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八章 洞房花燭夜

  李瑄迎親回途的時候,歡送的長安百姓更多。

  他準備十幾車錦囊錢財。

  反正都是李隆基賞賜的,分給長安的百姓,可以多買一些米。

  等到道政坊的時候,十幾車錢幾乎送完。

  李瑄還未到天水王府的時候,羽林軍已經站滿道政坊。

  還有一些羽林郎進入天水王府。

  這架勢明顯是圣人駕臨!

  文武大臣們還不知道圣人要來。也非常吃驚圣人會參加臣子的婚禮。

  這是自圣人登基以來頭一次。

  正常情況下,只有皇子、公主的婚禮,圣人才會參加。

  皇孫結婚,圣人都不一定會去。

  可見圣人對李瑄的信任和寵愛。

  這對保守派的打擊很大。

  現在的李瑄,基本上就像天寶元年的李林甫一樣,不論李瑄提出策令,李隆基都會答應。

  一個月前李林甫提出一個政令,然而李隆基卻讓李林甫與李瑄商量一下。

  首席宰相策令竟然要與第三宰相商量。

  這等于是首席宰相的聲威“名存實亡”。

  毫無疑問,李林甫起草的策令,被裴寬的門下省駁回。

  中書省起草,門下省審核。

  如果門下省的長官左相不簽字,這策令就無法通過。

  更何況還有李瑄的支持!

  雖然沒有完全否定李林甫的策令,但一直讓李林甫修改,如鯁在喉。

  “圣人至……”

  “貴妃至……”

  李瑄還未歸來,李隆基的龍輦到達天水王府外。

  中官先一步入府,傳達聲令。

  李適之、李林甫、裴寬等率領三品,立刻出門迎接。

  其他的賓客,在前院等待。

  “拜見圣人……拜見貴妃娘娘……”

  李適之、李林甫等在車駕前拜見。

  李隆基今日穿著黑色直裾袍,這對李隆基來說是為便服。

  其意很明顯,以賓客的身份參加李瑄的婚禮。

  楊玉環穿著青色抹胸襦裙,胸前雪白一片,也是一種較為平常的打扮。

  “免禮!今日我來賀新郎,諸卿不必禮節。七郎才是主角,不可影響七郎接親回來。”

  李隆基讓大臣們免禮。

  在文武大臣的拱衛下,李隆基進入天水王府,他沒有直接到正堂。

  而是在李適之的陪同下,游天水王府的后花園。

  雖然天水王府很大,但李隆基還是覺得太小了。

  只是天水王府已經是長安最大的無主宅院了。

  楊玉環看到天水王府的布置,覺得這里十分的雅致。

  她看到亭前的琴臺,依稀看到李瑄在輕撫九霄環佩,彈奏《水調歌頭》。

  還有那看起來滄桑的梨樹,現在梨樹上結滿小果。

  興慶宮都沒有這么大的梨樹,它開花的時候,一定很美。

  那小池塘中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賓客如云,比宴會上還熱鬧。”

  李隆基看到四處都是人,第一次參加這種婚禮的他頗為新奇。

  之所以感覺比宴會熱鬧,是因為天水王府小孩非常多。

  就比如池塘西邊的竹林中,數十個小孩在追逐打鬧,發出銀鈴般的聲音。

  他們最大的也不過十歲,最小的三五歲,其他人會因為圣人和貴妃到來收斂,但這些孩童依舊。

  李隆基當然也不會和他們計較,倒是覺得很歡樂。

  是楊玉環說婚禮好玩,勸他來參加李瑄的婚禮。

  李隆基看在李瑄的面子上,也心血來潮。

  不像親王娶王妃一樣禮儀完整,李瑄的婚禮,還保留著許多民間的傳統。

  “等會紅男女綠到來的時候會更熱鬧。”

  楊玉環小時候經常看民間婚禮。

  不過提到“紅男綠女”的時候,楊玉環眼中閃過一絲黯然。

  “好,我也要看看七郎成新郎時的樣子。”

  李隆基撫須說道。

  “圣人和娘子待會在閣樓上觀看。由于客人太多,婚禮要在后花園舉行。”

  李適之在旁邊向李隆基說道。

  他手指的地方,正式池塘南面的小閣樓。

  圣人的貴妃在高處,符合場景。

  李適之在得知李隆基要來參加婚禮后,立刻轉變策略。

  如果圣人在正堂,新郎和新婦拜禮的時候,要不要拜圣人和貴妃?

