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66章 活久見

  上午九點,馬路上熙熙攘攘。

  車不算多。

  一輛寶馬剛剛駛過西街十字,右邊路口拐過來一輛敞篷車,插在了前面。

  “我草!”

  司機瞬間瞪大眼睛,比看到外星人還稀奇。

  北安這地方奔馳寶馬不稀罕,但敞篷車是真見不到。

  別說北安,市里都沒有。

  這玩意只有省城能偶爾見到,而且還不多。

  小縣城誰買這玩意。

  這是哪個騷包,買這種不實用的玩意。

  司機追上去看了看,看清車標直咂嘴。

  竟然是輛賓利。

  這玩意可不便宜啊!

  北安有賓利嗎?

  好像沒有。

  瞧瞧車牌,竟然是本地牌照。

  不是特殊牌照,數字加字母平平無奇。

  司機就好奇了,哪個大冤種買這玩意。

  一腳油門從右邊超上去,降下車窗看了看司機。

  歲數不大,是個小年輕。

  戴著墨鏡,看著就像個傻X。

  司機拿過手機,一邊開車一邊明目張膽的拍照錄相。

  姜寧扭頭瞥了一眼,沒理睬。

  他是去縣里開會的,這輛歐陸買了就一直放在車庫吃灰。

  今天開出來兜個風,結果一路被圍觀。

  太辣眼了。

  北安以前沒敞篷車,僅有的兩輛都是他的。

  這玩意不實用,家里的窗臺三天不擦都得落一層灰。

  車子放車庫一個月不動,黑車都得變灰車。

  這玩意敢打開篷子在外面放一天,那就準備洗車吧!

  普通家庭,買車主要是實用。

  就算是有錢人,小縣城的有錢人誰惹得買這玩意兒。

  不過老實話說,這車要比大奔和570更有駕駛樂趣。

  越野車畢竟太大了,駕駛樂趣什么的就別提了。

  大奔還行,畢竟是輛性能車。

  570可就算了,壓根沒什么駕駛樂趣。

  那車就是干臟活累活的。

  街上到處是環衛工,馬路掃了一遍又一遍。

  恨不得拿抹布再擦一遍。

  綠化帶里的綠植修剪的整整齊齊。

  商戶們也在踩著梯子擦門頭,一點灰都不能有。

  到了縣里,大廣場冷冷清清。

  跳廣場舞擺攤的沒有了,幾個出口又擺上了水泥墩。

  姜寧有點納悶,這是鬧哪樣?

  轉了一圈,才找到入口。

  以前的門禁并沒有拆掉,重新啟用了。

  按下喇叭,保安出來瞧了瞧。

  一看這車,白癡也知道是有錢人。

  保安態度就好了些,問:“老板干什么的?”

  姜寧說:“去縣里開會,這玩意怎么又啟用了?”

  保安說:“上面安排的,老板去哪里開會?”

  姜寧道:“縣委。”

  保安不太放心:“開的啥會?”

  姜寧看了保安幾眼,把車往后倒,往前開了幾十米。

  把車停在路邊,車篷也不關。

  下車穿過廣場步行去了大樓。

  到了門口,有幾個人在值班。

  之前老陸在的時候,門口都沒值班的。

  不讓盤問,老百姓來辦事直接進。

  現在又放上了,好在值班的人認識他。

  沒再攔下盤問,姜寧直接去八樓。

  先去二老板那轉了一圈,二老板正和副手商量事情。

  看到他進來挺熱情,讓秘書進來給泡了茶。

  姜寧在沙發上坐下,問:“廣場怎么又不讓停車了?”

  二老板咳咳了兩聲,似乎不好說。

  副手說了一句:“各單位意見比較大。”

  姜寧問:“以前不大嗎?”

  副手咳咳兩聲,不說了。

  二老板問:“聽說你打算在七澤投個項目?”

  姜寧點頭:“還在考慮。”

  二老板道:“別考慮了,北安閑置的土地還有很多,南山規劃的就是畜牧養殖業,有二場的成功案例,把南山開發一下,再復制一個二場不行嗎?”

  姜寧應付:“看看再說。”

  坐了一陣,會議時間到。

  于是去了小會議室。

  幾十個人,算是小會了。

  主題明確,就是討論明天的接待工作。

  正開會呢,忽然老楊發來了短信:“七澤的王老板過來了。”

  姜寧回個信息:“有什么事?”

