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91章 思維放開闊點

  澳洲已經入冬,天氣有點冷。

  墨爾本早晚溫差大,不少人穿著羽絨服。

  姜寧穿了一條外套,連秋褲都不穿。

  再冷也在十度以上,對他來說影響不大。

  到了牧場,雇工們都在忙碌,今年周邊的幾個大牧場發生了難以理解的現象,原本肥沃的牧場草長的稀稀拉拉,而老板的牧場牧草卻長的格外豐茂。

  每隔十天就得收割一次。

  雇工們忙的想偷懶都沒時間。

  還有兩萬只羊也得伺候,肉羊也就算了,但還有一半的細毛羊不是吃肉的羊,而是產羊毛的,每年都要剪羊毛,工作量著實有點大,哪有時間偷懶。

  艾維奇開著車,帶著姜寧到處轉了一圈。

  好多地方都沒開發利用,雖然比德州那個牧場要強一點,但也強的有限,搞農牧業投資大收益小,好多牧場都是原生態,所以自然條件好,水草豐茂的牧場價格自然高。

  沒水還不長草的地,自然就不值錢。

  就像曹斌的那塊地,一畝地一百塊錢都沒人要。

  不過姜寧有掛,沙漠都能搞成綠洲,在他眼里根本沒有無用的土地,這個牧場其實也還有很大的開發潛力,只是暫時沒那心思,有機會還是要多買點地。

  其他的以后再說吧。

  姜寧坐在副駕駛上,看著悠閑吃草的羊群問道:“今年羊毛的價格如何?”

  艾維奇煩惱道:“羊毛價格跌的很厲害,一千克不到12澳元,老板,澳洲羊毛超過80都被你們中國的工廠買走了,你有沒有渠道把羊毛賣掉?”

  “我沒有渠道。”

  姜寧道:“羊毛不是必須品,要是不好賣那就把那些細毛羊賣掉吧,多養些肉牛,我們中國有句老話,民以食為天,人沒錢了可以不買新衣服,卻不能不吃飯,不能不吃肉,所以吃的東西永遠都不愁賣,我覺得養牛就很不錯。”

  艾維奇有不同意見:“老板,其實養殖肉牛的經濟效益不如細毛羊,只是現在羊毛市場不是太好,但是過兩年說不定市場好了呢?而且你們的國家現在不讓進口澳洲農產品,好多農場和牧場的農產品賣不掉,日子都不太好過,當然如果老板你有渠道那就更好。”

  “不著急!”

  姜寧不太上心:“你先把那些細毛羊賣掉,買點牛或者綿羊養起來,什么時候一年能出欄幾萬頭牛再說吧,一頭牛都沒,那些羊也太少了,全部宰了也裝不了幾個貨柜。”

  艾維奇道:“你是老板你說了算,我沒有意見。”

  歇了一晚,姜寧去看了看出售的牧場。

  牧場離的不遠,離他這個牧場不到五公里。

  但比他的牧場要大的多,差不多有兩個大,據說是一家牧業集團的牧場,大大小小的牛養了四千多頭,大部分是西蒙塔爾牛,也有少量的安格斯牛和夏洛萊牛。

  西蒙塔爾牛體型大、不挑食、好養活。

  夏洛萊牛比西蒙塔爾牛體型更大,是最好的肉牛品種之一。

  安格斯牛則比較小,看著就像個小黑。

  但這種牛肉質細嫩,適合做牛排。

  是高端肉牛品種的代表。

  牧場負責人是個打工的,一臉的愁眉苦臉,估計正在為即將失業而發愁,帶著兩人參觀了下牧場,牧場開發的還算可以,基礎設施跟姜寧那個牧場差不多。

  一些區域種了牧草,還有專門喂牛的谷料。

  可惜今年全部絕收,一年的辛苦打了水漂。

  要價不高,2600萬澳元。

  包括一萬英畝土地,四千多頭牛,以及牧場的所有房產和機械設備。

  姜寧覺得不錯,買下也不虧。

  就讓艾維奇聘請了一支專業團員開始談判。

  然后給他哥打電話:“有個牧場要賣,你想不想要?”

  姜華說:“多少錢?”