  所以李適之這樣安排。

  同時,這也為李隆基安全起見。進入天水王府的羽林軍并沒有以往多。

  難免有居心不良的人混進來。

  “也好!”

  李隆基點了點頭。如果婚禮在后花園舉行。

  他也認為閣樓上是最好的位置。

  “相公迎親歸來……”

  前院有人在喊,很快就傳至后花園。

  李適之親自將李隆基和貴妃送到池塘南的閣樓上。

  此閣樓雖小,卻無比的精致。

  它的建立,就是為觀賞后花園的風景。

  樓上除了琴室、書房外、臥室外,外廊就是“觀光臺”。

  上面擺有玉案和坐席。

  玉案上有諸多水果、點心、美酒。

  “高翁,麻煩你了,有需求盡管吩咐婢女。”

  下樓之前,李適之拍了拍高力士的手。

  “宋國公盡管忙碌,這里有我。”

  高力士對李適之也相當客氣,李適之是婚禮的主家翁,是無法陪同在李隆基身邊的。

  天水王府大門前。

  孩童們得知新婦到,一個個爭喊著到門口,想看看新婦長什么樣子。

  能參加李瑄婚禮的孩童,要么是李瑄的晚輩親戚,要么是與李瑄關系好的官吏帶來湊熱鬧的。

  他們無憂無慮,就喜歡這樣的場景。

  門外,七香車不偏不倚地停在正門。

  奴仆們將準備好的紅毯鋪在馬車前。

  一道紅毯足足有十丈長。

  按照大唐的婚禮規矩,新婦到達夫家的時候,腳不能著地,否則就會沖撞鬼神,要踩著紅毯入府。

  普通人家需要“轉席”,新婦走一步挪動一下地毯。

  但富貴人家直接將紅毯從門口鋪到馬車。

  李瑄下馬到七香車前,不能由他攙扶裴靈溪下七香車。

  由裴靈溪副車的姐妹下車,輕輕地攙扶裴靈溪出車。

  她依舊用扇子遮住面部。

  需要她的姐妹引導她下車。

  穿鞋綠色繡花鞋的裴靈溪踩在榻上,小心翼翼地落地。

  她也知道,到達相公的府邸。

  她沒來過這里,只聽父親說,這里很大很大。

  這個時候不需要“牽紅繩”,李瑄彬彬有禮,在紅毯旁與兩名女子攙扶下的裴靈溪,一起進入王府。

  到門坎的時候,兩名女子指示裴靈溪跨過馬鞍,寓意平平安安。

  如此,裴靈溪正式入門。

  “小相公……小相公……”

  在門前一群孩童在起哄。

  他們或許不知道“小相公”的意思,只知道今日是小相公的婚禮。

  新婦的樣貌他們也是見不到的,只看裴靈溪的裝扮,他們都很開心。

  在李瑄的示意下,羅興給這些孩童發一些錦囊。

  孩童們見里面有錢后,才喜笑顏開地讓路。

  天水王府很大,需要一路穿過前院、中院,再到后花園。

  一路上,許多人過來觀看新人行進。

  不論是誰,此時都要口言祝福。

  由于裴靈溪走得很慢,李瑄也只能慢慢地跟隨在旁。

  他看裴靈溪一直用扇子遮擋面部,心想她胳膊一定很酸困。

  其實裴靈溪心中很緊張,根本沒覺得手酸困。

  她能感覺到無數道目光,匯聚在她的身上。

  “月瑤,我新嫂很漂亮哦?和你一樣漂亮。”

  裴靈溪帶姜月瑤在兩旁跟著李瑄的步伐。

  “她一定比我漂亮!”

  姜月瑤下意識地說道。

  “新婦入門,自然要引所有人的目光。將來月瑤嫁人,盛裝打扮,一定會如今天這樣。”

  李玉瑩笑著說道。

  “我等玉瑩嫁人!”

