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八百五十一章 重生也干不了大事,李龍認了就是農民本色

  梁月梅帶著陸大嫂在那里看洗衣機,李龍李建國幫著李青俠拾網,邊拾網李建國邊問:

  “你這貝母收完了,后面準備咋樣?”

  “就現在這樣就行。”李龍笑笑,“也不能天天都忙,忙一忙歇一歇才對。再過段時間不就割麥了嘛,那時候家里該忙了,我那邊就剛好相反,閑了。”

  “今年你割不割了?”李建國問道,“你那拖拉機還能帶收割機的。”

  “不割了,讓別人割吧。”李龍搖了搖頭,本質上他算是小富既安的那種,算因緣巧合之下,才能一步步按小商販的步子走到現在,但是并不代表他真的打算從商做大做強。

  其實說起來吧,他也是被時代的大潮推著走的。因為重生知道時代的發展進步脈絡,才會大膽的去干“二道販子”的活。而重生前幾十年,生活磨練出來的圓滑和世故,幾乎算是降維打擊,成就了他目前的事業。

  并不是說他自己有多利害,是那些積累的經驗和見識,讓李龍有了現在的發展。

  把網拾完綁好,每一條拿下來,一手拿頭一手拿尾,擰上幾圈然后收攏起來,放進化肥袋子里,下網的時候好用。

  “小龍,那你后面要不要把戶口放到縣里去?隊長過來問過我一次,問你是啥打算。”

  “肯定不要啊。要挪戶口的話早就挪過去了,我以后肯定一直是隊里的戶口,我還打算今年年秋里看看這甜菜收成,要好的話,在隊里開上幾百畝地,承包個幾十年,就當地主了。”

  “種地有啥前途?”李青俠有些不解,“你這干收購站的,那一年到頭,不比種地賺的錢多?種地多累啊?”

  李龍心說要是給你說,再過幾十年,有地的人都不用下地干活,合作社一搞,凈等收錢,你信嗎?

  李青俠肯定不信,李龍也沒給他解釋,這玩意兒解釋不清。

  畢竟眼下四小隊還沒一個種棉花的,要說放三十年后,隊里九成的土地都種了棉花,誰敢信呢?

  所以他就換了個思路,對李青俠說道:

  “老爹,你覺得隊里除了我,還有誰最能掙錢?”

  “那還能是誰,王財迷唄!”

  隊里能賺錢的不少,跟著李龍干的陶大強、謝運東、梁大成等人都賺了不少錢。

  但要論起來誰最賺錢,那必然是王財迷。

  眼下隊里的地又多了一些,有兩千多畝了。王財迷似乎每天主要的活,不是犁地,就是在犁地的路上——又或者是在修拖拉機。

  反正隊里折價賣給他的那輛東方紅七十五拖拉機,三五天一小修,十天半個月一大修,感覺王財迷的衣服褲子就沒干凈過,從來都是布滿油污。

  但人家賺錢。全隊兩千多畝地,幾乎八成以上,都是由他的拖拉機來完成犁、切、耙、平的程序的。

  剩下的兩成由隊里另外一臺拖拉機完成——今年年初,許成軍本家的大哥,隔著三輩遠的許靈山從兵團那邊買了一臺別人淘汰下來的東方紅804拖拉機。

  許靈山算許家的另類,并沒有按軍字起名,這是他老爹干的事情,有點像李龍沒安國字輩起名一樣。這也是個能折騰的人,不過他是自己折騰,省錢方面和王財迷有一拼,能干,節約,不然也買不起這臺拖拉機。

  從數字上看,東方紅804比東方紅七十五要強,要先進。但實際上,這也是一臺病入膏肓的農機,它其實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為兵團的發展貢獻了九成以上的力量。