  姜寧道:“兩千多萬澳元,一個億多一點。”

  姜華有點尷尬:“我沒那么多錢。”

  姜寧道:“錢的事情你不用操心,你想要的話就來看看。”

  姜華有點猶豫:“買下我也不會經營。”

  姜寧道:“這也不是問題,我先讓人代管,你什么時候想自己經營接手就行。”

  姜華最后問道:“你給我買下我以后要不要還你錢?”

  姜寧道:“不用你還我錢,不過這是我最后一次給你置辦產業,以后你要再想置辦產業咱們親兄弟明算賬,我可以借錢給你,但是不會再白給你了。”

  姜華想了半天,說:“我去看看!”

  姜寧道:“那你帶上證簽去羊城,我讓人給你辦個加急簽證。”

  姜華答應一聲,兄弟倆說了幾句。

  就結束了通話。

  姜寧又給辦代機構打了幾個電話。

  等待期間,又去拜會了幾個老鄉。

  這邊混的好的老鄉不在少數,時不時聯絡一下,搞搞活動交換一下信息,有合的機會就合作一把,當然坑的也不少,大多數都是搞農牧產業的。

  有種地的。

  有養殖的。

  有種水果賣水果的。

  還有種葡萄賣葡萄酒的。

  更有搞餐飲酒店地產的。

  這些人的消息來源也是五花八門,能聽到不少行業內幕。

  拜訪了好幾個老鄉,一個姓馮的老板有個小島想賣。

  姜寧頗感興趣,就去看了下。

  結果……

  不到一百畝的小島,巴掌大的地。

  姜寧實在瞧不上眼,他喜歡大島,不喜歡這種小島,上萬畝的島他都嫌小呢,更別說不到一百畝的小島了,像國王島那樣的還行,再小的就算了吧!

  其實買個島也不錯。

  不過島也不是隨便買的。

  在外面買地雖然有永久產權,但其實老家一樣限制也多,土地屬性不能改變,牧場就只能搞養殖,農場就只能發展農業,林地就更麻煩了,島也差不多。

  主權國家賣的島附加條件不會少。

  產權是終身的,但也不是買了島你想干嘛就能干嘛。

  多數都只能發展旅游業,還都是小島。

  像國王島那種大島,是不會賣的。

  姜寧聯系了下中介,讓中介給他物色島嶼。

  中介聽了條件,直接搖頭不接單。

  表示無能為力,他的要求太離譜。

  玩了幾天,姜華飛到墨爾本。

  一個人過來的,提心吊膽了一路。

  怕過海關麻煩,衣服都沒帶,就背了一個小包,裝著證件和手機,舍此再無他物,直到出了機場,看到姜寧時,才暗暗松了口氣,第一次來南半球。

  還是一個人飛過來,心里不忐忑才怪。

  跟著姜寧到了牧場,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去看了下出售的牧場。

  一眼就看上了。

  老家出來的人,有幾個不喜歡土地的。

  這么大的一座牧場,還有好幾千頭牛。

  就是草長的稀稀拉拉的,看著有點不太好。

  姜華比較擔心:“這牧場草都不長能買嗎?”

  姜寧道:“這個你不用擔心,草肯定是會長的。”

  姜華點了點頭,還真就不擔心了。

  姜寧也沒問他要不要買,人都過來了!

  還用問嘛!

  于是安排人給他辦各種手續。

  本來還打算在旁邊的小鎮布洛克買了個房子的,小鎮上就有學校幼兒園,買個房子侄女過來上學也很方便,但暫時沒合適的,這種事情急不來。

  只能慢慢等了。

  忙了十天,把各種申請提交上去。

  剩下的事交給專業機構和艾維奇。

  哥倆才飛回家。

  到了省城,正好有個活動要參加。

  姜寧沒急著回北安,讓姜華先回。

  姜華五點到了農場,七月的北安熱到自燃。

  陳慧茹和保姆孩子還在農場。

  姜華給說了下情況。

  陳慧茹感覺像做夢,忽然就要在澳洲擁有一座比仙靈農場還要大兩倍的牧場,怎么都覺的有點不真實,此前最大的奢望,就是能在北安有一座自己的農場。

  從沒想過海外置業。

  之前還給姜華念叨過好幾次,讓姜華問問姜寧,能不能也給弄塊地搞個農場,奈何姜華張不開嘴,沒想到還沒問呢,就直接一步到位,直接在海外置業了。

  陳慧茹問:“那牧場行不行?”

