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河在思索著,盧局長跟廖老也沒開口,而是靜靜地等待著李長河的回答。
思索了片刻之后,李長河終于開口了。
“其實站在我個人的角度,我對他沒有什么認可不認可。”
“在我眼中,他是個很善于投機的商人,只要被他發現了商機,他就會大膽的去下注。”
“但是反過來,一旦發現事不可為,這個人也會及時抽身,把損失降到最低,哪怕丟掉自身的顏面這些。”
“可以說,他是個完全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嗯,繼續說!”
廖老點點頭,不置可否的說道。
李長河則是繼續說道:“但是我覺得,從我們國家的角度來說,對李加誠這種人,不能太過優待。”
“在港島,商人基本分三種,第一種就是霍家,曹家,澳島何家這樣的愛國商人,他們對國內認可度很高,愿意為國家奉獻。”
“第二種,就是反對者,尤其是那些依靠大英發家,一直對我們敵對的買辦家族。”
“而第三種,就是中間派,對我們既不明確表示反對,也不明確表示支持,就像李加誠,李昭基,鄭玉同他們。”
“我想這些中間派,也是咱們接下來要重點拉攏的對象對嘛?”
盧局長跟廖老對視了一眼,隨后各自微笑著點點頭:“也罷,長河同志,不瞞你說,咱們接下來,已經打算就那邊的問題,跟英方談了。”
“現在只是缺一個合適的契機,等契機找到,我們就會跟他們談,主權回歸是必然的,在這一點上,我們不會有其他的選擇。”
“而收回之后的治理,對我們來說,也是個問題,那邊情況特殊,我們也不可能完全照搬國內的模式,所以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拉攏李加誠他們這些人。”
“因為只靠何家霍家他們,說實話,整體上是還差了些實力。”
盧局長主動開口說道。
李長河點點頭:“我知道,但是我覺得這里面有個問題。”
“對于李加誠,或者說李加誠他們這一類人來說,他們目前都在待價而沽,等候兩邊的報價。”
“也就是我們跟英方,而從目前來看,我們能給出的報價,其實是比不上英方的。”
“一方面,英方現在依然有著剛到的治理權,就像老話說的,縣官不如現管,英方可以直接卡他們的命脈。”
“其次,就目前而言,英方手中掌握的牌,比我們多的多。”
“匯豐銀行,恒生銀行,渣打銀行,四大洋行,這些幾乎涉及到了港島方方面面的所有優質資源,他們只要隨意拿出一些,對李加誠他們來說,就有著足夠的吸引力。”
“就像和記黃埔,李加誠剛在我們這邊公開露面,回到港島之后,匯豐銀行就同意了把和記黃埔低價賣給了他,簡直近乎于白送。”
“這也是我那個大班韋理對李加誠仇視的原因,他剛把和記黃埔做好,李加誠就借用我們跟英方的政治交鋒,拿到了和記黃埔。”
“而據我所知,現在的李加誠,跟沈弼關系密切,匯豐銀行如今在很多方面,都大力的支持他。“
“實話實說,如果不是包鈺剛這邊,跟匯豐的關系同樣密切,讓匯豐那邊略有顧及,換成別人,匯豐可能早就下場幫李加誠了。”
“反觀我們這邊,實際上能提供給李加誠他們的好處并不多,在這種情況下,李加誠他們我認為名義上會中立,但是實際上會傾向英方那邊。”
“畢竟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咱們告訴他的都是未來,但是英國人給他的卻是現在。”
李長河平靜的分析說道。
現如今國內對于這些港商,確實沒有什么可拿得出手的好處。
不要扯什么人口消費市場,八十年代國內的體制就決定了,八十年代我們沒有消費市場這一說。
因為消費市場首先要的就是自由消費,其次是有足夠的經濟基礎,老百姓有足夠的購買力。
而這些,如果國內其實都不具備。
“你說的這些,我們也明白!”
