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三十三章 窩冬的樂趣老婆孩子熱炕頭

  趙輝是接了賈天龍的電話匆匆趕過來的。

  李龍打開門的時候,看著他穿的挺厚,手里提著兩個捆扎好的紙箱子,看趙輝的表情能感覺出那箱子挺重。

  “小李同志你好你好!”趙輝看到李龍后,把箱子放下,松了口氣,扶了扶眼鏡,然后雙手握著李龍的手笑著說道:

  “好久不見了,家里人都好吧?”

  趙輝挺熱情,李龍也有些意外,笑著說道:

  “都挺好,快進快進,這大冬天,外面冷……來,我提。”

  兩箱子東西差不多都個二十來公斤的樣子,李龍彎腰提起,領著趙輝就進了屋子。

  爐火熊熊,溫暖如春。屋里屋外簡直是兩個世界,趙輝的眼鏡上一下子就有了水汽。

  他摘下眼鏡,取出鏡布擦了擦又戴上,然后才對李龍感嘆著:

  “雖然在北疆呆了有七八年了,但這冬夏的季節還是不太適應,一到十月,我就回老家了,老家雖然潮濕,但沒這么冷。”

  “來,喝水。”李龍把箱子放在茶幾邊上,然后倒了水遞給他,笑著說道,“那怎么又回來了呢?”

  “聽老賈說你收到幾張好皮子,我這心里癢癢啊。這不,臨時買了票就跑過來了。”

  這回輪到李龍感覺到意外了,為了幾張皮子,至于嗎?

  “至于至于,當然至于了。”趙輝看出李龍的想法,苦笑著說道,“你別看我和老賈看著光鮮,但實際上我們都有自己的難處,而且他比我還好一些至少一年四季,他都能收到藥材。

  但我呢,想要弄到好皮子,就得南北疆到處跑,有時候跑幾個月都不一定能弄到上等的皮子。”

  “我聽說東北,還有青海那邊希罕的野物也多,那邊的皮子也不少啊。”李龍給自己也倒了杯茶,邊喝邊說道,“你可以全國跑嘛。”

  “唉,哪有那么容易。”趙輝搖了搖頭,“我能在南北疆立足,是因為我有個叔叔就在這邊兵團,他給我引的路子。在南北疆的兵團范圍,他還是有點關系路子,我靠著這個路子能站穩腳跟。如果我去其他地方,會怎么樣?”

  能怎么樣?

  李龍頭上冒起了問號。

  不管是上一世還是重活的這一世,他的活動范圍都比較小,最多旅游出去玩一圈,那看到的都是盛世年華,沒啥負面的。

  “東北那邊就不說了,那不是咱們能玩得起的。”趙輝搖了搖頭說道,“哪里都有地域保護,那邊有人搞這個,我們貿然進去,那里也是地廣人稀,說實話死到哪個荒山野嶺都沒人知道。”

  李龍覺得這話說的……好歹那是大東北工業基地,人口比這邊多太多了,這話放在西北才更合適吧?

  不過想想那什么四爺之類的,也有可能哈。

  “青海那邊……更算了。那邊許多人手里是有這個的……”趙輝比劃了手勢,李龍立刻就明白了。

  那什么化隆還是隆化的,現在沒什么人知道,畢竟信息傳播沒后世那么發達,但在后世解密的許多資料顯示,那里有些地域民風可是相當的彪悍,而且的排外。

  跑不了也正常。

  好吧,原來到哪里都是得有跟腳,不然真就不好辦事。

  去玩玩還行,哪怕是去玩玩,也得看好地方。

  雖然打了一批,但不說雨后春筍吧,這時候正是各種秩序重新建立的時候,一些混亂的情況還是存在的。

  不然玉素甫也不可能遭遇到那樣的情況了。

  李龍不說話了。他兩世為人,上一世雖然生活的不怎么樣,至少也是在平安的時代。四小隊,包括瑪縣范圍,他看到的都是國泰民安的情況,后世看短視頻里,那些農村因為宅基地、菜地之類大打出手的事情在四小隊基本上沒見過。

