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七十四章 龍嗣

  南直隸,邳州。

  李孜省和龐頃抵達后,馬上以治河都御史的身份,找到當地官員,征調民夫,隨即便要再動身,前往第二站徐州。

  還沒等到他們動身,就收到懷恩病故的消息。

  “死了?”

  此時的李孜省,一副蓬頭垢面的模樣,白天他剛去過河堤,不小心掉到了泥坑里,被人撈起來后只是換了一身衣服,身上和頭上的泥土還未來得及清洗。

  龐頃點頭道:“是,死了!消息剛傳來,死在了山東。”

  李孜省皺眉不已,道:“如之前所言,懷恩不會是想借助自己的死,來污蔑來瞻吧?就說來瞻跟先皇賓天有關系?”

  “不知道。”

  龐頃搖頭道,“得預做防備嗎?”

  “就怕來瞻根本就沒想到這一茬……有些怪啊,懷恩從京師離開時還好端端的,路上這才走了幾天啊,就去了陰曹地府?”李孜省神思恍惚地坐了下來,兀自有些不敢置信,“恍如隔世啊。”

  龐頃問道:“那道爺,咱是否要派人去,表示慰問一下?”

  李孜省點頭道:“你說到點子上了……懷恩是奉皇命南下監督我干活的,結果死在半道上,要是有人覺得是我干的,那就不妙了。”

  “那……去還是不去?”

  龐頃問道。

  “去,當然要去。”

  李孜省道,“不過派個人去就行了,別顯得太過親近。總歸懷恩死不死的,與我沒多大關系,回頭朝廷還會遣人前來監督,不過想來,新來的為人應該沒懷恩那么挑剔。只要再貪財些,或許更容易打發。”

  龐頃問道:“要是新來的人好色怎么辦?還得給他選女人嗎?”

  李孜省白了自己的幕僚一眼,搖頭道:“你以為人人都跟張來瞻一樣?再說了,下一個,多半還是宮中當差的,若所料不錯的話就是司禮監剩下那幾個中的某一個……”

  龐頃皺眉道:“非得是司禮監中人?監督河工而已,為何要……一定要從司禮監抽調人手呢?”

  “說不上來是為何。”

  李孜省篤定地道,“但我總覺得,我的預感不會出錯,上次的監督就是掌印太監,后面若只是派個普通人前來,級別不夠,顯得這河工事,朝廷不甚重視……我覺得陛下不會如此行事。”

  龐頃眼前一亮,道:“要不趕緊去信給張國丈,讓他利用手頭的資源,推薦跟咱關系良好,或是好控制的人前來?”

  李孜省扁扁嘴,道:“你是在質疑來瞻父子的見識嗎?”

  “道爺是說……”

  “不用咱跟來瞻提,來瞻也會留心的,河工事,不單關乎到你我,還關乎到他自個兒的名譽地位。”

  李孜省道,“還有,以后提到來瞻,最好放尊重些,什么國丈不國丈的,人家本就是戶部侍郎,如今更貴為閣臣,得尊稱先生,或稱大學士。”

  龐頃一時無語。

  李孜省道:“你以為我是在跟你扯閑篇?回頭遇到地方官員,那些個地頭蛇,一個個眼高于頂,未必看得上我這個方士出身的掛名尚書。但就算他們再無禮,我提到來瞻,他們也得乖乖低頭。”

  “這……”

  龐頃心想,你自己還不是直呼張巒表字,為何對我就那么苛刻?

  李孜省再道:“記住,人前一定要把稱呼給整明白了,否則旁人還以為咱與張大學士不熟……此番我是替來瞻來治河的,得讓全天下人都知道是這么回事……我不但是來瞻的人,更是陛下的人。”

  龐頃道:“就怕您剃頭條子一頭熱……”

  “怎么說話呢?”

