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墨,山林被一層厚重雨霧緊裹。
黑暗、潮濕,細雨如絲,穿透衣衫,帶著刺骨的寒意,直抵心底。
山道泥濘不堪,四下靜謐,細雨擊打在落葉之上,沙沙作響,竟有一絲空曠悠遠之意。
雨霧之中,幾盞燈籠搖曳。
燈籠光線昏暗,好像要被這濕冷陰暗吞噬。
一隊旅人行走于山中,體型各不相同,都穿著蓑衣斗笠,黑影涌動,好似雨中夜鬼。
李衍曲指微彈,斗笠雨水散落。
他掏出懷表,借著燭光打量,已然是丑正兩刻(2:30),忍不住眉頭微皺。
旁邊沙里飛更是不滿道:“張老哥,可不帶這樣玩兒的,到底還有多遠啊?”
在他們旁邊,正是“快船張”。
這老頭也是一臉尷尬,連忙拱手道:“對不住,對不住,老夫也沒想到,山下的村子已毀于戰火。”
“我記得前頭二里地有間客棧,老板是土家人,巴東地面上數得著的好漢,其他地方或許會亂,他那里肯定安穩!”
說話間,已經有些忐忑不安。
他行船載著李衍等人,從鄖陽沿漢水而下,又順著長江穿過秭歸縣。
原本要繼續前行,直達豐都縣。
然而半道上,有麾下徒弟快船送信而來,說他巴東的兄弟家中出了怪事,似乎有妖孽作祟,已經死了兩口人。
唯一的兄弟求救,自然不能坐視,正好李衍等人也在船上,“快船張”就請他們出手相助。
巴東縣臨近秭歸,為古巴郡之東,臨近秭歸縣,還挨著好幾個土司城統御之地。
雖說戰火已經平息,土司城歸降,朝廷大軍也已繼續南下,但戰后瘡痍仍在。
和鄖陽那邊不同,巴東本就是小縣,人口不多,漢人土人村落散居山中。
亂兵肆虐,有的村子已被夷為平地。
他們沒在巴東縣城逗留,本要入山找個地方投宿,但“快船張”記憶中的村子,已經成為廢墟,只得繼續趕路。
沒想到,剛入夜便下起了雨。
眼見“快船張”不安,李衍微笑安慰道:“張老哥沒事,趕個夜路而已,我們習慣了。”
沙里飛也哈哈一笑,“我這說話沒把門,老哥莫怪,放心,你那兄弟的事,我們包了!”
“多謝諸位。”
“快船張”抱拳,眼中滿是感激。
雖說都是江湖同道,出手相助再正常不過,但眼前這幫人,早已今非昔比。
更別說,王道玄還傳過他一些避災法門。
能有如此態度,顯然很給面子。
李衍伸腿一抖,腳上厚重的泥巴飛出,開口打岔道:“反正閑著,老哥不如說說你那兄弟的事。”
“快船張”猶豫了一下,低聲道:“李少俠,道長不是說過,早不言夢寐,午不言殺伐,晚不言鬼神么。”
“眼下還入山走夜路,這萬一…”
“張老哥放心。”
沙里飛提起斗笠,摸了摸大光頭,嬉笑道:“那是對普通人,跟著咱們,百無禁忌!”
“快船張”一聽也是,便開口說道:“唉老夫本名張水生,我那兄弟叫張林生,請了村里老先生給起的名。”
“許是這名字有講究,老夫吃的是水上飯,而我那兄弟,卻是個旱鴨子,學了些山中憋寶的手段……”
“呦,張老哥藏得夠深啊。”
沙里飛樂道:“敢情你還有個玄門兄弟,何必跟我等請教行船禁忌?”
