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頓知道法勒斯調來孟買之后,他原來的浦那專區副局長一職由浦那縣警局局長西特·沃爾瑪升任。
西特原本是二級警司,警銜也晉升了一級,現在是一級警司。
可以說每一個崗位的調動都會牽扯到無數人的前途。
西特晉升之后,他原本的浦那縣警局局長肯定會有人頂上,依此類推。
西特和羅頓的關系不錯,對于西特的晉升,羅頓當然為他高興。
這也算是羅頓在警察系統中編制的關系網吧。
“局長!”羅頓進入局長辦公室準備向新局長匯報工作。
剛才新局長上任的歡迎儀式已經完畢了,接下來就是要談工作上的事了。
“啊,羅頓啊,快坐!”法勒斯急忙從椅子上站起身,然后從辦公桌后繞出來了,他和羅頓在前面的沙發上坐下。
這是平等對待,平起平坐的意思。
一般來說,有下屬進來匯報工作,身為局長的,能讓人坐下已經非常不錯了,局長不可能從辦公桌后面出來的。
法勒斯很清楚羅頓將來的前途。
本來這個區局長哪輪得到他呢?
對于羅頓這個副局長,他可是一點都不敢怠慢。
可以說,只要羅頓在警局,很多事他甚至都可以聽羅頓的。
畢竟羅頓馬上就會晉升一級警司了,到時候兩人的警銜就是一樣的,在這上面兩人的平等的。
上面會對羅頓重用,晉升一級警司之后,羅頓不可能再在這里當副局長。
也就是說,羅頓很快就會被調走。
那么自己有什么好和羅頓爭的呢?
當羅頓還在警局的時候,他想要做什么,自己支持就是。
不管如何,自己和羅頓也算是一系的,互相支持嘛。
因此,他對自己的定位還是很清楚的,暫時做好羅頓的配合工作。
畢竟這段時間的案子都是羅頓在負責,他一個剛來的局長,對這些根本不了解。
要是插手,不熟悉反而會鬧出什么亂子。
再說了,自己沒必要得罪羅頓,過段時間將羅頓送走,再來樹立自己的局長權威不遲。
羅頓自然能夠感受到法勒斯的心意。
他到沒有說要架空法勒斯權力的意思,畢竟他在這里的日子不長,很快就會離開。
可法勒斯現在這般放權,羅頓心中還是很滿意的。
多虧是自己人,否則也挺麻煩的。
畢竟對方才是正局長,在法理上是掌握警局大權的。
半個月后,羅頓終于接到了中央調查局的命令,讓他參與調查安迪穆圖一案。
由于這個案子干系重大,牽扯到全國各邦不少的電信運營商,所以羅頓只負責馬邦這邊。
負責人不可能是羅頓,還是CBI馬邦分局局長維德斯·賈為主,羅頓作為特別調查專員協助調查。
本來這些調查,CBI這邊都會和當地警方配合,警方出人力之類的。
羅頓是CBI特別調查專員,又是馬邦警方人員,最重要的是羅頓在馬邦警方高層很有關系。
這對CBI來說,肯定是最佳的人員。
有羅頓從中作為聯絡人,相信CBI和警方這邊的合作會很愉快。
很多時候,警方對于CBI的配合請求肯定會給予支持的。
可也會有一些特殊的情況。
那就是當地的警方或者政府抗拒中央調查局的調查,他們就可能從中作梗。
明面上配合,可暗地里使絆子,這種事就算是中央調查局這邊也不能將警方如何。
有羅頓在,維德斯相信自己這次的任務肯定會比其他各邦更順利。
他也想再進一步的,邦分局局長不是他的最終目標,CBI總局局長才是。
現任局長謝里夫的任期差不多快到了,他在年紀上不占優勢,就算能連任大概就只能再干一屆了。
而且,謝里夫說不定就會退居二線了。
那么他維德斯就是下一屆總局局長的有力競爭者。
哪怕下一屆還是謝里夫,那么下下屆他同樣有機會。
雖說有總局局長,副局長還有各邦分局局長的職位區分,可他們的警銜其實都是一樣的,警務總監。
這個總局局長位置,他們都是有資格爭奪的。
像他能夠擔任馬邦這樣的經濟大邦分局局長,本身就已經說明了實力。
由于得到了CBI那邊的命令,羅頓立即來維德斯這邊報道,接受維德斯的任務分配。