  李孜省黑著臉道,“趕緊去準備一份吊喪的禮,給懷恩家人送去!既要體現出我的心意,還不能讓人覺得我是在幸災樂禍!死了也好,他重病還到處亂跑,這下算是徹底解脫了!”

  覃昌回京了。

  回京后第一件事,就是趕緊入宮去見皇帝。

  可惜此時的他,已被剝奪了入宮腰牌,又未得皇帝傳召,根本就沒有資格入紫禁城,就算求把守城門的錦衣衛去司禮監通稟,也沒人前來見他。

  東華門外,覃昌等了許久,眼看天就要黑了,無奈之下不得不回到自己在城中的私宅,等來日再來宮門處找機會。

  翌日清早。

  這邊覃昌剛剛收拾妥當,準備去宮門處碰運氣,聽說覃吉已在自家府門外求見。

  覃昌自然知曉現在的覃吉在皇帝跟前的受寵程度,急忙出迎,卻見到個滄桑無比,見到他后還不停地抹眼淚的糟老頭……

  覃昌差點兒以為,覃吉這是自知將死,在他面前傷感呢。

  “懷公公故去,心中實在難忍悲傷,與君共勉吧。”覃吉被迎入廳堂后,說明了自己的情況,甚至嚎啕大哭起來。

  覃昌顯然沒整明白覃吉這是什么路數。

  你大早晨來我家,只是為了哭給我看?還是你覺得我曾跟懷恩共事一場,我會對他的死抱有極大的感傷?

  抱歉,我被發配出京,跟懷恩脫不了干系,休想我為他落淚!

  覃昌正色道:“厚方,你莫要忘了,之前因懷公公沉疴難起,太醫院眾太醫束手無策,不得不去請張國丈出山,還是在下親自登的張府門。既得了重病,難以痊愈,就該對其病逝有一定心理預期才對。”

  覃吉答非所問般,喃喃道:“懷公公的確是到了知天命的年歲……”

  “你……”

  覃昌都不知該說點兒什么才好。

  覃吉抬起頭來,老淚縱橫地橫望過去,不解地問道:“你們共事多年,你不為懷公公的過世而傷感嗎?”

  覃昌聳聳肩道:“人既已過世,傷感徒勞無益,還是想想他留下的身后事。對了,在下可否入宮面圣?作為司禮監的一份子,回京后理應去跟陛下奏報有關西北之事。”

  “見陛下?陛下不是已經故去了嗎?”

  覃吉雙目失神,喃喃地說了一句。

  “什么!?”

  覃昌嚇了一大跳。

  他驚訝地站起來,望著眼前這個滿嘴胡話的老太監,人都快被整懵逼了。

  你個覃吉好大的膽子,這是在詛咒當今天子駕崩嗎?

  為何敢在我面前說這話?

  不過接下來又再交談幾句,覃昌終于感覺到一絲不對勁的地方,因為覃吉……說話顛三倒四,雖然看起來很正常,卻好像對于人的死活和存在狀態,以及當前朝中人事格局,有那么點“糊涂”。

  覃昌不由琢磨開了,難道這位皇帝跟前最信任的老伙計,因為懷恩之死,傷心難過到老糊涂的地步?

  自己剛回來就遇到這種事情,不會這么巧吧?

  覃昌并沒有跟覃吉過多糾纏,借口要入宮面圣,送覃吉到了府門口。

  覃吉上馬車時,還在抹眼淚。

  無論如何覃昌都想不明白,為什么覃吉會為懷恩之死,如此傷感?

  覃昌乘坐馬車到了東華門前,正要跟把守城門的錦衣衛斡旋,負責戍守此處的一名錦衣百戶認得覃昌,知道他是千戶覃云的伯父,沒有絲毫阻攔便主動讓開了道路。

  覃昌長舒了一口氣,踱步入宮后,徑直往司禮監值房而去,他想借助李榮、戴義等人的力量,幫他去求見皇帝……

  面圣前總得有人前去通傳吧?