“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
“港島的特殊地位決定了,目前李加誠或者說他們那一類人,有左右搖擺的資本,而目前我們對他們更多的是拉攏。”
“畢竟就目前來說,咱們要先分清港島那邊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李加誠他們的搖擺立場就屬于次要矛盾,主要矛盾,還是我們跟英方之間的矛盾。”
“這種情況下,我們對他們拉攏是必須的選擇。”
“不過長河同志你說的這些倒是給我提了個醒。”
“沒錯,我們現在給不出他們合適的好處,所以他們對我們的態度遠不如對英國人恭謹。”
“但是今天這事,確實給了我們另一條思路。”
“對他們那些人,理論上來說,應該是恩威并施的。”
“但是這幾年,因為我們自身的特殊狀況,我們目前只有恩,沒有威,這也就讓他們加大了他們的可選擇性,對我們來說,其實并不是好事。”
“但是現在看來,長河同志的行為,反倒是誤打誤撞,做到了這一點。”
廖老此刻思索著開口說道。
而盧局長也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你是說蘿卜加大棒,咱們之前只有蘿卜,現在長河的企業,反倒變成大棒了是吧!”
廖老點點頭:“對,我就是這個意思。”
“在這之前,咱們對李加誠他們,確實只能以拉攏為主,就像長河說的,咱們能打的牌太少了,也很難給他們打出威勢。”
“咱們手下的那些人,不管是華潤還是新華社,亦或者左翼那些電影公司這些,其實都算是明牌,這些明牌是給他們造不成威脅的,因為還有英國人盯著。”
“但是現在長河這張暗牌,反倒是給了我思路,有了它,咱們以后對這些人,也有了大棒,不聽話的時候,可以敲打敲打。”
廖老這時候微笑著說道。
盧局長聞言,隨即笑著說道:“那這次的事情咱們就不管了?讓長河同志這邊壓壓他?”
廖老這時候搖了搖頭:“管還是要管的,不能看著他死!”
“但是時間上我覺得咱們可以拖一拖,先讓長河那邊再壓一會再說,等他完全扛不住了,咱們再出手。”
“長河同志,不管怎么說,還是那句話,他現在對咱們有用,不能把他徹底的打垮,還是要留他一口氣的。”
廖老隨后又沖著李長河委婉的說道。
李長河聞言,立刻點了點頭:“放心吧,首長,我明白的。”
即便是廖老不說,李長河也會留著李加誠,不會徹底把他干掉的。
原因也很簡單,港島這個地方,不允許有人一手遮天的存在,不管兩方是哪一方,都不會允許。
同樣,李長河如果做的太過,對與很多華商來說,也不是什么好事。
李加誠如果敗亡,兔死狐悲之下,他們保不齊就會聯合起來對抗李長河亦或者整個包家。
而要是這些華商再跟英國人聯合到一起,那不管是對李長河還是對整個國家來說,其實都不是好事。
“你說,如果咱們先不動手,那會不會把李加誠逼到英國人那邊去?”
“就像長河同志剛才說的,他跟匯豐銀行的沈弼已經關系密切了,萬一他徹底投向對方呢?”
盧局長這時候又思索著說道。
“長河同志,你怎么看?”
廖老沒有回答,而是沖著李長河問道。
李長河笑了笑:“其實在我看來,李加誠在內心的選擇上,已經徹底選擇了英國人,但是在表面上,他不會。”
“咱們現在雖然沒有利,但是卻有勢,港島畢竟就在咱們眼皮子下面,而離的英國本土太遠,現在也不是英國海軍橫行四大洋的時代了。”
“經濟上我們沒有優勢,但是在政治和軍事上,我們是毫無疑問的具有優勢,這一點李加誠或者說那些中間派不會看不到的。”
“所以大勢之下,只要雙方沒有核心的利益沖突,那他們一定會保持著兩面下注的姿態,兩邊都不得罪!”
