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85章 藥品走私客出現

  兩周后。

  新開業的嶺南醫院神奇性,已經成為香江最近的熱點新聞。

  各種大小報社的記者,一看嶺南醫院有采訪不完的素材,于是一個個都跟餓狼似的撲了上來,天天圍著采訪。

  林三七也爽快,只要來醫院采訪的記者,一天一人一個1000元紅包。

  如果新聞稿是表揚贊賞嶺南醫院的正能量稿子,千字同樣是1000元的稿費。

  有錢難使鬼推磨,香江的記者本來就是沒底線的,有奶便是娘,于是在自家報紙上大吹特吹嶺南醫院。

  而且都是整版整版吹,因為是按拿錢的,當然是越多越好,跟某些狗作者水一樣……

  嶺南醫院口碑爆炸,除了媒體的功勞外,重要的還有一點,那就是首批病人見效了。

  嶺南醫院董事長辦公室。

  院長馮世奇、副院長何家昌、醫務科長施溫和坐在一起,正在跟林三七這位老板匯報工作:

  “老板,根據我們這一周來的統計,目前抗生素占全部處方的比例是90,達到了預期目標。

  另外,我們的定價,頭孢呋辛一盒是20港幣,阿奇霉素是30港幣,莫西沙星是50港幣,目前光是抗生素每日使用量就是一萬盒。”

  林三七聽到這個數據是有點心虛的。

  幾十年后,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規定,醫療機構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不得超過60,門診患者抗生素處方比例不得超過20。

  而在嶺南堂,抗生素的使用量占到了處方的90。

  這個數據要是被他讀碩士的東方醫院質控科主任看到,人都要瘋掉了,扣錢都要扣出殘影來。

  幸虧這是六十年代,還無人意識到抗生素的危害,所以沒有什么法律院規上的限制,可以讓嶺南醫院為所欲為。

  馮世奇不知道老板的心虛,繼續匯報導:

  “老板,除了好消息外,也有壞消息,現在我們的西醫部門診人次和住院人次都處于爆炸狀態。門診人次也從每日1000人,直線上升到了3000人次。

  但是三千人次已經是目前嶺南醫院的接診極限了,再多也不可能多了,所以人手問題老板你要抓緊時間解決,我們不可能老是借威爾醫院的。”

  林三七摸了摸下巴。

  現在去醫學院招生肯定是來不及了,需要的是熟練工,那么剩下唯一的辦法那就是從其他醫院挖人。

  同行是冤家,嶺南醫院的崛起一定會影響其他醫院的利益,大家遲早是仇人,那索性直接引爆吧。

  “這樣,人手不足嘛,就靠你們揮動鋤頭了,只要不努力院長,沒有挖不動的醫生。

  我們高薪挖人,承諾基本工資上漲50,還有藥扣,收入起碼漲一倍。

  對于那些高資歷的醫生,比如首席醫生和顧問醫生級別的,收入按行業最高標準再增加50去挖人。我就不信了,我挖不到我需要的醫生。”

  何家昌副院長就是土生土長的香江人,這時候也提醒道:

  “老板,如果我們臨時挖人,那些醫生護士們都是簽有合同的,如果走人需要支付違約金。”

  林三七無所謂道:“這筆錢我們掏,這點錢輕而易舉就能賺回來。”

  幾人還在商量事情,樓下突然又傳來一陣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林三七站到窗戶口朝樓下一看,發現又有病人抬著花籃送到了門診樓前面的小廣場。

  而此時小廣場里已經堆滿了各種各樣的花籃,不知道的以為是結婚現場呢。

  馮世奇看到后笑道:

  “我早上數過了,現在我們一共收到了1250個花籃了,按今天這幾分鐘送來一個,恐怕我們醫院門口都要沒地方了。”

  何家昌也感慨道:

  “我當醫生已經30年了,從來沒見過哪家醫院能一口氣收到這么多花籃的,這絕對創下了一個香江之最了,由此可見廣大市民對我們嶺南醫院的認可和感謝。”

  內地病人感謝醫生,喜歡送錦旗。

  錦旗越多的醫生或者科室,也代表著醫生個人和醫院集體的榮譽,也代表了醫術的高明和病人的認可。

  香江人不送錦旗,而是喜歡送花籃,類似于開業花籃那種。

  那些著名醫生的辦公室外面,長長一排花籃,其他病人一瞧,就知道這位醫生一定是名醫,這就是醫生的勛章。

  但這種花籃一般也就幾十個算多了。

  像嶺南醫院這樣擺滿了一整個廣場,上千個花籃,非常壯觀,在香江歷史上從未有過的。

  剛剛送花籃來的一對中年夫妻被記者圍住了。

  “先生,請問你們送花籃是為了感謝嶺南醫院嗎?”