  當然也有兄弟兩個爭父母的地,或者賭博輸了家產的事情,但總體來說,大秩序下只要不作死,那就能過的非常好。

  而且也沒什么村霸之說,有什么問題,村里人會想到去找新廣行風熱線舉報,也會到縣里或者北庭去告。

  渠道是暢通的,所以至少在李龍看來,那亂七八糟的事情,真就沒在身邊發生過,他還笑話過那些因為蓋房子和鄰居老死不相往來,村霸霸占別人宅基地之類的事情。

  怎么可能嘛,一家一畝七,那是很明確的,這么大的地塊,誰家也不會為了那么點地方去和別人爭,有啥好爭的嘛。

  后來才知道,也不都是四小隊有這么大塊地方,寸土寸金,在老家有些地方的確存在的。

  趙輝這么一說,李龍點頭了。

  “這市場一放開,做這一行掙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收到一張好皮子,頂別人做十年工,你想想,想做這一行的是不是很多了?我要不趕過來,有人得到消息,跑到你這里來把皮子收了,那我是不是就虧了?這年頭,這生意也不好做啊。”

  趙輝說完嘆了口氣:

  “說實話,小李啊,我覺得你還是有大運氣的人。就說今年,我在南疆跑了半年,后來在北疆這邊聽老陳說你這里有好皮子。我過來一看,有是的確有,你又不賣,我就覺得可惜的很。

  但后面老賈給我打電話說你又搞到兩張好皮子,說實話我是不太相信的。南疆是有老獵人的,我見過,人家年輕的時候是打過虎的。但我收了幾年皮子了,他手里這幾年最多也就有張熊皮,其他的都是狼皮啥的。像你這樣,每年都能搞到熊皮雪豹皮的,真是罕見!”

  李龍笑笑,心說我也不能說我和人家部落現在關系好,所以深山里有我的點,人家打到的東西我好拿吧?

  “對了,你的兩個孩子呢?上一次沒給孩子帶東西,這回回家后,我專門找人打了兩個東西。”趙輝從兜里掏出一個小布袋,打開后,里面放著是兩個銀手鐲。

  李龍笑著說道:

  “謝謝你,費心還給兩個孩子打了這個手鐲。”他并沒有因為趙輝送的是銀手鐲比不上賈天龍送的金鎖頭而不滿。

  賈天龍送貴重的東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驚喜,沒想到那石頭真的和妻子懷孕碰在一起,他覺得李家給了他幸運。

  趙輝和他李龍無親無故,人家好心好意打了銀手鐲,這就是一份情意,李龍當然是非常感謝的。

  楊大姐在里面陪著孩子,李龍說了一聲后,和趙輝過去看孩子。

  兩個銀手鐲戴在明明昊昊的手上,這手鐲是可以放大縮小口徑的,兩個孩子很好奇,戴上好就笑著玩了起來。

  看趙輝心不在此,李龍便說道:

  “暖和的差不多了吧?走,帶你去看看皮子,合適的話你就拿走。”

  “好好好。”趙輝就等著這句話呢。

  出門的時候趙輝指了指自己帶過來的兩個箱子說道:

  “這里面是我老家做的臘肉香腸,我們那邊的特產,送給你們嘗嘗。”

  “這可太不好意思了。”李龍笑著說道,“這么大老遠的送過來……謝謝啊!”