  老楊:“投資的事,他們規劃做好了,就等你回來。”

  姜寧轉著念頭,這些人消息很靈通了,他才回剛來就都得到消息了,這都直接追到北安來了,讓他都不知道說什么好了,回:“你先招待,我在開會。”

  老楊:“知道,你幾點回來?”

  姜寧:“不太好說,也不知道會開到啥時候了。”

  老楊沒有再回。

  會議時間倒是不長,半小時就結束了。

  姜寧正準備開溜時,又被秘書給攔住。

  只得去了張老板辦公室,坐了半個小時才離開。

  回到農場,七澤的張老板和二老板都來了。

  沒有通知縣里,老楊在招待,泡了杯茶在聊天。

  姜寧進門招呼:“縣里開了個會,王書籍和劉老板久等了。”

  “應該的!”

  王老板很客氣:“明天大人下來,你們肯定很忙,我們來的不是時候。”

  姜寧也沒客套,招呼著坐下后就直接問道:“聽說七澤的規劃做好了?”

  王老板點點頭,秘書立刻遞上來一份文件。

  姜寧接過來翻了翻,前面的直接略過。

  只看干貨。

  規劃做的中規中矩,沒什么新意。

  但能看的出來,七澤確實是下功夫調研了。

  規劃的幾個產業有詳細數據,也和北安避開了,避免產業沖突惡性競爭。

  兩個老板則在輪流介紹補充。

  王老板說:“經過我們充分調研,鐵杉樹具有廣泛的用途,除了有藥用價值,還可培育觀賞樹木,在工業方面,也能應用于建筑、飛機、舟車、及木纖維工業的原料等,而且杉樹生長速度并不比楊樹慢多少,是很理想的經濟樹木。”

  姜寧點頭,問:“你們能拿出多少地?”

  王老板看秘書:“把地圖拿過來。”

  秘書立刻送上一幅地圖,在小桌子上攤開。

  是七澤區域地理圖。

  王老板指著七澤西南邊的一大片平原和山地說:“七澤的土地資源不如北安充沛,適合開發的大面積土地只有西大灘和南軍山這一片土區,大概有三百多平方公里。”

  姜寧一邊看一邊點著頭:“地皮不小,縣里想怎么開發?”

  王老板問:“土地能作價嗎?”

  姜寧搖頭:“這個不行。”

  王老板不意外,不同的地區開荒政策也不一樣,上面的政策只是一個大方向,而具體到河西,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大面積的荒地,七澤的荒地雖然沒北安多。

  但一樣不值錢。

  北安能以土地作價折股,大家都明白個中原委。

  不是陸經緯的面子,姜老板怎么可能同意這種條件。

  王老板問:“七澤出資兩億能占多少股份?”

  姜寧想了一下:“那就投五個億,我出三個億,給你們40股份,或你們多拿點,七澤拿三個億,我出兩個億,你們60我40也可以。”

  二老板說:“縣里財政也不寬余,這兩個億也得想辦法融資。”

  姜寧道:“那就我60你們40?”

  王老板點點頭:“五個億夠不夠?”

  姜寧道:“先期建設肯定夠了,一期完了再貨款。”

  兩個老板連連點頭,二場他們早就研究的透透的。

  一期投五個億建設,完了再貸款繼續。

  只要樹長起來,那玩意就是資產。

  抵押給銀行貸款一點問題都沒有。

  討論一陣。

  姜寧也不拉扯墨跡,道:“那就這樣,你們先做好前期準備,設計規劃之類,人員資金盡快到位,準備好了就開工,入冬還有幾個月時間,盡量別浪費了。”

  兩位老板連連點頭,那叫個意外。

  還以為又得拉扯上一陣,入冬前能敲定就算快了。

  沒想到這位直接就拍板,效率的讓人吃驚。

  在食堂吃了頓午飯,把兩位送走。

  姜寧去看了看大伯二伯,完了又去看三個姑姑。

  上次回來都沒去看三個姑媽,這次得去看一下。

  至于工作,壓根不上心。

  就算玉皇大帝要來,他也是照舊。

  下午在小姑家蹭了一頓晚飯,和三表哥何成喝了兩杯。

  回到家時,女兒已經和馮雪睡了。

  馮雨還在等他,這幾天小家伙都和馮雪睡。

  洗了個澡,上床交公糧。

  馮雨一邊哼哼,一邊問:“你和姐一晚弄幾次?”

  “兩次。”

  “姐受得了你?”

  “姐可比你強多了。”

  “你們咋弄的?”

  “還咋弄,就這么弄唄!”

