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寧和馮雪在歐洲度蜜月時。
老家也在歡度春節,幾家歡喜幾家愁。
張躍東覺得人生最大的失誤,就是把兒子養成了廢物,媳婦娶了還不到半年,就雞飛蛋打了,錢花了不說,臉也丟完了,真是無顏面對鄉親父老。
陳學峰也惆悵。
看著農場掛起來的標語,心里哇涼哇涼的。
今年還在農場過年,有家回不得。
子女今年春節繼續不回,老兩口回家怎么過年。
還不如在農場過呢,至少人多熱鬧些。
今年最高興的,要屬姜寧小姨和小姨父了。
鄧小東工作滿兩年,單位今年給放了年假,回家過年。
除夕這天,鄧小蕓也趕著最后一班車,從美利堅萬里迢迢的飛了回來。
鄧強親自開車去火車站接人。
世間最美好的,莫過于闔家團圓。
看到鄧小蕓背著包出來,忍不住揉揉眼睛。
差點就以為認錯了。
要不是不可能認錯,鄧強真不敢相信。
在美利堅工作和生活了一年,鄧小蕓的變化實在太大。
首先是精氣神,自信昂揚的讓家人都不太適應。
其實則是體重,也不知道是不是干了幾個月體力活的原因。
鄧小蕓成功減重了,從接近160斤減到了120斤左右。
這不能不說是一大勝利。
“爸!”
鄧小蕓叫了一聲爸,笑的陽光燦爛的。
鄧強打量女兒幾眼,說了句:“瘦的多了。”
鄧小蕓得意的點頭:“那是當然,我媽呢?”
“在家呢。”
“小東呢?”
“也在家。”
父女倆說著話,來到停車場。
鄧小拉開車門,上了駕駛座。
鄧小蕓掃了眼,挺驚訝,先拉開后車門把包放在了后座,然后才上了副駕駛,一邊系安全帶,一邊道:“爸可以啊,帕薩特都開上了,這車多少錢?”
鄧強也挺得意,但又不能跟女兒得瑟,只好壓著得意穩穩道:“十來萬,這車這兩年便宜了,今年農場發了二十個月年終獎,買車的不少。”
鄧小蕓就好奇:“你和媽發了多少年終獎?”
鄧強說:“二十萬出頭。”
鄧小蕓點著頭:“那還挺不錯的。”
鄧強有點酸溜溜的:“你大姨父發的才多,發了五十萬。”
鄧小蕓不意外:“大姨父是領導,發的當然多。”
鄧強問:“你有沒有年終獎?”
鄧小蕓道:“當然有啊!”
鄧強問:“發了多少年終獎?”
鄧小蕓又得意:“五萬。”
鄧強以前從不關注匯率,但自從女兒出國,也開始關注這些了,知道美刀很值錢,算了一下,挺吃驚:“怎么發這么多,比我和你媽加起來都要多。”
鄧小蕓道:“那肯定啊,美國掙的是美元花的也是美元,我還是最少的,今年一號牧場掙了一千多萬,喬安和加布里那些人都發了十幾萬。”
鄧強只能深深羨慕,問:“那邊老鄉多嗎?”
鄧小蕓道:“華人區挺多的,但我不在華人區,基本上見不到老鄉。”
鄧強就挺發愁:“那你咋談對象。”
鄧小蕓一聽頭就疼:“能不能不要說這個?”
鄧強道:“你都二十八了啊!”
鄧小蕓郁悶了,早知道不回來了。
鄧強又問:“馮雪啥時候做手術?”
鄧小蕓道:“我哪知道,馮做準備做手術了嗎?”
鄧強道:“是啊,你二姨一家去澳洲過年,馮雨也帶著孩子過去了,姜寧帶著馮雪去了美國,說要做手術,你不知道啊?”
“沒有吧?”
鄧小蕓那叫個驚訝:“姜寧沒有去美國啊!”
鄧強一愣:“怎么可能。”
鄧小蕓道:“咋不可能,我前天給他打電話他還在歐洲呢!”
鄧強有點轉不過彎:“怎么會在歐洲?”
鄧小蕓眼珠子一轉:“爸,姜寧和馮雪出去的?”
鄧強點頭:“對。”
鄧小蕓心里的八卦瘋狂涌動:“我怎么覺的有點不太正常,要說做手術也就罷了,可姜寧怎么會帶著馮雪跑去歐洲,年都不過了,爸,我覺得里面有故事啊!”
