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零五章 積石軍

  八三看書,大唐天將軍!

  “不錯!吐蕃連續幾年收割我積石軍的麥子,今年一定還會再來。只要末將布置好,必然能讓吐蕃有來無回!”

  李瑄點頭說道。

  “然夏日將士士氣低落。而且積石軍去年回報說吐蕃人以騎兵圍住麥田,一人雙馬,探馬遍布。一旦我大軍前來,他們一定會逃走。”

  皇甫惟明怕李瑄勞師動眾,白白做無用功。

  “末將有把握!更何況末將還是隴右營田副大使。積石軍是隴右最重要的軍屯區域,需要扼制吐蕃的囂張氣焰。”

  李瑄向皇甫惟明請命。

  他心中已有對付吐蕃偷麥者的計劃。

  “那好!七郎可從臨洮軍調兵,大膽去嘗試,即便未立戰功,也不要緊。我們厲兵秣馬,秋天再尋找機會。”

  皇甫惟明思慮片刻,還是同意李瑄的請求。

  身為隴右軍的主帥,凡軍中功勛,不論是哪個軍使獲得,必有他一份。

  而且隴右軍春天剛在石堡城失敗,需要一場勝利,鼓舞軍心。

  “遵命!”

  李瑄心中放心。

  他也從此事看出皇甫惟明對他的態度。

  今日,是李瑄來臨洮軍就職的時候。

  他需要隴右臨洮軍都認識他。

  臨洮軍副使辛思廉出自隴右辛氏,是世代將門世家,家族多出統兵之才。

  他有一個兒子,在臨洮軍從軍,真正的上陣父子兵。

  所有的士兵,都出城在湟水邊集合。

  辛思廉陪同李瑄出城,對士兵進行檢閱。

  春季在石堡城受挫后,臨洮軍出現一些新兵,現臨洮軍一萬五千人齊全。

  騎兵和步兵,以不同軍中,各分十幾個方陣,旌旗獵獵,鎧甲光天。

  作為隴右最精銳的軍隊,臨洮三千披明光甲的精騎,四千輕騎,一千重騎兵。

  同時,步兵中有一千名持巨頓大槍的重甲步兵。

  披重甲的摧鋒跳蕩一千人。

  弩兵一千人。

  弓箭手一千人。

  陌刀、長刀、長斧組成的刀斧營五百人。

  斥候營五百人。

  剩下三千都是長槍兵。

  另外軍中還有不被統計在的雜役、仆從三千人。

  李瑄帶著一眾臨洮軍的佐吏,一身戎裝一隊隊的檢閱。

  士兵雖初次見李瑄,但隔著河西走廊,早就聽說過李瑄的威名。

  更何況昨天李瑄與高秀巖角力勝出的消息,很快就傳遍臨洮軍。

  士兵們并不抵觸李瑄這個新的主將,主要是李瑄生擒雙可汗的威名太大。軍中將領希望李瑄能帶著他們建立功勛。

  而且李瑄是儲帥,這樣的身份。只要皇甫惟明放權,沒有人敢不服。

  李瑄檢閱一圈后,對辛思廉說道:“軍心可用。我要點一千強弩手,刀斧營中的陌刀手,一千精騎,一千輕騎前往積石軍,辛將軍安排一下吧!”

  “將軍,是現在嗎?”

  辛思廉愕然,難道將軍上任第一天,就要領兵出去,還是夏天?

  “不錯!積石軍麥子快要熟了,不能讓他們將我大唐的糧食,當成吐蕃的麥莊。”李瑄緩緩說道:“此行所有士兵的兵器借助戰馬馱運。務必快速趕到積石軍。”

  如刀斧營的步兵、強弩營的弩兵,肯定不會騎術者。

  李瑄計劃將整個臨洮軍發展成騎兵和騎馬步兵。

  最少一人雙馬。

  這樣才能支撐他深入九曲。

  “將軍,為什么要帶笨重的刀斧營呢?”

  辛思廉能理解帶強弩,卻無法理解帶輔助戰陣的刀斧營陌刀手。

  “我要試驗一下陌刀手的戰術!”

  李瑄也知道陌刀手可能用不上,但陌刀將都找好了,陌刀隊一定要組建。

  笨重的長斧、長刀,都去戰陣當輔助兵。陌刀手也要重新挑選。

  因為李瑄發現臨洮軍的陌刀手披的是皮甲,而非重甲。

  披重甲,持陌刀,需要更健壯者。

  整個隴右七萬多士兵,肯定能挑選五百名力氣、身材合格者。

  辛思廉不再多問,立刻為李瑄挑選士卒和戰馬。

  士卒挑選完畢后,李瑄回城中向皇甫惟明告辭,過湟水橋向寧塞郡挺近。

  此行的佐吏只有一個典軍,一個推官,一個行軍司馬跟隨。辛思廉留在湟水城照常撫訓兵馬。

  但辛思廉令他任郎將的兒子辛云京跟隨李瑄一起。

  李瑄知道辛云京的名氣將來會蓋過辛思廉,是平定安史之亂的功臣。

  辛思廉還有好幾個兒子沒成年,歷史上他們個個都有統兵才能。

  另外,隴右辛氏不單單是辛思廉這一支。

  辛思廉有一個侄子辛京杲在朔方從軍,也有名將之能。

  湟水城到積石軍城三百里路,李瑄用五天時間到達。

  現在是五月底,這一帶的麥子最多再過十天,就可以收割。李瑄要爭分奪秒。

  “拜見李將軍!”

