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六章 名利場

  杜笙聳聳肩,道:

  “我不像你這么禽獸,也不是暴虂狂。”

  萊昂納多翻了個白眼:

  “話說回來,你本身就是這部戲的資方之一,看得上我這點家當?”

  杜笙了解過萊昂納多的風流逸事:

  “我這錢是辛苦賺來的,你不同,動動嘴皮子就行,滑溜得很。”

  萊昂納多:“……”

  尼克爾森突然幽幽說道:

  “你們不知道有些記者特壞,會在座椅上放竊聽器嗎。”

  兩人直接啞火。

  當銀幕亮起時,杜笙將視線轉了過去。

  這部充滿美式街頭文化的黑幫片,與港版的《無間道》截然不同。

  港版如水墨畫般清冷精致,留有很大旁白,講究‘宿命論’。

  而這部《無間行者》則像街頭涂鴉般粗獷寫實。

  風格直白、血腥,大量的暴力場面和粗口對話貫徹全片。

  馬丁導演還將鏡頭對準底層社會的生存百態。

  從警員到黑幫,全員臟話連篇,人物性格奔放不羈。

  雖然萊昂納多和杜笙的角色戲份最重,但真正的靈魂卻是尼克爾森飾演的弗蘭克。

  “這家伙簡直是為演戲而生的怪才!”

  杜笙暗自贊嘆。

  尼克爾森早已功成名就,不在乎再多一座小金人,

  但對方若要提名最佳男配,他不確定自己能不能競爭得過。

  不過在觀眾眼中,卻又是另一番感受。

  不相上下!

  特別是在與萊昂納多的對手戲中,演技幾乎碾壓。

  “杜的表演,讓萊奧相形見絀!”

  休·格蘭特壓低聲音對丹尼爾·克雷格說道:

  “萊奧始終沒能解決那個老問題。”

  丹尼爾·克雷格諾抿了一口威士忌,若有所思:

  “這位華人小子的天賦不錯,演技圓潤流暢。

  雖然比不上杰克·尼克爾森那種天資卓越的演員,但假以時日,未必就比你我差。”

  他們在歐洲地區,算是紅了十幾年的一線藝人,說話的含金量不俗。

  丹尼爾·克雷格晃了晃酒杯:

  “馬丁導演這次拍得很有意思,娛樂性是他作品里最強的。”

  休·格蘭特點頭附和:

  “票房應該不會差,說不定能刷新萊奧的個人紀錄。”

  作為藝術片導演,馬丁的電影票房一直不溫不火,往往要靠線下渠道才能回本。

  但這部《無間行者》顯然不同,驚險鏡頭很多。

  從開場到結尾,觀眾席始終充滿緊張的氛圍。

  當丁各南扣動扳機的那一刻,整個影院都屏住了呼吸。

  電影結尾,觀眾看著兩位男主角都被殺死,出乎意料的鼓起掌聲。

  與《無間道》的‘墮入無間地獄,無法超生’的悲劇色采不同,美版以一種直接和殘酷的方式結束故事,強化英雄主義思想。

  或者這種強調‘唯我獨尊’的個人風格,才是確切符合歐美人們的主流心態。

  首映禮結束,主創上臺致謝,算是有始有終。

  “這是我所有電影中,觀感最酣暢淋漓的一部。”

  馬丁導演在劇院門口對記者說完,便鉆進等候的黑色轎車。

  車后跟著一輛運輸猩猩的廂式貨車,這頭‘臨時演員’今晚就要被送往馬丁的農場。

  杜笙一行人簡單接受完采訪,便上了另一輛豪華車。

  尼克爾森笑著對杜笙說:

  “老馬丁看起來心情不錯,對這次首映禮應該很滿意。”

  杜笙卻感慨一嘆,默默拿出一瓶紅酒。

  尼克爾森的雪茄灰簌簌落在威士忌杯沿,笑瞇瞇:

  “怎么,嫌老馬丁的鏡頭玷污了你高貴的東方美學?”

  杜笙晃著杯中琥珀色漩渦,仿佛在搖晃整個波士頓貧民窟的臟雪:

  “二百三十七個'FUCK',四十九個'狗娘養的',你不覺得我們像群卡在自動售貨機里的說唱機器人?”

  他指尖敲擊橡木吧臺,發出摩爾斯電碼般的節奏:

  “貧民窟的憤怒不該是復讀機。”

  萊昂納多突然笑噴了龍舌蘭,液體在霓虹燈下劃出銀河:

  “精確得像個該死的語音識別AI!”

  他擦拭著阿瑪尼襯衫上的酒漬:

  “不過說真的,弗蘭克罵我母親那段絕對值得格萊美最佳即興臟話獎。”

  “藝術?”