  姜華多少有點振奮:“肯定行啊,姜寧看上的怎么不行,離他的牧場也不遠,也就五六公里,還有好幾千頭牛,光那些牛都值不少錢。”

  陳慧茹道:“我看那牧場連草都不長。”

  姜華一點都不擔心:“姜寧說沒問題,那肯定就沒問題。”

  陳慧茹點點頭,總算放心了。

  姜華又去旁邊,給爸媽也說了說。

  姜有信和張玉蘭也沒什么好說的,年輕有年輕的好,親兄弟再親,也擋不住歲月的侵蝕和人心的易變,現在姜寧才二十來歲,父母還健在,出錢給哥哥置辦家業在情理之中。

  要是等過年些,到了自己這歲數。

  還會不會出錢給哥哥置辦家業就不好說了。

  吃完晚飯,一家人下樓去遛孩子。

  剛到樓下,姜偉就打來電話,叫姜華去談點事。

  理由給的如此充分,姜華不去都不好意思。

  于是把孩子丟給爸媽和老婆,開著車走了。

  到了夜市,才發現不只兩個堂哥,大表姐夫劉偉和大表哥周愛國也在。

  周愛國見不得姜寧,對姜華卻沒意見。

  打了一圈招呼坐下,姜偉就迫不及待地問:“咋看下了?”

  姜華強忍著振奮道:“挺不錯的,那牧場有兩個仙靈農場大。”

  姜澤問道:“得多少錢?”

  姜華道:“兩千多萬澳元吧,RMB一個億多點。”

  姜偉接著問:“買了沒?”

  姜華再忍不住振奮,點頭道:“申請提交上去了。”

  兩個堂哥無限羨慕。

  姜偉滿足酸味:“華子這下牛批了,也是海外有產業的人了。”

  姜華還算清醒:“我也沒錢,都是姜寧買的。”

  姜偉酸溜溜道:“誰買的有區別嗎,反正以后都是你的,可惜了啊,老爹就生了我一個兒子,沒給我生個兄弟,也沒人在海外給我買個牧場,我還得辛辛苦苦自己奮斗。”

  劉偉聽的笑出聲來:“現在也不晚,你回頭讓二舅和二舅媽給你生個兄弟。”

  姜偉嘆著氣道:“來不及了,不說老娘還能不能生,就算生了也是給我生個祖宗,搞不好還得我給他置辦家產,指望兄弟給我置辦家業是指望不上了。”

  大伙聽的直樂。

  周愛國問:“那牧場怎么樣?”

  姜華拿出手機,找出拍的圖片給大家傳看,道:“我覺的還行,有幾千頭牛,就是草長的不太行,稀稀拉拉的,不比北安的荒野上強多少,但姜寧說沒有問題。”

  劉偉一邊看照片一邊點著頭:“既然姜寧說沒問題,那就應該沒有問題,這么大一塊地一個多億,還有好幾千頭牛,其實也不貴,等買下來你要過去嗎?”

  姜華搖頭:“我暫時過不去,孩子太小了。”

  姜澤問道:“你不去誰給你經營?”

  姜華道:“姜寧說他讓人先代管。”

  姜偉到上啤酒,自己先干了一杯,振作精神意氣風發道:“光羨慕沒用,咱也得好好努力了,華子都在海外置業了,咱也得努力追趕,爭取在澳洲買個牧場,和華子做鄰居。”

  劉偉把手機遞給周愛國,笑著鼓勵道:“有志氣,那就好好努力。”

  姜澤問道:“姐夫看好了沒?”

  劉偉道:“看了好幾個,一直拿不定主意。”

  姜偉道:“你問姜寧了沒?”