  眼下賣給地方,算是盡最后的貢獻了。

  如果說王財迷在修拖拉機方面算半把刀,那許靈山就是一層油了。懂一點,也就一點。所以那臺東方紅八零四最多只能競爭到四小隊兩成不到的土地任務。

  現在拖拉機犁地一畝要八塊,切、耙、平都比較便宜,加上播種的話,一套下來得十來塊錢不到二十塊的樣子。

  也就是說,一年下來,王財迷毛利能有個三四萬。除去維修拖拉機的成本,一年賺兩個萬元戶不成問題。

  所以別看王財迷天天喊著窮,修拖拉機要錢之類的,隊里人對于他的富裕程度還是有所猜測的。

  李龍指了指大哥對李青俠說道:

  “老爹,要是過兩年,我買上一臺全新的拖拉機,讓我大哥開,你想想一年賺多少錢?”

  “咋也能賺個兩三萬吧?”李青俠的眼光是不錯的,“要是全新的,不經常壞,犁了咱隊里的地,還能犁其他隊的。現在干活,大家最怕的就是拖拉機壞地里,浪費時間不說,錯過了播種時節,麻煩就大了。”

  王財迷和許靈山最讓人詬病的,就是這個拖拉機老壞,耽誤時間。當然,犁地速度慢、馬力不足也是另外一個毛病。只是和前一個毛病相比,這個毛病幾乎可以忽略。

  其實這個時候,咱們國內已經從老美的迪爾公司進口了當時算最先進的約翰迪爾4450大馬力輪式拖拉機。

  這臺拖拉機的功率是164馬力,是東方紅七十五的兩倍多。算是李龍心目中大馬力輪式拖拉機的原型。馬力足、有空調,想想開著都帶勁。

  李龍記得下個世紀初,隊里購買的那些大馬力拖拉機也就是這樣,電子啟動,駕駛室帶空調,操作方便。

  這么一臺機子,進口價是四萬八千美元,按現在的人民幣匯率也就是十萬元左右——當然,十萬塊錢,真買不來。

當然,真要能買來,三年差不多就能回本,剩下的就是凈賺。一臺東方紅七十五拖拉機用個二三十年沒問題。這輪式拖拉機打個折,用個十五年可以吧  想想能賺多少錢?

  迪爾公司還是很厲害的,畢竟哪怕到機械化采棉時代,迪爾公司的采棉機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也是比國產采棉機質量要好的多。

  當然,貴也是真貴。

  但用著也是真好。想想后面隊里買的大馬力輪式拖拉機,國產的那些,1054,1204,以及1504等各型號,其馬力數還沒這個約翰迪爾4450大呢。

  但對于種地的農民來說,已經足夠用了。

  犁地嘛,拖拉機的馬力到一定程度,再往上意義就不是很大。接下來主要看的就是好不好修,保障行不行了。

  這個話題也不好討論,李龍覺得要是現在搞一臺,弄不好自己今年賺的錢全搭進去也不夠。

  其實要是能買到也行,就怕買不到。

  再等兩年吧。

  “那可不便宜啊。”李建國眼睛亮了亮,隨即搖了搖頭,“咱隊里地就那么多,搞一臺拖拉機,我又不會修。”

  “那你不能學?”李青俠瞪了他一眼,“別人也不是天生就會的。”

  李龍倒是知道大哥的顧慮,笑著說道:

  “我大哥想著王財迷關系不錯,這要弄一臺新的,那不是搶人家生意嘛。不過大哥你也別急,這事后面肯定能干。

  咱們隊里地越來越多,今年秋里如果我這個甜菜收成不錯的話,明年咱們就在東面開一片鹽堿地,用化肥把地給催出來,到時弄個百八十畝的,那不得有臺拖拉機?他那臺拖拉機弄一兩千畝地還行,再多了,他也弄不過來。

  那臺破機子用了三四十年了,早該退休了,現在修修補補,總歸不是事。”

  李建國眼睛一亮,還真是這個道理啊。

  “行,到時你要能買,那我就能開。別人能修,咱也能。到時賺的錢,我拿兩成就行。”

  “嘿,說遠了,再說哪兩成哪行?老爹還不把我腿敲斷?真要買了,咋說咱也是對半分。”李龍說的很認真,“我想著要買的話,更好的機子目前咱們買不著,但東方紅七十五,咱們是能買到的,一臺不到三萬塊錢。買回來咱們自己干的話,可能兩年回本。要是犁別人的地,那一年就能回本。”

  為啥王財迷不買臺新拖拉機?不就是因為財迷嘛。既然有一臺了,修修補補也能用,為什么還要買新的?三萬塊啊,那一下子掏出來,不心疼嗎?