“羅頓啊,沒想到咱們又能合作了啊。”維德斯笑著讓羅頓坐下。
他對羅頓是很有好感的。
煤礦那邊的收益源源不絕,他非常滿意。
上次羅頓針對邦內政部的調查,維德斯其實也算是配合著的。
中央調查局這邊是很給面子了。
如果他們真不答應,馬邦這邊恐怕也擋不住。
一旦中央調查局介入,那么馬邦這次政壇中的地震恐怕是要比現在嚴重多了。
當然,羅頓本身也算是中央調查局的一員,所以才讓謝里夫這個總局局長沒有再堅持。
“不,不是合作,是我聽從您的命令。”羅頓立即說道。
維德斯可以和自己客氣,可羅頓不會真的就當真了。
畢竟人家還是自己的長官上司,需要給予尊重。
維德斯哈哈一笑。
他對羅頓還是很欣賞的。
不僅僅因為羅頓也算是他們CBI的一員,最重要還是羅頓這個年紀就身居高位,將來在警方系統中,羅頓絕對是一號人物。
沒人愿意得罪這樣有潛力的年輕人。
他們這些人現在是比羅頓地位更高,權力更大,可也得考慮退休之后的一些事。
這不全是為了他們自己,也得為自己的后輩們考慮。
要是有一個羅頓這樣的朋友,將來自己的子侄們至少能多一個靠山。
“好,我們談正事。”維德斯立即收斂了笑容,“前兩天我去德里總部了,局長針對這件事專門召開了會議……”
聽著維德斯的話,羅頓心中不斷琢磨開了。
這次針對安迪穆圖的事很大,就算是他們CBI都有些心慌慌。
為了這次事,總局局長謝里夫專門召集他們這些邦分局局長去德里總部開會了。
這個調查需要多深入,范圍多大,都需要先有一個定調,劃定調查范圍等等。
這一次,謝里夫自己都沒底了,所以才會召集下面的分局局長們一起開會商討,聽取大家的意見。
羅頓大概明白謝里夫現在的心理。
雖說國大黨這邊抵擋不住反對派的壓力,最終同意CBI出手調查安迪穆圖。
可上面私下肯定給謝里夫帶話了,讓他在調查過程中偏袒安迪穆圖。
也就是說這次國大黨讓CBI調查,其實就是為了消除民眾的怨氣。
政府會說,大家看吧,我們已經讓CBI調查了。
這的確能夠讓憤怒的民眾稍稍緩和一些。
不過,羅頓心中很明白國大黨的做法,最后肯定是讓中央調查局出臺一份報告,那就是給安迪穆圖他們這伙人減輕罪行。
不會真正將他們如何。
也就是說大棒高高抬起,輕輕落下,純粹就是為了糊弄人。
可謝里夫心中很清楚,他真要按照國大黨的意思,那反對派這邊肯定不會放過他。
到時候他這個CBI總局局長可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會成為國大黨的擋箭牌。
真到了那一刻,謝里夫相信國大黨絕對會將這一切推到自己身上。
因為這些調查結果是CBI弄出來的,他這個總局局長自然是要負主要責任的。
那么他的下場恐怕不會好。
很有可能會被清算。
哪怕國大黨現在有給他一些什么承諾之類的,比如保證他的安全等等,可要是輕輕放過安迪穆圖等人,這件事基本上肯定會鬧大。
到時候總得有人出來負責吧?
總不能讓曼莫漢這個總理出來負責吧?
所以呢,謝里夫才會召集維德斯等分局局長齊聚德里總部,商討對策。
對CBI來說,這一次是非常兇險的。
不僅僅是對謝里夫個人來說,對維德斯他們來說也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一旦此事辦砸了,他們CBI的威名恐怕會一落千丈。
要知道早就有人,不管是政客還是媒體等等,都有提出現在的CBI權力太大了,需要整頓。
他們呼吁政府削減CBI的一些權力。
可以預見,這次他們真要放過安迪穆圖,CBI將來的權力恐怕會大幅縮水。
這是維德斯他們不愿意看到。
像維德斯這樣的分局局長,在各邦,那是有種隱在背后當太上皇的意思。
不管是當地的警方,司法部門還是政府政客什么的,都對他們非常忌憚。
要是權力小了,這些家伙還能怕他們嗎?