  等他見到李榮,把一早與覃吉會面的情況大致一說,李榮皺眉道:“這兩日,我也察覺到覃公公不同尋常,似在懷公公故去后,他的神智……突然就變得不清不楚了,就像是被鬼魅附身一樣。”

  “你確認是在懷公公過世后才出現的狀況嗎?”

  覃昌眉頭緊鎖。

  李榮的話就好像在說,覃吉之所以會出現如今的狀態,并不是老糊涂了,而是因懷恩之死受到極大的刺激,再或是被懷恩的鬼魂給影響了。

  也可以解釋為,因為懷恩不想讓覃吉執掌司禮監,所以用了一些法門,讓覃吉神志不清,這樣皇帝就不可能讓一個老糊涂去主持朝務。

  李榮點頭道:“之前一直好好的,但自從他得知懷公公故去后,便一直在哭,然后就……”

  “那……可能是他們感情太過深厚吧。”

  覃昌都覺得這解釋太過牽強了。

  覃吉長久待在東宮,跟懷恩幾乎是并行的兩條線,兩人少有交集,相處共事還是朱佑樘登基后的事情。

  以兩人的交情,覃吉遠沒到如此痛徹心扉的程度。

  因此不管從哪方面看,都像是覃吉被懷恩給下了降頭。

  “在下想去面圣。”

  覃昌提出了請求。

  “陛下早朝后,就去了坤寧宮,怕是要等到午后才有空閑……這兩日皇后娘娘身子不適,我等還是不要隨便前去打擾為好。”

  李榮耐心地解釋道,“如今覃公公不在,恐怕得靠您這位覃公公出來坐鎮,穩定人心。這邊有不少奏疏,您看……”

  覃昌為難道:“我才剛回來,未得陛下準允,怎好隨便插手司禮監事務?”

  李榮笑道:“您本就是司禮監中人,由您接手,再合適不過。”

  眼下的李榮,神色分外輕松。

  因為覃吉突然得了老年癡呆,對李榮來說,直接就少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你覃吉再得寵,都神志不清了,皇帝怎么用你?

  你的位置空出來,那我的地位不就得更進一步?

  如果眼前這位覃公公再被皇帝派去南方監督李孜省修河,那我就是司禮監實際掌舵人,真是可喜可賀啊。

  坤寧宮內。

  張玗躺在軟榻上,臉色有些難看,而旁邊朱祐樘就像是陪床的家屬一般,正用熱切的目光望向為妻子診脈的小舅子。

  張延齡大致摸過脈搏,輕聲問道:“姐姐這兩天有何不適?”

  “就是……胃口不太好,偶有頭疼,感覺昏昏沉沉的……說風寒不像是風寒,又不知哪里不對,身子覺得很沉。”

  張玗緊張地問道,“我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

  似乎連張玗都覺得,自己這兩年人生太過順利了,直接就從興濟城外一個等待出嫁的尋常小姑娘,變成了東宮太子的正妃,轉眼又火速成為大明的皇后。

  然后張氏一門也突然從小門小戶的人家,變成了大明頂級權貴之家。

  越是順利的時候,越怕出點兒什么意外,然后人生曇花一現……只享受個一兩年,就魂歸西天,等于是死前的一場美好幻象,如同鏡花水月一般,絢爛而又短暫。

  張延齡道:“姐姐好像是有孕事了。”

  “啊!?”

  張玗聽到此消息,并沒多大的驚喜,一臉震驚的表情,不解地問道,“有孕事的話,不應該是惡心想吐,再或是……”

  朱祐樘在旁邊顯然也沒什么思想準備,傻愣愣地問道:“延齡,你沒看錯吧?”

  張延齡道:“姐姐,說句不太尊重的話,你月事幾時該來,又延遲幾時,你自己不清楚嗎?”

  “我……”

  張玗臉色有些懵懂。

  我還是個大姑娘呢。

  雖然嫁人了,但仍舊是少女心態,你現在突然告訴我,我要當母親了?

