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931章 突擊視察縣醫院

  聽到林三七的突然質疑,金縣長一點也不慌,反而笑呵呵答道:

  “林部長,這個你有所不知道,我們安都縣全稱安都瑤族自治縣,全縣70人口都是少數民族,所以政策方面相對自由,并沒有像大城市管得那么嚴。

  我們這里已經夠窮了,沒有工業,農業生產也不行,用一窮二白來形容一點不為過。

  林部長你也看到了,我們安都縣到處都是大山。

  關鍵這個大山屬于巖溶地貌,全縣到處洼地密布,石山聯綿,石山面積占總面積的90,人均耕地不足半畝。

  就這半畝地想要養活一家老小,太難了,如果我們不允許少數民族做點小買賣,老百姓連鹽巴都買不起,這樣會亂的。”

  林三七懂了。

  少數民族聚焦的地區,往往都是什么深山老林里,條件最艱苦。

  如果不給他們特殊照顧,開個口子,老百姓日子過不下去了,那社會就會不安定。

  窮則思變,對沿海的老百姓來說是下南洋,去歐洲討生活。

  “能做生意好啊,哪怕是小買賣,呵呵。”

  林三七這下更放心了,能做小買賣,那就餓不死,生病了花個幾毛錢,幾塊錢總是問題不大的。

  這樣赤腳醫生的收入來源就解決了。

  哪怕沒有錢,這茫茫大山里有得是可愛的小動物,什么野兔野雞野山羊來一只,也足夠支付診金和藥費了。

  幾人走了幾百米,就到了一座破廟前面,門口掛著一塊十字。

  金縣長指著介紹道:

  “林部長,這就是我們安都縣醫院,也是目前全縣唯一的醫院。原來是縣里的城隍廟,解放后改成了醫院。”

  林三七早就看到旁邊的牌子了,心想這年頭的寺廟可真是糟了大罪了,不是改成學校,就是改成醫院。

  因為沒有提前打招呼,所以就沒有出現陜省臨童縣的造假一幕。

  林三七進入院子后,發現病人還真不少,一個個都在那邊哼哼。

  甚至還能看到不少竹椅子制成的簡易擔架,顯然是下面鄉鎮趕來治病的人。

  金縣長對著屋里喊了幾聲:“老單,老單!”

  就看到一個60多歲的老頭,匆匆從屋里跑了出來。

  林三七觀察了一眼,戴著眼睛,穿著破舊的中山裝,光著腳,壓根就不像一位縣醫院的院長。

  其他院長都是知識分子,恨不得在胸口口袋里別上三、四支鋼筆,以顯示自己的身份。

  單光明跑到院子里,一看是縣里的老大了,于是點頭哈腰道:

  “金縣長,你怎么來了?是有哪里不舒服嗎?”

  金縣長趕緊介紹道:“老單,這是首都來的林三七副部長,上次你提到過的抗結核四聯療法的發明人就是他。”

  單光明一聽,眼睛都發亮了,趕緊伸出手來:

  “原來您就是林部長,啊呀幸會幸會,你看我都沒提前收到通知,一點準備都沒有。啊呀,不好意思,你看我這手臟的。”

  兩人手分開后,林三七的手上就遺留著一些黑色的粘狀物。

  林三七嘴角扯了扯,當醫生的多少都有點小潔癖,但這時候是絕對不好表現出來的,反而故作輕松道:

  “單院長,你好,你這是在給病人看病啊,這手上的是,狗皮膏藥?”

  黑色粘狀物氣味還是挺濃的,林三七當然不會懷疑是一坨屎。

  單光明不好意思道:

  “對,有個病人從山上摔下來了,我正在給他制作膏藥,剛剛一激動忘了,嘿嘿。”

  林三七點點頭又問道:

  “單院長,我這次來安都縣就是來調研的,我想問了下,你們全縣現在有多少醫生?多少老百姓?”

  單光明看了看屋里,咬牙道:

  “林部長,我這還有病人,等我處理完我再跟你匯報。”

  林三七趕緊雙后合十道歉道:

  “啊呀,不好意思,你趕緊去看病吧,病人第一。”

  單光明又快步跑進了房間,林三七環顧了縣醫院一圈,發現這就是一個普通四合院,占地面積不算大。

  但是病人不算少,幾乎把院子給占滿了,現場起碼有30多人。

  金部長心里還在埋怨這個單光明死腦筋,大領導來視察了,把病人交給其他醫生就行嘛,怎么管自己跑掉了。

  于是主動幫著介紹道:

  “林部長,目前我們安都縣一共有18萬人,醫生……醫生有6個,原來都是縣里的土郎中收編的。包括這位單光明醫生也是,他是祖傳的骨傷科,單家在安都小有名氣。”

  十多分鐘后,單光明又小跑了過來,把眾人請到了院長辦公室。

  說是辦公室,其實就量個吊腳樓一樣的房間,全是木頭坐的,里面有幾把竹椅子,一張估計會搖晃的木書桌。

  單院長親自泡了幾杯茶過來:

  “林院長,這是我們自己家里摘的野茶葉,鄉下地方沒有好東西,您請喝茶。”

  林三七不以為意,條件更艱苦的三年自然災害他都經歷過,沒有比那時候更苦的事情了。

  “單院長,剛剛你治療的病人是什么情況?”

  單光明坐直身子,認真回答道:

  “那病人呀?是縣城以東30里的龍灣鄉人,病人昨天上山種地,從山上摔下來,肋骨和前臂都骨折了,傷勢還是比較重的。

  因為病人今年才29歲,是家中的壯勞力,所以家里人湊了點錢,送到了我們縣醫院。如果是其他人,一般是不會送到縣里來的。”

  林三七小小吃了一驚:

  “咦,你的意思是,壯勞力才有資格看病,普通的老弱病殘有病是不治的?”

  單光明苦笑著點點頭:

  “雖然說出去很殘酷,但事情就是如此,尤其是老人和孩子,死了就死了,只能怪自己的命不好。

  就像這個骨折病人,掛號費是2毛錢,雖然用的都是中草藥,但幾個療程下來,加起來藥費也要5塊錢。

  這點錢對城里人來說也就是三只雞的價格,普通工人一個月30元,5元錢并不是什么巨款。

  可是對山里人來說,他們一年到頭賺的工分,連飯都吃不飽,哪來的錢看病啊。5元錢,可以說99的農民都拿不出來。”

  林三七心里盤算了一下,心想六十年代,果然是北方比南方要富一些。

  像昌平縣的農民,5元錢,一般的家庭還是拿得出來的。

  甚至逢年過節,還能進到京城里面去買點東西,除開三年時期,平時飯還是吃得上的,并沒有餓死人的情況。

  但在西廣省的農村,窮就是徹底的窮,連飯都吃不飽的窮,餓死人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這種情況在浙南、胡建、粵東地區也非常普遍,也恰恰是這些地方往往都成為了僑鄉,老百姓只能背井離鄉去外國討生活。

  歸根到底,還是田太少。

  像安都縣人均耕地0.5畝,再加上石灰巖土地太貧瘠,糧食產量非常低,沒辦法養活更多人。

  林三七看向了身邊的王晉,問道:

  “老王,你就是安都縣出來的,你說說你老家的情況?”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