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012章 萬家燈火

  不知不覺到了下午。

  深秋晝短,再過一會天就蒙蒙黑了。在飯館吃羊肉泡饃的戲份拍完了,趁著一點間歇,李乾寬安排放飯,為節省時間從食堂運來了幾個大桶,現場打飯吃。

  燈光、攝影幾個呼嚕呼嚕對付完,馬上去布置下一場戲。

  演員稍微富余一點。

  陳奇一家始終在場陪著,沒搞任何特殊化,龔雪把自己拍戲時用的搪瓷缸子和鋁飯盒都帶來了,打了兩份半,三口人一起吃。

  壯壯自己吃飯,拿著小勺子一口一口胃口極好,也不挑食。

  張藝某和張婷坐在對面,小姑娘更豪氣,吃的氣吞山河。陳奇見壯壯一直瞅張婷身上的戲服,笑問:“你想試試么?”

  “嗯嗯!”

  “你今天表現很好,可以讓你試試,但你要聽李叔叔的話!”

  “我聽話的,我聽話!”

  陳奇當即叫來一個工作人員,讓壯壯火速吃完飯,領去換衣服,簡單化了妝。不一會,一個民國時期的男娃娃出現在大家眼前。

  臉蛋變得紅撲撲的,身上穿著小短襖,小布鞋,顯得有點臃腫。壯壯還不好意思,裝模作樣的摳手指。

  “壯壯,你好可愛哦!”

  張婷睜著大眼睛看他,忍不住伸手去捏臉,讓張藝某一巴掌拍下來,訓道:“快點吃飯!一會就該到你了,你也得聽話,別耽誤大伙工夫!”

  而龔雪忽地喊李乾寬,道:“李導,壯壯的戲跟著我吧,拍著方便。”

  “行啊!那你帶著點!”

  李乾寬回了一句。

  原本定的是,龔雪演一個吃餛飩的食客,只有一句臺詞。現在加入了壯壯,意思是讓他本色出演龔雪的兒子,跟媽媽來吃餛飩。

  “一會你跟著我,讓你干什么就干什么,沒讓你說話千萬不要說話。”

  龔雪摟過兒子叮囑,壯壯又是連連點頭。

  張藝某見狀,忽然也躍躍欲試,問:“李導,我上行不行?婷婷跟我演?”

  “你們今天一家一家的出動啊?”

  李乾寬樂了,無所謂道:“那你演個炸灌腸的吧,你帶著女兒!”

  “行,沒問題!”

  張藝某咧開大嘴,他是見龔雪母子上陣心癢癢,也想跟女兒同框一把。

  老謀子演技不錯的,《古今大戰秦俑情》《老井》,《老井》還拿影帝了,如今是沒機會發揮了。他說干就干,真的去換衣裳。

  李乾寬無所謂,反正都是群演,張藝某上還更專業點呢。

  “陳老師,你真的不客串?”龔雪問。

  “我想客串的角色太敏感,其他角色沒意思,我就不上了。”陳奇搖搖頭。

  “你是自己給自己設障礙,誰讓你非想演那個?”

  龔雪嘁了一聲。

  陳奇想演啥?那個借火的嘛!教員在逛街,一個年輕人湊過去,拿著一支煙,道:“先生,借個火咧!”

  但想想就得了。

  《開國大典》最高領導人都要看的,也會號召全國機關單位觀影,大伙一瞧,嗬!你小子怎么著?進部都不滿足了?還想飛升不成?

