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6章 高投入高回報

  港島電影從誕生開始,就不是靠本土市場支撐。

  邵氏電影公司,以經營戲院起家,為了滿足自營戲院的播放需求,才涉足電影制作領域。

  能成為現如今港島電影市場當之無愧的霸主,邵氏電影公司靠的,是遍布東南亞的院線系統。

  邵氏電影公司制作的電影,可以在自家戲院自由排檔。

  這也是嘉禾電影公司,擁有一定根基與實力之后,也在港島、東南亞各地,開辦嘉禾院線的原因。

  即便是在港島電影最輝煌的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港島本土的電影市場容量,也十分有限,要靠寶島、東南亞市場,才讓一個僅有幾百萬人口的小地方,在電影行業迸發出世界第二大的能力,僅次于好萊塢。

  米國電影,受反壟斷法案影響,制片公司無法直接擁有電影院線,也就是制作和放映,不是一體的,而是兩個互相依存的系統。

  港島電影市場沒有這方面的限制。

  以猛龍過江的上映熱度,單日票房63萬港幣,只是合作戲院排映場次的極限,不是電影本身的極限。

  為了爭取更多票房,嘉禾電影公司甚至冒著得罪寶島當局的風險,把猛龍過江安排到港島的左派戲院上映。

  猛龍過江的影片內容,沒有涉及任何敏感的地方,以動作爽片的屬性論處,符合所有地區的上映要求。

  精武門還可能因為有一些煽動民族情緒、愛國熱情,以及反倭反帝的成分,被某些有心人抵制,猛龍過江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這讓猛龍過江在東南亞的熱度,比精武門有過之而無不及。

  精武門因為上面的問題,在倭國沒有同步上映,還是倭國的片商,看到影片在東南亞實在太火了,知道引入到倭國一定能賣座賺錢,才延后了幾年,在倭國上映。

  唐山大兄在倭國獲得14.2億日元的票房成績,按照當時的匯率,差不多相當于473萬美刀,也就是2600萬港幣左右。

  足足是港島票房的8倍多。

  倭國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的稱號,不是吹出來的。

  精武門雖然因為帶有一點的反倭內容,在倭國上映遇到一些阻力,卻憑借過硬的影片質量,在倭國取得比唐山大兄更好的成績,票房達到17.32億日元。

  倭國票房仍然差不多是港島票房的8倍。

  連續兩部電影在倭國大火,令李小龍在這里也打響了名聲,只可惜因為精武門的上映,令倭國武術界,對李小龍在影片中干凈利落地擊敗倭國武道,深感不滿,甚至向李小龍發出了決斗邀請。

  這樣的情緒,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猛龍過江在倭國的票房成績,令它在倭國的票房,只有13.8億日元,是三部電影中最差的。

  但是,猛龍過江在寶島、東南亞各地,都刷新了當地的華語片票房紀錄,令李小龍在這些地區的名氣,更上一層樓。

  更重要的是,做為一部單純的動作爽片,猛龍過江因為李小龍親自執導,吸收了更多好萊塢電影的形式,令它更符合西方觀眾的口味。

  李小龍的前兩部電影,雖然都賣掉了歐美版權,讓嘉禾電影公司大賺了一筆,但是在歐美,基本上都是以錄像帶的形式發行,沒有登陸主流院線。

  唐山大兄和精武門以新穎的動作設計,重新定義了動作片,令它們在歐美地區的錄像帶租賃率,超出了歐美發行商的預期。

  李小龍在歐美地區,也已經積累起一批忠實的影迷。

  這位猛龍過江直接登陸歐美院線,奠定了基礎。

  周文懷做為電影制作發行的頂級職業經理人,眼光十分長遠,從嘉禾電影公司成立那一天起,就想過要率領港島電影,殺進歐美主流電影市場。

  因此,特別邀請好萊塢制片人安德魯·摩根,加入嘉禾電影公司,擔任公司的海外發行主管。

  安德魯·摩根還做了精武門的制作人,精武門賣掉更多的歐美版權,與他的積極奔走,多方聯系,有直接的關系。

  猛龍過江因為是李小龍第一次獨立掌控的影片,為了確保權力都在自己手里,只讓周文懷做了影片的出品人和監制,制作人方面,不僅沒讓安德魯·摩根繼續擔任,連劉亮花都被他摒除在外。