  “謝啥?”趙輝看李龍不嫌棄,放下心來,“你能給我機會讓我看看那么好的皮子,我還要謝你呢。”

  他相信這一單生意應該是好做成的。

  李龍帶著趙輝去了東廂房,這里擺著的都是皮子。

  賈天龍那次走后,李龍把這邊的東西給收拾了一下,皮子專門放一個房間,免得露出其他東西來,不方便。

  畢竟這里還有一些老虎骨頭,北山羊角等東西。

  財不露白,包括剩下的許多玉石之類,李龍都放在另外的房間里了。還有近年來收集的一些古董文玩,還有老爹從老家帶回來的,以及在山里那些石建筑里弄到的那個奇怪雕像,都在這邊。

  至于那幾塊金片,和一些更值錢的東西,特別好的羊脂玉,都不在這邊,在臥室東房子里。

  趙輝進了廂房,看到那些皮子,一下子就激動起來。

  這里面沒架爐子,溫度比較低,但趙輝一點也沒覺得,他一把先把雪豹皮給抓到手里。

  雪豹皮因為沒有鞣制過,有些板硬的感覺,但趙輝是行家,知道這是原始皮子,他輕輕拽了一下皮子上的毛,再攤開手發現毛沒有掉落的。

  那些毛摸著柔柔軟軟,中間夾著一些硬毛。

  這是初冬時候的雪豹皮,皮毛都是最好的時候。冬皮比春皮貴,貴就貴在里面有一層絨毛。

  藏羚羊皮為什么那么貴?不就是因為那些貴婦想要從中刮下絨毛做圍巾嗎?

  “這算是最好的雪豹皮了。”趙輝感嘆著,“我收了這幾年皮子,雪豹皮也收過好幾張了,沒有一張有這張皮子好的……果然,冬皮就是好,而且這頭雪豹個頭不小,看著皮毛光滑,唉……好東西啊!”

  他看向李龍說道:

  “三千五,怎么樣?”

  先前不是說三千嗎,怎么又漲了?

  李龍自然不嫌錢多,他笑著說道:“只要你不虧,我自然是愿意的。”

  顧曉霞對雪豹皮沒啥想法,也不想穿皮草,所以這些皮子留下來也沒啥意思。

  眼下這些皮子還能光明正大的出售,沒人去管。

  再過幾年有動保法了,這些皮子想要再賣,就只能偷偷摸摸了。

  李龍兩世為人都是正大光明的,再過些年可能會打打獵,但他覺得有些東西,能出手那就出手吧,免得被人盯上。

  趙輝見李龍答應了,心情一下子好了起來。至少這一趟,穩賺了。

  他又拿起一張熊皮來看。

  熊皮比雪豹皮大不少,他拿起的這張熊皮是李龍打的,整張皮子沒有一點傷痕,同樣是冬皮,這張皮子比塔利哈爾那張雖然小點兒,但勝在無缺。

  塔利哈爾的那張熊皮肚子上有兩個槍眼,左前腿還有一個,雖然不是很明顯,但對趙輝這種專業人來說,這皮子肯定是受影響了。

  “這張完好的兩千二,這張殘皮一千八,怎么樣?”趙輝看完皮子后,和李龍商量著價格。

  “行。”價格都高出李龍的預期,他沒啥說的。

  “那些皮子……”趙輝又看向其他皮子。

  馬鹿皮、狼皮、野山羊皮、狍鹿子皮等等。

  都不是家畜的皮子,數量足夠多。

  趙輝覺得自己是老鼠掉米缸里那種感覺。

  雖然這些皮子不算罕見,但勝在數量多啊,而且統一的都是冬皮,毛好皮好,都是好東西。

  這些皮子加起來,最后趙輝給李龍掏了一萬零七百塊錢。

  “嘿,我一共帶了一萬二,這趟差點沒夠。”趙輝笑著說道,“小李啊,說實話我是真沒想到,你就這一個多月,就鬧出來這么多好東西……不錯不錯。”

  李龍把那沓錢收好,笑著說道:

  “咋說呢,我運氣好吧。”

  的確是運氣好,不然的話,也不會最初進山就碰到哈里木他們一家,然后開啟了后來的這種精彩生活。

  當然,以誠待人,他的態度也決定了后來的一切。

  趙輝急于要把這些皮子弄回去,也就沒在李家多呆。

  這么多皮子,裝了三麻袋,趙輝一個人還真不好弄。

  李龍開車送他去車站的時候,他說到烏城會有人接應,所以讓李龍不要擔心。

  半路上趙輝還問李龍,后面會不會每年都有這么多皮子。要有的話,那他就打算開個加工作坊了。

  “這些皮子,如果轉手賣的話,我能掙個兩三千。”趙輝說道,“如果加工完再賣半成品,我能賺一萬。如果我有能做皮草的店,那賺的就更多了,你不知道,眼下有些地方,有錢的女人就喜歡穿各種皮草……”

