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68章 林苦參的含金量

  林三七先到藥店去看了一下。

  藥店目前只賣4只秘方藥,所以工作流程并不是很復雜。

  自從林五叔開始接手砂石生意后,藥店經理就有林家老二暫時林杜仲兼任。

  林三七也不怕他貪污,畢竟出廠記錄、入庫記錄、銷售記錄都是完備的,每天統計就是三賬合對,少一粒藥錢都查得出來。

  只見林杜仲這時候拿著一個鋁皮喇叭,站在一張桌子上正在高聲指揮:

  “排隊排隊,全部都排好隊,那個穿花襯衫的,你再瞪我,信不信我把你扔出廟街?”

  “所有人都把錢準備好,我們所有秘方藥一人最多賣10粒,多了沒有,不要糾纏。”

  “買好藥的趕緊往前走,不要停留,不要混進隊伍里去重新排,我可盯著你們呢。”

  藥店內部的柜臺上,十多個伙計正在忙活。

  有賣藥的、有收錢的、有搬運的,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呼。

  幸虧這是香江,林家的藥店夠賺錢了,所以內部裝了兩臺空調,正不斷吐出冷氣,工作環境不算惡劣。

  林杜仲眼尖,看到不遠處的小弟,馬上就跳下桌子,讓一個伙計替代他指揮排隊。

  “七仔,你回來了呀。”

  林三七看著眼前這個笑容真誠了很多的二哥,心中也不禁感慨道:果然是窮生奸計,富長良心。

  以前在北平城時,這位二哥整天想著怎么沾便宜,小氣得像個葛朗臺,做事非常自私自利,這也是林三七很反感這位兄長的原因。

  但到了香江后,開始不愁吃喝,又能固定從醫館拿一筆錢,這位二哥開始也轉性了。

  不說改過自新吧,至少做事都是井井有條,說明工作能力還是有的,到底還是林苦參大夫的崽。

  “二哥,辛苦了,員工們在店里有空調,你這個經理卻在大馬路上曬太陽。”

  林杜仲嘿嘿笑了兩聲,隨意道:

  “現在我可是嶺南堂藥店的門市部經理,手下管著二十多號人,大小也是個官了,當然要把事情做好了。小弟你放心,有我在,員工們偷不了懶。”

  林三七心想,得,這位二哥依然有些官迷。

  看現場這架式,藥店里的員工想偷懶都沒機會呀,動作稍微慢點就會被買藥的消費者責罵。

  “二哥,現在每日的銷量怎么樣?產能上有沒有問題?”

  林杜仲心里有一本賬,這時候一拍胸脯道:

  “每天我們從荔枝窩拿來的藥品,全部都銷售一空,比如銷量第一的斷血流,每日銷量是1000粒。

  小弟我跟你說,斷血流現在不但是香江社團打架火拼時必備良藥,同時已經在為了全港,甚至整個東南亞婦產科都要準備的藥品。

  以前香江人嫁女,都會嫁送幾根花膠,就是害怕在生小孩的時候大出血用。現在香江人出嫁,嫁妝里面一定有一盒‘斷血流’,就是防備急救用的。

  還有那個片仔癀一天的銷量也是1000粒,這個目前已經成為香江和整個東南亞華人必備的滋補品,尤其是經常應酬的人,酒前一定要服用一粒。

  銷量第三的是嗷嗷叫,這個一天供應量是800粒,本來這個銷量應該是最大的,但是目前原材料不夠。

  哇小弟,我告訴你,嗷嗷叫可是好藥啊,我們隔壁的砵蘭街、上海街的樓鳳們非常聰明,我們賣20港幣一粒,她們賣給客人是50元一粒。

  我丟,這些女人比我們賺得還多,我正在想要不要提高售價呢。

  至于安宮牛黃丸,這個目前一天的銷量是500粒。

  噢對了,已經有西醫醫院在跟我們協商,想跟我們合作,用于腦外科的什么腦復蘇治療,我暫時沒答應。

  這些藥加起來,一天的營業額固定在61000元,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每天營業結束,我們都會將錢當天存到旁邊的匯豐銀行里,所有賬目我全部都交給了三弟妹。小弟你放心,有哥哥人,沒人能貪一分錢。”

