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九十五章 勢如破竹

  汴京城外,旌旗招展,十余萬大軍開拔,往北方而去。

  趙興騎在馬上,身邊左右則是魏國公曹安、樞密使曾公亮和忠敬侯嫡長子鄭駿。

  忠敬侯年邁,早已不問世事,就連家中事物,都是大兒媳在管。

  鄭駿出身名門,早年也曾在北方鎮守過幾年。

  趙興后面則是跟著一輛馬車,乃是蕭太后乘坐的。

  他答應父皇的條件后,次日早朝之上,就提出要御駕親征。

  結果也不出他預料,滿朝文武全部反對。

  最重父皇出面,鼎力支持,才讓群臣答應下來。

  之前調動的大軍已經陸續開拔了,這次的十幾萬大軍是最后一批了,其中有兩萬是殿前司禁軍。

  這兩萬兵馬,只負責趙興的安全。

  十幾萬大軍,行軍速度并不快,一天只行進了數十里。

  快到傍晚,只能停下扎營。

  趙興召集隨行的文武官員,商議一番后,決定次日一早帶著禁軍和騎兵先行。

  對此文武官員倒是沒有反對,前線有數十萬大軍,遼國兵馬不可能輕易突破。

  一路上都是大宋境內,有兩萬禁軍隨行,還有一萬騎兵,也沒有什么危險。

  “那就這么定了,曾愛卿,大軍就有你率領,朕明日天一亮,就帶領殿前司禁軍和軍中騎兵先行。”趙興說道。

  “臣隨陛下一同先行,率領大軍的人選,陛下另作安排吧。”曾公亮說道。

  “殿前司的禁軍,也是騎兵,這一路上要加速趕路,曾愛卿一個文官如何受的了?還是留下,統領步軍吧。”趙興說道。

  “陛下!”

  曾公亮躬身道:“臣雖然是文臣,可騎馬還是會的,臣不會拖陛下后腿。”

  趙興見他堅持,沉吟了一會,留下鄭駿統帥大軍。

  商議完,用了晚飯,就各自回營帳休息了。

  趙興回了營帳沒多久,三水領著蕭太后進來了。

  軍中不能有女子,趙興身為皇帝,倒是沒有這方面限制,帶個妃嬪和幾個宮女隨行伺候,誰也不會說什么。

  不過趙興還是拒絕了,不過蕭太后可不算,畢竟接下來打仗,還需要蕭太后這塊招牌。

  半個時辰后,趙興摟著還在回味的蕭太后,手在她香肩上細細摩挲,告訴她明日他要帶領騎兵先行的事。

  “本宮也跟陛下一起。”蕭太后說道。

  “這一路可都要趕路,一直騎馬,十分辛苦。”

  “呵呵。”

  蕭太后掩嘴笑道:“陛下小看本宮了,本宮從小就會騎馬,騎術可比陛下好多了。”

  “你騎術好,可不代表體力好。否則剛剛怎么會求饒?”趙興調笑道。

  “陛下是體力好。”

  蕭太后手慢慢下滑,嬌笑道:“才這么會,就恢復了過來。”

  說著,她坐了起來,一條腿跨過趙興,坐了下去。

  “不過本宮可沒有那么容易被征服。”

  趙興仔細感受了一下蕭太后的‘騎術’,確實了得,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次日天一亮,趙興就率領三萬騎兵先行。

  剛開始還好,連著趕了兩天路,他也有些受不了了,只能咬牙堅持。

  雖然他這些年一直保持鍛煉,可終歸養尊處優慣了,長時間騎馬的經歷還是第一次。

  好在每天晚上可以和蕭太后討教騎術,緩和疲倦。

  七日后,趙興總算趕到了霸州城。

  英國公率領霸州城的文武官員,和之前陸續趕到的武將,出城十里相迎。

  進城后,趙興沐浴更衣,召見了英國公等人,詢問邊境的情況。

  得知耶律乙辛雖然往邊境各城增加了兵馬,人卻在西京城內。

  趙興沉吟片刻后,道:“三日后,發動進攻!”

  “陛下不可!”

  英國公聞言一驚連忙道:“此時還有兵馬未到,而且兵法有云,三倍為之,五倍攻之。遼國早有防范,一時半會很難攻破城池。不如先引誘遼國來攻,遼國久攻不下,損失慘重,士氣大減,再發動反攻!”