  但李龍就能掏出來不心疼。他以前沒想過,現在想想,一臺全新的東方紅七十五鏈軌拖拉機不到三萬塊錢,再加播種機、平地、耙地切地機,一整套下來不到五萬塊錢就能配齊。

  甚至不到一噸貝母的價格,還要啥小四輪?

  想想二十年后,四小隊地塊面積最大的時候,達到了一萬多畝地,最多的時候隊里擁有五臺以上的大馬力輪式拖拉機,競爭多激烈?

  現在呢?面對兩臺破舊不堪的已經過了退休年齡還在負重前進的拖拉機,李龍覺得,還真能打一打的!

  看吧,雖然李龍自己不承認,但他自己其實也是沒多少商業頭腦,就是被一步步推動著往前走的。

  加上為人比較懶,都是把東西買出來,活讓別人干,他凈等著分錢。

  原來一直想著要等到大馬力輪式拖拉機出來再搞,那時候還有農機補貼,買著也便宜。

  但算一算,東方紅七十五拖拉機雖然慢,但價格也便宜啊。二十年后,隊里買的第一臺大馬力輪式拖拉機,加上配套的農機得三十多萬,就算有國家的百分之三十農業補貼,也得二十多萬。

  但現在呢,五萬塊就能解決,便宜的很啊。

  現在犁地八塊,二十年后犁地二十八塊。差不多嘛。

  搞了!

  這種事情就不能說讓別人搞了,自家大哥是最合適的人選。當然,陶大強也行,但李龍第一時間沒考慮他。陶大強的性格和李龍有點像,生活變好了,老婆孩子熱炕頭了,進取心似乎就少了不少。

  李建國沒說話,作為大哥,他出不了錢,就只能出力。要說心動不心動,那自然是心動的。他本身就是農民,也沒想著和老安李安國那樣走出去,呆在四小隊挺好的。

  那么,如果能在本隊有更好的發展,怎么可能不想著做呢?

  “那就買!小龍你錢要不夠,我這里還有。”李青俠竟然比李建國還有魄力,他說道,“買來,咱們先犁自家的地。老大,你也別想著和別人的交情。

  交情歸交情,那干活歸干活。人家和你交情好,也不可能在犁地的時候給你一畝地減兩塊錢是吧?國家縣里隊里沒有禁,那咱就能干。

  看小龍那邊弄的多好,你這邊總不能落后了。這拖拉機一買,看看多氣派!”

  行吧,老爺子覺得氣派,也沒啥問題。

  “我錢夠著哩。”李龍想了想說道,“大哥,我覺得就現在買最好。過一個多月該割麥了,割完麥就得犁地。

  現在咱們買了,你剛好可以在家里試一試,學一學咋開。這玩意兒可不比小四輪,技術性有點強。但要說強也不是太難……”

  “嘿,那有啥難的?你以為我沒開過啊?”李建國笑笑說,“以前建隊的時候,那拖拉機我們這些人誰都開過,好開著哩!修我是不咋會修,但開,那肯定是沒問題的。”

  他這么一說,李龍就放心了。壞了就修嘛,大不了找王財迷請教,實在不行找廠子里的技術人員也行。新機子,總比舊機子出毛病的概率要小。就王財迷自己也是開著開著才慢慢會修的。

  “那你那里錢方便不方便?”李建國還有些不好意思。

  “方便,方便的很。”李龍笑了,“要急的話,明天就能去買。”

  石城拖拉機廠就有東方紅七十五拖拉機出售,不是自己生產的,但質量肯定沒問題。

  配套的農機也有,一起都能買上。這是最近的拖拉機廠,要去烏城的話,光開回來就是個大問題,畢竟這玩意兒,速度和馬車差不了多少。

  五萬塊錢的事情,就這么輕松的決定下來。李建國都有種夢幻的感覺了——曾經一直被自己照顧的弟弟,現在已經變得這么富有了嗎?