  林三七心算了一下,一天6萬,一個月差不多是180萬,一年也就兩千萬。

  1963年的2000萬,絕對是一個大數目了,股票交易市場里的絕大多數公司的營業額都達不到這個數目。

  此時九龍的房產,一平米也就300元而已。

  但林三七卻并不滿意,以前用饑餓營銷是因為嶺南堂初來乍到,沒有名氣,不得不想一些歪招。

  現在嶺南堂的名氣打出來了,那就沒必要再扣扣索索了,必須要趁嶺南堂已經成為整個東南亞一塊響當當的牌子,迅速擴張開去。

  “二哥,當初我讓六叔和中介公司在香江市區收購一些店鋪物業,現在怎么樣了?”

  林二叔有些尷尬道:

  “這個我就不大清楚了,老爸不讓我多管藥店以外的事情,涉及到財務的事情,你最好問三弟妹或者老爸。”

  林三七差點噗嗤一聲笑出來,趕緊揮了揮手:

  “二哥,那你先去忙吧,我去見見老爸。”

  林杜仲也不以為意,他知道這是老爸信不過他,但他也有自知之明。

  現在他當嶺南堂藥店經理,一個月薪水達到了5000元,比起當年在首都中醫院當針灸師時一個月32元的工資,林杜仲已經非常滿足了。

  而且他還有嶺南堂醫館的分紅。

  林苦參之前有過承諾,醫館每年的分紅,他拿兩份,林紅參、林苦參、三個兒子各拿一份,也就意味著他林杜仲能拿醫館的14分紅。

  林家人自己知道林家事,14的分紅,對內地人來說,也是一筆天文數字了。

  林杜仲看了一下醫館門口長長的隊伍,已經在幻想自己年底分到多少錢,覺得日子太有盼頭了。

  林三七走進醫館里,發現此時的中醫館并不比藥店清閑。

  光是在大堂里的導醫就有5個。

  中醫館的導醫全部都是學徒擔當的,具有一定的中醫知識,不僅僅是引導指路,而是要根據病人的特征,介紹去不同的中醫專科大夫那里。

  當藥房學徒有事要離開的時候,還得頂上去藥店抓藥,基本上除了坐堂外,其他什么活都要干。

  醫館里的工作人員看到小老板來了,一個個都站起來紛紛向他問好。

  雖然林家人從來沒有說過誰是繼承人,但醫館里的人都知道,林家的少東家不是老大林甘草,而是老小林三七。

  林三七也是一路揮手,然后朝一間診室走去。

  林苦參的診室外面坐滿了候診的病人,有一個學徒守在門口,根據內部的情況叫號,一切井井有條。

  林三七走進診室,乖乖喊了一聲:“老豆。”

  林苦參正閉著眼睛在給病人診脈,聽到后微微睜了睜眼睛,然后重新閉眼思索,絲毫沒有被打擾,連個表情都沒有。

  坐在林苦參旁邊的一個十多歲小男孩是林竹葉,是五叔的大兒子。

  他是職責就是給伯父抄房子,其實也是學徒,不過這種學徒在宗門里屬于核心弟子,不出意外將來必定成才。

  林竹葉也不敢發出聲音,用嘴型喊了一聲:“哥。”

  林三七知道傳統中醫瞧病的時候,是不能被打擾的,旁邊也不能發出聲音,于是跟堂弟點點頭,乖乖找了個凳子坐下。

  本來他還想趁空閑跟父親商量一些事情,結果這一等,一直等到了中午12點。

  病人那是駱驛不絕,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林三七等到堂弟合上工具箱后,這才狗腿子遞過去一杯茶:

  “老豆,我現在終于相信,我們在花都的小洋樓,小汽車是從哪里來的了,就你這樣的恐怖門診量,想不發財都難啊。”

  林苦參可是嶺南派中醫名家,解放前一次出診就是一根小黃魚。

  換到現在,一次診費是200元,這還不算藥錢。

  一天接診50個病人,掛號費那就是1萬元。

  在平均薪水只有200300元的香江,一個月光是掛號費就是二十多萬,相當于一個月就能在港島買一套房。

  這還不算中藥里面賺的錢。

  林大夫在內地十多年,一個月拿一百多元工資,的確是屈才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