  在得知要和遼國交戰的時候,英國公就仔細思考過,該怎么打。

  思來想去,以守代攻才是良策。

  大宋兵馬很多都沒有見過血,守城損傷小,也能讓士卒先見見血。

  “朕意已決,英國公聽命即可!”趙興淡淡道。

  他雖然不太懂兵法,可是英國公所說的道理他還是懂得。

  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耶律乙辛真要和大宋開戰的基礎上。

  但是耶律乙辛有么?

  耶律乙辛這次出兵是不得不出兵。

  蕭太后等人在大宋,他若是不出兵,只會顯的遼國如今虛弱,反而對遼國更不利。

  但是他御駕親征,自己卻留在西京,顯然是不想和大宋打。

  大宋若是選擇防守,也是耶律乙辛樂意看到的。

  這樣只能耗下去,并沒有任何意義。

  而且大宋出動的兵馬更多,壓力也是最大的。

  有火藥在,還不如先發動進攻。

  雖然還有十萬兵馬未到,此時邊境也有四十萬兵馬在。

  拋開必要的防守,出動三十萬兵馬,選擇數座城池進攻還是可以的。

  遼國在邊境雖然也布置了防御,可只要大宋打下幾座城池,遼國就只能放棄邊境的其他城池。

  因為守不了,也守不住。

  必須把戰火盡快蔓延到遼國境內,在遼國打,不管輸贏,大宋的損失都能降到最低。

  “臣遵旨!”

  英國公見趙興堅持,也不好在眾多官員面前反駁。

  趙興點了點頭道:“諸位愛卿都回去準備吧,英國公留下。”

  “是!”

  眾人行禮退了出去,大廳內只剩下趙興和英國公。

  半個多時辰后,英國公才離開,至于兩人聊了什么,無人得知。

  三日后,英國公帶著三十萬大軍出城。

  趙興站在城頭之上,目送大軍遠去,等大軍看不到的時候,他拿出了望遠鏡。

  望遠鏡并不是用玻璃制作的,他讓人試過,還沒有搗鼓出來,只能用水晶人工打磨,做出了幾副勉強可以用的望遠鏡。

  不過宋遼之間的邊境線很長,中間還隔著一條大河,等大軍兵臨城下之時,趙興通過望遠鏡,也只能模糊的看到大軍,看不到戰場之上發生的情況。

  英國公選擇了三座遼國防線最重要的城池,把三十萬大軍一分為三,同時發動進攻。

  大宋這幾日整軍備戰,可瞞不住遼國。

  耶律乙辛得到消息后,根本沒有在意。

  遼國邊境沿線布置的兵馬不少,西京還有十余萬兵馬,隨時可以支援。

  大宋出兵,耶律乙辛反而十分高興。

  “到底是年輕了,居然敢主動發動進攻。”

  耶律乙辛原本以為大宋會嚴防死守,還想著過些日子出兵襲擾一下,做做樣子。

  沒想到大宋居然主動出兵發動進攻。

  他已經打算好了,等大宋久攻不下,他就發動反攻,把大宋打疼了,就能談判了。

  那時候,可就不是讓大宋交出蕭太后等人了。

  他還要讓大宋增加歲幣!

  這一晚,耶律乙辛正摟著原本是遼國先帝的兩個妃嬪睡的正香,被一陣急促的呼喊聲給驚醒了。

  “什么事?”

  伺候的太監正在點燈,聞言回道:“陛下,邊境來急報了。說…”

  “來急報就來急報,不能明日再說么?難道大宋還能破城不成?”

  不等太監說完,耶律乙辛就惱怒的打斷了。

  五倍攻之,說的是超過守城的五倍兵力,就可以攻城。

  可并不是說五倍兵力,就能立馬攻破城池。

  事實上,別說五倍了,就算十倍,只要守城的兵力器械足夠,攻打個數月都未必能攻下來。

  如今距離大宋發兵要攻城的消息不過才過去兩天罷了,他根本沒想過大宋能破城。

  報信的太監聞言都快哭了,說道:“陛下,破城了,送來急報的將軍說,大宋不知道使用了什么東西,能發出宛如巨雷般的巨響,然后城強就塌陷了。宋軍攻入城中,守軍寡不敵眾,損失慘重,只有少部分人逃走了。”

  “什么?”