  姜月瑤沒應承,只是看向李玉瑩。

  她知道她沒有機會,納妾是不會有大禮的。

  她一時不知道如何向李玉瑩開口。

  或許等下次與李玉瑩見面的時候,她已經成為相公的側室。

  她知道表伯父讓她嫁給相公是有目的的。

  他心中陷入兩難,如果表伯父讓她監視相公,她不知如何是好。

  人們的視線都在李瑄和裴靈溪身上。

  現在已經到達后花園臨時搭建的青廬。

  這里全是人,偌大的后花園,仿佛已經被填滿。

  他們等待著新人拜堂成親。

  這個時代的拜堂,新婦不需要拜先祖,只需要拜父母,和夫妻對拜。

  李瑄的余光已經看到閣樓上的李隆基和楊玉環。

  他沒有行禮。

  雖然他一直“媚上”,但在這種婚姻大禮上,突然向李隆基一拜,就有點過猶不及了。

  畢竟李隆基也是以賓客的身份。

  “七郎逢喜事,精氣神都有所不同吶……”

  李隆基品嘗一口美酒,在閣樓上笑著對楊玉環說道。

  這里的酒都是宮廷賞賜的御酒,李隆基也能習慣。

  “哪有,七郎不一直如此嗎!”

  楊玉環見李瑄和裴靈溪身穿華服,情意綿綿,心里很不是滋味。

  “好像也對,應是喜慶之氣襯托。”

  李隆基想到李瑄好似永遠都是一副精神奕奕的樣子,似是有用不完的精力一樣。

  不愧是猛將出身。

  “三郎,不要忘記封裴氏女為郡王妃!”

  楊玉環向李隆基提醒一聲。

  成為李瑄的妻子,并不意味著直接就是郡王妃,還要李隆基封賜,以后才能領到郡王妃的俸祿。

  雖然這些俸祿對李瑄不值一提,但對裴靈溪的身份很重要。

  楊玉環羨慕裴靈溪,卻一點也不嫉妒,他聽說李瑄最近“夙興夜寐”,從不休假,需要內人照料,不能把身體累壞了。

  連這種婚姻大事,李瑄也不過請假三天。

  “那是自然!”

  李隆基點了點頭。

  “裴氏女挺漂亮的……”

  見到李適之后,裴靈溪已經卻扇,楊玉環看到裴靈溪的面容。

  雖花鈿濃妝,但掩飾不住一種明凈的氣質。

  裴靈溪其實身材苗條,而楊玉環身材玲瓏豐滿,散發著成熟的魅力,完全不是一種類型。

  這讓楊玉環不禁多想,李瑄是不是喜歡裴靈溪那樣的女子。

  裴靈溪露出面容,使周圍賓客歡論。

  而李瑄拉著裴靈溪一起,跪在席上,一拜天地。

  然后向李適之和續弦王氏一拜,此為拜父母。

  李適之見最后一個兒子完成終身大事,笑得合不攏嘴。

  續弦王氏也以李瑄為榮,她雖是后母,但李瑄從未有過不敬。

  最后,李瑄和裴靈溪四目相對,含情脈脈,夫妻對拜。

  意味著兩人的婚姻得到驗證。

  儀式并未結束。

  李瑄的兄長們將一張矮桌抬在席前。

  李瑄和裴靈溪對坐桌前。

  隨后桌上被擺上肉食。

  當著賓客的面,李瑄和裴靈溪同吃一份肉。

  此為同牢,新婚夫婦共同進食同一牲畜,象征共同生活的開始。

  自然不能大快朵頤,李瑄和裴靈溪都是象征性的品嘗一口。

  以后他們會這樣一起就食。

  矮桌被撤走后,李瑄的親嫂,攜兩個紅線連接的瓢子到席前。

  此為合巹,將一個葫蘆破成兩個瓢,用紅線連接,夫妻共飲合歡酒。

  在呼聲中,李瑄和裴靈溪湊近,將美酒飲盡。

  裴靈溪雖不善喝酒,但瓢中酒其實不多,在這種氣氛向,她含笑飲盡。

  隨即,一柄剪刀和一條紅線被呈在席前。

  李瑄主動將自己的黑發剪下一縷,裴靈溪緊跟著李瑄照做。

  李瑄將兩縷頭發用紅線綁在一起,裝入囊中,象征同心同德、永不分離。

  此時此刻,天地已經拉上黑幕,李瑄扶裴靈溪起身,要向裴靈溪送入洞房之中。

  同時,也迎來賓客們的掌聲。

  李適之和李霅等人,主持賓客們聚宴。

  李瑄居住的地方是正室,是整個天水王府最大的地方。

  這里張燈結彩,明亮如晝。

  “靈溪,累嗎?”

  李瑄將裴靈溪送入洞房的時候,輕聲向她。

  “不累!”

