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29章 公式中缺少一個干擾常數

原域名已被污染,請記住新域名第130章公式中缺少一個干擾常數  嗯?好像并沒有傳聞中的那般複雜啊,說到底不就是簡單的公式計算嗎?

  這公式複雜程度頂多也就高中水平.而且寫法也太不簡潔了。

  將筆記上記錄的“符文六大基本規則”看完,這是高德腦海中冒出的第一個念頭。

  “所以要想盡可能保證魔法陣成立,應該盡可能減小實際魯棒值,或者增大理論魯棒值。”

  “減小實際魯棒值,即盡量減少兩個完全相同符文連接的情況發生以減少干擾對數量,以及盡量多使用能量較低的次級基礎符文來增加符文數。”

  “增加最大魯棒值,即增加符文數量以及符文對數量,或者選擇魔阻率低的導魔材料。”

  “但在增加符文對數量的同時,也會增加干擾對數量.”

  這是高德腦海里閃過的第二個念頭。

  他下意識地開始理解推導這個公式。

  又過了一遍符文六大基本規則后,配合自己的理解,高德已經將它們牢牢記在了腦海中。

  他這才放心地繼續往下瀏覽。

  接下來印入眼簾的首先是一張極為簡單的配圖:

  圖案的主體是一個大六邊形,以六邊形的六個邊巧妙劃分出了六個等分的區域;

  每個區域內都包含一個圖案,其中四個為相同的六邊形圖案,兩個為正方形圖案;

  六個等分區域內的圖案都有一條邊與正中心的六邊形相重合。

  此外,每個圖案中心都被標上了“0”和“1”兩個數字。

  而在配圖下方,又有文字說明:

  “假設一個簡單的魔法陣,由一個複合符文就可構成,該複合符文由7個基礎符文組成,其中5個零級基礎符文,2個一級基礎符文。”

  “根據符文六大基本規則,分別計算其在魔阻率為百分之一的秘銀材料上與在魔阻率為百分之四十五的黃銅材料上是否能成功構建?”

  還有“課后練習題”?

  高德在心中暗道,同時已經順手從工作臺上取過一張空白的稿紙與一把羽毛筆,刷刷刷地寫了起來。

  “該魔法陣中每個符文最多連接同級符文數為4q41.12,由規則一可得,該魔法陣可以成功構建。”

  “當導魔材料為黃銅時:R0.45,由規則六可得:QmN(1R)711(10.45)42.35。”

  “由于Q42.35q41.12,所以該魔法陣在黃銅導魔材料上依然可以成功構建。”

  總共耗時不超過兩分鐘,高德就將結果算了出來。

  確實是比較基礎且簡單的計算題目。

  只要看懂這符文六大基本規則,換個小學生來,都能快速算出解。

  算出答案并不值得稱道,值得稱道的應當是總結出這六大規則的人。

  是因為有這六大基本規則,一個複雜的問題才能通過一個簡單的公式計算得出。

  沒想到在這個世界還有機會做題熟悉的肌肉記憶被喚起,高德內心微微歡喜。…。。

  做題,本就是一件讓人感到無比愉悅的事情。

  “怎么總感覺好像缺了點什么?”

  高德看著自己列在答題紙上的公式,不自覺摸了摸下巴,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難以名狀的困惑與不安。

  他目光掃過答題紙上那些根據符文基本規則列出的公式,每一步驟都嚴格遵循定理。

  可他心中的那份空虛感卻是一生出就揮之不去,那種“缺了點什么”的感覺頑固地存在著。

  這種感覺,非要形容的話,就好像做一道數學題目時,明明題干中所有條件都已用上,卻忽略了什么隱藏的關鍵線索,讓整個解題過程都走歪了。

  應該是錯覺吧高德又仔細檢查了幾遍,在確認自己的解答沒有疏漏后,他終于是放下答題紙,不再琢磨,繼續往下瀏覽。

  “根據六大基本規則進行公式推算,該簡易魔法陣在秘銀與黃銅材料上都可成功構建。”

  “在實際過程中,該魔法陣于黃銅材料上的構建卻是失敗.為何失敗?”

  筆記的末尾,就這么兩句話。

  而在為何失敗的問句底下,還有一行用小一號字體寫的批注。

  “規則一至規則五,經過多次多種方法驗證,確認正確,失敗之因,應為規則六公式有錯。”

  “規則六公式已經包含符文組合中出現所有變量,運算之法更是經過多次推導,是所有運算法中最符合符文排列規律、誤差率最低的,其它運算法誤差率驚人,顯然不合理。”

  “問題出在哪里?”

  看著最后的問號,高德皺起眉頭,思緒已經不自覺調動起來。

  為何失敗?

  明明在黃銅材料上的理論魯棒值也大于該魔法陣實際魯棒值。

  按照規則,就足以支持這個魔法陣構建運轉。

  事實卻并非如此。

  那就是批注所言的公式有錯。

  那公式又錯在哪里呢?

  高德又看了眼規則六所列出的公式:

  那種“仿佛缺了什么東西”的異樣感再一次于心頭浮現,像是一只無形的手,輕輕撥弄著他的心弦。

  隨著目光在公式上反複游走,高德越發確定,公式中確實少了什么。

  是公式本身可能存在結構䗼缺陷,少了某個關鍵的修正項近乎本能的,高德得出了一個解釋。

  學數學并且擅于數學的人,經過長期的解題訓練和經驗積累,見識過足夠多的公式,會形成一種能力。

  這種能力通常被稱為數學直覺。

  數學直覺可以幫助他們在某種程度上“感知”一個公式的可能結構和形式。

  這讓他們可以根據以往的經驗和對公式的理解,對問題的解或者公式形態有一個初步的猜測。

原域名已被污染,請記住新域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