  雖然是大好事,但總覺得內心一時間有點兒接受不能。

  朱祐樘驚喜地問道:“那……那玗兒,你是有喜了?”

  張延齡道:“姐夫,我到底是一瓶不滿、半瓶咣當的庸醫,也知道姐姐一定不信我,不如立即去請太醫院的太醫來看看?”

  張玗蹙眉道:“你是不是逗姐姐玩呢?陛下說我可能生病了,但我只是覺得身子略微有些不適,甚至都還沒叫太醫來。你……你冷不丁地告訴我這個……我……”

  此時的張玗,那叫一個懵逼加彷徨。

  “快……傳太醫來。”

  朱祐樘起身,大聲招呼。

  坤寧宮伺候的宮人全都興奮異常。

  不說別的,張玗的確是個稱職的女主人,自從她入主坤寧宮來,對下面的人都不錯,現在知道皇后有可能懷上了大明的龍嗣,都趕緊忙碌起來。

  太醫院來人了。

  來的是太醫施欽。

  跟張延齡一樣,來了就先診脈……并沒有什么懸絲診脈那種看起來玄乎的東西,直接上手,只是肌膚間擱了條手帕。

  等診過脈后,跟張延齡一樣問了幾個問題,然后就……

  “陛下,以臣所見,皇后或是……懷了龍嗣。”

  施欽謹慎地說道。

  懷孕這事情,因為這時代沒什么好的診斷方式,其實更多還是得靠規律的月經周期來判斷。

  一般正常月經周期外一倍時間,還沒有動靜,那就是懷上了。

  多個十五天,其實也基本能做出判斷,此時孕婦基本上已經有了懷孕的特征,比如說嘔吐和比較重的妊娠反應。

  但也會有一些人,本身啥不良反應都沒有,該吃吃該喝喝,甚至會有生理知識匱乏的人,得等到肚子隆起,才意識到自己懷上了,光靠診脈……除非有非常明顯的滑脈,否則難以作為懷孕的判斷標準。

  朱祐樘非常激動,差點兒就要喜極而泣,近前拉著妻子的纖纖玉手,連連道:“我……我就知道,遲早會有這一天……我馬上就要有子嗣了……”

  張延齡在旁邊坐著。

  因為有外人在,施欽也很迷茫,不知該說點兒什么好。

  張延齡笑著道:“恭喜陛下,恭喜皇后。”

  這會兒的張延齡權且當自己是個氣氛組,烘托一下歡慶氛圍。

  朱祐樘側過頭,眉開眼笑道:“施太醫,你先回去,這次的事,你功勞很大,稍后朕重重有賞。”

  “臣……”

  施欽嚇了一大跳。

  你妻子懷孕,我哪兒來什么功勞?

  就是診個脈而已,不用折煞我。

  聽起來就嚇人哪!

  張延齡笑道:“施太醫醫術高超,回頭得請您多多照顧我姐姐。”

  “二公子言笑了。”

  施欽非常尷尬。

  其實誰都知道,大明的太醫院,名義上的掌舵人,仍舊是那個不著調的張巒,因為成化帝死后,沒人褫奪張巒的官職。

  導致現在太醫院連個真正主事的人都沒有,再加上先皇死的時間不長,導致他們現在存在感非常低。

  朱祐樘道:“接下來應該怎么做?延齡,你過來。”

  本來施欽還以為,自己應該用一些專業知識,對這對小夫妻做一番指導。

  可當他發現皇帝現在只想問小舅子,而對他這個太醫失去興趣時,只能灰溜溜退下。

  張延齡看著施欽蕭瑟的背影,不解地問道:“施太醫不是在嗎?如何養胎,還有應該以如何膳食來養身子,還是聽專業人士的建議比較好。”

  張玗本來沒覺得有多開心,但見丈夫如此高興,她也就跟著笑了起來,心中卻有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惆悵。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