  裴靈溪微微搖了搖頭。

  李瑄笑了笑,他將裴靈溪帶入洞房中。

  霜兒見裴靈溪和相公入內,立刻換上新燭。

  本來還有一個“觀花燭”的環節,但賓客來自諸坊,不久后要回去。

  李瑄也不喜歡那樣。

  “她是霜兒,她是長離,卸妝的時候,她們會幫你。先在洞房之中,我去送走賓客。”

  李瑄向裴靈溪介紹道。

  “相公不必管我。”

  裴靈溪善解人意地道。

  “不要叫我相公,稱我夫君。”

  李瑄向裴靈溪說道。

  “夫君……”

  裴靈溪輕吟一聲后,李瑄點頭離開。

  “娘子,奴婢幫你卸妝。”

  長離輕聲向裴靈溪說道,她第一次見到女主人,看起來柔柔弱弱的樣子。

  “好!”

  洞房花燭之前,一定要卸妝的。

  但裴靈溪突然發現長離好漂亮,只是……

  “拜見圣人!拜見娘子!”

  李瑄這才到后花園拜見李隆基。

  “七郎不必多禮!”

  李隆基抬手,又問道:“七郎不去陪著新婦嗎?”

  “需賓客滿意,盡興而歸。”

  李瑄向李隆基回道。

  “好!我祝你們早生貴子,等七郎的麒麟子出生,我直接封四品散官。”

  李隆基向李瑄祝福道。

  以往寵臣王毛仲兒子出生,才被封五品。

  每加一級都是非常尊貴的。

  “臣謝圣人!”

  李瑄再拱手。

  “朕不打攪七郎了,力士,擺駕回宮。”

  李隆基向高力士吩咐一聲。

  他是不可能留在這里宴會的。

  婚禮非常盡興,不虛此行。

  李瑄和李適之父子親自將李隆基送出門,看到李隆基和楊玉環上龍輦。

  楊玉環離開前不經意回頭看李瑄一眼,婚禮上莊重的一幕,心中難言。

  她只能在心中祝福李瑄。

  在李隆基走后,與李瑄關系不好的大臣,紛紛離場。

  婚禮結束,已經擺宴半天,現在離開也不算什么。

  “右相慢走….”

  大喜的日子,李瑄送李林甫離開天水王府。

  “一個月內,納我表侄女過門,宴會就不需要了,好生對待。”

  李林甫丟下這句話后離開。

  姜月瑤貝齒咬著紅唇跟隨在后。

  李瑄又回到幾處宴會的宴會場所,與朋友、大臣們對飲。

  一直歡飲至深夜。

  李瑄下令賓客可以通過坊門離開。

  李適之和王氏留在王府居住,以便于明日裴靈溪拜見。

  過幾天再離開天水王府。

  雖然李瑄是宰相,但有的禮節還是要遵守的。

  喝了不少酒,然李瑄沒有醉意,他控制著自己的酒量,不會輕易喝醉。

  此時,洞房之內的新花燭已經燃燒過半。

  裴靈溪也卸下妝容、發冠,坐在床前等待。

  李瑄入洞房中,長離和霜兒盈盈一禮后退去。

  今夜是屬于相公和娘子的。

  她們不能打攪。

  此時的裴靈溪不施粉黛,只是頭發用紅纓綁著。

  隨著李瑄靠近,裴靈溪的心臟怦怦直跳。

  李瑄輕撫裴靈溪的臉蛋,然后解下綁在裴靈溪頭發上的紅纓。

  “靈溪,我們結發為夫妻。不論如何都會好好待你。”

  李瑄拉住裴靈溪的手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以后靈溪一切以夫君為主。”

  裴靈溪反握李瑄的手,目光深情。

  “那我們洞房吧!”

  李瑄向裴靈溪說道。

  “嗯……”

  裴靈溪點頭,聲若蚊蠅。

  李瑄看裴靈溪明凈的臉蛋,下意識吻上去。

  “夫君,燈燭….”

  裴靈溪被吻一下,突然想到蠟燭還未熄滅,這不符合周公之禮。

  李瑄近前,將紅燭熄滅。

  隨即再回到床榻上,緩緩褪下裴靈溪的衣衫……

  皎潔的月光灑入床榻。

  同時,月光落入府中的池塘。

  蓮花之下,一條魚兒迅速從水中躍起,頓時間,水花四濺。

  那蓮花顯得更加嫵媚動人……

  斷了,沒了,刪了幾百個字。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