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97章 新計劃赤腳醫生

  李部長不知道林三七內心的小九九,一聽林三七要上交20億美元,其中還有10億美元是用于醫療衛生事業的,整個人都興奮地跳起來了。

  “多,多少?給我們部里5億美元?讓我們自己支配著使用?哈哈哈,發財啦”

  林三七嚇得趕緊提醒:“李部長,你小聲點,這也太赤果果了。”

  老太太大手一揮,無所謂道:

  “這事不用保密,不但不保密,我們反而還要大張旗鼓宣傳,宣傳你林三七同志的先進事跡,宣傳寶安縣的偉大之處。”

  林三七趕緊擺手:

  “李部長,你忘了,上級對于寶安縣是不支持,不反對,不宣傳的‘三不政策’,我們要低調發展,避免引起爭議。”

  李部長看著林三七,惋惜道:

  “你在寶安縣做出這么重大的貢獻,如果不宣傳,不為世人所知,那不是太委屈你了……”

  林三七心想老子都在瑞士銀行里存了20億美元,就這還叫委屈?

  等過幾年你們要沒收所有藥廠資產,換人來當寶安縣一把手的時候,把他逼得有家不能回時,那才叫真正的委屈咧。

  “沒什么委屈的,都是為人民服務嘛,現在國家如此困難,希望我們寶安縣這點錢能幫我國家緩解一下財政困難。”

  二十億美元雖然多,但針對一個國家來說,的確是杯水車薪的事情。

  李部長平復了一下心情,又問道:

  “那第二個好消息是什么?”

  林三七從背包里取出5盒藥來:

  “李部長你看,這三個藥是我們最新研發出來的口服抗菌藥,療效遠在盤尼西林之上,到時我給你一批,你們完全可以找家醫院試驗一下。

  另外一只是退燒止疼藥,還有一只是胃藥。

  噢對了,說到胃藥,你們現在馬上送一批到荷南蘭考,交給一位叫焦裕祿的書紀。”

  老太太點點頭,隨后又興奮道:

  “你這三種抗菌藥,療效真的比盤尼西林還好?那這藥一定很貴吧?有沒有可能大規模推廣?”

  李部長不得不興奮,這好比在2016年,有人說他已經發明了一種藥物可以治愈癌癥,相信所有人都會激動興奮。

  林三七卻是搖頭否決道:

  “李部長,這藥挺貴的,我們已經在香江試著出售,就這么一盒藥,幾乎就是一名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大約換算成人民幣20到50元不等。

  就這,在香江地區,完全是供不應求狀態。

  但是我吸取了抗結核病藥的教訓,決定先不做外貿,不忙著賺錢,而是先將這幾只抗菌藥,包括這些退燒藥、胃藥,優先在國內推廣,讓我們中國人先用。”

  李部長看著手里的幾個藥,為難道:

  “藥是好藥,可是也太貴了,一盒藥一個月工資,國內恐怕沒有多少人買得起,尤其是農民兄弟們。”

  林三七呵呵解釋道:

  “放心,這是對外銷售的價格,如果是國內,這一盒藥我們準備虧本了賣,比如這盒頭孢,1塊錢一盒,夠便宜吧?

  現在工人的平均工資在37元左右,應該是負擔得起的。

  就是農民兄弟們困難一些,但如果一盒抗菌藥可以挽救回一條生命,1元錢對農民來說,也不算是個天文數字。

  等將來我們的原料廠自己能生產原料藥了,這個價格還能再便宜下去。

  我當初就說過,最好的模式是在國外賺錢,然后用國外的錢補貼國內,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老太太連連點頭:

  “你這個法子好,太好了,現在臨床疾病,現在感染性疾病占全部疾病總發病數的79。

  只要有藥物能控制住感染,我們完全可以挽救更多人的性命。三七同志,你這事做得功德無量啊。”

  林三七提醒道:

  “李部長,現在光有藥也不夠啊,我們缺少醫院,缺少醫生,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寶安縣生產再多的藥物也沒用啊。”

  老太太嘖了一聲,隨后有些泄氣道:

  “培養一名合格的臨床醫生,哪怕是最低學歷的中專生也起碼要3年。另外,新建醫院也是費時費力的事情。

  你幾個月前在部份省市開展的傳染病醫院計劃,據我所知,除了邢臺、唐山等地在按計劃快速建造醫院外,其他地區都是拖拖拉拉。

  說到這事我是真生氣,以前說是我們部里不給錢,地方沒錢沒辦法新建醫院。現在錢給他們了,還是這樣拖拖拉拉,真是對醫療衛生事業一點不重視。”

  全國一共有3000個左右的縣級行政單位,截止到1964年,國家仍然沒有完成縣縣有一家醫院的目標。

  林三七之前的目標是每一個地區(地級市)擁有一家傳染病醫院,就這同樣沒有完成計劃。

  可見到了六十年代初,干部作風已經開始松懈了,再過幾年,一個個都變鵪鶉變得瑟瑟發抖,更不可能加快醫院建設。

  林三七鼻子輕哼了一下,非常不爽道:

  “說來說去還能為啥?那是因為錢在寶安縣手里,我們寶安縣也不是隨便給錢。

  為了防止工程款被挪用,寶安縣嚴格要求專款專用,按工程進度打錢。

  聰明點的干部知道,這醫院是替地方建的,不用自己掏錢,等建好了地方上的老百姓是獲利的,于是抓緊時間造醫院。

  而不聰明的地方干部,覺得錢不能用來造職工宿舍,不能用于其他單位職工發福利,不能用來造辦公大樓,于是積極性沒有了。”

  老太太也嘆氣道:

  “誰叫咱們衛生部門屬于弱勢部門,哪怕我們部里一再強調,一點辦法都沒有。”

  林三七這時候趁熱打鐵說道:

  “李部長,所以我這次準備換一個思路,學習偉人,決定來個農村包圍城市。

  先解決基層普通老百姓的常見疾病,我想在全國開展鄉村醫生培訓工作。”

  李部長知道林三七鬼點子多,又有錢,想出來的辦法肯定實用,于是興趣大增問道:

  “說說,你準備怎么干?要我們部里怎么配合?”

  “李部長,我是這么想的。

  首先是醫生來源,剛剛你也說了,醫生培養起碼要3年,太久了,我們等不起,而且畢業學生人數也遠遠不夠全國使用。

  我的計劃是,我們可以從每一個農村里,抽調一名有文化的知識青年來當這個赤腳醫生。

  這個有知識的青年可以是本村的,也可以是下鄉知青。可以是中學文憑,降低點要求,小學文學水平也是可以。或者私塾出來也行,只要識字就行。

  然后我們把這批青年農民集中起來,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脫產培訓。

  不用教他們什么高深的醫學知識,什么解剖學、生理學、生化學、藥理學等等,通通取消。

  而是以疾病為中心,只要教會這批赤腳醫生如何辨別疾病,如何治療,如何識別中草藥等等,簡單明了。

  這樣一個村一名赤腳醫生,只要全國推廣開去,馬上就可以解決掉大多數老百病沒地方看病的尷尬場景。

  老百姓在村衛生室里能解決掉大多數小病小災,就不至于拖到大病要跑大城市,這樣老百姓的健康問題就能很好解決了。”

  李部長眼睛亮了,又急切問道:

  “那這些村衛生室準備怎么個辦法?醫院場所的問題怎么解決?現在全國上百萬個村,建造衛生室的費用可不是幾個億就能解決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