  雖然知道李龍有錢,但沒想到他這么輕易的就能拿出五萬塊錢來。

  成套的拖拉機農機啊,這玩意兒,現在隊里誰敢想?

  他也暗暗告誡自己,真把拖拉機買回來了,可要努力,一定要盡快學會,盡快賺錢。

  至于分賬,肯定是不能五五的,他李建國丟不起那個人,就算二八不成,最多三七,他拿三成,已經很知足了。

  作為隊里的建村元老,李建國的好勝心并不低,也很要面子。

  既然要干那就干出個名堂來。

  又有兩個女人過來看洗衣機,她們的聲音挺大,李龍看過去,看到好幾個女人眼睛里都是露出羨慕的光彩來。

  誰不想自家有個能讓自己解脫出來的機器呢?

  平時洗衣服不算大活,但年節的時候,要洗被套床單啥的,那就是大活了。

  現在買縫紉機的就是大件了,這個是幫著干活的,也是給自己增加活的。

  但洗衣機不一樣,這個完全就是幫著女人干活的,多好。

  然后李龍就看到院門口又過來了兩個男人。

  陶大強和許海軍一個人推著輛自行車出現在了門口。

  李龍猜測兩個應該是在路上碰到的,就一起過來了。

  兩個人越過那些女人,看到李龍和李建國、李青俠在這邊,便都撐好自行車,和那些女人打過招呼,然后走了過來。

  兩個人走過來的時候,李龍才發現,許海軍的手里提著一只公雞,陶大強手里是一簍子雞蛋。

  “你們兩個咋來了?”李龍笑著問,“咋還帶著東西?”

  “路上碰到的。”陶大強解釋了一句,“我過來找龍哥你有些事情。”

  “我也是,聽說你回隊里來了,過來看看。”許海軍笑著說。

  “那就說吧,有啥事?”李龍問道。

  陶大強倒也沒不好意思,說道:

  “我想再買臺收割機。我小舅子在三小隊,他們那邊隊里有人買拖拉機,目前還沒人買收割機。我想著帶帶他,借他錢給他買臺拖拉機,然后弄個收割機,今年賺些錢。”

  “行啊。”李龍笑了笑說,“有空去縣收購站那里,顧叔在那里負責。收購站的院子里有七八臺收割機,你給顧叔說,我說的,給你打八折。”

  “好。”陶大強應了一聲,這事就這么定下來了。

  “我也差不多。”許海軍顯然是做過心理建設,在場的除了陶大強,剩下的都是李家的人。陶大強也不是外人,和李龍的關系不錯,這事也瞞不了別人,便大方的說道:

  “小龍,我想和你借些錢,買臺拖拉機和收割機,我也想賺個割麥子的錢,當然,你們放心,我肯定不會在咱們鄉里割。我大爹在平原林場那邊,我去那邊割麥。”

  許海軍說的“大爹”,其實也就是尋常人所說的大伯。許家是大家族,開枝散葉分到縣里各地,親戚是不少。

  “你缺多少錢?要借多少?”李龍問道。

  “我借兩千塊,你放心,我給你利息,兩千塊錢,這個割麥季完就能還上,再給你一百塊錢的利息,咋樣?”

  “行。”李龍點點頭。

  許海軍挺上道,反正自己現在有余錢,借就借吧,還留個人情。

  他原想問一問許海軍和那個大學生何麗娟的情況的,不過周圍人多,也就沒開口。

  請:m.llskw.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