  積石軍使許括,出積石軍城十里迎接。

  他得知李瑄突然到來,十分驚詫。

  據他所知李瑄剛到任上沒幾天。

  “許將軍,去年吐蕃收割屯區麥子時,積石軍有無抵擋?”李瑄讓許括免禮后,向他詢問道。

  “吐蕃每次出騎,少則五千,多則一萬,大部分雙馬而行。我積石軍只有馬匹數百,無力抵抗。”

  許括頗為無奈地向李瑄回答道。

  按照軍制,積石軍官兵七千,馬一百匹。這是純步兵的防守軍城。

  雖節度使又給積石軍調配數百匹馬,仍舊無濟于事。

  “吐蕃就算駕馭雙馬,每次也劫掠不了多少糧食吧!”

  李瑄就這一點提出疑問。

  吐蕃割麥子,肯定是先捆在馬上,等回去以后,再進行脫殼。

  一匹馬能馱麥的數量,能想象出來。

  積石軍屯區,有近四萬畝地,現離積石軍城還有十里,就已經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麥浪。

  “麥子將熟時,他們天天來此,他們占領一片屯區時,我們根本不能靠近。他們后方應該有車隊,馬匹背著麥子晝夜來回。”

  許括李瑄向李瑄解釋道。

  “七千士兵就看著吐蕃這樣白白得到糧食嗎?那今年種這么多麥子干嘛?”

  李瑄一聽,頓時不悅。

  吐蕃哪里是搶啊!

  這明明像是來回自己家一樣,怪不得這一帶被戲稱為“吐蕃麥莊”。

  最大的侮辱,莫過于此。

  城中七千士兵竟還能忍得住!

  “我們軍屯區四萬畝麥子,吐蕃最多搶走三分之一。他們也不太敢深入我大唐領土。”

  許括小心翼翼地說道。

  “很好,最少兩萬石糧食,就這樣白白拱手于人,還是敵人。”

  李瑄言語中很不滿。

  大唐邊軍強弓強弩,甲胄齊全。以步敵騎的戰術,早已爐火純青。

  可以想象吐蕃收割大唐麥子的時候,心里在罵著唐軍是膽小鬼。

  “將軍恕罪!”

  許括不敢多言。

  吐蕃在斗志不高的夏天割麥,積石軍士卒不愿意拼命,他也沒辦法。

  求援過周邊。但每當援兵來,吐蕃騎兵就退走。

  援兵走,吐蕃騎兵又來。

  唐軍割麥的時候,如果遇到吐蕃騎兵,必然會被攻擊。

  “帶我去積石軍城!”

  李瑄讓許括帶著大軍去積石軍,早作準備。

  他們來到積石軍城前軍渡口。

  積石軍城在黃河以南。

  寧塞郡有黃河天險阻擋吐蕃鐵騎越過。

  以前這里有黃河大橋,最終因戰略原因,不得不將黃河首曲上的大橋拆掉。

  吐蕃離開后,考慮到建立黃河大橋耗時耗力。修好后,隨時會被毀掉,所以不再修建。

  倒是吐蕃所占九曲之地的洪濟城旁修有黃河大橋洪濟橋。以便吐蕃貫通九曲與青海湖的道路。

  萬一唐軍攻擊石堡城,吐蕃可以直接從九曲之地,通過洪濟橋過赤嶺(今日月山)去支援。

  李瑄過橋后,吩咐士兵連夜渡河。

  兩千騎兵是追擊突厥騎兵的主力,李瑄要將其藏在積石軍城中。

  縱然麥子還有十來天才成熟,李瑄已提前派遣探馬,越過麥田,在邊境日夜巡視。

  如果發現吐蕃騎兵,迅速回來稟告。

  積石軍城以夯土筑超過兩丈高,還有寬闊的護城河。不論是規模,還是占地面積,都超過豐安軍城。

  李瑄在渡河的時候,就看到城外有一塔聳立,十分顯眼。

  “將軍,此為佛塔多福寺的七級浮圖,已經建筑四十余年……”

  許括向李瑄介紹多府寺和佛塔的來歷。

  七層之塔,必為佛塔。

  一個邊塞軍城,竟有這種規模的佛塔寺廟,挺讓人奇怪的。

  原來是武則天時代,有一名邊將因信佛而建立。

  這寺廟在軍城西面,規模頗大,還可以藏兵。

  李瑄入積石軍城后,已是日落黃昏時刻。

  許括為李瑄準備房屋,先休息一晚,明天再問事。

  第二日,臨洮軍的兩千騎兵,一千弩兵,兩百名陌刀手,進入積石軍城中。并在城中駐扎。

  清晨李瑄洗漱完畢后,親衛薛錯過來向李瑄稟告:“啟稟將軍,積石軍的士卒,好像對我們的到來怨氣頗大。”

  “為什么會這么認為呢?”

  他們來對付吐蕃騎兵,積石軍士卒應該高興才對。只要打擊一次吐蕃騎兵,來年吐蕃騎兵就不敢再輕易寇邊。

  “據說是主將曾對士卒許諾的話,沒有兌現,故積石軍士卒們無士氣。”

  薛錯將打聽到的原因,告訴李瑄。

  積石軍士卒士氣低落,是因為主將不能公平處理賞罰之事。

  以至于士兵們不敢與吐蕃騎兵拼命。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