  趙輝有些矛盾,但李龍可不敢給他保證。這天山也不是自己家的后花園,哪可能經常能打到這些好東西呢。

  碰到就是運氣,碰不到李龍也不失望。

  把趙輝送到車站,又幫著他買了一張車票,送他上車——主要是那幾個麻袋,趙輝一個人肯定是照看不過來的。

  李龍幫著他把麻袋搬上車頂行李架綁好才下來,然后看著汽車駛出車站,這才開著吉普車回去。

  廂房里清空了一塊,但手里多了一萬多塊錢,不好說哪個更值,但李龍肯定是不后悔的。

  冬天人們活動的范圍就小了不少。李龍堅持每周往返于四小隊和大院子。村里人其實也不怎么活動。眼下小海子的冰凍的還不是很實在。李青俠閑著沒事,叫著陶建設,包括李建國和陶大強他們去砸了冰窟窿,不過并沒有掏出多少魚來。

  冰面才凍上不久,水里的氧氣還有不少,魚兒不缺氧氣,就不怎么往冰窟窿這里湊。

  逮到的魚不多,賣是賣不著的,但自家吃是夠了。

  李龍也跟著一起去撈了一回,回去的時候帶了一些新鮮魚,燉著吃了一頓。

  十一月下旬李龍再次回到四小隊的時候,許成軍找上了他。

  顧曉霞帶著兩個孩子在前院屋子里玩耍,李娟和強強兩個陪著一起玩,杜春芳坐在一邊笑著看著。

  李建國、李龍和陶大強他們在東屋聊天,許成軍騎著自行車過來的時候,他們正商量著明年的地里,除了糧食還要種啥。

  這時候小麥玉米油葵這些肯定是要種的,畢竟交公糧一直持續到二零零六年,雖然二十一世紀初那幾年大家已經不種糧食,交公糧也是買的了,但至少持續到本世紀末,糧食還是必須要種的。

  就是勸也不可能,這吃飽飯,頓頓吃細糧才幾年?你這時候要給村民們說不要種糧食,全種經濟作物才劃得來,大家不罵你勺子才怪呢。

  家里有糧,心中不慌。這句話至少在這個階段,是深入人心的。家家戶戶種了糧食,除了交公糧和賣議價糧外,至少得留下足夠一家人吃一年的糧食才行。

  直到后來,糧食慢慢多了,市場上賣的也便宜,村里人才開始慢慢的把土地全都改種經濟作物。

  買糧吃這種現象,至少在現在對于四小隊的普通農民來說,不亞于天方夜譚。

  李建國已經決定明年種花葵,雖然市場上的花葵價格沒打瓜籽高,但勝在需求量大,種的人不多。可能收入不如頭兩年的打瓜籽,但總比種糧食要強。

  李龍則準備在那二十畝鹽堿地里種甜菜,他相信種出來的甜菜哪怕糖廠不收,自己養著那么多東西,作為飼料也沒問題,至少不會賠。

  陶大強、謝運東他們幾個都在猶豫,有的還是在想著種不種打瓜,有的則在想著種花葵好還是種甜菜好。

  以往跟著李家兄弟兩個就好了,眼下人家分別種,他們就不知道該怎么弄了。

  甜菜好種好管,但挖起來麻煩。花葵倒是好收,就是不知道到時賣的話咋賣。

  正商量的時候許成軍敲門來了。

  “你們都在這里啊?”看大家磕著瓜子在諞著傳子,許成軍有些意外,笑了笑說道:“正好都在,我把事情說一下。”

  李龍站起來找了個凳子遞給許成軍,又把盛著花葵花籽的盤子遞給他:“來,隊長,磕瓜子。”

  “好。”許成軍也不客氣,抓了一把坐下來一邊磕一邊說,“鄉里來通知了,再過兩天就要開始進行民兵訓練了。明天我要帶人過去拉槍回來,小龍,這次民兵訓練你參加不參加?”

