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道的戰事,是蘇晟在掌總,到如今,蘇晟也在河北道,繼續處理河北道的事情,甚至孟青這一類的將官,人也都在河北道,還徹底沒有結束自己的任務。
作為老板,要雨露均沾,因此西征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趙成的頭上,這個事情,在年關前后,李云就已經跟趙成通過氣了,也讓趙成開始準備西征的人選。
聽到李云這句話,趙成心里自然是高興的,他對著李云微微低頭,應了一聲是,然后笑著說道:“上位先前不是說,要等個一兩年,才能繼續打仗么?”
李云背著手,笑著說道:“這個年關,我發了一筆小財,大規模戰事依舊很難盡快發動,但是已經可以開始準備西征了。”
李某人進入洛陽,已經兩三個月時間了,這兩三個月時間,有太多人趕到洛陽,鉆破腦袋,想要跟他見上一面。
這其中,有從前的高門顯貴,也有豪商巨賈。
李云真正見的人不多,只見了杜謙姚仲等人推薦的十來個人。
他們,都是“主動”來給李云送錢來的。
而且,這些錢沒有任何附加條件。
唯一的條件,可能就是指望著新朝能夠對他們網開一面。
算是某種意義上的保護費吧。
當然了,這些個肥羊并不能徹底解決江東目前客觀存在的經濟問題,真正解決李云經濟問題的,是洛陽的地價。
卓光瑞到達洛陽,已經半年多時間了,他到達洛陽的時候,洛陽城雖然已經恢復了大致上的秩序,但還是相對有些破敗的,而且幾次劫難,大量洛陽人外逃。
等卓光瑞將洛陽重新收拾出來之后,洛陽城里至少有半數以上的宅邸,空地,因為無人認領被收歸官府所有。
而最近這段時間,洛陽地價一漲再漲,單單是洛陽府在這個方面的進項,就讓李云狠狠地喘了一口氣。
李某人看著趙成,無奈道:“本來,也沒有這么著急,但是從過年之后到現在,已經有七八個都尉以上的將官給我寫信請戰,說他們麾下可以自帶軍糧,不要任何軍餉。”
“這其中。”
李做對著趙成緩緩說道:“這其中,不乏趙將軍的部下。”
到今天為止,差不多半年左右的時間,李云一門心思,都撲在了政事上,忙著構建新朝,忙著把自己的班底,從金陵搬到洛陽。
但是,文官有文官的想法,軍官有軍官的念頭。
現如今,天下大勢,哪怕是這些軍中的將領乃至于將士們,都已經可以看得分明了。
江東大業,已經近在眼前。
而現在,之所以停下來,則是因為錢糧的問題。
對于這些軍隊中人來說,糧餉問題并不是特別大的問題了,江東軍“富養”了這么多年,只要不是胡亂花銷,各人都多少是有一些儲蓄的,至少供養自己兩三年,不是什么特別大的問題。
而現在,江東軍上下,幾乎沒有什么當兵吃糧的念想。
只要是正經的江東軍,心里想的都是兩個字。
軍功,軍功!
這種情況下,他們聽說朝廷,或者說聽說了李云因為缺錢缺糧暫時停戰,上書請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趙成聞言,他想了想,對著李云欠身道:“江東軍上下,戰意正盛,跟上位請戰…”
“也不奇怪。”
他沉聲道:“軍中的將士還有將領們,都渴望著功勛。”
李云瞥了他一眼,微微搖頭:“你不要說這個事情你全然不知道。”
趙成尷尬一笑,低著頭不說話了。
作為江東軍中,兩個絕對的巨頭之一,他對于下面的情況,當然不可能一丁點不知情。
這種情況,一定是他默許的。
歸根結底,河北道戰事已經基本上平定,蘇晟的大將軍功業已經成就,只差一個冊封了。
但是趙成能夠光載史冊的功績,還沒有成就。
他肯定,也是想要打這一場仗的。
李云背著手,一邊走一邊搖頭說道:“軍隊行軍,也不是只有將士糧餉這一個開銷,這里頭門道多得很,再加上讓人家上戰場賣命,總不能真的不給糧餉,軍中的態勢,你不能坐視不管,往下壓一壓。”
“告訴他們,我已經讓你準備了。”
說到這里,李云停頓了一下,然后繼續說道:“現在,我已經在鋪墊關中的事情,下半年應該就可以有所動作。”
“在正式動作之前,趙將軍要把潼關,給徹底摸熟了,閑來無事,可以帶一隊騎兵去,打打秋風,讓他們杯弓蛇影一番。”
“等你們去的勤了,將來真打的時候,他們說不定就反應不過來了。”
趙成聞言,立刻低頭應了聲是,然后他看著李云,問道:“上位,屬下能帶著潼關駐軍,嘗試性進攻潼關么?”