鄧強心里跳跳:“不要瞎猜。”
鄧小蕓就當沒聽到,抽絲剝繭的分析:“大過年的,二姨一家全都去了澳洲,連馮雨都帶著孩子去了,姜寧卻沒去,反而帶馮雪去了歐洲,爸你覺得有哪種可能?”
鄧強不敢深想:“不要胡說,你管這些干嘛!”
鄧小蕓嗯嗯了兩聲,不說了。
心里卻在瘋狂猜測,實在是這個消息過于驚爆。
猜測了各種可能后,終于到家了。
鄧小蕓才收拾心情,神采飛揚的給爸媽和弟弟說著在美利堅的工作生活見聞。
順便分發禮物。
這趟回家,可是帶了不少禮物的。
也終于體會到了衣錦還鄉的感覺。
聊了一陣。
鄧小蕓問:“剛哥和燕姐今年回來沒?”
“沒。”
張玉芳道:“你大姨和大姨父還在農場過年!”
鄧小蕓下意識就想批判兩句,但忽然想到自己前些年也和表哥表姐一個德行,大哥不說二哥,就連忙轉移話題:“還是二姨命好,現在都國際化了。”
張玉芳道:“嫁的好不如生的好,你二姨生了兩個兒子,以前誰都說你二姨命苦,可現在呢,就你二姨好,你們要是能爭氣一點,我和你爸也能跟著享福了。”
鄧小蕓郁悶了:“姜寧那種怪物全世界有幾個,你干嘛老拿他跟我們比。”
張玉芳道:“那你想跟誰比?”
鄧小蕓道:“我就是我,干嘛跟人比。”
張玉芳再沒說這個,又問起了馮雪做手術的事。
不問還好。
一問也驚訝了。
“姜寧沒有去美國?”
“沒有啊,他在歐洲呢!”
“歐洲在哪里?”
張玉芳小學沒念完,一輩子沒出過國門。
對地理完全沒概念。
鄧小蕓就拿出手機,打開地圖給她科譜。
張玉芳瞅了瞅,挺納悶:“不是說要去美國給馮雪做手術嗎,咋跑歐洲去了?”
鄧小蕓來了勁:“媽,你說姜寧和馮雪是不是有故事?”
張玉芳心里跳了跳:“不要胡說。”
鄧小蕓道:“又沒外人,有啥不能說的,你是不是知道什么?”
張玉芳道:“我不知道,我能知道啥啊!”
鄧小蕓慫恿道:“二姨肯定知道,你打電話問問二姨。”
張玉道才不問:“該說的你二姨就會說,沒說就不要亂打聽,那么好奇干嘛!”
鄧小蕓沒奈何,打著哈欠說:“累死了,飛了十五六個小時,坐了四個小時火車,我得去睡一會,先把時差倒過來,吃餃子的時候再喊我。”
張玉芳答應著。
鄧小蕓就去睡覺了。
睡了三個小時,被叫醒吃大飯。
還打著哈欠困的睜不開眼睛。
洗了把臉,才精神了些。
吃完餃子,天黑了去燒紙錢。
正燒著呢,就聽一陣砰砰砰,西北方向有煙花接連騰空而起。
化作漫天火樹銀花。
鄧小蕓問:“是不是農場的煙花?”
鄧強點頭:“是,今年買了一百萬的煙花。”
鄧小蕓不理解:“買那么多煙花干嘛,響幾下就沒了,給工人多發點錢不香啊!”
張玉蘭說:“年終獎一人發了二十個月的工資。”
鄧小蕓道:“農場那么多錢,姜寧又不打算轉移資產,多發點不行嗎?”
鄧強道:“升米恩,斗米仇,這哪能隨便多發,在食堂打個雜一年都能拿十幾萬,吃喝拉撒啥都給管,聽說從今年開始,還要發春夏秋冬四季服裝補貼,發的夠多了。”
鄧小蕓道:“老家工資還是太低,美利堅的農場一個月最少也有三千刀,加上年終獎一年有五十多萬,不過美利堅掙錢美利堅花,那邊消費也高。”
張玉芳問:“你存了多少錢?”
鄧小蕓道:“存啥錢啊,我都不夠花。”
張玉芳問:“五十多萬全花光了?”
鄧小蕓理所當然道:“那邊消費高啊!”
鄧強道:“那你混個啥,我和你媽在農場上班,工資和年終獎基本都存下了,你掙的再多一毛錢都存不下,有什么用?”
鄧小蕓振振有辭道:“爸你這是老觀念了,錢掙了就是花的,不花掙錢干嘛!”