  所以這個角色,隨便找個路人就行了。但陳奇又覺得單薄了點,索性把這段戲改了,意向更清晰——因為傳火是他的個人想法,其實不符合《開國大典》的主題。

  《開國大典》表現的就是新中國成立。

  匆匆吃過飯,劇組接著開工,拍教員夜游北平城。

  京城胡同幾千條,每一條大胡同,或者每幾條小胡同,就會自動形成一個商業區域。除了固定的門市,那些小販走街串巷,賣吃食的、賣日用品的、補鍋磨剪子剃頭的,做什么買賣的都有。他們將這幾千條胡同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巨大的商業網絡。

  北影廠當年拍《駱駝祥子》搭了半條民國街,后來又擴建,如今頗具規模了,展現著清末、民國的建筑風格。

  這場戲剛好在此拍攝。

  旁邊就是榮寧府,府門緊閉,北影廠都在傳宋充要租出去云云。

  劇組找的全是真家伙,餛飩攤、燒餅攤、炸糕、燙面餃、鹵煮、炸灌腸、烤白薯……有斜支著四方形布傘的,有擱著條凳的,有停著推把車的,有放著挑子的,形形色色,雜然并陳。

  張藝某換了粗布爛衫,拉著張婷蹲在角落,守著炸灌腸的攤子。父女倆都咧開大嘴樂,像一對親子兵馬俑,倆人都沒臺詞。

  古月同志還是那身裝扮,雖然拍完了吃羊肉泡饃,內心還是有些緊張。這是第一次很生活化的表現教員,此前都沒有過。

  李乾寬指揮走了幾遍戲,正式開拍!

  “預備!預備!”

  “開始!”

  夜幕將至,胡同里已經熱鬧起來。

  此刻的天光正好,小攤林立,吆喝聲四起,黃包車拉著富貴人家的小姐匆匆而過,還有人挑著大銅壺賣水。一處餛飩攤剛開張,鍋里冒著一陣陣的熱氣,香味撲鼻。

  攤主挑高白燈籠桿,扯一嗓子:

  “餛飩開鍋——”

  這一聲似乎叫碎了民國舊影,穿梭回了1949。龔雪一身普通婦人打扮,拉著壯壯坐在條凳上,喚道:“來碗餛飩!”

  “好嘞!”

  壯壯乖巧聽話,并未出現失誤。

  攤主動作麻利,一碗加了醬油、蝦皮、紫菜的餛飩上桌,熱氣氤氳中,鏡頭移至背后:一個人正在悠然閑逛,穿著中山裝,戴著八角帽,喬裝打扮的警衛員緊張兮兮的跟隨。

  他臉上帶著點好奇,又帶了點歡喜,仿佛要把每個攤子都看到。又走了幾步,一名路人忽然湊上來,招呼道:“先生,借個火咧!”

  他笑笑,把煙遞過去,給對方點了火,繼續向前,光卻緩緩涌了出來。

  蒙蒙黑正是上燈的時候,攤主們點了煤油燈,也有用馬燈的,還有像餛飩攤那樣挑著紙燈籠,一點點一簇簇,照亮了胡同,也映著他的笑臉。

  時下南京解放,全國統一已定,這是他時隔30年第一次回到北平。

  他很想看看這座北平城。

  看看這萬家燈火。

  “好!”

  李乾寬喊了一聲,這場戲過了,他很想夸贊一下,卻忽然不知道說什么,只揮揮手:“今天任務順利完成,大家辛苦了!”

  眾人也有些莫名的安靜,開始收拾器材。

  有一位上歲數的老演員,他演一個賣烤白薯的,用臟兮兮的戲服袖子一個勁抹眼睛。

  “在西柏坡也是這樣。”李乾寬道。

  “什么?”

  陳奇一愣。

  “我們在西柏坡拍主席與群眾一起看篝火的戲份,只要二百個群眾,結果來了六百多人,還給我們運來一萬多斤的干柴、十面大鼓,老百姓看見古月就哭……”

  陳奇想說點什么,卻也不知該說什么,拍了拍李乾寬的肩膀。

  二人看著大家打掃戰場。

  不多時,換好衣服的龔雪領著壯壯走過來,壯壯抬頭望著父親,雀躍又帶著點期盼,陳奇拉著他的小手,笑道:“你做的已經很棒了!”

  “真的嘛?”

  “嗯!來,我們回家。”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