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不安全自己種菜。
面粉不安全自己種麥子磨面。
油不安全自己種花生胡麻和菜籽榨油。
除了味精、鹽這種工業品沒辦法。
自己能種的或者能加工的全都自己做,花椒自己種,聽說今年又開始研究釀醋做粉條之類的,總之自己能做的,盡量自己做,堅決不買外面的。
農場做的這些事情陸陸續續傳出去后,就成為了北安人茶余飯后的談資,由此也形成了一條新的認知,仙靈農場的東西未必是最好的,但絕對是最安全的。
因為農場老板怕死。
農場有五百多職工,證實這些傳言并不難。
于是北安人都深信不疑。
不少人想買農場的東西,奈何買不到。
但有了需求就會有市場。
北安最大的生活超市找上門,想合作。
姜寧讓人推了,沒興趣。
賣樹賣兔子多省事,他連藥材都不想種了。
嫌太麻煩。
更不要說種菜搞食品加工了,麻煩事更多。
但縣里看到了機會。
二老板過來考察了一圈,看了看農場的幾塊小菜地,有點不理解,問姜寧:“農場現在已經形成品牌效應,為什么不多種點蔬菜,我想買點放心菜都得給農場打電話。”
姜寧道:“種菜太麻煩了,農場也沒多余的地。”
二老板問:“二場做有機蔬菜怎么樣?”
姜寧道:“不好搞,二場已經定型了,不是林地就是牧場,也沒多余的土地種菜,而且種多了也賣不出去,北安人相信農場的菜不打農藥,外面可沒人相信。”
二老板道:“你覺的做個品牌怎么樣?”
姜寧搖頭:“很難,口碑這個東西想做起來太難了,想要讓消息者相信,不是打幾個廣告就行的,現在不比過去了,消費者對商家幾乎沒有信任度可言。”
二老板道:“還是有的,中原有家超市就做的不錯。”
姜寧道:“那是特例,再找不出第二個。”
二老板道:“這么好的東西,不做成品牌太可惜了,其實想做也可以做起來,我雖然不太懂經營,但也想到了幾個非常不錯的點子,不過我覺的你有點不上心。”
姜寧實話實說:“賣賣樹賣賣兔子一年就好幾個億,我還折騰那個干嘛!”
二老板不死心,北安實在沒有拿得出手的資源,陸老板搞了一個農業新模式,上面都在探討這種模式的可行性,自己想做點事情,目前來看無公害蔬菜就是唯一的出路,怎能輕易放棄,道:“農場有這技術,放棄這塊市場也太可惜了,農村大面積的耕地荒廢,農場可以把那些地承包過來種蔬菜嘛!”
姜寧攤了攤手:“我在外面買了好多土地,以后多數時間都在外面奔波,在北安的時間不多,二場我都沒怎么管過,真沒多少時間精力搞這個。”
二老板很無語,其他商人只會嫌賺的少。
有錢不想賺的,還是第一次碰到。
但這事別人做不來,只有姜老板能做。
而且做好了不但是一筆能拿得出手的亮眼政績,農民也能得到實惠,可以說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情,二老板只能苦口婆心的勸:“時間擠一擠還是會有的嘛!你是北安人,既然有能力帶動北安的父老鄉親共同富裕,還是應該承擔一分責任嘛!”
姜寧道:“農村的那些地種不了蔬菜。”
二老板問:“為什么?”
姜寧道:“農場的地都是荒地,過去沒有開發過,土地也沒被污染,但農村的那些耕地不同,打了幾十年化肥農藥,就算現在拋荒了,農藥化肥里的重金屬元素和有害元素沉積在土壤中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被土壤消解的,種的蔬菜還是會出現農殘超標的現象。”
“這……”
二老板愣了愣,看了眼旁邊。
隨行的農業局專業人員確定:“姜總說的沒有錯,確實會出現這種情況。”
二老板沉吟了一下,問姜寧:“溫州人的那幾塊地給你怎么樣?”
姜寧意外:“縣里打算收回那幾塊地?”
二老板道:“正在研究,那幾塊地給溫州人兩年一直沒折騰出東西,就這么放著是對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你要種菜我做主給你。”
姜寧道:“我考慮一下吧!”
二老板點點頭,也沒再催他。
轉了一圈,帶人離開了。
姜寧也沒上心,他就沒想過種菜。
太麻煩了,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種法。
有的要搭架子,有的要育苗移栽。
比種藥材還要麻煩。
賣賣樹賣賣兔子一年都好幾個億,他都不知道怎么花,還折騰個毛線啊!
但天不遂人愿。
姜華聽到消息跑來找他:“聽說縣里要把溫州人的那幾塊地給你?”
姜寧道:“二老板就是那么一說,沒準的事。”
姜華問:“你要不要?”
姜寧搖頭:“不想折騰。”
姜華道:“能不能給我拿下?”
