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陽看著這段文字,心中突然有些觸動。
諸葛七星拖著重傷的身軀,燃燒壽命,重回巔峰,孤身一人大鬧地府,搶回了三弟的半縷殘魂。
這段文字瀟灑飄逸,力透紙背,似乎筆者在寫的時候心潮澎湃,意氣風發。
恍惚間,那位熬盡白發的老人,又有了幾分少年時的模樣。
同時他也明白了,為何那封太祖遺旨中,岳軍神的元神還能有自我意識,原來是被諸葛七星搶回了半縷殘魂。
可惜接下來的筆鋒又變得沉郁頓挫,言辭更是透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悲涼。
“今吾大限將至,終不能見稻浪千重、童子誦書之景,愧對先帝河清海晏之托,難鑄青崖白鹿之世。”
“惟愿后來者持此殘卷,繼吾未竟之志,須知長安道雖遙,總有赤子接炬而行。”
“吾之一生,上不負國,下不負民,上不負兄,下不負弟,后世兒郎,莫笑吾愚忠,亦勿悲吾癡妄。”
“魂歸桃山,臨表涕泣,不知所言。”
“乾元四十八年秋,諸葛七星絕筆。”
至此,張九陽看完了整個卷宗,他默然良久,心中似是五味雜陳。
特別是最后那段文字,上面還依稀有著斑駁血漬,可見當時的諸葛七星,確實已經油盡燈枯。
乾元四十八年秋,諸葛七星便是死在那個秋天,想來便是在寫下這封絕筆后不久。
據說他去世之時,雖是深秋,然帝都滿城桃花一夜盛開,甚至有人看到白鶴三繞未央宮,負殘缺虎符投漢水而去。
以至于六百多年過去了,現在的百姓還是對乾元二字念念不忘,深深向往和懷念著那位鞠躬盡瘁的國師。
就好像在另一個世界,即便過去了一千多年,依然有無數人都希望丞相能贏。
片刻后,張九陽小心地將這封卷軸收起。
老實說,這封卷軸中所記錄的東西,遠遠沒有他意料中的多,很多他內心的疑惑都無法解答。
但他卻覺得異常珍貴。
為了鎮壓那頭吞食人間氣運的大魔,大乾已經付出了太多,如今魔頭已滅,天下或許將迎來真正的盛世。
當然,張九陽也知道,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比如鬼谷仙師為什么會變成紅毛魔神?
比如天尊究竟是誰?又在謀劃什么?
此次乾陵大戰,匯聚了天下諸多強者,連久不出世的格桑尊者都來了,難道天尊就只是觀望?
想到此,張九陽不再耽擱,身軀化為一道電光,瞬息間洞穿虛空而去。
修成五雷天心正法后,雷遁之術在他手上進入了一種嶄新的境界,并不只是普通的飛行,而是化作雷電擊碎虛空,接著穿梭于一種混沌般的特殊世界。
那里沒有生命,沒有天地日月星辰,充斥著虛無與各種駁雜的靈氣。
其中就有雷霆。
轟隆!
電光一閃,當達到某處時再次破碎虛空,進入現實世界,化作張九陽的身影。
而此刻,他已經身處在了兩千里外的京城中。
整個過程大概只用了幾個呼吸的時間,而且就連護國大陣都沒有察覺。
這是以雷法來掌握空間之道。
雖然和帝鐘神通相比還有所差距,但消耗的法力更少,對肉身的負擔也更小。
乾陵,或者說桃山。
這里已經模樣大變,不再是陵寢的樣子,而是開滿了桃花,就好像當年諸葛國師隕落的那個深秋之夜。
桃樹下,棋盤微微一震。
對弈的太祖皇帝和太平觀主同時抬起頭,看著身邊那個身穿紫衣洞仙袍,橫空出現的俊美道人。
“沒想到,你這么快就到了第七境,二弟若是還活著,見到你,應該會有很多話要說。”
太祖皇帝的目光有些失神,仿佛看到了當年桃山結義時那位羽扇綸巾,神秀高徹的二弟。
“恭喜張天師破境!”
太平觀主則是作揖行禮,眼中微微有些波瀾。
很顯然,張九陽的修行速度也超出了他的意料。
張九陽還禮,而后深深望了兩人一眼,道:“兩位前輩,事已至今,還請如實相告。”
乾陵一戰,他感覺到背后一直都有只無形的手在操縱一切。
比如皇帝提前在玉真的識海中做了手腳,想以此來要挾張九陽,然而那張放在乾陵中秘藏的玉符,卻莫名變成了豬蹄。
并非是呂祖的手段,而是在那之前就有人將玉符悄悄換成了豬蹄,并施法遮掩。
那個人,便是眼前的太平觀主。
張九陽靜靜注視著他,眼眸深處有雷光涌動,想要看清對方的底細,卻發現依舊無法看得太清。
不過現在他已經能確定,太平觀主,應該是八境出陽神的修為。
一位六百年前的八境,諸葛七星的師父,身上又埋藏著什么秘密?
他所做的這一切,究竟又是為了什么?
在張九陽的注視下,就算是深不可測的太平觀主,居然都隱約感受了一絲淡淡的壓力,耳畔似是聽到了滾滾雷鳴。
就連棋盤上的棋子,也在微微跳動。
他輕輕拂袖,止住了跳動的棋子,而后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道:“看來這次就算不說,也得說了。”
太祖聞言調侃笑道:“李觀棋,你若是再不說,怕是這把老骨頭,都要被這小子給拆了。”
八境出陽神固然厲害,可這小子簡直就是妖孽,厲害的神通比比皆是,六境時就能斬七境,誰又知道他七境時能不能匹敵八境?
頓了頓,太祖又道:“你先說吧,正好朕要想一會兒棋。”
他現在已經處于劣勢,步步艱難。
太平觀主點了點頭,但眼中又露出一絲迷茫。
“這件事實在是太過于久遠了,以至于都不知道該從哪里說起了。”
“對了,你應該已經看過天元留下的絕筆了,那就從天元講起吧。”
張九陽眼底的雷霆漸漸消散,宛如翻滾的汪洋又復歸平靜。
他席地而坐,靜靜聆聽。
“嚴格來說,天元不僅是我的弟子,也是我的師父。”
太平觀主的第一句話便讓張九陽有些摸不著頭腦,甚至一度懷疑他是不是又腦子混亂了。
“天元,也就是諸葛七星,他的前世,乃是上古時期大夏王朝的祭祀,亦是人皇最為信任的太師。”
“諸子百家雖多,能封圣者卻寥寥無幾,而他,被同時譽為謀圣和棋圣。”
“當年那場牽動三界眾生的大戰,便是一次他和諸天神明的對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