  劉偉也喝了口啤酒,道:“問了,姜寧也給幫著分析了,主要是我還沒拿定主意,想買個休閑農場又不想只投入沒產出,我家庭子薄,跟姜寧沒辦法比,只投入沒產出,我這點家底可是支撐不下去,但買個農場經營也很麻煩,總不能把家扔下,跑外面去種地。”

  姜澤道:“可以學學姜寧,找職業經理人給打理。”

  劉偉頓時搖頭:“哪有那么簡單,真要那么容易,誰都能當撒手地主了。”

  姜澤想想也是,姜寧那家伙身上一團迷霧。

  買地種啥長啥,買個牧場賣草都能趕上牧草大漲價。

  感覺就像是老天爺的私生子一樣。

  別人可學不來。

  姜華卻問劉偉:“姐夫學英語學的咋樣了?”

  劉偉道:“我覺的還行,從去年就一直在看好萊塢的電影,聽英語歌曲,沒事還用軟件練練口語,日常交流基本能聽懂,就是說不太利索。”

  姜華有點羨慕:“那也很厲害了,我也得學英語了。”

  劉偉道:“是該學學了,以后要出去,不會英語那可不行,但是說實話,說英語還是得有相應的環境學的才快,小舅媽才在美國待了二十天就能跟老外交流了,我這悶頭學了大半年遇到老外總感覺張不開嘴,怕說錯被人笑話。”

  姜華道:“老外其實不是咱們想象的那樣,說錯了也沒關系的,我在姜寧的牧場待了十天也跟他牧場的工人接觸過,就算說算那些老外也不會笑話,反而還在鼓勵我。”

  劉偉點著頭道:“道理是這個理,誰都懂,但是環境不一樣啊,在老人,人的心理負擔太重,就算老外不笑話,也擔心說錯了被別人聽到笑話,到外面就不一樣了,老外聽不懂中國話,逼的得你能跟人家說英語,學起來自然就會很快。”

  大家紛紛贊同,認可了這個說話。

  語言這個東西,確實需要特定的環境學起來才會快。

  過了兩天,姜寧也從省城回來了。

  下午三點到的農場,沒去生活區。

  直接回了別墅。

  上樓,孩子剛睡醒。

  馮雨和馮雪都在床上陪著孩子玩。

  小家伙背后墊了個枕頭,坐在床上玩玩具。

  聽到動靜,還扭頭看了過來。

  大概兩三秒的樣子,小家伙似乎是認出了爸爸。

  揮舞著手里的彩蛋,沖著姜寧咧著小嘴笑。

  姜寧喜上心頭,一邊跟馮雨和馮雪打了聲招呼,一邊走過去脫掉鞋子上了床,把小家伙抱起來親了親,問馮雨:“你說我女兒會叫爸爸了,真的假的?”

  馮雨側靠在背子上,一只手撐著腦袋,道:“當然是真的,甜甜叫爸爸。”

  小家伙揮舞著彩蛋,嘴里邊喊了五六聲八八八八八……

  也沒聽清喊的爸爸還是波波。

  姜寧有點不太確定:“這喊的是爸爸還是波波?”

  馮雨說:“才開始模仿發音,當然喊不準,真正會叫爸爸到一歲以后了。”

  姜寧釋然,問:“會叫媽媽嗎?”

  馮雨說:“甜甜,叫媽媽。”

  小家伙毛毛毛毛毛連叫了五六聲。

  姜寧蹭蹭臉蛋,很歡喜:“我的寶貝太稀罕了,都會叫爸爸媽媽了。”

  馮雨問他:“牧場咋看下了?”

  姜寧隨口說著:“申請打上去了,已經開始走流程。”

  馮雨說:“媽什么時候過去?”

  姜寧道:“八月中旬再過去,去早了也沒意義。”

  馮雨感慨了下:“感覺時間過的可真快,不知不覺,小婷婷也要上幼兒園了,爸媽也要出去,現在你又給哥買了個牧場,等哥和嫂子出去,咱們是不是也要出去了?”

  姜寧悠悠的道:“你想那么遠干嘛,日子過一天算一天,我從不想那些,過好當下才是正經,世界這么大,現在交通也這么方便,早上在農場喝羊肉湯,傍晚在墨爾本的海邊烤大龍蝦又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干嘛要把自己的思維局限在一個地方,就咱們這個條件,哪里過的舒服了就去哪,今年在北安,明年在澳洲,等孩子大了咱們去非洲草原待上一年,也不是辦不到的事,所以啊,把思維放開闊點,不要太局限了。”

  請:m.badao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