  “不參加了。”李龍擺擺手,“我還有其他事情。咱們隊上年輕人多,基干民兵不缺我這一個,我就不參加了。”

  “也行。對了,今年我想著到時看著去西面的無人區再打打獵,你去不去?”

  “去啊,過幾天我就過去看看。眼下兩場大雪下完,好多草都被蓋住了,北面沙包里的黃羊估計又要往南山里跑了。”李龍說道,“反正冬天沒事,我肯定要過去看看的。”

  不光他要去看,李向前其實也在頭兩天問過李龍,啥時候去西邊。

  其實他們自己也能過去,但李龍有吉普車,且打獵相對比他們熟練一些,所以李向前覺得和李龍他們一起過去比較好。

  陶大強肯定是要參加的。謝運東不用參加,他三十多歲了,隊里二十多歲的小伙子多的是,根本不用三十多歲的人上場。

  倒不是不需要,是謝運東這些人都參加了十幾年的民兵訓練,老油條了,說實話參加訓練的話,可能會在其中起反作用。

  反倒是那些年輕小伙子更好管理,所以許成軍也沒問謝運東他們。

  民兵訓練的事情說完后,大家的關注點就在冬天打獵上了。

  平時除了像李龍這樣的家里原來就有槍的,大家能拿槍實彈訓練,也就在這一個月時間里。

  能拿著槍正大光明的去打獵,無論是許成軍還是陶大強他們都是很喜歡的。畢竟眼下除了李家,其他人家里還沒實現吃肉自由,能不要錢的吃到肉,他們自然是樂意的。

  “隊長,到時多給我弄一些子彈怎么樣?”

  “行,明天拉槍的時候多領一些。”許成軍對這個要求還是不在意的,“鄉里我還有些面子,我領一些子彈說到時候訓練用,沒問題。”

  李龍知道再過幾年,基干民兵的訓練就不是由村里組織而是鄉里統一組織了,到時再想弄到子彈就難了。

  眼下能多積累一些是一些。不光他要用,更多的還是牧民轉場后,哈里木他們在山上也要用。

  不然的話那幾十張皮子怎么來?

  以往這個時候,南山國營牧場已經開始收繳各牧業隊牧民家里的武器了。只不過今年還沒開始,而且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就算開始,這些牧民一時半會兒也不會上交。

  以前有槍無彈,沒人供彈那槍留著還不如一條棍子,眼下有了子彈,不光能打掉威脅羊群的狼群,還能用打到的獵物的皮子換取他們需要的日常生活物資,他們怎么可能會上交呢?

  等九十年代中期嚴格禁槍,那時候不交也不行了。

  時間還長。

  “今年黃羊應該不少吧。”許成軍也在想著,如果能多打一些,隊里人分一些肉,然后給鄉武裝部送一些,這樣人情就落下了,明年再多要些子彈也就方便了。

  打獵的事情說完,接下來順勢就轉到了明年種地上。許成軍沒打算離開,他也想聽聽其他人明年都種啥。

  李家人已經在隊里明確表示明年不種打瓜,他相信李建國他們不騙人。

  但嘗到了種打瓜的甜頭,許成軍也想知道明年種啥能掙錢——種糧食想賺錢是不太容易的,種經濟作物又太不穩定。

  他覺得李龍現在算是四隊小里見過世面最多的,聽他的,應該沒錯。

  在隊里有這樣相法的人雖然不多,但還是有的。

  “還是要舍得用化肥啊。”李龍雖然不種,但對這個理念,他希望能夠讓大家都清楚,“多用化肥,這地里才能多出莊稼,不然的話,產量低,那種啥都白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