  中年男顯然不是普通市民,面對現場幾十位記者,仍然淡定地接受采訪:

  “對,我兒子已經白肺了,白肺你們知道吧?就是半個肺用X光拍出來都是白色的,代表著彌漫性炎癥,命懸一線。

  那時候我兒子高燒不退,呼吸困難,圣保祿醫院搶救了一周,最后還是下了病危通知書,告訴我們我兒子沒救了。

  最后我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不放過最后一絲希望,送到了嶺南醫院。經過嶺南醫院的全力搶救,我兒子現在已經出院,恢復健康了。

  所以為了表達的感激之情,我親自送過來一個花籃,同時我代表我們馬家,向嶺南醫院扣款10萬港幣,用于重癥肺炎的研究。”

  現場的記者和圍觀群眾都齊齊發出一陣驚呼聲。

  就連接待病人家屬的醫患關系部負責人都驚呆了,這可是嶺南醫院收到的第一筆社會捐款。

  這事一下子就驚動了林三七這位大老板。

  對林三七林大老板來說,10萬港幣并不是一個太大數字,但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香江和國外醫院一樣,都是可以接受病人捐贈的,不過這種捐贈不能用于給職工發錢,往往是專項指定某個醫學研究項目。

  嶺南醫院在完成原始資本積累后,肯定也要走科研、教學路線,甚至還會創建自己的醫學院校。

  那么自然是捐贈越多越好,用別人的錢,給自家醫院搞科研,這生意怎么做怎么劃算。

  當然不要指望普通市民捐款,這種捐款往往來自各大富豪,相當于是花錢買個VIP資格。

  馮世奇做為嶺南醫院院長,從病人家屬手里接過支票。

  現場閃光燈亮成了一片。

  隨后馮世奇用英文對著圍觀的記者說道:

  “感謝馬先生和馬太太的捐贈,也請馬先生和所有市民放心,我們嶺南醫院捐受的第一分捐贈,全部都會向社會和捐贈者公開賬目,公眾隨時都可以查閱。

  另外,為了感謝像馬先生這樣的熱心市民,我們決定在醫院花園設立一塊捐贈牌,每一位捐贈者的名字都會被刻上去,表示我們嶺南醫院不忘記每一位熱心市民。”

  現場又是掌聲一片。

  鬼佬開的醫院雖然高端,但普通捐贈者頂多就是拿到一個優先看病。

  而捐贈最多的幾個人,最多也只是進入醫院董事會,掛個虛名。

  輪到林三七卻是靈機一動,采用傳統功德牌模式,把捐贈者名單刻上去。

  這下,極大滿足了捐贈者的虛榮心,做好事留名了,以后捐款就更起勁了,這就是堂堂陽謀。

  就在廣場上熱熱鬧鬧的時候,有幾個白人從門診樓里出來,隨身攜帶的背包里鼓鼓囊囊。

  這幾個白人上車后,迅速就將包里的藥品都拿了出來:

  “我一共配到了20盒頭孢,10盒阿奇,還有10盒莫西沙星,你們呢?”

  “我這里配的是兒科抗菌藥,你們看,一共加起來有20盒。”

  “這個布洛芬非常神奇,我試過,止疼和退燒效果一流。”

  為首的白人菲利浦親自將所有藥物整整齊齊擺放在一個紙箱子里后,這才松了一口氣:

  “估計是嶺南醫院的藥品產量不高,居然是限量供應,一人最多配幾盒都規定死了,否則我們能收集更多。

  不過這幾天我們收集的量也更多了,可以拿回國內去試試。”

  “好,菲利浦,聽你的,我們明天就出發回國售賣。”

  請:m.minguoqiren.la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