他沉聲道:“潼關,距離洛陽本來就不算遠,我們在潼關那里,也一直有兩萬多駐軍,這樣的襲擾,不會有任何錢糧上的損耗。”
李云看了看他,隨即默默點頭:“你覺得對于戰局有利,那就可以試一試,不過攻打關隘,傷亡肯定不會小,要慎重行事。”
趙成低頭抱拳,沉聲道:“上位放心,屬下一定把握好分寸!”
轉眼間,又是好幾天時間過去。
這天一早,李云被杜謙,姚仲,還有卓光瑞等人,薅到了洛陽的皇城之中,杜謙姚仲二人,跟在李云身后,卓光瑞則是站在李云身側,跟他介紹皇城的事情。
“上位您看,洛陽的皇城,已經修繕了七七八八了,臣等已經知會金陵,開始把金陵的宮人,陸續送到洛陽來,等這些宮人入住,打掃清理一番。”
卓光瑞低頭,沉聲道:“最遲五月底,上位就可以入住皇城了。”
李云打量了一眼這座已經很有些模樣的皇城,然后看向卓光瑞,笑著說道:“卓兄辛苦。”
卓光瑞連忙低頭,連道不敢。
“臣雖然是洛陽尹,但是還兼著工部,這都是臣份內之事。”
聽到這句話,李云才反應過來,卓光瑞不僅僅是洛陽尹,還是李云親自任命的“工部尚書”。
他啞然失笑:“按照道理來說,卓兄應該是工部尚書,兼洛陽尹才是。”
說到這里,李某人心思一動,他輕聲笑道:“現在新朝將立,許多地方都要大興土木,卓兄這個工部尚書,有很多事情需要操忙,這個洛陽尹。”
“還能干得過來嗎?”
卓光瑞回頭看了看杜謙姚仲二人,隨即低下頭,開口道:“上位,如果讓臣老實說。”
“臣的確有些干不過來了,兩位相公也知道,臣到洛陽這幾個月,幾乎忙的腳不沾地,連片刻清閑也沒有。”
李云看了看杜謙姚仲二人,問道:“二位有沒有合適的人選?”
這兩位相公也對視了一眼,姚仲一直不說話,杜謙只能默默上前一步,拱手道:“洛陽尹,便是將來的京兆尹,這個位置相當重要,非得上位親信之人不可,而文官之中,能擔任這個職位的,現在都身當要職。”
“臣以為,臣以為…”
他深呼吸了一口氣,對著李云拱手道:“臣以為,可以讓李將軍試一試。”
江東的李將軍,自然就是李正了。
李云一怔,扭頭看著杜謙,目光變得有些古怪。
他剛才,才靈機一動,想到了讓李正來擔當這個差事,他甚至還沒有做出任何表態,杜謙就已經極其精準的猜中了他的心思!
李云愣神了一會兒,看向姚仲:“姚先生,你說呢?”
姚仲欠身行禮:“臣以為,杜相說的極對。”
李云“嘖”了一聲:“李正他,沒有行政的經驗。”
姚仲搖頭道:“上位,現在這個情況,新朝官員中,十成里有六七成都是趕鴨子上架,李將軍能夠統領千軍萬馬,做京兆尹,一定不是什么難事。”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繼續說道。
“至多,配兩個精干一些的少尹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