“快船張”搖頭苦笑道:“沙兄弟說笑了,我那兄弟并非修士,只是跟人學了點趕山的手段,找些山珍草藥什么的。”
“他本是哥老會的人,后來瘸了條腿,又娶了個土家女子,便索性退隱江湖,憑手段在村里漸漸發家,也算個地主。”
“之前的信沒說清,好像是進山尋寶,不知被什么東西跟著回了家…”
“原來如此。”
李衍若有所思,隨后看了看西南方,扭頭低聲道:“三兒,那邊就是巫山地界,伱警醒著點,發現什么,早點跟我們說。”
“嗯。”呂三悶聲點頭。
這也是李衍答應進山的原因之一。
按谷鱗子所言,巫山之中,還有楚巫一脈隱修,避世隱居,很少見外人。
或許,能幫呂三得到更多傳承。
巫山之中隱藏了不少高手,保康縣走蛟,還有人暗中相助鬼教,與御龍子斗法。
原本李衍暫時不計劃進山,但既然來了,就索性在外圍探查一番,或許能找到什么線索…
說話間,他們已行過二里地。
“快船張”說的確實沒錯,轉過山道拐角,一間客棧逐漸顯露在雨幕中。
這客棧是座吊腳樓,依山而建,面積不小,共有三層,凄風悲雨中,外面幾盞昏黃燈籠搖曳。
看到有燈光,眾人頓時松了口氣。
而王道玄則有些詫異,取出羅盤看了看周圍,點頭道:“有趣,這吊腳樓呈虎坐形,左右青龍白虎,后有玄武為靠…可惜,前方無水。”
“道長好眼力。”
“快船張”連忙道:“此地主人叫彭老海,祖上是當地有名的風水師,原先前頭還真有條小溪…”
說話間,眾人已靠近客棧。
只見這客棧乃純木建造,歷經歲月已顯斑駁,帶著少許霉濕腐朽味,雨滴沿著破舊屋檐滴落,打在青石地上滴答作響。
吊腳樓一層沒住人,養著雞鴨豬等牲口,還喂了兩條狗,黑夜里汪汪大叫。
“站住!”
還未靠近,客棧二樓便響起個聲音。
只見一人躲在木柱后,手里還拎著弓箭,側身冷聲道:“風大雨大,客人從哪兒來?”
“快船張”連忙上前,拱手道:“是彭老哥的徒弟們,莫要誤會,老夫‘快船張’,之前來過幾次。”
“原來是張前輩。”
那人松了口氣,放下弓箭,又點起燈籠,顯出身形,卻是個半大不小,身著藍袍的年輕人。
“張前輩請上來吧。”
年輕人一臉和氣,卻沒下樓迎接。
他不動聲色,一直瞅著山道旁邊神龕,見上面紅繩掛著的鈴鐺沒響,這才徹底放心。
這番小動作,李衍自然看在眼里。
他也不在意,有膽量在這深山老林中開客棧,不僅要防人,還要有手段防其他東西。
既是熟人,也非鬼物,年輕人立刻客氣了不少,提著燈籠下樓,要幫眾人搬行李。
“不用了,我們能行。”
沙里飛微笑抬手擋住。
年輕人也很識趣,便打著燈籠在帶路,踩著木梯嘎吱作響,同時問道:“張前輩,怎么大半夜的上了山?”“別提了。”
“快船張”一臉晦氣道:“原本要在楊家寨過夜,沒曾想村子已毀了,只好連夜上山。”
年輕人嘆了口氣,“前陣子兵亂,土司城的人駐扎,因為楊家寨是漢人村子,直接就被毀了。”
“唉都是鄉里鄉親的,也下得去手…”
進了二樓,同樣有股霉味撲面而來。
年輕人點起蠟燭,眼前赫然出現個大廳,應該是平日客人吃飯聊天的地方,木桌木椅老舊,卻整齊排列。
中間還有個取暖的火灶,一名面容枯槁的老太婆正蹲在旁邊,手里還拎著柴刀,滿臉警惕。
“田阿婆,沒事,是人。”
年輕人連忙道:“他們是師傅的朋友,先弄些吃的和酒水,給人暖暖身子。”
“啊、啊…”
老太婆竟是個啞巴,比劃了一下后,連忙鉆到后灶忙活了起來。
李衍等人將蓑衣斗笠放在門外,又在伙計的安排下,將行李搬到大通鋪房間。
伙計扒拉著炭火,眾人圍在火邊坐下,雨夜趕路帶來的寒意,漸漸被驅散。
那阿婆動作利索,很快搬來一口大砂鍋,吊在爐火上,里面有臘豬蹄,和干土豆、干豆角同時燉煮,還放了不少黃豆。
“快船張”拿起籮筐里的燒餅,放在火堆上烘烤,笑道:“鄉野客棧,這些都是提前準備好的,彭老哥家拿手的是羊肉大面,只能明天解個饞。”
而那伙計,也端來黑檀米酒缸,眾人插上管子,輪流喝了幾口,身子終于發熱。
這大半夜的,他們沒什么胃口,胡亂吃了一些墊底,剩下的全被武巴吃了個干干凈凈。
“快船張”這才開口問道:“彭老哥呢,這些日子沒在店里?”