  尼克爾森扯開鱷魚皮領帶,露出《閃靈》同款邪笑:

  “小子,臟話是槍膛里的火藥——”

  他突然用酒瓶底猛敲桌面:

  “砰!把觀眾的靈魂轟出竅才是正經!”

  半瓶威士忌還沒喝完,手機同時響起提示音。

  杜笙劃開屏幕,華納的捷報像狂歡的精靈般躍出。

  “首映觀眾打出A!”

  萊昂納多晃著香檳杯輕笑:

  “這分數估計能讓奧斯卡評委們集體失眠。”

  杜笙摩挲著杯壁冷凝的水珠:

  “我更好奇觀眾會在影評里給我編織多少頂桂冠。”

  尼克爾森的金絲眼鏡閃過戲謔冷光:

  “多虧萊奧貢獻了年度最蠢反派表演,你得獎幾率的確更高了。”

  萊昂納多直接給他豎起中指。

  三人碰杯的脆響驚醒了窗外的倫敦晨霧,各自融進熹微的晨光里。

  當爛番茄網站吐出95的鮮紅指數時,《無間行者》已如病毒般攻陷影評界堡壘。

  MTC的評分柱狀圖在八十九分刻度線上跳起踢踏舞。

  主編專欄標題像子彈穿透所有質疑:

  “馬丁導演的犯罪宇宙在此刻完成加冕禮!”

  《洛杉磯時報》的頭條卻將顯微鏡對準了杜笙。

  主編的鋼筆在專欄上不吝禮贊:

  “這個東方男人把科林警探演成了行走的矛盾體——西裝革履的野獸,虔誠瀆神的圣徒。

  當他在警徽與毐品間游走時,《寶貝計劃》里的瀟灑魂靈竟與黑幫惡鬼完美共生!”

  “好萊塢從來不缺全球杰出演員,但杜笙無疑是最值得關注的亞洲新星之一。

  他為馬丁的新片注入了魔力,這個頒獎季,他值得一座小金人!”

  此刻的洛城影評人俱樂部里,那些曾質疑商業片玷污藝術的衛道士們,正對著杜笙的特寫鏡頭喃喃自語:

  “該死的,這家伙連毛孔都在演戲!”

  就連奧斯卡一些評委,都不得不在好奇催使下過了一遍電影。

  然后,印象更深刻了。

  杜笙看著李伊馨等人發來的匯報,嘴角微微上揚。

  他知道這場奧斯卡的角逐,才剛剛開始。

  倫敦街頭的喧囂聲中,一場盛大的宣傳活動正進行得如火如荼。

  萊昂納多站在人群中央,雖然面帶微笑,但眼神卻時不時地飄向遠處。

  他正百無聊賴地數著路過的鴿子,突然看到一位工作人員氣喘吁吁地跑過來。

  “萊奧,這是剛到的《洛杉磯時報》。”

  工作人員遞上報紙,油墨的清香在空氣中飄散。

  萊昂納多隨手接過報紙,目光掃過頭版,忽然古怪看向正在和影迷合影的杜笙,調侃道:

  “你老實交代,是不是和這家報紙主編做了什么屁眼交易?

  那老頭可從來沒少在報紙上罵我,但對你?

  嘖嘖,簡直像在寫情書啊!”

  杜笙停下手中的動作,聳聳肩道:

  “不用妒忌,這是藝術的最高境界。”

  “妒忌?”

  萊昂納多翻了個白眼:

  “我看你是對奧斯卡的追求更高吧?”

  杜笙微微一笑:

  “重要的是評委們覺得我有藝術細胞,這就足夠。”

  “那群評委腦子進水了吧?”

  萊昂納多突然激動起來:

  “我當年瞧不起奧斯卡,他們說我沒有藝術。

  后來我主動參評,每年都拼了命地沖獎,他們又說我刻意為之,他們到底要怎樣?”

  杜笙看著萊昂納多氣急敗壞的樣子,嘴角露出一絲玩味的笑容:

  “他們沒錯,只是單純不喜歡你罷了。

  就像有個又黒又丑又窮的人一直纏著你,不管她怎么說,你有幾十個理由拒絕她,對吧?”

  “我…我黒丑窮?”

  萊昂納多愣了一下,指著自己的鼻子:

  “我哪黒丑窮了?”

  “我沒說。”

  杜笙聳聳肩:

  “但你看查理茲·塞隆,她知道怎么做才能成為評委眼中的白月光。”

  萊昂納多低頭看著自己微微發福的肚子,又摸了摸自己的鸕臉,無奈地嘆了口氣:

  “我這才是成熟男人的標志好吧?這群人眼瞎了。”

  這時,尼克爾森晃晃悠悠地走了過來,他拍了拍萊昂納多的肩膀:

  “萊奧,怕什么。

  就算你變成我現在這樣,該追你的人還是會追。”

  他看了眼杜笙,繼續力撐萊昂納多:

  “雖然你出了名快,也沒杜的大,但你比他…”

  “停!”

