獨立的生態系統。”
“三系航天服這么牛嗎?”
“不是一般的牛,聽說楚科奇農墾配備的恒溫服,只能算邊角料,而三系航天服,不僅可以抵御零下200°的超低溫,和180°的超高溫,背后配備的應急系統,還可以令航天員在外太空至少生存兩周,以便三系航天器解救。”
“不止是航天服厲害,那個太空艙更厲害,外號‘邪修的棺材’,只要航天員進入其中,不僅可以在三系軌道內聯網、玩游戲,還可以借助營養液,至少存活60天!”
“臥槽!”
“難道你們不知道三系為了研發這款太空艙,通過模擬人生游戲的營養艙,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試驗?”
“啥試驗,這明明跟軍轉民差不多,屬于民用轉航天,把游戲營養艙,打造成太空艙!”
“放屁,明明是為了制造太空艙,拿游戲玩家做實驗!”
“不可能,三系若想做實驗,那些擠破頭想要進廠的人,怕不是要哭著喊著報名參加,怎么可能輪到玩家?”
“因為玩家基數大啊,基數大產生的結果更靠譜!”
“我見過你這個ID,喜歡陰謀論,是實打實的三黒!”
“草,你們這些AI,盯上我了是吧?”
“誰是AI?我們是實實在在的人,要不要線下約一架?”
“你們滾開,上次跟你們這群AI約架,第一次約來了兩百多名大學生志愿者,第二次約來了五十多名半大小子,兩次挨揍,第一次沒抓到始作俑者,第二次抓到了未滿16周歲!”
其他論壇玩家:“老兄,論壇里有AI?”
“遍地都是啊,科普的,賣車的,賣保險的,推銷化妝品的,維護三系的,謾罵三系的,包括許多三黒、美吹、路人,都是AI!”
“???,你現在是不是看誰都是AI?”
“是有這種感覺。”
“建議來戴莊精神病醫院,這里才是你溫暖的家。”
“你們這些AI,沒完沒了了是吧?!”
“我是精神科大夫,不是AI!”
真真假假的三系論壇,以及真真假假的世界互聯網論壇,無論知道AI,還是不知道AI,全都被AI借助三系航天繞月工程,將目光聚焦在三系產業中。
太空艙→游戲營養艙、疾病療養艙、美容養生艙、懶人專用艙。
太空服→極地恒溫服、熱帶恒溫服、鴕鳥絨羽絨服…
太空墨鏡→抗輻射墨鏡、抗紫外線墨鏡、AI智能墨鏡、近視眼糾正墨鏡 太空水杯→自吸式吸管杯、自吸式鴨嘴杯、溫壓自出水杯.
幾乎可以說,鏡頭中每出現一樣太空物品,眾多論壇都會冒出一大堆衍生物品。
因此美股開盤的一剎那,與三系有關的企業,無不市值瘋漲。
但繞月工程,也才剛剛開啟。
當論壇討論三系集體未來花朵的時候。
整理勘月設備的工程師,也陸陸續續借助太空搬運車,將設備轉移到機艙尾部。
然后進入向月表發射的倒計時。
驀然。
彈幕畫風一變。
“兄弟們,你們看到星條旗了嗎?”
“沒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