  “你給我描述描述。”

  “干嘛要描述這個?”

  “我想聽。”

  “你有病啊!”

  “給我說說嘛,我想聽。”

  姜寧羞于啟齒,可又頂不住老婆撒嬌。

  就給她說了說。

  交完公糧,一起去沖了個澡。

  然后上床睡覺。

  躺在床上也睡不著。

  馮雨拱在他懷里問:“你去二姑家見蘇紅艷嫂子了沒?”

  “沒,他們又不一起住。”

  “二姑好的沒?”

  “以前假神經,現在都快成真神經了。”

  “啥情況?”

  “沒法說,要不哪天你去感受下?”

  “我才不去呢!”

  “那就別問了。”

  “郭祥麟明年是不是大學畢業了?”

  “應該是。”

  “畢業了干嘛?”

  “應該考公吧?”

  “考不了,政審過不去。”

  “那就不太清楚了,我不操心他家的事情。”

  翌日,姜寧還沒到辦公樓呢!

  縣里的人就過來了,打頭陣來檢查準備工作的。

  檢查了無數遍,這算是最后確認。

  免的出了什么紕漏。

  沒過一會,市里的人也到了。

  又檢查了一遍。

  姜寧和一個主任聊了聊:“老板在哪?”

  主任說:“去縣界等了。”

  “大概幾點到?”

  “不知道,這種事情不會通知的,快到了才打電話。”

  “市里的人呢?”

  “也在縣界等。”

  姜寧看看時候:“都快十二點了。”

  主任說:“估計也快了。”

  話剛說完,電話就響了。

  接完電話,道:“到了,要先去吃飯。”

  姜寧道:“咱也去吃飯吧!”

  主任有點猶豫:“要不再等會吧!”

  姜寧道:“人是鐵、飯是鋼,不吃飯哪有力氣,他們吃飯還得一陣,時間足夠。”

  主任想了一陣,覺的有道理。

  于是招呼人去吃飯,在食堂吃了頓職工的工作餐。

  吃過飯又等了一陣,才接到電話。

  已經出發,十五分鐘到。

  于是大伙嘩嘩下樓,在院子里等。

  不到五十分鐘,門崗電話打過來,進場了。

  電話掛掉,不到兩分鐘,車隊開過來。

  車停穩后,大老板下車。

  排隊握了個手,上車去參觀。

  按照規劃好的路線,先參觀林區,在六號林區,還停車下去,走進林區看了看林區里成堆的兔子,大老板看了都很驚訝,之前聽人說過這個農場兔子多。

  但畢竟沒概念,不知道多是多少。

  親自看過才有了具體的概念。

  何止是多。

  簡直都泛濫了。

  大老板問:“這都是野兔子?”

  姜寧擔任向導,點頭道:“都是野兔子。”

  大老板問:“這農場有多少兔子?”

  姜寧道:“都是野生放養的,具體數據沒辦法統計,去年出欄了四百多萬只兔子,今年應該會比去年要多一些,現在基本上每天都出欄兩萬只左右。”

  大老板問:“野兔子能創造多少產值?”

  姜寧道:“兩個億左右。”

  張老板總算等到了發言機會,補充了一下:“姜總說的他們農場的營業收入,實際上算產值的話,仙靈農場的野兔子產值一年在十個億左右,下游那些加工廠也在創造產值。”

  大老板點點頭,給予了肯定:“不錯,這是一個好產業,要好好培育。”

  看完兔子,又上車去看了看果園。

  大老板越看越滿意,心情眼見的好了許多。

  既興發表一番講話,表揚了一番市縣。

  河西發展這么困難,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資源。

  之前沒少聽人說北安的農場,這次專程來親眼看了一下,確實搞的挺不錯的,不管木材還是兔子,還有那八千多畝果園,這些可都是資源。

  有了資源,只要花點功夫培育些產業。

  總能發展起來。

  看過藥田,就到了麥地邊上。

  在二十畝試驗田邊上下了車,看到比人還高的麥子。

  大老板明顯很驚訝:“這就是農場培育的高產麥子?”

  姜寧點頭介紹:“這是農場的仙靈一號種,也是第一次規模化試種。”

  大老板直接下到了地里,仔細打打量。

  其他人自然也跟了進去,同樣在認真觀摩。

  見過的不奇怪。

  沒見過的紛紛驚訝。

  這麥子長的比人高,真是活久見。

  麥桿長的都有麻桿粗了,這玩意真的是麥子嗎?

  請:m.badaoge.org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