姜寧問:“你拿了干嘛?”
姜華道:“我種菜,你的地我不種了。”
姜寧卻不看好:“當領導的只會畫餅,都不考慮實際,農場的菜也就在北安還行,出了北安,市里都沒人相信農場的菜不打農藥,種個幾百畝還湊合,多了不好賣。”
姜華胸有成竹:“我就是賣菜的,我比你清楚,就算不打無公害,農場的菜也比其他地方的菜品質好的多,不會愁賣的。”
姜寧潑了一盆冷水:“你能保證溫州人的那幾塊地能種菜?”
姜華實話實說:“所以我才問你。”
姜寧想了一陣:“你真想要我就給你問問。”
姜華道:“錢我出,你不要給我出了。”
姜寧點了點頭,讓他哥獨立出去也好。
雖然是親兄弟,但一直種他的地也不是長久之計。
至于要地,對他來說就一個電話的事。
消息傳開,兩個堂哥先坐不住了。
姜偉和姜澤跑來找姜華,想入股。
姜華不想跟人合股,就問道:“我打算投兩千萬種菜,偉哥和澤哥能投多少錢。”
姜偉不信:“幾千畝地用得著投那么多?”
姜華就掰著指頭算:“要打井,還要建圍墻,修路平整土地,兩千萬都不太夠。”
姜澤道:“急的建圍墻干什么,溫州人已經拉了鐵絲網,湊合著也能用,路溫州人已經修的差不多了,硬化一下就完了,也花不了多少錢。”
姜華道:“種菜的話地要平整,還要蓋大棚,投入不小。”
姜偉還不死引以為傲:“我覺的投個五百萬就差不多了。”
姜華搖頭:“不夠,四千多畝地呢,五百萬夠干嘛!”
兩人互相望望,一臉的無奈。
棺材本都壓在了養殖上,還背著一屁股貸款呢!
別說幾百萬了,現在讓兩人拿出幾十萬都困難。
當地主的機會就這么錯過了,實在太可惜。
想入股的不止兩個堂哥,大表姐夫劉偉也跑來找姜華。
還有一些認識的或不認識的,都找上門來。
姜華一概拒絕,他只是比較內斂。
但并不傻,心里跟明鏡似的。
沒有姜寧背書,他也不會拿這地,幾個溫州老板折騰了兩年,錢沒少花,結果屁也沒有折騰出來一個,只要姜寧肯背書,這地不管種什么都掙錢。
怎么可能讓人進來分錢。
連堂哥都不行,更不要說外人了。
一晃到了月底。
幼兒園開學了,姜爸姜媽帶著大孫女飛去澳洲。
姜寧也飛往美利堅,去跟老婆和孩子會合。
還帶上了小姨父一家子。
飛到洛杉磯休息了一晚,又飛達拉斯。
到了達拉斯后,鄧小蕓開車來接。
姜寧沒有去阿靈頓,坐上牧場來接他的直接機。
直接去了牧場。
小姨父一家則跟著鄧小蕓去了阿靈頓。
馮雨和馮雪沒去阿靈頓,一直在牧場待著。
即將入夏,午后的陽光有些毒辣。
門前的草坪上,撐著一把遮陽傘。
下面鋪著墊子,小家伙在墊子上玩耍。
馮雨和馮雪坐一邊看著,兩人穿的都比較清涼。
少了幾分精致,多了幾分隨性和慵懶。
都說環境能改變人,這話確實沒說錯。
“甜甜快看誰來了。”
馮雨指指姜寧,示意女兒看。
小家伙扭頭望過去,一臉的陌生。
一個多月沒見,小家伙又把爸爸忘了。
姜寧踢掉鞋子坐在一邊,招手叫了好幾聲。
小家伙躲在了媽媽身后,好奇的探頭看他。
也不過來。
姜寧也不著急,給馮雨和馮雪說著家里的情況。
馮雨也說了個事情:“七月我同學要結婚,你得去吃席了。”
姜寧問:“哪個同學?”
馮雨說:“謝志才啊,咱倆結婚人家來了,你也得去還禮。”
姜寧想了一下,還記得:“廣東那個?”
馮雨點著頭道:“對,七月七號那天。”
姜寧問:“你不去嗎?”
馮雨說:“帶著孩子出門太麻煩,我就不去了,你一個人去吧!”
姜寧點頭應下。
馮雨又道:“前幾天許文靜來了,待了幾天又走了。”
姜寧驚訝:“許文靜在干嘛?”
馮雨還挺羨慕:“她活的可瀟灑,全世界到處跑呢,都把歐洲跑遍了,前陣子去了趟加拿大,順道來看我和姐,現在可能在南美。”
姜寧問:“她一個月能掙多少錢?”
馮雨說:“不清楚,聽說她全網粉絲超過五百萬了,一條廣告就十萬。”
請:m.badao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