“其次,李加誠不會全面投向英國人,因為在他的眼中,投向英國人對我沒有威懾力,包鈺剛在匯豐,在英國本土的資源比李加誠要強太多了。”
“而我如今明面上又跟米國那邊的財團和政要交好,所以從歐美這方向上來說,他沒有包家有優勢,按照他的邏輯,即便是他投向英國,他依然是大英的第二選擇,而我跟包鈺剛聯合的包氏,才是歐美的第一選擇。”
“更何況如果在我的威逼下,他徹底倒向英方,這反倒是證明了,他不管是實力和能力都不如我這邊,這對他來說其實都是減分項,反倒讓他在英國人的心中地位更低。”
“我想這也是他不去找沈弼出面,而是委托咱們這邊出面的原因。”
“或許在他的眼中,他跟咱們關系密切,而我其實跟咱們沒有交集,反倒是跟米國關系緊密,在國內的關系網上,他是占據優勢的。”
“所以他想借咱們的勢來逼我退讓。”
聽到李長河的一番分析,廖老贊許的點點頭,而盧局長也是恍然大悟的看向了李長河。
有些事他不是考慮不到,只是當局者迷,他現在習慣性的站在國內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卻忽略了李長河在港島那邊做的身份錯位。
“沒錯,如果他要找沈弼,那其實不需要找我們出面。”
“我覺得他本質上,就是想利用我們,逼長河同志給他退讓,然后我們還不得不讓他利用,這或許就是李加誠的心理。”
“所以這一次,我們偏偏不讓他如意!”
“老盧,我覺得你那邊,可以先吊著他。”
“告訴他,我們可以答應幫他轉圜,但是咱們需要時間了解一些信息。”
“然后讓長河這邊再施加點壓力,等他徹底扛不住了,咱們再出面。”
廖老微笑著說道。
盧局長點點頭:“我明白了。”
李長河這時候則是趁機開口說道:“二位首長,我覺得咱們還可以趁機索要點利益!”
“利益?”
聽到李長河的話,兩位大佬看向李長河,頗為疑惑。
“李加誠既然委托華潤幫忙,我在想,總要付出點什么吧,你們也不能白給他這個面子。”
“據我所知,李加誠目前有一個計劃,就是把黃埔船塢那塊地,拿來興建地產。”
“那塊地的面積很大,而且位置其實很好,就在九龍,目前唯一的問題就是,如果更改土地性質,是需要向港府繳納很多的置換金。”
“不過我認為接下來港島房地產一定會有一波暴跌,時間大概就是從咱們跟英方談判開始,政治因素會影響它們的房地產價格。”
“而地產價格暴跌對于黃埔船塢來說又是個機會,因為那時候地價暴跌,更改土地用途的置換金金額也會隨之暴跌。”
“我覺得華潤為什么不借著這個機會參與進去呢?”
“讓華潤組一個地產公司,然后跟和黃聯合開發黃埔船塢,既能學一下港島的地產經驗,又能在港島的地產界分一杯羹。”
“而且以黃埔船塢的位置,那個地方房地產賺錢是一定的,甚至在我看來,那個位置會賺很多錢,華潤參與進去,是絕對不會虧的。”
李長河微笑著提議說道。
就算老李找到京城這邊,他也不會讓他好過。
黃埔花園絕對是李加誠從和黃賺的最大的一桶金,整個項目給老李提供了近五十億的利潤,而且還有大片的收租廣場和商鋪。
李長河如今是沒辦法分一杯羹的,但是他可以讓別人進去分啊。
聽到李長河的話,廖老跟盧局長對視了一眼,隨后廖老笑著說道:“老盧,華潤那邊如今是你負責,你覺得這件事有參與的可能嗎?”
盧局長思索了一下:“這事我覺得可以跟華潤提一提,看看他們那邊有沒有這個意向。”
“如果這個項目確實是好項目,那可以借機參與進去。”
“我也覺得,如果單純的給對方提供助力,對方也未必會珍惜,甚至覺得利用我們理所當然。”
“像長河說的,讓他拿點利益出來也挺好,讓他知道我們不是白白給他利用的,順便讓華潤熟悉一下地產的商業模式。”
廖老聞言,點了點頭:“既然這樣,那你就跟華潤那邊提一下,讓他們調研一下這個項目,看看前景如何,就當我們的一個嘗試了。”
“畢竟國內也在做一些地產商業化的嘗試,讓華潤在港島那邊同步參與一下也挺好。”
聽到兩個大佬肯定的意向,李長河心里微微一笑。
來給他告狀,那就別怪他下手。
他倒要看看,沒了黃埔花園的利潤,李加誠還怎么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