  耶律乙辛腦中一白,好一會才回過神來,吼道:“快把急報拿來。”

  在耶律乙辛得知消息的時候,趙興在前一天就得知了消息。

  畢竟他可是在前線的,又不是在后方。

  那天他留下英國公后,就是告訴英國公關于火藥的事。

  英國公得知火藥的存在,還是有些將信將疑。

  不過見趙興信誓旦旦的保證,加上趙興已經決定出兵了,他也只能相信了。

  經過一番商議,英國公決定先裝作攻城,等到晚上再讓人炸城。

  當晚,三座城池雖然防備森嚴,卻放不住小股士卒摸到城池底下。

  為了確保一次炸開城池,所用的火藥量非常之大。

  當巨響傳來,不僅城池被炸塌了,就連城內的遼軍和城外的宋軍都被嚇傻了。

  要不是英國公在炸城的士卒被派出去后,就召集軍中將士,提前說明了情況,讓他們做好安撫士卒的準備,怕是都得炸營。

  等到宋軍殺入城中,遼軍都還沒有從巨響中完全回過神來,哪里是宋軍的對手。

  天色還沒亮,大宋就解決了城內的守軍,只有少數士卒逃走,徹底占領了三座城池。

  等耶律乙辛收到消息的時候,大宋已經占據了遼國邊境沿線的所有城池。

  那些城池的守軍知道那三座城池的情況,在不知道大宋用了什么手段炸開了城池,根本不敢守。

  不過因為占據的城池太多,需要安排人鎮守安民,只能暫緩進攻了。

  否則后方不穩,很容易出問題。

  即便如此,大宋收貨也是巨大的。

  遼國早就準備了先死守,在城內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和守城器械。

  那些棄城逃走的還能焚毀糧草和器械,但是被打下來的三座城池,卻來不及。

  那些遼軍逃走的城池,糧草也沒有完全燒毀,搶救出不少。此戰大宋得到了大量糧草。

  耶律乙辛知道詳情后,氣的直接把那些逃回來將士都給宰了。

  他根本不信那些將士說的,怎么可能有這種東西。

  大宋要是真有,怎么拖到現在才用?

  他覺得肯定是這些人疏忽大意,丟了城池,找的借口罷了。

  可是隨著那些棄城的將士回來,眾口一詞,他不得不信。

  耶律乙辛讓人詢問了所有將士,又派人前去調查,卻沒有絲毫頭緒。

  他只能一邊往前面城池增兵,一邊派人從后方調兵。

  同時派人去西夏那邊,把情況告知,讓西夏那邊趕快出兵,對大宋發動進攻,為他分擔壓力。

  英國公率軍停下進攻腳步,五日后,才繼續帶兵進攻。

  此時他能動用的兵力就只有二十萬了。

  之前攻城死傷倒是不大,可是拿下十幾座城池,需要留人防守。

  這次他沒有分兵,火藥威力是大,可也有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不分敵我,還非常怕水。

  而且火藥對付城池好用,正面交戰作用就不大了。

  一旦遼國出城交戰,就不好用火藥了。

  他若分兵,很容易被遼國抓到破綻。

  集合一處,不管是攻城,還說遼軍出城,都能應對。

  不過遼國并不知道這些,并不敢出城,被大宋連破幾城后,耶律乙辛不得不把西京以北的城池都放棄了。

  雖然他現在還沒弄清楚大宋用的是什么,也不知道缺陷是什么。

  可在幾次城池被大宋炸開后,也得到一些經驗。

  越是堅固的城池,越難炸開。

  之前有一座比較堅固的城,大宋就一次沒有炸塌,第二次才炸塌的。

  而西京就是一座堅城,他要在這和大宋交戰。

  李諒祚見了耶律乙辛派來的使臣,對于使臣說的根本不信。

  不過大宋已經攻破了遼國邊境,正在攻打腹地的消息,他還是收到了。

  因此他打發了耶律乙辛的使臣后,對河湟發動了進攻。

  半個月后,李諒祚收到了大宋打到西京城下的消息。

  李諒祚得知消息后,當即下令撤兵。

  此時他已經攻下了河湟兩座城池,即便如此,他也非常果決,連打下的城池都放棄了。

  他若是不放棄,董氈那邊必然不會罷休。

  可他攻打河湟,這么久時間才打下兩座城池,大宋都已經打到西京了。

  按照這個速度大宋滅掉遼國,他也打不下河湟。

  而且他此時已經相信了大宋有特殊手段,能夠輕易破城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