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喜歡這道題,理由很簡單。
也不喜歡這道題,理由更簡單。
喜歡是因為這是一道既有趣,又關系重大的選擇,代表了天地間最高的意志。
不喜歡是因為,自己不在選項里。
在未來的那個時代里,這時的自己有點兒像——“人民”。
穿越到大明前是人民,穿越到大明還是人民,我這不是白穿越了嗎?
但眼前這道題最好還是答上一答,不然朱允炆就該噶了,一旦朱允炆噶了,大明正統上線,余孽就該靠邊站了。
朱允熥認真思索了一番。
“仰賴皇爺打的基礎,以后不論誰做皇帝,只要大體上不離皇爺的路線,大明維持個近三百年的國柞總是可以做到的,在這一點上允炆二哥和四叔都差不多。”
朱元璋渾濁的眼神里稍微點亮。
“你的意思是說他們都一樣?”
朱允熥嗯了一聲。
“孫兒在穿去未來的時候,讀大明的歷史常覺得大明霸道有余,王道不足,四叔的性格剛猛,與此有關。”
朱元璋微微頷首,手指在桌上輕輕打著拍子,口中念叨。
“霸道有余,王道不足,你是說大明常征討四方么?”
朱允熥說這話其實沒有根據,朱棣武德充沛,但大明也就他這么一位,以后各個圈養的皇帝沒一個不是出自婦人之手,實際上最為陰柔,說朱棣一個人把大明的武德都耗盡了也不為過,但這話此時容易被老朱聽進去。
“之前我跟皇爺說過的大明一步步走向衰弱,是國家財政問題,也是官僚士族問題,誰做皇帝都要面對。但大明嗜好征討源自四叔,是財政問題加劇的主要原因,如果沒那些不必要的征討,財政問題不會那么快暴雷,大明國柞或許能多五十到一百年。”
朱元璋眼睛虛起,望著朱允熥。
“但邊境有事,敵酋寇邊,國家難道不應該重拳出擊,御敵于國門之外?”
朱允熥本以為朱元璋會說大明嗜好正來源自于他自己,還好皇爺沒直接在這上面懟自己。
“必要的仗要打,但大明過于迷信武力,凡事皆用武力討伐,用兵過于頻繁,原本到大明中期國本還相當穩固,但幾次大敗直接動搖了國本,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朱元璋低頭沉思,一會兒才抬起頭來。
“你說得咱都懂,你爹若是還活著,勢必不會迷信武力,他愛惜生命,敬惜民力,可以用別的手段解決絕不動武,這本來是咱的毛病,亂世就是這樣,你不狠,別人就不服你,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但一打仗就要死人,耗費巨大,普通百姓受害最深,他們是這個國家的根基,根基不穩,地動山搖。”
朱允熥見著皇爺頭頂上的天平大幅度的朝朱允炆偏過去,心中一喜。
“皇爺說得是。”
朱元璋話鋒一轉。
“可既然你說你四叔拿下皇位,大明國祚延續了將近三百年,這也很了不起。咱選的允炆,才維持了不過幾年,這像話嗎?”
朱允熥暈乎了一下,心想,我糙,糟了。
自己哪兒說錯話了么,好像沒有啊,可皇爺得出這個結論,形同直接槍斃了朱允炆。
前面自己還覺得朱允炆至少占排位上的優勢,忽然一下子好像一無是處了似的?
在皇爺面前自己此刻多半看起來“呆若木雞”了吧?
不管了,躺平了,擺爛了。
反正是朱允炆,又不是我。
就當我幫你推掉了這未來的大麻煩,二哥。
不用謝!
朱元璋望著朱允熥,見他發呆不說話的樣子,莞爾一笑。
“誰要在咱面前說你不心疼允炆二哥,咱大耳刮子抽他。”
朱允熥聽出皇爺有意替自己緩頰,心想,我這真不是心疼朱允炆那個笨蛋啊,朱允炆不行,皇爺,為什么你根本不考慮我?