年輕人回道:“前些日子打仗,沒了貨郎和山客,店里沒啥生意,再加上我兩個師兄死了,師傅就去幫他們料理喪事。”
“快船張”皺眉,“去當兵了?”
年輕人搖頭道:“是去當兵,但不是在這里,他們跑去海邊打倭寇,前兩天尸體剛送回來。”
說著,眼中閃過一絲黯然。
“原來是土家精兵。”
李衍面色一肅,臉上滿是尊敬。
土家族武學源遠流長,起源于“茅古斯”,善用白桿槍、蠻刀盾牌。
對付倭寇,他們很有一手。
沿岸軍隊統帥,甚至從上書道:短兵相接,倭賊甚精,近能制者,惟湖廣兵鐮鉤槍弩之技,必須動永保二宣撫司精兵。
有些事并非單純的黑與白,這里有作亂的土司,南邊也有抗倭的土家精兵…
夜色已深,眾人也沒什么心情閑聊,稍微吃了點東西墊肚,便返回各自房間。
李衍在床上存神打坐。
窗外,夜雨綿綿不絕,雨滴敲打破舊窗欞,使得這深山客棧更顯孤寂。
修煉完后,李衍躺在床上,取出懷中龍紋玉圭查看,眼中若有所思。
他這次前往巴蜀,定下來的主要有三件事。
一是參加活陰差聚會,那個地方在豐都。
如今修煉《羅酆經》者,少之又少,傳聞活陰差中有位老前輩,道號陰長生,便是將《羅酆經》修煉到極高境界,在豐都登神。
活陰差聚會在年末臘月,距現在還有段時間,可以先打聽一下陰長生的事……
其二,便是龍女的委托。
江神大君封印出了問題,從龍紋云圭的反應來看,神農頂內的鎮龍樁松動,并非主要原因。
要想弄清怎么回事,少不了去一趟都江堰。
其三,便是上青城山煉法器。
幸運的是,這段時間他們掙了不少,并不急于接任務,可以一步步來…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的這首《夜雨寄北》,講的是巴山夜雨,晚上下,白天停。
雖然詩中所講,那是成都縉云山,并非巴山余脈,但規律幾乎一模一樣。
次日天剛亮,夜雨便已停歇。
李衍推開窗戶一看,只見群山被濃霧籠罩,林木影影綽綽,百米之外就什么都看不清。
隨后他就聞到了一股羊肉香味。
氣味濃郁,李衍忍不住咽起了口水。
推門而出后,發現有武巴和呂三他們早已起來,蹲在爐火旁,抱著海碗吃的歡快。
“啥好東西也不叫我。”
李衍一笑,連忙跑進灶房。
只見灶房內,一口大鍋燉煮著羊肉,白湯滾爛肉,香味差點掀他個跟頭。
旁邊還放著個紅油小鍋,那位啞婆婆正在案板上忙碌,搟面杖、大砍刀飛舞,粗細均勻的堿面條便迅速成型。
煮好面,用羊湯燴好紅油,澆上肉臊子,再撒上一把翠綠的芫荽,簡直是色香味俱全。
“果然好手藝!”
李衍贊了一句,連忙端過碗。
蹲在門口,連吃兩大碗,這才心滿意足。
“快船張”得意道:“諸位,老張沒騙你們吧?每次來到巴東,就想著這口羊肉面,一早就讓他們準備了。”
“小兄弟,多謝啊。”
沙里飛吃的滿臉紅光,一抹嘴。
“應該的,應該的。”
年輕人微笑點頭,隨后又看了看門外,面色變得有些凝重,“諸位客人,要不等霧散了再走?”
李衍等人正在奇怪,“快船張”卻是眼皮微顫,“那玩意兒又出現了?不是被凌云觀的道長降服了嗎?”
年輕人臉上有些苦澀,“凌云觀前陣子戰亂時,被火炮炸了,隨后這東西就又出現了。”
李衍皺眉問道:“張老哥,你們在說什么?”
“快船張”看了看門外,低聲道:
“巴東山上每逢大霧天,就有種東西出沒,人稱‘霧中客’,經常將人勾走。”
“有人說,它們是當年巴人怨魂。”
“也有人說,它們是客死他鄉的迷路人…”
第二更下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