  其實,劉亮花才是李小龍回港拍電影的最大功臣。

  當初,是她先去米國,與和邵氏電影公司談判失敗的李小龍,取得聯系,并初步商定好了以1.5萬美刀片酬,和嘉禾電影公司簽訂兩部片約的意向。

  在唐山大兄和精武門里,劉亮花都是現場執行制片,這兩部電影的成功,有她一份功勞。

  只是,李小龍和羅威,在精武門的拍攝過程中產生矛盾的時候,劉亮花站在了和她同床共枕的羅威一邊,因此失去了李小龍的信任。

  猛龍過江在港島、寶島、東南亞、南韓、倭國等地的熱映,再一次吸引到好萊塢的目光。

  在此之前,唐山大兄和精武門,已經讓李小龍走進好萊塢主流制片公司的視野。

  李小龍在好萊塢,并不是完全的新人。

  返回港島之前,李小龍已經在好萊塢混跡了幾年,得到了一些參演機會。

  只是,70年代初的好萊塢,不要說像李小龍這樣的東方面孔了,就連黑人都沒有太多表現的機會,是完全的白人天下。

  李小龍之所以心生回港拍電影的想法,就是因為在好萊塢不受重視,一身抱負難以施展。

  從后來的結果看,李小龍這番先回港島拍電影,取得一定成績之后,再殺回好萊塢的操作,無疑是十分成功的。

  唐山大兄和精武門兩部影片,已經幫他初步打開北美市場。

  李小龍在這兩部影片中,展現出的硬橋硬馬的真功夫,不僅開創了華語動作片的新潮流,在電影工業更加發達的好萊塢,同樣新穎新奇。

  好萊塢非常現實!

  對資本家來說,誰能幫他們賺錢,誰就是他們的爺。

  之前他們對李小龍愛答不理,現在看到在李小龍身上有利可圖,立即向李小龍展現出熱情。

  在李小龍獨自掌控的猛龍過江開拍之前,已經有好萊塢的制片公司,主動找上門來,與他接觸。

  只是,那個時候找來的好萊塢制片公司,都是沒什么實力的小公司,滿足不了李小龍提出的條件。

  李小龍當初回港拍電影,就對合作條件明確列出一二三點。

  現在有機會殺回好萊塢,當然不會放棄一直堅持的原則,想要合作,必須得滿足他的基本條件。

  例如,他在電影中的人物設定,不能有辱華人形象。

  動作設計,需要接受他的建議。

  等等。

  反倒是在制片費、片酬上,沒有什么要求。

  因為,唐山大兄、精武門,再加上正在熱映的這部猛龍過江,已經解決了李小龍的經濟困境,讓他初步實現了財富自由。

  唐山大兄和精武門,給李小龍帶來超過500萬港幣收入。

  猛龍過江是李小龍自己的協禾電影公司,與嘉禾電影公司聯合制作的影片,嘉禾電影公司負責出資,協禾電影公司負責制作,所得盈利雙方五五分成。

  猛龍過江的制片成本,達到了300萬港幣,同樣創造了港島電影的新紀錄,在1972年,絕對是難得的大手筆。

  嘉禾電影公司制作的其他十來部電影,成本加起來,可能只抵得上猛龍過江一部電影的開銷。

  高投入有高回報!

  猛龍過江自1972年12月30日,在港島上映,票房成績節節攀升。

  兩天突破100萬港幣!

  四天破200萬港幣!

  七天破300萬港幣!

  十三天破400萬港幣!

  二十一天破500萬港幣!

  當今的港島電影市場,一般的電影,放映期只有十五天。

  只有現象級的熱門電影,放映期才能得以延長。

  1972年之前,邵氏電影公司出品制作的影片,在邵氏院線上映,放映期很少有能超過二十天的。

  唐山大兄和精武門的超高票房,和它們的放映期,都在二十五天以上,有直接關系。

  猛龍過江最終在港島的放映期,長達四十天,在元旦節的前兩天上映,直到農歷春節過去,大年初五,才徹底下映。

  港島票房累積達到了628萬港幣!

  遠遠超出了嘉禾電影公司的預期。

  本來,嘉禾電影公司,只想讓猛龍過江的票房,超過精武門,突破500萬港幣,創造港島電影新的票房紀錄,就已經心滿意足。

  制作成本的差額,交給海外票房彌補。

  沒想到,猛龍過江太受歡迎,到放映后期,即便面臨新上映電影的沖擊,單日票房依然很堅挺,讓戲院方面,舍不得下映這棵搖錢樹,才讓它實現了港島電影市場創紀錄的超超超長放映期。

  628萬港幣的票房成績,已經能讓嘉禾電影公司,收回300萬港幣的制作成本。

  海外票房分成和版權費,就都是凈利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