沒有相應的絕對權力,威懾力就會大幅度下降。
所以,在保住CBI權力這件事上,他們是一致的。
大家經過兩天的商討,最后得出了一個初步的決定。
那就是輕松放過安迪穆圖那伙人肯定是不行的。
不過安迪穆圖的身份太過特殊,要是將他拿下,國大黨那邊無法交代。
所以呢,他們決定從其他人身上下手。
就是安迪穆圖身旁的一些人,或者是一些運營商,這些人中總有一些人得成為這次的替死鬼。
也就是說,CBI這次調查不抓一批人,那肯定是無法向民眾交代。
安迪穆圖這些主要的人物,他們暫時不好動,只能動一些其中勢力相對弱小的人,這樣應該可以安撫民眾憤怒的情緒了。
這就是謝里夫等人最后的決定。
羅頓聽完維德斯的這些敘述之后,心中倒也理解他們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這算是一個折中的辦法。
按理說,這樣的問題應該沒什么問題。
只要安迪穆圖等主要人物沒事,相信國大黨那邊能理解,抓小放大啊。
民眾這邊要是見到這么多人被抓,被清算,到時候再加上媒體宣傳一下,在政府的干預之下,相信能夠占得一些輿論優勢。
不過這一次,羅頓并不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
從后續的發展來看,安迪穆圖等重要人物都是遭到了撤職并逮捕,雖說在2017年的時候,他們都被判無罪釋放,但至少說明在這一刻,中央調查局是沒有抵擋住反對派這邊的壓力。
他們最終只能將安迪穆圖等重要人物給逮捕了,而不是他們現在想要的抓一些其中次要的人物交差。
正是因為如此,謝里夫他們的這個計劃會失敗。
這里面到底發生什么事,羅頓就不大清楚了。
不知道是國大黨退縮了,還是反對派給得壓力太大的緣故。
若是國大黨退縮了,那么謝里夫抓了安迪穆圖他們,應該是得到了國大黨的默認,這還好。
如果純粹是中央調查局無法抗住反對派及洶涌的民意才抓人的話,那他們就得罪國大黨了。
畢竟國大黨是要讓中央調查局對安迪穆圖的調查是走過場的,可不是將他抓起來 那么謝里夫的職業生涯恐怕就會有大麻煩了。
羅頓記得謝里夫沒能連任CBI總局局長,很快就退居二線了,要說和這件事完全沒關系,羅頓心中是不大相信的。
畢竟謝里夫正常情況下,按照年紀完全可以再干一件的。
說起來,謝里夫其實還算是比較配合政府了,比如上次阿肖科的事,他就算是維護了國大黨的利益,保住了阿肖科。
這樣的CBI局長,按理說還是不錯的,政府那邊應該會支持他連任。
可就是出問題了,謝里夫沒能成功連任,這里面的問題就大了。
羅頓沒有多想,這些事還輪不到他去說什么,他只能管好自己,盡量在這次事件中給自己找點好處,少招惹點麻煩,那就算是成功了。
這件事牽扯太大,羅頓對自己的定位還是很清晰的,那就是可以參與,卻不能參合太深。
當然,他現在的職位在CBI中還是太低,也注定他不可能介入太深。
像抓捕安迪穆圖這樣事,輪不到自己來做決定。
那是總局負責,甚至就是謝里夫親自負責的。
自己只是配合維德斯在馬邦這邊調查一些相關人員。
在調查過程中,自己可以合理的利用一下特別調查專員的權力,針對一下赫拉利。
赫拉利是馬邦的邦內政部長,身份地位不凡。
可在安迪穆圖這件案子中,赫拉利也就是諸多大人物中的一員,他不算是最頂尖的那一批。
所以說,羅頓針對他心中那是一點忌憚都沒有。
像赫拉利這樣的人物,不就是正好用來充當擋箭牌,替罪羊的嗎?
“這是名單。”維德斯將一份密封的文件遞給了羅頓,“這次德里會議上決定的。”
這是他們會議上商議的絕密文件,里面初步擬定了一些要拿出來解決的人物,這些人都是替罪羊,用來平息民眾怒火的。
這樣才能將安迪穆圖等主要一些人物給摘除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