  萊昂納多慌忙打斷尼克爾森的話:

  “杰克,你再往下說,那就朋友都沒得做了。”

  杜笙聽到這里,忍不住笑出聲:

  “杰克,你怎么能這樣說萊奧?

  你應該說萊奧是百米沖刺20秒,慢工出細活啊啊。”

  萊昂納多呲著牙看著兩人,威脅道:

  “等我生日那天,我讓20個黒丑窮輪流侍奉你們!

  就算你們哭著喊著,也得把這些活干完!”

  不遠處,一位路過的攝影師捕捉到這‘溫馨’一幕。

  快門聲響起的瞬間,萊昂納多正對著鏡頭比出個鬼臉,杜笙無奈地搖著頭,而尼克爾森則在一邊笑得像個老頑童。

  畫面被永遠定格在鏡頭里,成為倫敦電影節最生動的注腳。

  洛杉磯,奇跡影業。

  阿曼達踩著高跟鞋的節奏,與米高梅總經理特蕾莎的會面中優雅轉身。

  她的助理小跑著跟在身后,捧著一迭文件,仿佛捧著整座好萊塢的秘密。

  “阿曼達女士,你需要我為你準備接下來的…”

  助理剛開口,就被她輕輕抬斷。

  “先去茶水間泡杯咖啡吧。”

  她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微笑:

  “今天的會面,比預想的要順利得多。”

  走進典雅的會客室時,哈德斯正對著落地窗外的洛杉磯河出神。

  聽到腳步聲,他猛地轉身,眼睛里閃著興奮的光:

  “聽說了嗎?《無間行者》的首映式簡直炸了!

  評論家們都在瘋狂吹捧杜,連那些老古董評委都開始在酒會上夸他。

  現在正是時候,我們要不要…”

  “趁熱打鐵?”

  阿曼達輕笑著在真皮沙發上落座,手指輕輕敲擊著茶幾:

  “笙哥的表演確實值得稱贊,但我們需要更精準的策略。”

  她突然斂起笑意,眼神變得銳利:

  “你一直在打理評論家的關系,這次就繼續負責輿論造勢。

  至于學院評委那邊…”

  她意味深長地停頓了一下:

  “我自有安排。”

  哈德斯立刻傾身向前:

  “你是指那1300多位評委?

  按照往年經驗,只要能拿到200張提名票…“

  “是的。”

  阿曼達打斷他:

  “但不是每個評委都會認真看片。”

  她輕輕搖晃著手中的咖啡杯:

  “他們更喜歡把票投給'熟悉的人'。”

  “你說的那些關鍵人物…”

  哈德斯掏出筆記本:

  “我已經和他們談妥了。

  他們不僅會支持杜笙,還會帶動更多人。”

  “很好。”

  阿曼達滿意地點點頭:

  “不過——”

  她突然露出狡黠的笑容:

  “要小心哈維·韋恩斯坦那幫人。

  現在娛樂圈的公關戰,可比以前復雜多了。”

  哈德斯會意地笑了:

  “杜已經準備好了。

  他最近忙得不亦樂乎,連影評人協會的酒會都參加了三場。”

  “還不夠。”

  阿曼達站起身,走到窗邊:

  “我們得讓他的名字像蜜糖一樣粘在每個人嘴上。

  阿里·埃曼紐爾答應了出席拉片會,但我們需要更吸引眼球的新聞。”

  阿里·埃曼紐爾是好萊塢五大經紀公司之一的ICM總裁,對奧斯卡提名影響頗大。

  哈德斯接話道:

  “杜那邊已經安排好了一系列公益活動,還準備在《名利場》做專訪。”

  兩人就這些策略進一步展開了討論。

  在當今好萊塢,公關不僅僅是錦上添花,更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

  自從哈維·韋恩斯坦數次利用“潑臟水”抹黒對手后,整個游戲規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公關不再僅僅是發布幾篇正面報道那么簡單,而是一場涉及金錢、人脈以及道德底線的博弈。

  譬如前年那場轟動一時的“全城抹黑大兵”的事件,堪稱是好萊塢公關戰中的經典案例。

  當時,一部備受期待的戰爭題材影片在奧斯卡評選前夕突然遭遇了鋪天蓋地的負面報道,從演員之間的不合到導演的不當行為,各種傳聞如潮水般涌來。

  最終,這部原本被視為奪獎熱門的影片在輿論的壓力下黯然失色,而哈維在背后的操作手法,至今仍為人們津津樂道。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