這問題心里想想就得了,說出來貽笑大方,恐怕不是貽笑大方,而是招來千夫所指,無疾而終,唉。
朱元璋看朱允熥由呆若木雞的樣子轉而一副自暴自棄的頹廢樣,抬手給他倒了杯酒。
“熥兒,這就是咱自從那天你打了你允炆二哥,你說自己來自未來之后咱遲遲不問你后來到底發生了什么的原因,無他,因為太近也就太難了,咱本想今晚咱們跳出所有現實的煩惱,好好的放松一回,誰料到,又是這樣。”
朱允熥心情沉重,一口喝干杯子里的酒,又給自己倒滿。
朱元璋看著朱允熥,不忍心的嘆口氣。
“咱爭取再多活幾年,這事先這么擱著,若咱這一刻就死,皇位還是你允炆二哥的,如果老天容咱多活兩年,有機緣想得再通透些,另立皇儲也未可知。”
朱允熥著實有些生氣,皇爺你這真是閑的,鬧半天啥也不變,說以后另立皇儲“也未可知”,這算什么啊,消遣我么?
但,他立即想明白,皇爺這番是在對自己說,不是對四叔也不是對朱允炆,難道沒有一丁點勉勵的意思嗎?
就跟棍子上的胡蘿卜似的,就跟日后四叔對朱高煦說,你哥多病,你好好做似的。
朱允熥心中憤懣,但也知道,輪不到自己反對。
“皇爺,你必定春秋還長,到七十還好幾年,七十往上的老人又哪里少見了?”
朱元璋一下子輕松下來,撫掌大笑。
“好,承蒙熥兒的祝愿,咱一定能多活幾年。”
朱允熥舉杯敬祝,卻不知說什么好。
朱元璋喝下半杯酒,搖頭晃腦地問。
“那兩個混球來之前,咱們聊到哪兒來著?”
朱允熥先聽到的是兩個混球,心想,四叔他們來的不明明是三個么,怎么是兩個混球?
莫非皇爺特指三個中有兩個是混球,一個不是,哪個不是呢?
“聊到……孫兒實在是……不記得了。”
朱元璋冥思苦想,忽然哈哈大笑起來。
“你說到,沒有皇帝,也沒有大臣。”
他原本是快樂的樣子,說完這句,臉忽然沉下來,狠狠地瞪著朱允熥。
朱允熥第一反應是皇爺在唬我,我哪兒會說這樣的話,然后他想起來,確實有這么回事兒。
當時說得得意,嘴快了,皇爺這樣保守的人,就算是未來,無父無君是件大事,他也容不下。
在自己的說法里,只有老百姓,卻沒有皇帝大臣,指著和尚罵禿驢,也就是這樣了。
沒當即發雷霆之怒,喝令左右把自己拿下拖出去重打一百軍棍,已算是看在自己是他親孫子的份上。
“孫兒說得不對,是沒有名稱上的皇帝和大臣,實質還是有的,只是叫法不同。”
“既然有,只是名稱叫法不同,尊卑秩序還在,為什么那時候每個人可以分得幾百斗?”
朱允熥有點兒佩服皇爺,在紛紜的信息里飛快的抓住重點。
“未來百姓日子過得好,是因為科學技術大進步,畝產的糧食多了,這才有老百姓飯桌上頓頓有肉的狀況。”
朱元璋默然一下。
“咱記得你說的科學這個字眼,上次沒問你,這次你又多加了兩個字,技術,這是什么時候才有的東西?”
朱允熥聽出朱元璋注意力已經由有沒有皇帝大臣這件事轉移開,心略微放下一些。
“科學不是后來才有,是古已有之的東西,只是名可名的差異,后代稱之為科學,其實就是各門各類知識匯總起來,數學、物理、醫學、農學、化工、冶金、天文地理,各門各類總稱科學。現在咱們也有格物致知的說法,但十分淺嘗輒止。科學講究的是對一樣事物的認識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究其來由,構成,變化,不完全弄清楚誓不罷休。知識是紙面上的匯總,技術則是在知識的基礎上,譬如化肥,機械在現實中方方面面應用,包羅萬象,無所不在。”
朱元璋屏息靜氣地聽,忍不住插嘴。
“這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朱允熥暗地里吁了口氣,聽出老頭兒已經被自己這一通大話給震住,大概從剛剛被觸到逆鱗的憤怒中轉移出來。
太可怕了,這王者之怒。
“世界不止有大明,還有五大洲四大洋的無數國家,那些國家大大小小,也有不少聰明人,各屬于他們自己的國家,人種、語言、文化都不同,科學技術卻是整個的一個,不分中國的科技,外國的科技,全都一樣。所有人一起學習知識,研究技術,才有六百年后科學技術的大躍進。”
朱元璋長嘆一聲,悶悶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