鄧強不想說了。
燒完紙錢,回家看春晚。
過了凌晨才睡,初一起來先去舅舅家。
本來初一不走親的,但待在家里也沒事干。
鄧強也沒兄弟,過年就比較無聊。
張躍東也一樣,只有姐姐沒兄弟,大年初一除了在家看電視,就沒別的事干,早早打了電話,約了初一一起過。
拎著年禮過去,小輩們給長輩拜了年。
舅媽王霞還準備了紅包,一人發一個。
鄧小蕓挺驚訝:“還發壓歲錢啊?”
王霞笑道:“你們都不結婚,只有二姐家有小的,今年還不在家里過年,你舅舅想發壓錢歲,都發不出去,等你們結婚有了孩子,就給小的發,不給你們發了。”
鄧小蕓憋了口老血,想吐卻吐不出來。
大過年的,就不能讓人開開心心過個年嘛!
為毛總是有人會給自己說‘結婚’這兩字。
就不能不說啊!
不過能收到壓歲錢畢竟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鄧小蕓高高興興的收下紅包。
鄧小東卻不好意思,自從大學畢業就沒人給發壓歲錢了。
沒想到二十幾了還能收到壓歲錢。
脫掉外套,圍著沙發坐一圈。
瓜子果盤早就準備好了,擺在茶幾上。
王霞泡了茶端過來,吃著瓜子水果聊著天。
鄧小蕓把張玉龍叫過來坐她旁邊,問:“你和姚麗麗過不過了?”
張龍玉一邊剝桔子,一邊道:“不過了,過完年離婚。”
鄧小蕓咂咂嘴:“這也太草率了,早知道這樣,當初結婚干嘛!”
張玉龍不吭聲。
鄧小蕓繼續問:“你是咋被騙到園區的?”
張玉龍不想說,就應付:“被朋友騙的。”
鄧小蕓問:“你交的啥朋友這么不靠譜?”
張玉龍吱唔了幾聲,不想說。
張躍東給說了:“被網上認識的網友騙過去的。”
“啊這……”
鄧小蕓驚訝了一下,這才明白了。
怪不得吱吱唔唔的,原來有故事。
舅媽王霞問她:“聽說你不在牧場干了?”
鄧小蕓點著頭:“是啊,姜寧搞了一個家族辦公室,讓我去那邊做財務,其實我不喜歡這活,我還是覺的在農場待的最舒服,雖然比較忙,但不用動腦子,也沒那么多事情。”
張躍東道:“你咋想的,坐辦公室還沒養牛好?”
鄧小蕓吧啦吧啦道:“舅舅,這你就不知道了,人家老外跟我們不一樣,只要付出對得起收入就行了,不一定非要坐辦公室,就咱們這里老觀念,看不起這個看不上那個的。”
張躍東笑了笑,問:“你覺的讓張玉龍去能適應不?”
“能啊!”
鄧小蕓點著頭:“有什么不適應的,老美沒有咱們這么多規矩,只要別違反法律,想干嘛就干嘛,你們去看看就知道了,有錢人都往那邊跑。”
張躍東問:“張玉龍出去能干些啥?”
鄧小蕓道:“剛過去肯定什么也干不了,我也是在農場待了幾個月,掌握英語后,才開始學駕照,想別的,張玉龍要是過去,先在農場待上幾個月,學會英語再考慮干別的。”
張玉芳問:“張玉龍想出去?”
張躍東道:“不是,我就是聽鄧小蕓說,才隨便問了問。”
鄧小蕓卻來了精神:“舅舅,張玉龍的性格其實不適合國內的職場,你不如問下姜寧讓他去外面,外面講規矩,沒那么多人情世故,我覺的可能會好點。”
張躍東在考慮,挺糾結。
王霞先舍不得,就一個兒子,跑去外面不回來了咋整。
鄧小蕓越說越興奮:“外面工資高,沒老家這么卷,其實我覺的我爸我媽也能去,反正一樣是給姜寧打工,到不如去美利堅掙美元,那邊工資高,你倆舍不得花錢,一年能攢個一百萬,待上幾年學會了英語,也算順應潮流國際化了。“
鄧強和張玉芳對國際化什么的興趣不大。
但一聽一年能攢一百萬,就忍不住心動。
鄧小東也忍不住心動了:“姐,我去行不行?”
鄧小蕓道:“當然行啊,我還準備回頭再給你說呢,你那工作也就聽著好聽,其實一點保障沒有,哪天說不要你就不要你了,到手的工資還沒媽掙的多,不如跟著去美利堅,完了給你搞個綠卡,在美利堅找個洋媳婦,改善一下咱們家的基因。”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